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辛肅
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 作者:劍南安撫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人大內侍衛盡數逃散,韓牧一把將被金人打傷圍攻的宋人攙扶起來。
那人年紀頗為年輕,臉上清秀無比,嘴角處有微微血跡。
他一手捂著胸口,一手搭在韓牧的手臂之上這才勉強能夠站起身來。
他瞧見韓牧一副少年模樣,居然能徒手一掌打退十來個大內侍衛,不由得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小師傅如此年紀武功真高呀,想必一定就是傳說中的江湖高人。
在下辛肅,南方人士,不過祖籍乃京東路,此次來到山東不曾被金人察覺,高人救命之恩,辛肅沒齒難忘。”
韓牧瞧見眼前這個年輕人眉清目秀,一臉的正義相,能被金人大內侍衛如此追殺的人,一定不是等閑之輩。
“出身江湖,瞧見不平事,理應出手相救,瞧著兄台這副模樣,倒不像是武林中人,不知為何能被這些大內侍衛給盯上?”
“高人有所不知,其實在下……咳咳咳咳”
辛肅正要開口,但方才一路和金人纏鬥,已然受傷不輕,話還沒有說完,又咳出幾口血來。
“不急不急,我還是先給你療傷吧!”
韓牧見狀,將他攙扶到不遠處的一處草屋中,以九陰真經給他療傷。
半個時辰後,韓牧雙掌一沉收於丹田之下,辛肅方才還重傷的身體,此刻隻感覺渾身舒暢無比。
“好了,你受的乃是小傷,應該無大礙了。”
辛肅神情無比震驚,以前也曾多次受傷,哪一次都是至少靜養數月之上才能慢慢恢複。
如今不過半個時辰功夫,身上的痛楚居然一掃而空,辛肅簡直有些不敢相信。
“感謝高人出手相救”
辛肅朝著韓牧鄭重躬身一拜。
“客氣了”
兩人走出草屋,洪七公待在門外許久,不知何時出現三五個丐幫弟子正恭敬的守在洪七公身旁。
“七公”
韓牧和辛肅靠近洪七公,洪七公囑托一句,那些丐幫弟子躬身離去,洪七公看了一眼韓牧,又扭頭看著辛肅。
“你小子是忠義社的人?”
辛肅幾乎沒有猶豫,點頭就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唯獨杵在兩人中間的韓牧有些愣住。
忠義社是什麽?
自己從來沒有聽過這個世界裏還有這個門派。
“七公,你也知道忠義社?忠義社難道也是一個江湖門派不成?為何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洪七公搖了搖頭開口道:“你沒有聽過很正常,因為忠義社並不能算得上是一個江湖門派。
早年間,他們是一個以聯係金人地界上所有義士的組織,宗旨是反抗金人朝廷,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手持武器的士兵,其中也有一些江湖草莽。
他們分布在廣大的河北地區蟄伏抗爭,以響應南方的北伐。
六七十年前,紹興年間,宋朝皇帝命嶽飛北伐大破金人,忠義社在義軍領袖梁興的領導下,在金人的大後方四處出擊燒毀糧草,人數一躍達到數十萬人之多。
可惜後來,皇帝召迴嶽飛後,金人得以喘息,對忠義社進行了一次圍剿。
這幾十年間,由於宋金之間休戰,南宋皇帝大多以偏安一隅為主,忠義社又被金國朝廷多次圍剿,也就從整個河北一帶逐漸退到如今的京東兩路,勢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韓牧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忠義社從南宋初年就一直存在了。
“原來如此,怪不得連金人的大內侍衛都出動了,七公,如今的忠義社內,可有什麽江湖好漢?”
洪七公瞥了一眼韓牧。
“你身邊不就有一個忠義社的大活人嗎,你問他不就是了。”
韓牧看向辛肅,但辛肅很明顯眉頭緊鎖。
“恩公,實不相瞞,忠義社近些年來不僅受到金人的瓦解和追殺,就連我大宋朝廷中,也有一股反對派,時時刻刻都想將忠義社連根拔起。
我忠義社如今核心領袖,實在是不能公之於眾,否則光複中原的大業,就將徹底失去一股力量了。”
辛肅言罷朝著韓牧重重一拜。
韓牧從他的神情上能看出報國無門,壯誌難酬的悲憤。
南宋朝廷,如今恐怕乃是主和派占據著朝堂。
整個南宋時期,大多數皇帝都是碌碌無為,沉迷酒色,隻知道偏安一隅,對於他們這些義士愛國之人,不加以支持,還幫著敵人瓦解打擊他們,韓牧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兄弟,我也懂曆史,你們忠義社是好樣的,可惜朝廷上下昏聵,皇帝隻知道貪圖享樂,我能體會你們的心情。”
韓牧拍了拍辛肅的肩膀。
這群人遭受著雙重打擊,還能以恢複中原,安定百姓為誌向,是一種有信仰理想的人。
“你們忠義社既然以抗擊金人為宗旨,來,我給你介紹一位前輩高人,他領導的丐幫弟子同樣也是以驅逐金人為己任。”
韓牧說著就將辛肅推到洪七公的身前,給他介紹起洪七公來。
“這位就是當今武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絕頂高手之一,丐幫幫主,九指神丐洪七公。”
聽到洪七公大名,辛肅的臉上立時出現震驚之色。
“這位前輩就是大名鼎鼎的洪老前輩,晚輩有眼不識泰山,真是失敬失敬!”
辛肅朝著洪七公激動的抬手三拜,洪七公打量著這個年輕人,心中也是連連滿意。
“客氣客氣,我老叫花沒什麽本事,你們忠義社才個個都是好漢。”
辛肅抬手一笑,他沒有想到今日能如此有幸,見到威名遠揚的丐幫幫主。
“前輩說笑了,晚輩在南邊時,祖父就時常說起北邊的江湖豪傑。
洪前輩俠義之名遠揚,天下豪傑無不敬仰。
說起來,祖父年輕時,也曾和前輩有過一酒之緣呢。”
“哦?有這等事,不知你祖父是?”
“祖父姓辛,名諱幼安,稼軒,青年時曾參與“耿京起義”,後率領義士南歸大宋,昔日撤退之時,曾得洪老前輩相助,前輩可還有印象?”
洪七公陷入迴憶當中,他這一生幫助過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韓牧卻是腦海中閃過一絲驚雷。
聽著幼安和稼軒這兩個字號,怎麽有一種頗為熟悉的感覺。
不對不對。
辛幼安,辛稼軒。
韓牧忽然想起了語文課本上一首首詩詞。
那種反複背誦古詩詞的記憶湧上心頭。
“什麽?你說你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辛棄疾?”
“那個武人中最會寫詞,寫詞裏武功最高的那個,辛棄疾?”
那人年紀頗為年輕,臉上清秀無比,嘴角處有微微血跡。
他一手捂著胸口,一手搭在韓牧的手臂之上這才勉強能夠站起身來。
他瞧見韓牧一副少年模樣,居然能徒手一掌打退十來個大內侍衛,不由得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小師傅如此年紀武功真高呀,想必一定就是傳說中的江湖高人。
在下辛肅,南方人士,不過祖籍乃京東路,此次來到山東不曾被金人察覺,高人救命之恩,辛肅沒齒難忘。”
韓牧瞧見眼前這個年輕人眉清目秀,一臉的正義相,能被金人大內侍衛如此追殺的人,一定不是等閑之輩。
“出身江湖,瞧見不平事,理應出手相救,瞧著兄台這副模樣,倒不像是武林中人,不知為何能被這些大內侍衛給盯上?”
“高人有所不知,其實在下……咳咳咳咳”
辛肅正要開口,但方才一路和金人纏鬥,已然受傷不輕,話還沒有說完,又咳出幾口血來。
“不急不急,我還是先給你療傷吧!”
韓牧見狀,將他攙扶到不遠處的一處草屋中,以九陰真經給他療傷。
半個時辰後,韓牧雙掌一沉收於丹田之下,辛肅方才還重傷的身體,此刻隻感覺渾身舒暢無比。
“好了,你受的乃是小傷,應該無大礙了。”
辛肅神情無比震驚,以前也曾多次受傷,哪一次都是至少靜養數月之上才能慢慢恢複。
如今不過半個時辰功夫,身上的痛楚居然一掃而空,辛肅簡直有些不敢相信。
“感謝高人出手相救”
辛肅朝著韓牧鄭重躬身一拜。
“客氣了”
兩人走出草屋,洪七公待在門外許久,不知何時出現三五個丐幫弟子正恭敬的守在洪七公身旁。
“七公”
韓牧和辛肅靠近洪七公,洪七公囑托一句,那些丐幫弟子躬身離去,洪七公看了一眼韓牧,又扭頭看著辛肅。
“你小子是忠義社的人?”
辛肅幾乎沒有猶豫,點頭就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唯獨杵在兩人中間的韓牧有些愣住。
忠義社是什麽?
自己從來沒有聽過這個世界裏還有這個門派。
“七公,你也知道忠義社?忠義社難道也是一個江湖門派不成?為何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洪七公搖了搖頭開口道:“你沒有聽過很正常,因為忠義社並不能算得上是一個江湖門派。
早年間,他們是一個以聯係金人地界上所有義士的組織,宗旨是反抗金人朝廷,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手持武器的士兵,其中也有一些江湖草莽。
他們分布在廣大的河北地區蟄伏抗爭,以響應南方的北伐。
六七十年前,紹興年間,宋朝皇帝命嶽飛北伐大破金人,忠義社在義軍領袖梁興的領導下,在金人的大後方四處出擊燒毀糧草,人數一躍達到數十萬人之多。
可惜後來,皇帝召迴嶽飛後,金人得以喘息,對忠義社進行了一次圍剿。
這幾十年間,由於宋金之間休戰,南宋皇帝大多以偏安一隅為主,忠義社又被金國朝廷多次圍剿,也就從整個河北一帶逐漸退到如今的京東兩路,勢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韓牧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忠義社從南宋初年就一直存在了。
“原來如此,怪不得連金人的大內侍衛都出動了,七公,如今的忠義社內,可有什麽江湖好漢?”
洪七公瞥了一眼韓牧。
“你身邊不就有一個忠義社的大活人嗎,你問他不就是了。”
韓牧看向辛肅,但辛肅很明顯眉頭緊鎖。
“恩公,實不相瞞,忠義社近些年來不僅受到金人的瓦解和追殺,就連我大宋朝廷中,也有一股反對派,時時刻刻都想將忠義社連根拔起。
我忠義社如今核心領袖,實在是不能公之於眾,否則光複中原的大業,就將徹底失去一股力量了。”
辛肅言罷朝著韓牧重重一拜。
韓牧從他的神情上能看出報國無門,壯誌難酬的悲憤。
南宋朝廷,如今恐怕乃是主和派占據著朝堂。
整個南宋時期,大多數皇帝都是碌碌無為,沉迷酒色,隻知道偏安一隅,對於他們這些義士愛國之人,不加以支持,還幫著敵人瓦解打擊他們,韓牧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兄弟,我也懂曆史,你們忠義社是好樣的,可惜朝廷上下昏聵,皇帝隻知道貪圖享樂,我能體會你們的心情。”
韓牧拍了拍辛肅的肩膀。
這群人遭受著雙重打擊,還能以恢複中原,安定百姓為誌向,是一種有信仰理想的人。
“你們忠義社既然以抗擊金人為宗旨,來,我給你介紹一位前輩高人,他領導的丐幫弟子同樣也是以驅逐金人為己任。”
韓牧說著就將辛肅推到洪七公的身前,給他介紹起洪七公來。
“這位就是當今武林,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絕頂高手之一,丐幫幫主,九指神丐洪七公。”
聽到洪七公大名,辛肅的臉上立時出現震驚之色。
“這位前輩就是大名鼎鼎的洪老前輩,晚輩有眼不識泰山,真是失敬失敬!”
辛肅朝著洪七公激動的抬手三拜,洪七公打量著這個年輕人,心中也是連連滿意。
“客氣客氣,我老叫花沒什麽本事,你們忠義社才個個都是好漢。”
辛肅抬手一笑,他沒有想到今日能如此有幸,見到威名遠揚的丐幫幫主。
“前輩說笑了,晚輩在南邊時,祖父就時常說起北邊的江湖豪傑。
洪前輩俠義之名遠揚,天下豪傑無不敬仰。
說起來,祖父年輕時,也曾和前輩有過一酒之緣呢。”
“哦?有這等事,不知你祖父是?”
“祖父姓辛,名諱幼安,稼軒,青年時曾參與“耿京起義”,後率領義士南歸大宋,昔日撤退之時,曾得洪老前輩相助,前輩可還有印象?”
洪七公陷入迴憶當中,他這一生幫助過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韓牧卻是腦海中閃過一絲驚雷。
聽著幼安和稼軒這兩個字號,怎麽有一種頗為熟悉的感覺。
不對不對。
辛幼安,辛稼軒。
韓牧忽然想起了語文課本上一首首詩詞。
那種反複背誦古詩詞的記憶湧上心頭。
“什麽?你說你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辛棄疾?”
“那個武人中最會寫詞,寫詞裏武功最高的那個,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