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職場老實人,你要沒那實力,就別當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當職場上的老實人,也是有門檻的,你要是沒有一定的實力,就是別人的墊腳石、替死鬼。
職場老實人,能混得如魚得水的不多,能不被人坑害的也不多,似乎老實人總是倒黴的代名詞。
職場老實人的特點有這些:
第一,對人不設防,從來不算計別人。
第二,道德標準高,從來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第三,對於別人的需求總是無條件滿足。
這樣的人總是被心懷歹意的人利用、陷害,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還有個別職場老實人卻能左右逢源,活得安安穩穩,從來沒有人想害他,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魯肅就是這樣幸運的職場老實人,在三國僅此一人。
從孫權,到周瑜,再到諸葛亮,誰都沒想害過魯肅,他在每個人麵前都混得開,也一直無風無浪活到壽終正寢,死後也風光大葬,一直沒有罵名,我認為,魯肅才是真正的幸運兒,人生贏家。
想成為這樣的人,門檻可不低:
第一,出身豪富,起點高。魯肅和周瑜自幼相熟,周瑜是三代公卿的官宦世家,能跟周瑜平起平坐,魯肅的出身能差嗎?
還有一個佐證,孫權一直把魯肅當朋友,沒有當下人,能跟東吳之主做朋友,至少在同一層次上,才能說得上話。
第二,人品過硬,以誠待人。無論周瑜和諸葛亮鬥得再厲害,魯肅都不偏不倚,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不挑撥是非,還處處打圓場。
所以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對魯肅可以利用,卻從來沒下過黑手,哪怕周瑜那樣的小心眼,也從來沒生過魯肅的氣。
第三,甘當綠葉,不居功,不強出頭。魯肅是領導們最想要的那種下屬,叫幹什麽就幹什麽,不多嘴,不講條件,不推諉扯皮,還很有眼色不喧賓奪主,從來沒衝到領導前頭露臉。
第四,沒侵占任何人利益,不跟任何人起衝突。職場上利字當頭,魯肅卻從不逐利,活得有點兒無欲無求,那就不會跟任何人起利益衝突。況且他本身也有名無權,隻擔任虛職,引不起小人覬覦,也就沒那麽多糟心事。
諸葛亮草船借箭,早被史書說爛了,我就不再轉述了,我隻談一點,就是他為什麽拉上魯肅。
魯肅是個好人,還是個很有正義感的好人。
周瑜害諸葛亮,從來不避諱著魯肅,這是周瑜的失策,他覺得魯肅是牽線木偶,卻沒想過,木偶也是有是非觀的。
周瑜屢次三番想要殺諸葛亮,諸葛亮都是被動應戰,從不主動挑事,魯肅都看在眼裏,內心的天平自然都傾向了諸葛亮。
其實諸葛亮也是沒辦法,東吳是周瑜的主場,他在那裏沒權、沒人、沒錢,拿什麽和周瑜鬥?所以籠絡好魯肅,是必要的一步,因為魯肅的出身好,能調動一部分資源。
因此草船借箭的二十條船,每船三十名士兵,船上的青布帷幔,千餘個稻草人,都是魯肅拿出來的,僅用了三天就備齊了,沒驚動周瑜,魯肅的財力和人力,可見一斑啊!
劉備可沒有這樣的本事,劉備就算倚仗劉琦公子,那也是個窮光蛋,可見原生家庭的出身背景,對老實人在職場混有多麽重要。
後麵的事就不用贅述了,草船借箭讓魯肅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以後在赤壁之戰中不但給了諸葛亮諸多方便,還結下了深厚情誼。
職場老實人的人情,可比職場小人的籠絡珍貴多了。
劉備從東吳迴來,開始整軍備戰了。
他不傻,看到東吳厲兵秣馬,自己怎麽能落後呢?
但是備戰頭一件大事——缺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是打持久戰,拚的就是糧草。
可劉備是外來戶,在江夏和夏口都沒有根基,他又不能燒殺搶掠,隻有去吃大戶——劉琦公子。
想想這世間的事啊,真是風雲變幻啊,蔡夫人和蔡瑁想害劉琦,結果蔡夫人和劉琮先被曹操殺了,蔡瑁也因為周瑜施反間計,被曹操砍了腦袋,反倒是劉琦平平安安地活到了現在。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劉備帶著算計的心,去找劉琦,沒想到劉琦主動奉獻一切。
後世一直有一種謠言,說是劉備為了拿下江夏,害死了劉琦,讓劉琦英年早逝。
造謠的人若是在我麵前,我非砍了他不可,劉備根本沒有害劉琦,因為——用不著。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雖然我個人很討厭曹操,但是不得不說,曹操這句話是對的。
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都很懦弱,別看長得一副好皮相,卻如女人一般陰柔,豈止是長相,連脾氣也跟女人一樣。
所以劉備帶著關羽和我到了江夏以後,就看到了出乎意料的一幕——劉琦蹲在牆角哭。
看見劉備,劉琦涕淚橫流地撲過來:“叔叔啊,你可算來了,你快給侄子做主吧!”
劉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劉琦是江夏之主啊,怎麽就成了這副模樣?
劉琦哭哭啼啼地說出了原因,原來自從他掌管江夏以來,從來都是有名無實:
第一,江夏的兵將多跟蔡家有舊,畢竟蔡家是荊州的第一大族根基深厚,所以那些兵將從來不聽劉琦的。
第二,劉琮被曹操殺了以後,那些文官也被嚇破了膽,一個個謀劃著要麽向曹操投降,要麽辭官迴鄉避禍,沒人把劉琦放在眼裏。
第三,江夏錢糧雖豐,但是劉琦調不動,那些錢糧官一個個中飽私囊,驕奢淫逸,偏偏劉琦性子太軟,從來用不出雷霆手段來懲治,反倒被他們擠兌。
第四,曹操知道他是什麽德行,寫信逼他投降,威脅他若不降,就派人弄死他。
劉琦大哭不止,從懷裏掏出了大印:“叔叔啊,侄子天天怕得要死,從來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求求你救救侄子吧!我情願把這江夏送給你,這江夏之主我不當了!”
我和關羽大喜過望,劉備更是愣在了當場——
幸福來得這麽突然!早知道有這好事,我們早就過來了!
職場老實人,能混得如魚得水的不多,能不被人坑害的也不多,似乎老實人總是倒黴的代名詞。
職場老實人的特點有這些:
第一,對人不設防,從來不算計別人。
第二,道德標準高,從來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第三,對於別人的需求總是無條件滿足。
這樣的人總是被心懷歹意的人利用、陷害,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還有個別職場老實人卻能左右逢源,活得安安穩穩,從來沒有人想害他,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魯肅就是這樣幸運的職場老實人,在三國僅此一人。
從孫權,到周瑜,再到諸葛亮,誰都沒想害過魯肅,他在每個人麵前都混得開,也一直無風無浪活到壽終正寢,死後也風光大葬,一直沒有罵名,我認為,魯肅才是真正的幸運兒,人生贏家。
想成為這樣的人,門檻可不低:
第一,出身豪富,起點高。魯肅和周瑜自幼相熟,周瑜是三代公卿的官宦世家,能跟周瑜平起平坐,魯肅的出身能差嗎?
還有一個佐證,孫權一直把魯肅當朋友,沒有當下人,能跟東吳之主做朋友,至少在同一層次上,才能說得上話。
第二,人品過硬,以誠待人。無論周瑜和諸葛亮鬥得再厲害,魯肅都不偏不倚,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不挑撥是非,還處處打圓場。
所以無論是周瑜還是諸葛亮,對魯肅可以利用,卻從來沒下過黑手,哪怕周瑜那樣的小心眼,也從來沒生過魯肅的氣。
第三,甘當綠葉,不居功,不強出頭。魯肅是領導們最想要的那種下屬,叫幹什麽就幹什麽,不多嘴,不講條件,不推諉扯皮,還很有眼色不喧賓奪主,從來沒衝到領導前頭露臉。
第四,沒侵占任何人利益,不跟任何人起衝突。職場上利字當頭,魯肅卻從不逐利,活得有點兒無欲無求,那就不會跟任何人起利益衝突。況且他本身也有名無權,隻擔任虛職,引不起小人覬覦,也就沒那麽多糟心事。
諸葛亮草船借箭,早被史書說爛了,我就不再轉述了,我隻談一點,就是他為什麽拉上魯肅。
魯肅是個好人,還是個很有正義感的好人。
周瑜害諸葛亮,從來不避諱著魯肅,這是周瑜的失策,他覺得魯肅是牽線木偶,卻沒想過,木偶也是有是非觀的。
周瑜屢次三番想要殺諸葛亮,諸葛亮都是被動應戰,從不主動挑事,魯肅都看在眼裏,內心的天平自然都傾向了諸葛亮。
其實諸葛亮也是沒辦法,東吳是周瑜的主場,他在那裏沒權、沒人、沒錢,拿什麽和周瑜鬥?所以籠絡好魯肅,是必要的一步,因為魯肅的出身好,能調動一部分資源。
因此草船借箭的二十條船,每船三十名士兵,船上的青布帷幔,千餘個稻草人,都是魯肅拿出來的,僅用了三天就備齊了,沒驚動周瑜,魯肅的財力和人力,可見一斑啊!
劉備可沒有這樣的本事,劉備就算倚仗劉琦公子,那也是個窮光蛋,可見原生家庭的出身背景,對老實人在職場混有多麽重要。
後麵的事就不用贅述了,草船借箭讓魯肅對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以後在赤壁之戰中不但給了諸葛亮諸多方便,還結下了深厚情誼。
職場老實人的人情,可比職場小人的籠絡珍貴多了。
劉備從東吳迴來,開始整軍備戰了。
他不傻,看到東吳厲兵秣馬,自己怎麽能落後呢?
但是備戰頭一件大事——缺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若是打持久戰,拚的就是糧草。
可劉備是外來戶,在江夏和夏口都沒有根基,他又不能燒殺搶掠,隻有去吃大戶——劉琦公子。
想想這世間的事啊,真是風雲變幻啊,蔡夫人和蔡瑁想害劉琦,結果蔡夫人和劉琮先被曹操殺了,蔡瑁也因為周瑜施反間計,被曹操砍了腦袋,反倒是劉琦平平安安地活到了現在。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劉備帶著算計的心,去找劉琦,沒想到劉琦主動奉獻一切。
後世一直有一種謠言,說是劉備為了拿下江夏,害死了劉琦,讓劉琦英年早逝。
造謠的人若是在我麵前,我非砍了他不可,劉備根本沒有害劉琦,因為——用不著。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雖然我個人很討厭曹操,但是不得不說,曹操這句話是對的。
劉表的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都很懦弱,別看長得一副好皮相,卻如女人一般陰柔,豈止是長相,連脾氣也跟女人一樣。
所以劉備帶著關羽和我到了江夏以後,就看到了出乎意料的一幕——劉琦蹲在牆角哭。
看見劉備,劉琦涕淚橫流地撲過來:“叔叔啊,你可算來了,你快給侄子做主吧!”
劉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劉琦是江夏之主啊,怎麽就成了這副模樣?
劉琦哭哭啼啼地說出了原因,原來自從他掌管江夏以來,從來都是有名無實:
第一,江夏的兵將多跟蔡家有舊,畢竟蔡家是荊州的第一大族根基深厚,所以那些兵將從來不聽劉琦的。
第二,劉琮被曹操殺了以後,那些文官也被嚇破了膽,一個個謀劃著要麽向曹操投降,要麽辭官迴鄉避禍,沒人把劉琦放在眼裏。
第三,江夏錢糧雖豐,但是劉琦調不動,那些錢糧官一個個中飽私囊,驕奢淫逸,偏偏劉琦性子太軟,從來用不出雷霆手段來懲治,反倒被他們擠兌。
第四,曹操知道他是什麽德行,寫信逼他投降,威脅他若不降,就派人弄死他。
劉琦大哭不止,從懷裏掏出了大印:“叔叔啊,侄子天天怕得要死,從來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求求你救救侄子吧!我情願把這江夏送給你,這江夏之主我不當了!”
我和關羽大喜過望,劉備更是愣在了當場——
幸福來得這麽突然!早知道有這好事,我們早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