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章 背後蛐蛐
裝傻三年,滿朝文武跪求我登基! 作者:煙雨遙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皇子妃?我聽聞她容顏絕美,便是與乾帝後宮中的佳人相比也毫不遜色,未曾想,她竟連謀略也如此出眾?”
眾人的竊竊私語如漣漪般在宮廷傳開。
難以置信一個深閨女子,竟能指揮軍隊,近乎以碾壓之勢戰勝三皇子。
乾帝望著淩風,眼中滿是欣慰與牽掛:
“老六,你是有福氣的,有她在你身邊,便是你要奔赴邊疆,朕這心裏,也能安穩幾分。”
但畢竟這不是淩風自身的謀略,乾帝轉眼便臉色一沉,厲聲訓斥三皇子:
“迴去把《乾武韜略》抄寫五百遍!”
冰冷的聲音如重錘,砸得三皇子喘不過氣,
淩宇滿臉通紅,羞愧地低下頭,緊握的雙拳因憤怒與不甘微微顫抖。
切磋結束,淩風前往邊疆一事被迅速提上議程,這不僅彰顯乾帝征戰北涼的決心,更能極大地振奮士氣。
此時,朝堂中卻隱隱有暗流湧動,一些支持三皇子的朝臣,雖不敢公然反對乾帝的決定,但在私下裏,紛紛交頭接耳,對淩風前往邊疆一事頗有微詞,他們擔心淩風借此機會立下戰功,威脅到三皇子在朝中的地位。
“老六,你可確定要去邊疆?一旦確定,此事不可更改。征戰期間,你得一直駐守邊疆!”
乾帝目光緊緊鎖住淩風。
淩風心中早有盤算,京城雖富庶,卻危機四伏。
三皇子謀略不足卻家底豐厚、幫手眾多,保不齊哪天會瘋狂反撲。
於是,他毫不猶豫,堅定道:
“父皇,兒臣願去,隻願為父皇分憂。”
那真誠的模樣,讓乾帝神情瞬間複雜,擺了擺手,讓朝臣散去。
淩風行禮告退,剛走到外麵,秦公公便匆匆迎上:
“六殿下,陛下還有話要對你說。”
淩風腳步一頓,立刻恭敬道:“秦公公請帶路。”
秦公公一邊引路,一邊笑著說:
“六殿下並不像傳聞中那樣。都傳六殿下性子差,可依老奴看,恰恰相反,陛下就喜歡您這般直來直往。
而且,殿下對陛下的孝心,朝臣有目共睹,無人不佩服。”
他對淩風真正有些改觀,還是在今天。
淩風佯裝懵懂:“秦公公這是什麽意思?您可是第一個對我說這話的人。”
秦公公身為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不僅得說話漂亮,而且還很有眼力見。
說白了就是見風使舵,看人下菜碟。
他心裏清楚,乾帝或許對淩風寄予厚望,所以才特意說了這番話。
像上次淩風封侯,那侯爺頭銜不過是徒有虛名,連場慶祝宴會都沒有,秦公公連句吉祥話都懶得說。
可如今形勢已然不同,他甚至聽聞,乾帝在禦書房中,多次單獨翻閱淩風的履曆,還與幾位心腹大臣密談。
雖不知內容,但直覺告訴他,淩風的地位正在悄然上升。
秦公公意味深長地笑道:
“殿下,我說的話您或許現在不理解,但總有一天會明白。
人是會變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等您明白那天,有些東西自然就掌握在您手中了。”
淩風心中暗忖,這老太監果然話裏有話,不過他既然主動示好,必定是嗅到了什麽風向。
此時,乾帝正在馬廄喂馬,金刀衛與侍女在旁伺候。
“老六,邊疆很冷啊。”
乾帝並未迴頭,話語隨著手中的草料一同落入石槽,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喟歎。
“沒事,我抗凍。”淩風答得幹脆。
乾帝又道:“京城很少下雪,等你到了邊疆,可得常寫信迴來,給父皇好好講講那邊雪的樣子。”
這話一出,淩風便知,去邊疆一事已板上釘釘。
“朕瞧著你贏了卻不見半分喜悅,究竟是為何,和朕說說。”乾帝問道。
淩風頓了頓,猶豫道:“父皇,兒臣還是不說了。”
乾帝皺眉:“怎麽迴事?猶猶豫豫,成何體統!”
淩風低下頭,語氣低沉:“父皇已經猜到了,還要兒臣說什麽。”
乾帝微微一怔,沒想到淩風竟會這般迴答:“你知道我在想什麽?”
淩風脫口而出,像是沒經過大腦:
“父皇此舉,不就是想維護三哥的麵子嗎?父皇,您實話實說,是不是想立三哥為太子?”
乾帝神情一僵,眼中閃過驚訝,繼而長歎一聲:
“朕不是這個意思,老六,既然你都這麽說了,朕也好奇老三到底幹了什麽。”
淩風立刻打起小報告,把三皇子無視時間已到的規則,追著他們跑了兩個山頭的事兒,原原本本、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
當然,省略了在羅河小鳥上射一箭的糗事,料想這位大將軍也不會宣揚這種醜事。
三皇子此前在切磋中,還曾私下派人幹擾淩風一方的通訊,試圖破壞他們的部署,淩風也將此事添了進去。
乾帝聽聞,眼中怒火升騰,可很快又被複雜神色掩蓋:
“朕知道了。”
說罷,說罷,他緩緩轉身,動作遲緩地繼續喂馬。
淩風心裏清楚乾帝的心思,太子之位懸而未決,乾帝雖無重疾,卻也有了倦意。
如今乾帝一心想要革新朝局,另立太子,以謀大乾長遠發展。
淩風也不多做停留,轉身就走,連告退都沒說。
“老六!”
乾帝看著淩風的背影,突然出聲,
“你是不是在怪朕?老三犯下過錯,卻依舊還有被立為太子的可能?”
淩風腳步頓了頓,卻沒有迴頭,沉默著離去。
汗血寶馬旁,傳來乾帝重重的歎息。
秦公公見狀,忙道:“這六殿下也真是的,一點也不顧陛下感受,老是和您置氣,太不像話了。”
淩風腳步頓了頓,卻沒有迴頭,沉默著離去。
汗血寶馬旁,傳來乾帝重重的歎息。
秦公公見狀,忙道:“這六殿下也真是的,一點也不顧陛下感受,老是和您置氣。”
乾帝的臉隱沒在黑暗中,看不清神色:
“朕對老六虧欠太多了。”
“等他出征那天,讓宣衣帶兩千親衛護送,務必保證他的周全。”
說到這兒,乾帝微微抬了抬眼,望向虛空,似是在思忖著什麽,
“從今日起,軍餉追加到一百萬兩,一分都不許克扣。
還有,隨行車隊的物資要準備齊全,衣食住行,事無巨細,朕要他在邊疆,也能過得舒坦。”
秦公公應了聲“是”,又低聲道:
“皇上,六殿下有皇上福澤庇佑,定能從邊疆平安歸來。”
乾帝卻陷入沉默,北涼在大乾吃了虧,又缺糧過冬,已然集結三十萬大軍。
這消息沉甸甸地壓在乾帝心頭,讓他滿心憂慮,如何能輕易釋懷。
此去邊疆,前路艱險,生死未知。
而且朝中局勢未穩,三皇子一派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說不定還會在背後搞小動作,乾帝的憂慮更深了一層......
眾人的竊竊私語如漣漪般在宮廷傳開。
難以置信一個深閨女子,竟能指揮軍隊,近乎以碾壓之勢戰勝三皇子。
乾帝望著淩風,眼中滿是欣慰與牽掛:
“老六,你是有福氣的,有她在你身邊,便是你要奔赴邊疆,朕這心裏,也能安穩幾分。”
但畢竟這不是淩風自身的謀略,乾帝轉眼便臉色一沉,厲聲訓斥三皇子:
“迴去把《乾武韜略》抄寫五百遍!”
冰冷的聲音如重錘,砸得三皇子喘不過氣,
淩宇滿臉通紅,羞愧地低下頭,緊握的雙拳因憤怒與不甘微微顫抖。
切磋結束,淩風前往邊疆一事被迅速提上議程,這不僅彰顯乾帝征戰北涼的決心,更能極大地振奮士氣。
此時,朝堂中卻隱隱有暗流湧動,一些支持三皇子的朝臣,雖不敢公然反對乾帝的決定,但在私下裏,紛紛交頭接耳,對淩風前往邊疆一事頗有微詞,他們擔心淩風借此機會立下戰功,威脅到三皇子在朝中的地位。
“老六,你可確定要去邊疆?一旦確定,此事不可更改。征戰期間,你得一直駐守邊疆!”
乾帝目光緊緊鎖住淩風。
淩風心中早有盤算,京城雖富庶,卻危機四伏。
三皇子謀略不足卻家底豐厚、幫手眾多,保不齊哪天會瘋狂反撲。
於是,他毫不猶豫,堅定道:
“父皇,兒臣願去,隻願為父皇分憂。”
那真誠的模樣,讓乾帝神情瞬間複雜,擺了擺手,讓朝臣散去。
淩風行禮告退,剛走到外麵,秦公公便匆匆迎上:
“六殿下,陛下還有話要對你說。”
淩風腳步一頓,立刻恭敬道:“秦公公請帶路。”
秦公公一邊引路,一邊笑著說:
“六殿下並不像傳聞中那樣。都傳六殿下性子差,可依老奴看,恰恰相反,陛下就喜歡您這般直來直往。
而且,殿下對陛下的孝心,朝臣有目共睹,無人不佩服。”
他對淩風真正有些改觀,還是在今天。
淩風佯裝懵懂:“秦公公這是什麽意思?您可是第一個對我說這話的人。”
秦公公身為皇帝身邊的太監總管,不僅得說話漂亮,而且還很有眼力見。
說白了就是見風使舵,看人下菜碟。
他心裏清楚,乾帝或許對淩風寄予厚望,所以才特意說了這番話。
像上次淩風封侯,那侯爺頭銜不過是徒有虛名,連場慶祝宴會都沒有,秦公公連句吉祥話都懶得說。
可如今形勢已然不同,他甚至聽聞,乾帝在禦書房中,多次單獨翻閱淩風的履曆,還與幾位心腹大臣密談。
雖不知內容,但直覺告訴他,淩風的地位正在悄然上升。
秦公公意味深長地笑道:
“殿下,我說的話您或許現在不理解,但總有一天會明白。
人是會變的,這是不爭的事實,等您明白那天,有些東西自然就掌握在您手中了。”
淩風心中暗忖,這老太監果然話裏有話,不過他既然主動示好,必定是嗅到了什麽風向。
此時,乾帝正在馬廄喂馬,金刀衛與侍女在旁伺候。
“老六,邊疆很冷啊。”
乾帝並未迴頭,話語隨著手中的草料一同落入石槽,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喟歎。
“沒事,我抗凍。”淩風答得幹脆。
乾帝又道:“京城很少下雪,等你到了邊疆,可得常寫信迴來,給父皇好好講講那邊雪的樣子。”
這話一出,淩風便知,去邊疆一事已板上釘釘。
“朕瞧著你贏了卻不見半分喜悅,究竟是為何,和朕說說。”乾帝問道。
淩風頓了頓,猶豫道:“父皇,兒臣還是不說了。”
乾帝皺眉:“怎麽迴事?猶猶豫豫,成何體統!”
淩風低下頭,語氣低沉:“父皇已經猜到了,還要兒臣說什麽。”
乾帝微微一怔,沒想到淩風竟會這般迴答:“你知道我在想什麽?”
淩風脫口而出,像是沒經過大腦:
“父皇此舉,不就是想維護三哥的麵子嗎?父皇,您實話實說,是不是想立三哥為太子?”
乾帝神情一僵,眼中閃過驚訝,繼而長歎一聲:
“朕不是這個意思,老六,既然你都這麽說了,朕也好奇老三到底幹了什麽。”
淩風立刻打起小報告,把三皇子無視時間已到的規則,追著他們跑了兩個山頭的事兒,原原本本、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
當然,省略了在羅河小鳥上射一箭的糗事,料想這位大將軍也不會宣揚這種醜事。
三皇子此前在切磋中,還曾私下派人幹擾淩風一方的通訊,試圖破壞他們的部署,淩風也將此事添了進去。
乾帝聽聞,眼中怒火升騰,可很快又被複雜神色掩蓋:
“朕知道了。”
說罷,說罷,他緩緩轉身,動作遲緩地繼續喂馬。
淩風心裏清楚乾帝的心思,太子之位懸而未決,乾帝雖無重疾,卻也有了倦意。
如今乾帝一心想要革新朝局,另立太子,以謀大乾長遠發展。
淩風也不多做停留,轉身就走,連告退都沒說。
“老六!”
乾帝看著淩風的背影,突然出聲,
“你是不是在怪朕?老三犯下過錯,卻依舊還有被立為太子的可能?”
淩風腳步頓了頓,卻沒有迴頭,沉默著離去。
汗血寶馬旁,傳來乾帝重重的歎息。
秦公公見狀,忙道:“這六殿下也真是的,一點也不顧陛下感受,老是和您置氣,太不像話了。”
淩風腳步頓了頓,卻沒有迴頭,沉默著離去。
汗血寶馬旁,傳來乾帝重重的歎息。
秦公公見狀,忙道:“這六殿下也真是的,一點也不顧陛下感受,老是和您置氣。”
乾帝的臉隱沒在黑暗中,看不清神色:
“朕對老六虧欠太多了。”
“等他出征那天,讓宣衣帶兩千親衛護送,務必保證他的周全。”
說到這兒,乾帝微微抬了抬眼,望向虛空,似是在思忖著什麽,
“從今日起,軍餉追加到一百萬兩,一分都不許克扣。
還有,隨行車隊的物資要準備齊全,衣食住行,事無巨細,朕要他在邊疆,也能過得舒坦。”
秦公公應了聲“是”,又低聲道:
“皇上,六殿下有皇上福澤庇佑,定能從邊疆平安歸來。”
乾帝卻陷入沉默,北涼在大乾吃了虧,又缺糧過冬,已然集結三十萬大軍。
這消息沉甸甸地壓在乾帝心頭,讓他滿心憂慮,如何能輕易釋懷。
此去邊疆,前路艱險,生死未知。
而且朝中局勢未穩,三皇子一派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說不定還會在背後搞小動作,乾帝的憂慮更深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