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沒有把柄就要製造把柄,為了管恃才傲物和無欲無求的人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職場上最不好管的是哪種人?恃才傲物和無欲無求的人。
認為恃才傲物的人不好管,可能有嫉賢妒能的嫌疑,但這確實是大多數領導都頭疼的問題。
首先領導不一定有才能,領導之所以能當上領導,是有其他原因的,那麽恃才傲物的人不服領導,也是很常見的。
其次既然恃才傲物,他的人際關係肯定不好,那麽說他壞話的人就多,其實領導心裏門兒清,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就必須打擊恃才傲物的人的氣焰。
第三領導天天想著怎麽對付恃才傲物的人,也是很累的。如果沒有辦法降服恃才傲物的人,領導和他們處著處著就處成了冤家。
無欲無求的人難管,是因為拿不住他的軟肋和把柄,領導心裏很沒安全感。
投名狀起源於《水滸傳》,為什麽領導總希望下屬納投名狀?是為了消除領導的疑慮,保證下屬的忠心。
那什麽時候下屬最忠心?有把柄抓在領導手裏的時候。
但是一個人都無欲無求了,那也就是無欲則剛,領導能抓到他什麽把柄?他怎麽肯納投名狀?
所以領導對無欲無求的人很頭疼,既不敢用,又要時刻防備著,因此就要下套兒,沒有把柄,就挖坑製造把柄,讓無欲無求的人有求於他。
關羽就是這麽豪橫,既恃才傲物又無欲無求,除了我和劉備,他誰都不買賬。
《三國誌》評價關羽“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意思是關羽善待士兵,但是看不起士大夫。
因為善待士兵,並且武功天下第一,關羽在劉備的軍中極有威信,可以說是武將第一人。
但是諸葛亮偏偏是士大夫中的一員,而且比關羽小二十歲,所以關羽看不起諸葛亮也很正常。
因此諸葛亮是很頭疼的,關羽要是帶頭不聽他的,其他武將都會有樣學樣,那他這個軍師就是有名無實了。
而且關羽太無欲無求了,不貪財不好色也不戀權,可以說是利誘不了,諸葛亮真抓不住關羽的把柄。
那沒有把柄就要製造把柄,華容道就是諸葛亮給關羽挖得坑。
為什麽把關羽放在最後一個伏擊曹操?為什麽不把關羽和趙雲換換?關羽第一個伏擊,趙雲最後一個伏擊?
因為趙雲伏擊時,曹操還鞍甲鮮亮,兵卒眾多,照關羽的脾氣,就不會像華容道那樣覺得曹操可憐不忍心下手,有可能把曹操砍了,就沒有後麵的伏擊了,諸葛亮也抓不住關羽的把柄了。
當然讓曹操活著,有活著的理由,就是為了北方的穩定,讓三國不至於再次陷入混戰,但是讓關羽擔下放跑曹操的罪名,確實是諸葛亮有意為之。
關羽空手而迴,諸葛亮還裝蒜,給關羽擺酒慶賀,看關羽不吭聲,還故意說,是不是曹操沒走華容道?
關羽承認是他放跑曹操,諸葛亮就說立了軍令狀,要按軍法砍頭,劉備趕緊說情,說我們三兄弟桃園三結義,約定同生共死,這迴就饒了關羽吧!
諸葛亮哪裏舍得真砍了關羽,隻不過要關羽承他這個人情,以後聽他的,因此嚇唬嚇唬關羽就算了。
關羽怎麽會沒看出來諸葛亮的真實意圖,但是這個套兒是他當初自己主動跳的,他也隻有認下了,算他欠諸葛亮一條命,從此不敢再公開違抗諸葛亮的命令。
小寡婦就是厲害,收拾甘夫人比我這個莽漢強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寡婦讓她不滿十歲的女兒去伺候甘夫人吃飯。
甘夫人看著這個隻有她一半高的小女孩,捧著飯碗站在她床前伺候她,實在沒有臉再躺著了,問:“你娘呢?她怎麽不來?”
小女孩說她娘在院子裏,甘夫人生氣了,覺得小寡婦認不清尊卑,本來就是雇來伺候她的下人,怎麽架子這麽大?
因此甘夫人帶著怒氣,終於舍得大清早起床了,平時她都睡到快正午,走到院子裏一看——
小寡婦正給劉禪和她的雙胞胎兒子一起喂飯,三個男孩,其中一個還是傻子,你可以想想手忙腳亂到什麽程度?
甘夫人啞火了,她總不能說:“你先別伺候我兒子劉禪了,先來伺候我”,因此一聲不吭地坐到桌前,自己把飯吃了,從此再也不提把飯給她送到床邊了。
吃完飯,甘夫人迴到床上,打算睡個迴籠覺,小寡婦在院子裏折騰開了。
要說能幹,人家也確實能幹,一個瘦小的女人,掄斧頭劈柴,這些可都應該是男人幹得活兒。
但是一邊劈柴,小寡婦的嘴也沒閑著,開始了祥林嫂般的抱怨,其實她應該算祥林嫂的升級版,因為祥林嫂隻會抱怨自己命苦,而小寡婦則口吐芬芳,捎帶出一大幫人。
伴隨著劈柴的清脆聲,小寡婦開始痛陳她悲慘的革命家史,從出身貧寒整日勞作沒過上過好日子,到咒她的死鬼男人找死才去當兵,當了兵以後還運氣不好,死在了戰場上,為那些高級將領送了命,她作為遺孀還要伺候將領的家眷,誰給她補償?誰是這些苦難的根源?順嘴就牽出了劉備。
小寡婦不是不知道甘夫人是劉備的家眷,但是依然嘴上不饒人,甘夫人在床上實在躺不下去了,出來想給劉備辯駁,但是發現,她真的無言可辯。
甘夫人出身也不高,能過今天這樣的日子,實在也是因為有劉備的寵愛,否則像三國那樣兵荒馬亂、平民死亡率極高的年代,她這樣一個弱女子很可能也會像小寡婦那樣活得很艱難。
那麽甘夫人作為利益既得者,有什麽臉來堵小寡婦的話?因為甘夫人不是曹操那樣的梟雄,可以厚顏無恥地顛倒黑白,她還是有廉恥心的,何況論口舌,她實在說不過小寡婦。
訕訕地主動開始幹活兒了,小寡婦劈柴,甘夫人就把劈好的柴火堆好,因為幹得笨手笨腳,還得了小寡婦的幾句數落。
小寡婦也不客氣,指揮甘夫人給劉禪洗衣服,一時間,分不清她們誰是主人,誰是下人了。
要是劉備在,肯定要生氣的,責罵兩句“惡奴欺主”的,甘夫人有可能恃寵而驕;但是劉備不在,不抓住機會讓甘夫人接受勞動再教育,更待何時?
我是堅決支持小寡婦的,否則甘夫人依賴別人的毛病不改,再靠上我,我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眼看要正午了,該準備午飯了,甘夫人自覺哪裏受過這樣的苦,能洗衣服已經是她的極限了,因此說她太累了,要躺床上歇一會兒,到吃午飯時再叫她。
小寡婦怎麽會慣著她,把劉禪和她的雙胞胎兒子一起推給甘夫人:“那好吧,你把這三個孩子都洗個澡,換上幹淨衣服,放床上哄睡了,我來做飯。”
甘夫人看著小寡婦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地上撒野打滾兒,劉禪流著哈喇子又尿濕了褲子,嚇得趕緊說:“我還是去生火做飯吧!”
我躲在院牆外聽牆根兒,賊兮兮地笑得一臉燦爛:還是小寡婦有本事啊,迴頭我就把她的工錢再漲五成!
認為恃才傲物的人不好管,可能有嫉賢妒能的嫌疑,但這確實是大多數領導都頭疼的問題。
首先領導不一定有才能,領導之所以能當上領導,是有其他原因的,那麽恃才傲物的人不服領導,也是很常見的。
其次既然恃才傲物,他的人際關係肯定不好,那麽說他壞話的人就多,其實領導心裏門兒清,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就必須打擊恃才傲物的人的氣焰。
第三領導天天想著怎麽對付恃才傲物的人,也是很累的。如果沒有辦法降服恃才傲物的人,領導和他們處著處著就處成了冤家。
無欲無求的人難管,是因為拿不住他的軟肋和把柄,領導心裏很沒安全感。
投名狀起源於《水滸傳》,為什麽領導總希望下屬納投名狀?是為了消除領導的疑慮,保證下屬的忠心。
那什麽時候下屬最忠心?有把柄抓在領導手裏的時候。
但是一個人都無欲無求了,那也就是無欲則剛,領導能抓到他什麽把柄?他怎麽肯納投名狀?
所以領導對無欲無求的人很頭疼,既不敢用,又要時刻防備著,因此就要下套兒,沒有把柄,就挖坑製造把柄,讓無欲無求的人有求於他。
關羽就是這麽豪橫,既恃才傲物又無欲無求,除了我和劉備,他誰都不買賬。
《三國誌》評價關羽“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意思是關羽善待士兵,但是看不起士大夫。
因為善待士兵,並且武功天下第一,關羽在劉備的軍中極有威信,可以說是武將第一人。
但是諸葛亮偏偏是士大夫中的一員,而且比關羽小二十歲,所以關羽看不起諸葛亮也很正常。
因此諸葛亮是很頭疼的,關羽要是帶頭不聽他的,其他武將都會有樣學樣,那他這個軍師就是有名無實了。
而且關羽太無欲無求了,不貪財不好色也不戀權,可以說是利誘不了,諸葛亮真抓不住關羽的把柄。
那沒有把柄就要製造把柄,華容道就是諸葛亮給關羽挖得坑。
為什麽把關羽放在最後一個伏擊曹操?為什麽不把關羽和趙雲換換?關羽第一個伏擊,趙雲最後一個伏擊?
因為趙雲伏擊時,曹操還鞍甲鮮亮,兵卒眾多,照關羽的脾氣,就不會像華容道那樣覺得曹操可憐不忍心下手,有可能把曹操砍了,就沒有後麵的伏擊了,諸葛亮也抓不住關羽的把柄了。
當然讓曹操活著,有活著的理由,就是為了北方的穩定,讓三國不至於再次陷入混戰,但是讓關羽擔下放跑曹操的罪名,確實是諸葛亮有意為之。
關羽空手而迴,諸葛亮還裝蒜,給關羽擺酒慶賀,看關羽不吭聲,還故意說,是不是曹操沒走華容道?
關羽承認是他放跑曹操,諸葛亮就說立了軍令狀,要按軍法砍頭,劉備趕緊說情,說我們三兄弟桃園三結義,約定同生共死,這迴就饒了關羽吧!
諸葛亮哪裏舍得真砍了關羽,隻不過要關羽承他這個人情,以後聽他的,因此嚇唬嚇唬關羽就算了。
關羽怎麽會沒看出來諸葛亮的真實意圖,但是這個套兒是他當初自己主動跳的,他也隻有認下了,算他欠諸葛亮一條命,從此不敢再公開違抗諸葛亮的命令。
小寡婦就是厲害,收拾甘夫人比我這個莽漢強多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寡婦讓她不滿十歲的女兒去伺候甘夫人吃飯。
甘夫人看著這個隻有她一半高的小女孩,捧著飯碗站在她床前伺候她,實在沒有臉再躺著了,問:“你娘呢?她怎麽不來?”
小女孩說她娘在院子裏,甘夫人生氣了,覺得小寡婦認不清尊卑,本來就是雇來伺候她的下人,怎麽架子這麽大?
因此甘夫人帶著怒氣,終於舍得大清早起床了,平時她都睡到快正午,走到院子裏一看——
小寡婦正給劉禪和她的雙胞胎兒子一起喂飯,三個男孩,其中一個還是傻子,你可以想想手忙腳亂到什麽程度?
甘夫人啞火了,她總不能說:“你先別伺候我兒子劉禪了,先來伺候我”,因此一聲不吭地坐到桌前,自己把飯吃了,從此再也不提把飯給她送到床邊了。
吃完飯,甘夫人迴到床上,打算睡個迴籠覺,小寡婦在院子裏折騰開了。
要說能幹,人家也確實能幹,一個瘦小的女人,掄斧頭劈柴,這些可都應該是男人幹得活兒。
但是一邊劈柴,小寡婦的嘴也沒閑著,開始了祥林嫂般的抱怨,其實她應該算祥林嫂的升級版,因為祥林嫂隻會抱怨自己命苦,而小寡婦則口吐芬芳,捎帶出一大幫人。
伴隨著劈柴的清脆聲,小寡婦開始痛陳她悲慘的革命家史,從出身貧寒整日勞作沒過上過好日子,到咒她的死鬼男人找死才去當兵,當了兵以後還運氣不好,死在了戰場上,為那些高級將領送了命,她作為遺孀還要伺候將領的家眷,誰給她補償?誰是這些苦難的根源?順嘴就牽出了劉備。
小寡婦不是不知道甘夫人是劉備的家眷,但是依然嘴上不饒人,甘夫人在床上實在躺不下去了,出來想給劉備辯駁,但是發現,她真的無言可辯。
甘夫人出身也不高,能過今天這樣的日子,實在也是因為有劉備的寵愛,否則像三國那樣兵荒馬亂、平民死亡率極高的年代,她這樣一個弱女子很可能也會像小寡婦那樣活得很艱難。
那麽甘夫人作為利益既得者,有什麽臉來堵小寡婦的話?因為甘夫人不是曹操那樣的梟雄,可以厚顏無恥地顛倒黑白,她還是有廉恥心的,何況論口舌,她實在說不過小寡婦。
訕訕地主動開始幹活兒了,小寡婦劈柴,甘夫人就把劈好的柴火堆好,因為幹得笨手笨腳,還得了小寡婦的幾句數落。
小寡婦也不客氣,指揮甘夫人給劉禪洗衣服,一時間,分不清她們誰是主人,誰是下人了。
要是劉備在,肯定要生氣的,責罵兩句“惡奴欺主”的,甘夫人有可能恃寵而驕;但是劉備不在,不抓住機會讓甘夫人接受勞動再教育,更待何時?
我是堅決支持小寡婦的,否則甘夫人依賴別人的毛病不改,再靠上我,我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眼看要正午了,該準備午飯了,甘夫人自覺哪裏受過這樣的苦,能洗衣服已經是她的極限了,因此說她太累了,要躺床上歇一會兒,到吃午飯時再叫她。
小寡婦怎麽會慣著她,把劉禪和她的雙胞胎兒子一起推給甘夫人:“那好吧,你把這三個孩子都洗個澡,換上幹淨衣服,放床上哄睡了,我來做飯。”
甘夫人看著小寡婦的兩個雙胞胎兒子在地上撒野打滾兒,劉禪流著哈喇子又尿濕了褲子,嚇得趕緊說:“我還是去生火做飯吧!”
我躲在院牆外聽牆根兒,賊兮兮地笑得一臉燦爛:還是小寡婦有本事啊,迴頭我就把她的工錢再漲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