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你編撰的武學秘籍,不會是葵花寶典吧
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 作者:劍南安撫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拂曉時分,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晨霧如輕紗般籠罩著皇宮的琉璃瓦頂。
藏書樓內,燭火微弱,映照出層層疊疊的書架,古籍在昏黃的光線下顯得格外厚重。
韓牧和中年太監行走在書閣之間。
中年太監已然暴露武功,也就不再刻意隱瞞。
方才和韓牧打了一架,中年太監第一次見識到江湖一流高手的水平,又印證了自己的武功水準,反而產生了一種高手之間惺惺相惜的感覺。
“真人有所不知,小奴出身寒微,九歲時父母雙亡,姑母嫌棄我,將我賣入大內做了黃門小內侍,其中辛酸滋味,也隻有我自己才能體會的到。
不過唯一幸運的是,自從入宮以後,我被分配到這裏看守藏書,一待就是二十八年。”
中年太監望著閣樓內一層一層的書架,目光中盡是感慨。
“這裏地處偏僻,不僅俸祿低,也沒有什麽前途,別人都是避之不及,我卻以為在這裏冷冷清清倒是落得逍遙自在,能夠在這裏安靜度過一生,同這些道藏古籍相伴,也正好符合我的性格。”
韓牧看著中年太監講起自己的經曆,對於他的遭遇,也是連連點頭表示理解。
“不知,你是何時練就這一身厲害武功的?”
韓牧一襲夜行衣,雙手背負而立。
他心中思索,難道這個太監還真的武學天賦異稟,同那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一樣,都是無師自通的先天武學奇才不成,故意對著中年太監發出疑問。
中年太監微微停住腳步,目光沉靜的往一旁書架上擺放的道家經典看去,隨手抽出一本,抖了抖上麵的灰塵。
“此事說來也是湊巧,起初小奴來到這間藏書樓後,每日隻是按照職責所在,打掃樓閣,定期整理藏書。”
“過了一兩年之後,在閑暇時光,我開始閱讀起這裏的諸多道藏經典,一本一本的翻閱研讀。
看了有五六年時間,大致讀過數百本道藏之後,我心中對於道家玄門的理解,才開始有了很清晰的認知。”
中年太監侃侃而談,韓牧則靜心的聽著。
“至於小奴這身武功,實不相瞞,這書架上的各類武學雖多,我卻並沒有怎麽過多涉獵。
不過是一次無意間,翻閱一本拳譜時,曾見到過拳譜之上的一句話,也是這句話,讓我對武學之道,有了不同的認知。
之後一兩年時間,我為了強身健體,再結合所看的一些武學秘籍和領悟的道家經典相結合,方才逐漸踏上武學之道。”中年太監淡淡開口。
韓牧斜眼看了中年太監一眼。
方才從和他交手來看,此人招式似乎雜亂無章,並沒有刻意修煉哪一門派的功夫。
但其身法來看,他卻是已經快到了一個不可想象的地步。
縱然內功不強,憑借其出手快到閃電一般的身法,也能做到殺人於無形,至少在一流之下,屬於哢哢亂殺的存在。
“哦?不知道是哪句話,給了你這麽大的啟發,竟然能練就如此厲害的身法?”
韓牧開口一問,中年太監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哈哈哈哈,說來也是湊巧,我同真人一樣,算得上是熟讀道家經典,真人在武學之道上,想必也是同道家思想一般,講求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到了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自然也就天下無敵了。”
“然而,我所求之道,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道家對於武學,性命的理解,在其之上,我另辟蹊徑,我認為修煉武功,隻可追求一個“快”字,正所謂天下武學,唯快不破。”
“我在查閱了所有道藏中,對於人體經脈和煉丹修身的所有知識後,又結合自身人體缺陷,逐漸開始修煉內功。
最開始兩三年裏,我在修行之上走了很大的彎路。
最終,我翻閱古今典籍,又通過內功引導之法,經過長達十六年的苦心鑽研,這才終於有所小成。”
聽完中年太監所言,韓牧對於他在武學之道上下過的狠功夫,也不由得有些敬佩起來。
韓牧心想,他自小便出身全真教,自打踏上武學之路後,一路上都是順風順水。
加上先天功和自身百倍武學天賦的加成,短短五六年時間,韓牧便已經成為一流境界的高手,內力深厚程度,隻怕是那些武學天賦之人二十年的努力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的確是一條與眾不同的武學之道,從你的身法上來看,你已然達到很高的武學境界了。
縱然可能還比不上當世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卻也是四絕之下難逢敵手了。”
“哦?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四人在如今的江湖上,可是武功最為厲害之人?難道比真人你的武功還要厲害不成?”
中年太監發出疑問。
他在皇宮大內待了二十八年,不說江湖,可能連皇宮之外的事都不清楚,如何能知道江湖上的事。
“準確來說,四絕之上還有一人,那人是曾經江湖上公認的武功天下第一,正是我的師兄,全真教的祖師王重陽真人,可惜,他已經離世近十年了。”
“至於四絕的武功,各有厲害之處,至於他們比我厲害,這是自然的,我雖然身懷神功,畢竟初入江湖。
不過有一點,他們在我這個年紀,是萬萬達不到我如今境界的,趕超他們,對我而言也就是幾年的時間而已。”
韓牧又轉眼說迴中年太監身上。
“你的身法之快,乃我平生僅見,但武學之道,並不全然在於速度,更在於內功之深厚,所使武功之精奧。
臨敵之時,要是對手的武學境界和功法遠高於你,就算是別人後發也能先至,你再快又能如何呢?”
中年太監以前全憑自己思想練功,自以為快到極致就能無敵天下,經過韓牧這一點,立時又恍然明白一點。
“真人不愧是武學高人,我長時間以為武學一道,講究唯快不破,快則無形,快則無跡,快則無敵。
我大半輩子都未曾同江湖高手有過實戰經驗,方才同真人一交手,方才逐漸有些明白過來。
真人身法雖不及我,但真人內功之深厚,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更能將內力外放形成一道屏障,著實令小奴大開眼界。”
韓牧聞言,微微頷首,目光中又閃過一絲思索。
他清楚眼前這個中年太監,似乎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的局麵,又或者是因為他從來都都是邊練邊想,嚴重缺乏實戰經驗。
想要憑借自身所走的武學道路,想要鑽研出一本名震天下的武學秘籍來,卻又還沒有大成,不然也不會坐在木桌前遲遲無法下筆。
結合一個武學宗師練武的步驟過程,韓牧緩步走近中年太監,聲音沉穩如鍾又開口道:“公公方才所言極是,快,確實是武學中的至高境界。”
“然而,快若無根,終是浮萍,武學之道,需以深厚的內力為根基,方能快而不亂,快而不散。
我猜公公至今都沒有將武學心得總結出來,一定是遇上了阻礙。
依我之見,公公若是能夠修煉一門深厚內功,再結合這快到極致的身法,一定能有所成。
說不定,到時候還會給後世江湖留下一本不朽之作。”
中年太監目光一閃,輕笑一聲,眼中透著幾分深意,手指摸著下巴尋思了片刻時間,忽然有些明白過來:“哎呀,真人所言不差,小奴曾經以為,快即是根,快即是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隻要快到了極致,便是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今夜一戰,小奴這才又想明白過來,縱然再快,麵對真人這般內功渾厚的高人,也就徹底失去作用了。”
中年太監說罷,心裏頓時來了興致,數十年之功說不定就要因此成功,雙目一閃,就要親自再次驗證一番。
他將手指輕輕一彈,燭火驟然熄滅,藏書樓內頓時陷入一片昏暗。
中年太監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在黑暗中穿梭,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捕捉。
韓牧凝神靜氣,耳聽八方,心中暗自讚歎。
他雖不讚同太監的武學理念,卻不得不承認,對方的速度,確實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他緩緩開口,聲音在黑暗中顯得格外清晰:“公公的‘快’,確實令人歎服,然而,武學之道,終究需以心為本,以氣為根,縱然快若無心,終是徒有其表。”
韓牧雙掌凝聚掌力,周身四處一道磅礴的真氣瞬間湧出,四處飄散的真氣將韓牧圍住,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護網。
韓牧快速尋找著中年太監的身影,隻見中年太監殘影不斷閃現。
以往中年太監隻是一味圖快,缺乏對內力的使用,方才經過韓牧一通點撥,中年太監有些明白過來。
他將自身的內力盡數催動,用來配合身法之快。
忽見他躍到韓牧對麵的半空中,竟然快到分出數道身影來,一掌猛然劈下,看得韓牧眼花繚亂,還以為中年太監會分身術。
瞧見正對麵數道身影抬掌轟來,韓牧雙掌朝下,自下而上一記“雙龍取水”打出,周身四處的氣勁瞬間化為兩道金龍咆哮而出。
“嗷嗷”
縱然中年太監身法快到分出殘影。
對上先天功和九陰真經加持的韓牧,顯然還是有所不及。
韓牧爆發的雄厚內力化作掌力打出,威猛的兩條金龍,左右一搖直衝中年太監。
中年太監的身影立時扯掌,驟然停在韓牧麵前,韓牧也瞬間收迴掌力。
房間內,燭火重新燃起,映照出中年太監略帶笑意的麵容:“真人果然深得全真教武學精髓,這身磅礴無比的真氣真是令人佩服,再配合方才這套威猛無比的掌法,就是小奴身法再快,也恐怕近不得身去。”
韓牧微微一笑,抬手道:“公公客氣了,武學無涯,唯有互相學習。
方能我一番言語,公公就能有如此神速進步,貧道對於公公這套以“快”為準的功法倒是頗為好奇。
而且,在武學之道上,貧道也有一些問題,想要和公公你深入請教,並探討一二呢,公公自然不會拒絕吧。”
韓牧露出笑容看著中年太監,好不容易碰上一個一流高手,而且還有可能會成為開創一門獨特武學的宗師級高手,韓牧說什麽也要在他身上榨取一下。
“好好好,能和真人這般的江湖高人交流武學心得,乃是小奴的福氣,若不是真人方才一番提點,小奴不知道還要走多少彎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
韓牧滿意的點了點頭。
沒成想這個中年太監還挺善解人意,如果不是做了內侍太監,而是踏身江湖,憑借他的武學天賦,說不定也會成為一代大俠。
“不知,你這費盡心血所著的武學秘籍,將來一旦寫成,打算取個什麽名字呢?”
根據韓牧的推測,從目前這個中年太監的武學水平來看,一旦將來著書成功,那著寫的武學秘籍威力,就算比不上黃裳所著寫的《九陰真經》,至少也是江湖上一等一的絕學。
這種級別的武學秘籍,按照道理來講,韓牧不可能沒有聽說過。
“迴真人的話,小奴心血所著武學心得的名稱,我雖然到現在還沒有想好完整的名字,但秘籍的後兩字,我打算以寶典取名,旨在給後世江湖人,開辟一條新的武學之路。”
“寶典,太監,唯快不破,另辟蹊徑的武學之道。”
韓牧似乎突然想到什麽,腦海中猶如一道驚雷炸開。
“啥?寶典?你不會打算取名‘葵花寶典’?”
中年太監臉色微微一怔,細細思索,接著眉頭一展,忽然一咬牙道,“誒,這個名字好,書寫成了,就叫葵花寶典。”
韓牧嗬嗬一笑,差一點沒有站穩腳跟。
沒想到在皇宮大內,居然讓他撞上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絕世高手。
要知道,《葵花寶典》可是一門極為厲害的武功,據說自打這門武學出世之後,數百年都沒有人能練成功。
後來,又從《葵花寶典》中又衍生出了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威震江湖,名動天下,成為武林人士爭先爭奪的厲害武學。
韓牧沒想到自己的運氣這麽好,居然碰到了《葵花寶典》的作者,他可得好生把握一番,過了這個村,可就沒了這個店了。
藏書樓內,燭火搖曳,拂曉的晨光透過窗欞灑入,為這靜謐的樓閣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金色。
藏書樓內,燭火微弱,映照出層層疊疊的書架,古籍在昏黃的光線下顯得格外厚重。
韓牧和中年太監行走在書閣之間。
中年太監已然暴露武功,也就不再刻意隱瞞。
方才和韓牧打了一架,中年太監第一次見識到江湖一流高手的水平,又印證了自己的武功水準,反而產生了一種高手之間惺惺相惜的感覺。
“真人有所不知,小奴出身寒微,九歲時父母雙亡,姑母嫌棄我,將我賣入大內做了黃門小內侍,其中辛酸滋味,也隻有我自己才能體會的到。
不過唯一幸運的是,自從入宮以後,我被分配到這裏看守藏書,一待就是二十八年。”
中年太監望著閣樓內一層一層的書架,目光中盡是感慨。
“這裏地處偏僻,不僅俸祿低,也沒有什麽前途,別人都是避之不及,我卻以為在這裏冷冷清清倒是落得逍遙自在,能夠在這裏安靜度過一生,同這些道藏古籍相伴,也正好符合我的性格。”
韓牧看著中年太監講起自己的經曆,對於他的遭遇,也是連連點頭表示理解。
“不知,你是何時練就這一身厲害武功的?”
韓牧一襲夜行衣,雙手背負而立。
他心中思索,難道這個太監還真的武學天賦異稟,同那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一樣,都是無師自通的先天武學奇才不成,故意對著中年太監發出疑問。
中年太監微微停住腳步,目光沉靜的往一旁書架上擺放的道家經典看去,隨手抽出一本,抖了抖上麵的灰塵。
“此事說來也是湊巧,起初小奴來到這間藏書樓後,每日隻是按照職責所在,打掃樓閣,定期整理藏書。”
“過了一兩年之後,在閑暇時光,我開始閱讀起這裏的諸多道藏經典,一本一本的翻閱研讀。
看了有五六年時間,大致讀過數百本道藏之後,我心中對於道家玄門的理解,才開始有了很清晰的認知。”
中年太監侃侃而談,韓牧則靜心的聽著。
“至於小奴這身武功,實不相瞞,這書架上的各類武學雖多,我卻並沒有怎麽過多涉獵。
不過是一次無意間,翻閱一本拳譜時,曾見到過拳譜之上的一句話,也是這句話,讓我對武學之道,有了不同的認知。
之後一兩年時間,我為了強身健體,再結合所看的一些武學秘籍和領悟的道家經典相結合,方才逐漸踏上武學之道。”中年太監淡淡開口。
韓牧斜眼看了中年太監一眼。
方才從和他交手來看,此人招式似乎雜亂無章,並沒有刻意修煉哪一門派的功夫。
但其身法來看,他卻是已經快到了一個不可想象的地步。
縱然內功不強,憑借其出手快到閃電一般的身法,也能做到殺人於無形,至少在一流之下,屬於哢哢亂殺的存在。
“哦?不知道是哪句話,給了你這麽大的啟發,竟然能練就如此厲害的身法?”
韓牧開口一問,中年太監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哈哈哈哈,說來也是湊巧,我同真人一樣,算得上是熟讀道家經典,真人在武學之道上,想必也是同道家思想一般,講求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到了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自然也就天下無敵了。”
“然而,我所求之道,一定程度上遵循了道家對於武學,性命的理解,在其之上,我另辟蹊徑,我認為修煉武功,隻可追求一個“快”字,正所謂天下武學,唯快不破。”
“我在查閱了所有道藏中,對於人體經脈和煉丹修身的所有知識後,又結合自身人體缺陷,逐漸開始修煉內功。
最開始兩三年裏,我在修行之上走了很大的彎路。
最終,我翻閱古今典籍,又通過內功引導之法,經過長達十六年的苦心鑽研,這才終於有所小成。”
聽完中年太監所言,韓牧對於他在武學之道上下過的狠功夫,也不由得有些敬佩起來。
韓牧心想,他自小便出身全真教,自打踏上武學之路後,一路上都是順風順水。
加上先天功和自身百倍武學天賦的加成,短短五六年時間,韓牧便已經成為一流境界的高手,內力深厚程度,隻怕是那些武學天賦之人二十年的努力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的確是一條與眾不同的武學之道,從你的身法上來看,你已然達到很高的武學境界了。
縱然可能還比不上當世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卻也是四絕之下難逢敵手了。”
“哦?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四人在如今的江湖上,可是武功最為厲害之人?難道比真人你的武功還要厲害不成?”
中年太監發出疑問。
他在皇宮大內待了二十八年,不說江湖,可能連皇宮之外的事都不清楚,如何能知道江湖上的事。
“準確來說,四絕之上還有一人,那人是曾經江湖上公認的武功天下第一,正是我的師兄,全真教的祖師王重陽真人,可惜,他已經離世近十年了。”
“至於四絕的武功,各有厲害之處,至於他們比我厲害,這是自然的,我雖然身懷神功,畢竟初入江湖。
不過有一點,他們在我這個年紀,是萬萬達不到我如今境界的,趕超他們,對我而言也就是幾年的時間而已。”
韓牧又轉眼說迴中年太監身上。
“你的身法之快,乃我平生僅見,但武學之道,並不全然在於速度,更在於內功之深厚,所使武功之精奧。
臨敵之時,要是對手的武學境界和功法遠高於你,就算是別人後發也能先至,你再快又能如何呢?”
中年太監以前全憑自己思想練功,自以為快到極致就能無敵天下,經過韓牧這一點,立時又恍然明白一點。
“真人不愧是武學高人,我長時間以為武學一道,講究唯快不破,快則無形,快則無跡,快則無敵。
我大半輩子都未曾同江湖高手有過實戰經驗,方才同真人一交手,方才逐漸有些明白過來。
真人身法雖不及我,但真人內功之深厚,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更能將內力外放形成一道屏障,著實令小奴大開眼界。”
韓牧聞言,微微頷首,目光中又閃過一絲思索。
他清楚眼前這個中年太監,似乎已經到了一個瓶頸的局麵,又或者是因為他從來都都是邊練邊想,嚴重缺乏實戰經驗。
想要憑借自身所走的武學道路,想要鑽研出一本名震天下的武學秘籍來,卻又還沒有大成,不然也不會坐在木桌前遲遲無法下筆。
結合一個武學宗師練武的步驟過程,韓牧緩步走近中年太監,聲音沉穩如鍾又開口道:“公公方才所言極是,快,確實是武學中的至高境界。”
“然而,快若無根,終是浮萍,武學之道,需以深厚的內力為根基,方能快而不亂,快而不散。
我猜公公至今都沒有將武學心得總結出來,一定是遇上了阻礙。
依我之見,公公若是能夠修煉一門深厚內功,再結合這快到極致的身法,一定能有所成。
說不定,到時候還會給後世江湖留下一本不朽之作。”
中年太監目光一閃,輕笑一聲,眼中透著幾分深意,手指摸著下巴尋思了片刻時間,忽然有些明白過來:“哎呀,真人所言不差,小奴曾經以為,快即是根,快即是本,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隻要快到了極致,便是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今夜一戰,小奴這才又想明白過來,縱然再快,麵對真人這般內功渾厚的高人,也就徹底失去作用了。”
中年太監說罷,心裏頓時來了興致,數十年之功說不定就要因此成功,雙目一閃,就要親自再次驗證一番。
他將手指輕輕一彈,燭火驟然熄滅,藏書樓內頓時陷入一片昏暗。
中年太監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在黑暗中穿梭,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捕捉。
韓牧凝神靜氣,耳聽八方,心中暗自讚歎。
他雖不讚同太監的武學理念,卻不得不承認,對方的速度,確實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他緩緩開口,聲音在黑暗中顯得格外清晰:“公公的‘快’,確實令人歎服,然而,武學之道,終究需以心為本,以氣為根,縱然快若無心,終是徒有其表。”
韓牧雙掌凝聚掌力,周身四處一道磅礴的真氣瞬間湧出,四處飄散的真氣將韓牧圍住,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護網。
韓牧快速尋找著中年太監的身影,隻見中年太監殘影不斷閃現。
以往中年太監隻是一味圖快,缺乏對內力的使用,方才經過韓牧一通點撥,中年太監有些明白過來。
他將自身的內力盡數催動,用來配合身法之快。
忽見他躍到韓牧對麵的半空中,竟然快到分出數道身影來,一掌猛然劈下,看得韓牧眼花繚亂,還以為中年太監會分身術。
瞧見正對麵數道身影抬掌轟來,韓牧雙掌朝下,自下而上一記“雙龍取水”打出,周身四處的氣勁瞬間化為兩道金龍咆哮而出。
“嗷嗷”
縱然中年太監身法快到分出殘影。
對上先天功和九陰真經加持的韓牧,顯然還是有所不及。
韓牧爆發的雄厚內力化作掌力打出,威猛的兩條金龍,左右一搖直衝中年太監。
中年太監的身影立時扯掌,驟然停在韓牧麵前,韓牧也瞬間收迴掌力。
房間內,燭火重新燃起,映照出中年太監略帶笑意的麵容:“真人果然深得全真教武學精髓,這身磅礴無比的真氣真是令人佩服,再配合方才這套威猛無比的掌法,就是小奴身法再快,也恐怕近不得身去。”
韓牧微微一笑,抬手道:“公公客氣了,武學無涯,唯有互相學習。
方能我一番言語,公公就能有如此神速進步,貧道對於公公這套以“快”為準的功法倒是頗為好奇。
而且,在武學之道上,貧道也有一些問題,想要和公公你深入請教,並探討一二呢,公公自然不會拒絕吧。”
韓牧露出笑容看著中年太監,好不容易碰上一個一流高手,而且還有可能會成為開創一門獨特武學的宗師級高手,韓牧說什麽也要在他身上榨取一下。
“好好好,能和真人這般的江湖高人交流武學心得,乃是小奴的福氣,若不是真人方才一番提點,小奴不知道還要走多少彎路,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
韓牧滿意的點了點頭。
沒成想這個中年太監還挺善解人意,如果不是做了內侍太監,而是踏身江湖,憑借他的武學天賦,說不定也會成為一代大俠。
“不知,你這費盡心血所著的武學秘籍,將來一旦寫成,打算取個什麽名字呢?”
根據韓牧的推測,從目前這個中年太監的武學水平來看,一旦將來著書成功,那著寫的武學秘籍威力,就算比不上黃裳所著寫的《九陰真經》,至少也是江湖上一等一的絕學。
這種級別的武學秘籍,按照道理來講,韓牧不可能沒有聽說過。
“迴真人的話,小奴心血所著武學心得的名稱,我雖然到現在還沒有想好完整的名字,但秘籍的後兩字,我打算以寶典取名,旨在給後世江湖人,開辟一條新的武學之路。”
“寶典,太監,唯快不破,另辟蹊徑的武學之道。”
韓牧似乎突然想到什麽,腦海中猶如一道驚雷炸開。
“啥?寶典?你不會打算取名‘葵花寶典’?”
中年太監臉色微微一怔,細細思索,接著眉頭一展,忽然一咬牙道,“誒,這個名字好,書寫成了,就叫葵花寶典。”
韓牧嗬嗬一笑,差一點沒有站穩腳跟。
沒想到在皇宮大內,居然讓他撞上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絕世高手。
要知道,《葵花寶典》可是一門極為厲害的武功,據說自打這門武學出世之後,數百年都沒有人能練成功。
後來,又從《葵花寶典》中又衍生出了七十二路辟邪劍法,威震江湖,名動天下,成為武林人士爭先爭奪的厲害武學。
韓牧沒想到自己的運氣這麽好,居然碰到了《葵花寶典》的作者,他可得好生把握一番,過了這個村,可就沒了這個店了。
藏書樓內,燭火搖曳,拂曉的晨光透過窗欞灑入,為這靜謐的樓閣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