第58章 職場上掏心掏肺的是傻子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職場上,剛一見麵就掏心掏肺的,是傻子,對陌生人保持必要的警惕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特別是一見麵就貼上來的,異常熱情的,正常人,都應該懷疑他有什麽目的。
所以在職場上,初見麵就保持距離,你不尷尬,別人也不難受。
至於什麽交情,什麽合作,什麽追隨,到相處久了以後,慢慢看出他是什麽人了,自然而然就成了。
所以相交之初,注意節奏,是人際關係成熟的表現。
因為人與人之間就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不存在某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麵的付出和扶持。
你要有利用價值,別人才願意跟你相交。你要沒利用價值,就不要剃頭挑子一頭熱了。
廖化就是太心急了,也不想想,你對你想攀附的人有什麽價值,人家憑什麽收你?
關羽去追趕甘夫人和糜夫人的車馬,一直追了三十多裏地都沒有蹤影。
這真是把關羽嚇壞了,萬一兩位夫人出了什麽事,他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正四處尋找中,有人大喊:“是關將軍嗎?”
關羽迴頭一看,隻見一個年輕人,身穿錦衣,戴著黃巾軍的標誌性頭巾,馬上掛著一顆腦袋,拿著長槍,帶著一群山賊跑過來了。
這一眼把關羽嚇慌了,想想幾個敏感詞都集中在一起了:反賊黃巾軍、腦袋、山賊、長槍……
關羽的頭一反應就是兩位夫人被黃巾軍截殺了,當時就緊握青龍偃月刀做好了死戰的準備!
不料那年輕人下馬就磕頭,關羽嚇了一跳,勒住赤兔馬問:“這位壯士,請教姓名,何故行此大禮?”
年輕人迴答:“我是襄陽廖化,字元儉。正值亂世之際,家族敗亡,流徙江湖,誤入山賊之列,假托黃巾之名,,以劫掠為業。適才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劫兩位夫人上山。我詢其隨從,方知乃漢室宗親劉皇叔之夫人,且聞關將軍護駕於此,我當時就想送兩位夫人下山。杜遠出言無狀,所以被我所殺。今將其首級現於將軍,以請罪愆。”
關羽見此人說話文縐縐的,顯然識文斷字,不像個山賊,還是懷疑有詐,隻問:“兩位夫人在哪裏?”
廖化抬起頭:“兩位夫人現在很安全。我崇敬關將軍的英雄氣概,想追隨將軍,鞍前馬後侍奉,望將軍明鑒。”
關羽聽出來了,這是拿兩位夫人在談條件,他也不是職場小白,都四十出頭了,哪裏沒一點兒社會經驗,當下說:“把兩位夫人帶過來,我要確認夫人們安全無虞。”
廖化一聲令下,一群山賊簇擁著一輛馬車過來了,關羽一看確實是兩位夫人的馬車,急忙下馬行禮:“兩位嫂嫂受驚了嗎?”
甘夫人掀起車簾,眼裏的意思相當複雜:“要是沒廖將軍,我們早已被侮辱了。他說想要跟隨叔叔,叔叔好生斟酌。”
關羽聽明白了,要是不答應,恐怕今天不容易走得了。而且兩位夫人的名節,目前看來是廖化說黑就是黑,說白就是白,畢竟關羽一個人,也宰不了這麽多山賊吧?
關羽又向跟隨的車夫問清楚了事情的詳細經過,認真考慮半天,向廖化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要想跟隨關羽,必須跟黃巾軍劃清界限,畢竟關羽不想跟反賊沾邊。
第二曹操肯定沿路跟梢,何況前麵有幾關要過,所以廖化隻能帶人遠遠跟著,還不能讓曹操的人發現,以免曹操起疑,再派大軍過來剿匪。
第三對兩位夫人被擄走之事保密,以後萬一傳出去了,一定要為夫人們的清白分辨清楚。
廖化大喜,這三個條件都不難辦到,立馬全都答應了,馬上扯下黃巾扔在地上,就照關羽說的,先隱匿起來了。
曹操迴來以後,一直陰沉著臉。
關羽走後,盯梢的人才來迴報貂蟬死了,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萬一關羽一個沒忍住,砍了他怎麽辦?手下這些武將誰攔得住?
所以曹操氣得砍了盯梢的人,召集謀士和武將們商議怎麽辦。
郭嘉是曹操的頭號謀士,是曹操最看重的人,因此曹操先問郭嘉的意思。
郭嘉那個氣啊,當初關羽剛來許都的時候提出一打聽到劉備的下落,就要去找劉備時,我就提醒過你,關羽就算不殺了,也絕不能放。現在事情辦砸了,又來找我,當我傻啊!
在這裏提醒大家一句,如果你的建議領導開始時沒有采納,一旦領導把事情辦砸了,想要亡羊補牢時,千萬不要再出頭。
因為很大一部分領導這時候想的不是解決辦法,而是推卸責任,找個背鍋人,以挽迴他在眾人心中的形象,要不以後他還怎麽帶隊伍?
所以這時候你要再想著露臉,當個給領導出謀劃策的人,當心領導坑掉你的小命。
最好的辦法就是閉嘴,當個小透明,先躲過這一災再說。
郭嘉的智商遠在眾人之上,情商也不錯,輕巧地借力打力:“迴稟丞相,微臣跟關羽並不相熟,實在不清楚他地脾氣秉性。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事應該找跟關羽關係近的人請教。”
誰跟關羽關係近,當然是張遼。
曹操看向張遼,但是現在張遼的心情很糟糕,心思根本不在這上麵,壓根沒看到曹操在看他。
在聽到貂蟬的死訊時,張遼極為震驚,他跟貂蟬就算不熟悉,也認識不少年了。應該說,從跟著呂布起,他就知道貂蟬的事情。
平心而論,張遼還算個心地善良的人,從來沒做過惡,因此對貂蟬抱著一份同情。你別誤會,這裏麵沒有男女之情,不是每個人都好色,都是戀愛腦的。
看到關羽和貂蟬的愛情,兩個人這麽般配,張遼也是有意撮合他們的。要不曹操讓他帶關羽見貂蟬,他怎麽這麽賣力,僅僅是為了執行命令嗎?
現在看著貂蟬這麽一個老熟人死得這樣慘,張遼不禁升起了兔死狐悲之感。好人沒好報,其中曹操幹了什麽,他很清楚。
因此當曹操看張遼久不搭話,出言詢問時,張遼的怒氣瞬間直衝顱頂,但他到底不是個莽撞之人,當下以退為進說:“關羽之事,微臣難辭其咎,自請戍邊,以恕痛失忠良摯友之罪!”
這話曹操聽出味兒來了,這是在埋怨他呢!忠良是誰?肯定是關羽,摯友曹操以為還是關羽,其實張遼還加上了貂蟬。
曹操心裏很堵:張遼你真沒眼色,光你難受,我就不難受嗎?你給我個台階下又能怎麽樣呢?
但是眾人都看著呢,張遼又沒錯,他也不能降罪,隻好安慰:“此事與張將軍無關,你退下吧!”
張遼借此話大步就走出去了,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坐不住了,全都在思索脫身之策。
最先忍不住的是夏侯淳,他跟曹操的關係最近,也是唯一敢跟曹操嬉皮笑臉的。
隻見他站起來陪笑:“丞相您是知道的,我夏侯淳隻是大老粗一個,跟關羽也不熟,實在不是個能動腦筋的料兒。丞相您但有什麽差遣,我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但是這出謀劃策的事,太難為我了。軍中還有要事,夥房弄來了幾頭豬,我計劃著犒賞將士們呢,要不末將先告退?”
曹操氣得擺擺手:“給我滾!”自家兄弟,他從沒真生過夏侯淳的氣,隻是做做樣子。
夏侯淳一起了個頭,夏侯淵就說軍中要更換兵器,他要去數數,不能少了一把;荀彧說公文積了老多了,連夜都批不完;許褚說他昨天練功拉傷了筋,要找郎中看看;曹仁說他老婆今天就要生了,他要迴去看看是小子還是丫頭……
曹操的臉越來越陰沉,終於到了爆發的邊緣,在曹洪還在搜腸刮肚找借口時,一把抓起茶杯,砸在了門前的“曹”字帥旗上。
特別是一見麵就貼上來的,異常熱情的,正常人,都應該懷疑他有什麽目的。
所以在職場上,初見麵就保持距離,你不尷尬,別人也不難受。
至於什麽交情,什麽合作,什麽追隨,到相處久了以後,慢慢看出他是什麽人了,自然而然就成了。
所以相交之初,注意節奏,是人際關係成熟的表現。
因為人與人之間就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不存在某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麵的付出和扶持。
你要有利用價值,別人才願意跟你相交。你要沒利用價值,就不要剃頭挑子一頭熱了。
廖化就是太心急了,也不想想,你對你想攀附的人有什麽價值,人家憑什麽收你?
關羽去追趕甘夫人和糜夫人的車馬,一直追了三十多裏地都沒有蹤影。
這真是把關羽嚇壞了,萬一兩位夫人出了什麽事,他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正四處尋找中,有人大喊:“是關將軍嗎?”
關羽迴頭一看,隻見一個年輕人,身穿錦衣,戴著黃巾軍的標誌性頭巾,馬上掛著一顆腦袋,拿著長槍,帶著一群山賊跑過來了。
這一眼把關羽嚇慌了,想想幾個敏感詞都集中在一起了:反賊黃巾軍、腦袋、山賊、長槍……
關羽的頭一反應就是兩位夫人被黃巾軍截殺了,當時就緊握青龍偃月刀做好了死戰的準備!
不料那年輕人下馬就磕頭,關羽嚇了一跳,勒住赤兔馬問:“這位壯士,請教姓名,何故行此大禮?”
年輕人迴答:“我是襄陽廖化,字元儉。正值亂世之際,家族敗亡,流徙江湖,誤入山賊之列,假托黃巾之名,,以劫掠為業。適才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劫兩位夫人上山。我詢其隨從,方知乃漢室宗親劉皇叔之夫人,且聞關將軍護駕於此,我當時就想送兩位夫人下山。杜遠出言無狀,所以被我所殺。今將其首級現於將軍,以請罪愆。”
關羽見此人說話文縐縐的,顯然識文斷字,不像個山賊,還是懷疑有詐,隻問:“兩位夫人在哪裏?”
廖化抬起頭:“兩位夫人現在很安全。我崇敬關將軍的英雄氣概,想追隨將軍,鞍前馬後侍奉,望將軍明鑒。”
關羽聽出來了,這是拿兩位夫人在談條件,他也不是職場小白,都四十出頭了,哪裏沒一點兒社會經驗,當下說:“把兩位夫人帶過來,我要確認夫人們安全無虞。”
廖化一聲令下,一群山賊簇擁著一輛馬車過來了,關羽一看確實是兩位夫人的馬車,急忙下馬行禮:“兩位嫂嫂受驚了嗎?”
甘夫人掀起車簾,眼裏的意思相當複雜:“要是沒廖將軍,我們早已被侮辱了。他說想要跟隨叔叔,叔叔好生斟酌。”
關羽聽明白了,要是不答應,恐怕今天不容易走得了。而且兩位夫人的名節,目前看來是廖化說黑就是黑,說白就是白,畢竟關羽一個人,也宰不了這麽多山賊吧?
關羽又向跟隨的車夫問清楚了事情的詳細經過,認真考慮半天,向廖化提出了三個條件:
第一要想跟隨關羽,必須跟黃巾軍劃清界限,畢竟關羽不想跟反賊沾邊。
第二曹操肯定沿路跟梢,何況前麵有幾關要過,所以廖化隻能帶人遠遠跟著,還不能讓曹操的人發現,以免曹操起疑,再派大軍過來剿匪。
第三對兩位夫人被擄走之事保密,以後萬一傳出去了,一定要為夫人們的清白分辨清楚。
廖化大喜,這三個條件都不難辦到,立馬全都答應了,馬上扯下黃巾扔在地上,就照關羽說的,先隱匿起來了。
曹操迴來以後,一直陰沉著臉。
關羽走後,盯梢的人才來迴報貂蟬死了,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萬一關羽一個沒忍住,砍了他怎麽辦?手下這些武將誰攔得住?
所以曹操氣得砍了盯梢的人,召集謀士和武將們商議怎麽辦。
郭嘉是曹操的頭號謀士,是曹操最看重的人,因此曹操先問郭嘉的意思。
郭嘉那個氣啊,當初關羽剛來許都的時候提出一打聽到劉備的下落,就要去找劉備時,我就提醒過你,關羽就算不殺了,也絕不能放。現在事情辦砸了,又來找我,當我傻啊!
在這裏提醒大家一句,如果你的建議領導開始時沒有采納,一旦領導把事情辦砸了,想要亡羊補牢時,千萬不要再出頭。
因為很大一部分領導這時候想的不是解決辦法,而是推卸責任,找個背鍋人,以挽迴他在眾人心中的形象,要不以後他還怎麽帶隊伍?
所以這時候你要再想著露臉,當個給領導出謀劃策的人,當心領導坑掉你的小命。
最好的辦法就是閉嘴,當個小透明,先躲過這一災再說。
郭嘉的智商遠在眾人之上,情商也不錯,輕巧地借力打力:“迴稟丞相,微臣跟關羽並不相熟,實在不清楚他地脾氣秉性。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事應該找跟關羽關係近的人請教。”
誰跟關羽關係近,當然是張遼。
曹操看向張遼,但是現在張遼的心情很糟糕,心思根本不在這上麵,壓根沒看到曹操在看他。
在聽到貂蟬的死訊時,張遼極為震驚,他跟貂蟬就算不熟悉,也認識不少年了。應該說,從跟著呂布起,他就知道貂蟬的事情。
平心而論,張遼還算個心地善良的人,從來沒做過惡,因此對貂蟬抱著一份同情。你別誤會,這裏麵沒有男女之情,不是每個人都好色,都是戀愛腦的。
看到關羽和貂蟬的愛情,兩個人這麽般配,張遼也是有意撮合他們的。要不曹操讓他帶關羽見貂蟬,他怎麽這麽賣力,僅僅是為了執行命令嗎?
現在看著貂蟬這麽一個老熟人死得這樣慘,張遼不禁升起了兔死狐悲之感。好人沒好報,其中曹操幹了什麽,他很清楚。
因此當曹操看張遼久不搭話,出言詢問時,張遼的怒氣瞬間直衝顱頂,但他到底不是個莽撞之人,當下以退為進說:“關羽之事,微臣難辭其咎,自請戍邊,以恕痛失忠良摯友之罪!”
這話曹操聽出味兒來了,這是在埋怨他呢!忠良是誰?肯定是關羽,摯友曹操以為還是關羽,其實張遼還加上了貂蟬。
曹操心裏很堵:張遼你真沒眼色,光你難受,我就不難受嗎?你給我個台階下又能怎麽樣呢?
但是眾人都看著呢,張遼又沒錯,他也不能降罪,隻好安慰:“此事與張將軍無關,你退下吧!”
張遼借此話大步就走出去了,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坐不住了,全都在思索脫身之策。
最先忍不住的是夏侯淳,他跟曹操的關係最近,也是唯一敢跟曹操嬉皮笑臉的。
隻見他站起來陪笑:“丞相您是知道的,我夏侯淳隻是大老粗一個,跟關羽也不熟,實在不是個能動腦筋的料兒。丞相您但有什麽差遣,我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但是這出謀劃策的事,太難為我了。軍中還有要事,夥房弄來了幾頭豬,我計劃著犒賞將士們呢,要不末將先告退?”
曹操氣得擺擺手:“給我滾!”自家兄弟,他從沒真生過夏侯淳的氣,隻是做做樣子。
夏侯淳一起了個頭,夏侯淵就說軍中要更換兵器,他要去數數,不能少了一把;荀彧說公文積了老多了,連夜都批不完;許褚說他昨天練功拉傷了筋,要找郎中看看;曹仁說他老婆今天就要生了,他要迴去看看是小子還是丫頭……
曹操的臉越來越陰沉,終於到了爆發的邊緣,在曹洪還在搜腸刮肚找借口時,一把抓起茶杯,砸在了門前的“曹”字帥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