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會中年太監
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 作者:劍南安撫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5章 再會中年太監
辛棄疾目光堅定,聲音鏗鏘有力開口道:“啟稟官家,眼下金國雖強,然金主昏聵,以致朝中內政腐敗,民怨沸騰;
蒙古雖勇,然其初興,尚未穩固;
我大宋若能趁此良機,整頓吏治,訓練精銳兵力,振興國力,必能於未來的亂世中崛起,恢複中原,收複祖宗江山,也未嚐不可呀。”
陸遊此時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官家,辛大人所言極是,臣近年來遊曆江南,見百姓困苦,吏治腐敗,若不及時整治,恐大宋國本動搖,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整頓吏治,減輕賦稅,以安撫天下民心。”
趙擴聽著這些政事沉吟片刻,緩緩道:“二位愛卿所言,朕已深以為然,然整頓吏治,非一日之功,訓練精銳,亦需時日。
朕已經明白你們忠貞報國之心,朕決心將朝廷政務盡數托付於韓卿之手,整頓吏治,訓練精銳,振興大宋,就交給你們去做了。”
“韓卿,辛卿,陸卿,你們幾人肩負一國重任,朕希望能早日見到大宋中興,朕便將這重任盡數交給你們了。”
“傳朕旨意,下詔命辛棄疾出任樞密副使,加兵部尚書銜,楊萬裏為人清直,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摘時弊,可為三司副使,主導朝廷錢糧稅收,陸遊才學過人,可為翰林學士,你們即刻便上任去吧。”
辛棄疾與陸遊聞言,皆是一臉振奮加喜出望外之色。
三人中,以陸遊年齡最大,自從被罷官後,陸遊也沒有想到,如今老邁之年,還能混上翰林學士之職。
反觀辛棄疾和楊萬裏兩人,皆是一躍跨越兩級,成為正二品的執政大臣。
辛棄疾一想到終於可以施展心中抱負,對著趙擴連連躬身行禮:“臣領旨,臣必不負官家所托。”
韓侂胄矗立一旁,直到聽完趙擴所言,他這才明白,原來趙擴內心已經決定將辛棄疾和陸遊,楊萬裏三人提拔到宰執大臣級別,幾乎不帶任何商量。
雖然宋朝是文人執政掌國,但萬事皆決於君前,趙擴親自下詔,韓侂胄也沒有反駁的機會。
想到這裏,韓侂胄目光隱隱一沉,辛棄疾和楊萬裏是什麽人?
雖然兩人都是堅定的主戰派,但同樣也是剛正不阿的老頑固。
辛棄疾自不必說,楊萬裏指責時政甚至於觸犯孝宗,此人力主抗金,反對屈膝議和,有這兩人同朝為官,韓侂胄想想都覺得麻煩。
“哦,韓卿可是有什麽異議?”
趙擴神色漠然的盯著韓侂胄。
韓侂胄望著趙擴的目光,也隻得抬手道,“迴稟官家,官家此舉聖明,辛棄疾,陸遊,楊萬裏三人,皆是國之大才,官家安排的極為妥當,有此三人在,朝廷風氣必定會煥然一新,革新吏治,想必也會一舉成功。”
韓侂胄又望了韓牧一眼。
趙擴能一日之間,如此提拔重用此三人,想也不用想,一定少不了韓牧的功勞。
韓侂胄雖然還不了解韓牧,但他卻十分了解趙擴。
趙擴昧於治道,缺乏帝王之資,性格謙和,在用人問題上時常仍搖擺不定,十分容易正邪不分,因此韓侂胄才能利用趙擴的性格弱點,打擊政敵,成為一代權相。
但當下局勢,韓侂胄麵對趙擴的堅定略態度,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也隻能同辛棄疾,陸遊和楊萬裏共同執政了。
趙擴看著韓侂胄,辛棄疾和陸遊三人,今日這番言語乃是和韓牧討論出的結果,他雖然沒有雄心大誌,在韓牧的提醒下,也不能放任韓侂胄一人獨掌大權。
“罷了罷了,你們且退下吧,以後若無頂天的大事,不要前來大內打攪朕的靜修,朕若有事,自會告知你們,希望你們能振興朝局,做出一番成績來吧。”
趙擴略顯疲憊的朝著三人揮了揮手,韓侂胄和辛棄疾,陸遊緩緩俯身告退。
韓侂胄離開宮室之後,便直奔中書門下而去,因為今天之後,大宋的朝局將迎來徹底的改變。
辛棄疾則是奉招,一路直奔樞密院而去,他已經從樞密院的五把手進階到二把手,從此對於整個大宋的軍政大事,有了參謀決斷之權。
宮室中,又隻剩下趙擴與韓牧兩個人,韓牧繼續教授趙擴修習全真內功基礎。
不知不覺間,暮色深沉,遠處,宮牆外的更鼓聲隱隱傳來,低沉而悠遠。
趙擴微微睜眼,深吸一口氣,臉頰上盡是汗水,宮室之外,夜空如洗,繁星點點,銀河橫貫天際。
“官家,今日貧道教給你的運氣之法,還需要領悟和勤加練習,今日時辰已經不早了,貧道明日再來教授官家。”
趙擴從蒲團之上起身,舒展了一下身體。
“甚好甚好,老師,朕已經命人給你在宮室不遠處安排了一處僻靜的居所,從此以後,你可任意居住。”
瞧著趙擴恭敬的態度,韓牧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官家有心了,官家有空還需要多讀我玄門經典,如此一來,必會事半功倍。”
離開趙擴靜修的宮室後,韓牧瞧著四周無人,一個縱身便躍到宮牆之上。
韓牧望著燈火闌珊的皇宮大內,心中也是些許感慨,縱然這後宮之中,有數不清的美女,趙擴如今也是絲毫提不起興趣了,不過,他既有奉道修行之心,至少也好過窮奢極欲。
韓牧望著城南,藏書樓的方向,忽然想起什麽來。
“對了,和那個中年太監,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不見,不知道他的葵花寶典徹底完成了沒有?”
“我剛剛才修煉了金剛不壞體神功,正好可以拿他試試水,說不定,他如今武功大成,實力已經不輸四絕了。”
言罷,韓牧運起體內真氣,施展詭異身法,身影一閃,瞬間便掠出十丈之遠,速度之快令人驚歎。
藏書樓遠處的宮牆上,幾名侍衛悄然巡邏,但僅僅一道風聲閃過,他們絲毫沒有注意到一道身影已經從宮牆上飛過。
不到片刻時間,韓牧便已經落到藏書樓前的青石廣場之上,四周環繞著蒼翠的鬆柏,樹影婆娑,顯得格外幽靜。
韓牧抬頭望了望恢宏大氣的藏書樓主體,在其中一層亮著的樓層中,似乎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韓牧嘴角微微一笑,接著一個縱身便飛上藏書樓。
辛棄疾目光堅定,聲音鏗鏘有力開口道:“啟稟官家,眼下金國雖強,然金主昏聵,以致朝中內政腐敗,民怨沸騰;
蒙古雖勇,然其初興,尚未穩固;
我大宋若能趁此良機,整頓吏治,訓練精銳兵力,振興國力,必能於未來的亂世中崛起,恢複中原,收複祖宗江山,也未嚐不可呀。”
陸遊此時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官家,辛大人所言極是,臣近年來遊曆江南,見百姓困苦,吏治腐敗,若不及時整治,恐大宋國本動搖,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整頓吏治,減輕賦稅,以安撫天下民心。”
趙擴聽著這些政事沉吟片刻,緩緩道:“二位愛卿所言,朕已深以為然,然整頓吏治,非一日之功,訓練精銳,亦需時日。
朕已經明白你們忠貞報國之心,朕決心將朝廷政務盡數托付於韓卿之手,整頓吏治,訓練精銳,振興大宋,就交給你們去做了。”
“韓卿,辛卿,陸卿,你們幾人肩負一國重任,朕希望能早日見到大宋中興,朕便將這重任盡數交給你們了。”
“傳朕旨意,下詔命辛棄疾出任樞密副使,加兵部尚書銜,楊萬裏為人清直,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摘時弊,可為三司副使,主導朝廷錢糧稅收,陸遊才學過人,可為翰林學士,你們即刻便上任去吧。”
辛棄疾與陸遊聞言,皆是一臉振奮加喜出望外之色。
三人中,以陸遊年齡最大,自從被罷官後,陸遊也沒有想到,如今老邁之年,還能混上翰林學士之職。
反觀辛棄疾和楊萬裏兩人,皆是一躍跨越兩級,成為正二品的執政大臣。
辛棄疾一想到終於可以施展心中抱負,對著趙擴連連躬身行禮:“臣領旨,臣必不負官家所托。”
韓侂胄矗立一旁,直到聽完趙擴所言,他這才明白,原來趙擴內心已經決定將辛棄疾和陸遊,楊萬裏三人提拔到宰執大臣級別,幾乎不帶任何商量。
雖然宋朝是文人執政掌國,但萬事皆決於君前,趙擴親自下詔,韓侂胄也沒有反駁的機會。
想到這裏,韓侂胄目光隱隱一沉,辛棄疾和楊萬裏是什麽人?
雖然兩人都是堅定的主戰派,但同樣也是剛正不阿的老頑固。
辛棄疾自不必說,楊萬裏指責時政甚至於觸犯孝宗,此人力主抗金,反對屈膝議和,有這兩人同朝為官,韓侂胄想想都覺得麻煩。
“哦,韓卿可是有什麽異議?”
趙擴神色漠然的盯著韓侂胄。
韓侂胄望著趙擴的目光,也隻得抬手道,“迴稟官家,官家此舉聖明,辛棄疾,陸遊,楊萬裏三人,皆是國之大才,官家安排的極為妥當,有此三人在,朝廷風氣必定會煥然一新,革新吏治,想必也會一舉成功。”
韓侂胄又望了韓牧一眼。
趙擴能一日之間,如此提拔重用此三人,想也不用想,一定少不了韓牧的功勞。
韓侂胄雖然還不了解韓牧,但他卻十分了解趙擴。
趙擴昧於治道,缺乏帝王之資,性格謙和,在用人問題上時常仍搖擺不定,十分容易正邪不分,因此韓侂胄才能利用趙擴的性格弱點,打擊政敵,成為一代權相。
但當下局勢,韓侂胄麵對趙擴的堅定略態度,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也隻能同辛棄疾,陸遊和楊萬裏共同執政了。
趙擴看著韓侂胄,辛棄疾和陸遊三人,今日這番言語乃是和韓牧討論出的結果,他雖然沒有雄心大誌,在韓牧的提醒下,也不能放任韓侂胄一人獨掌大權。
“罷了罷了,你們且退下吧,以後若無頂天的大事,不要前來大內打攪朕的靜修,朕若有事,自會告知你們,希望你們能振興朝局,做出一番成績來吧。”
趙擴略顯疲憊的朝著三人揮了揮手,韓侂胄和辛棄疾,陸遊緩緩俯身告退。
韓侂胄離開宮室之後,便直奔中書門下而去,因為今天之後,大宋的朝局將迎來徹底的改變。
辛棄疾則是奉招,一路直奔樞密院而去,他已經從樞密院的五把手進階到二把手,從此對於整個大宋的軍政大事,有了參謀決斷之權。
宮室中,又隻剩下趙擴與韓牧兩個人,韓牧繼續教授趙擴修習全真內功基礎。
不知不覺間,暮色深沉,遠處,宮牆外的更鼓聲隱隱傳來,低沉而悠遠。
趙擴微微睜眼,深吸一口氣,臉頰上盡是汗水,宮室之外,夜空如洗,繁星點點,銀河橫貫天際。
“官家,今日貧道教給你的運氣之法,還需要領悟和勤加練習,今日時辰已經不早了,貧道明日再來教授官家。”
趙擴從蒲團之上起身,舒展了一下身體。
“甚好甚好,老師,朕已經命人給你在宮室不遠處安排了一處僻靜的居所,從此以後,你可任意居住。”
瞧著趙擴恭敬的態度,韓牧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官家有心了,官家有空還需要多讀我玄門經典,如此一來,必會事半功倍。”
離開趙擴靜修的宮室後,韓牧瞧著四周無人,一個縱身便躍到宮牆之上。
韓牧望著燈火闌珊的皇宮大內,心中也是些許感慨,縱然這後宮之中,有數不清的美女,趙擴如今也是絲毫提不起興趣了,不過,他既有奉道修行之心,至少也好過窮奢極欲。
韓牧望著城南,藏書樓的方向,忽然想起什麽來。
“對了,和那個中年太監,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不見,不知道他的葵花寶典徹底完成了沒有?”
“我剛剛才修煉了金剛不壞體神功,正好可以拿他試試水,說不定,他如今武功大成,實力已經不輸四絕了。”
言罷,韓牧運起體內真氣,施展詭異身法,身影一閃,瞬間便掠出十丈之遠,速度之快令人驚歎。
藏書樓遠處的宮牆上,幾名侍衛悄然巡邏,但僅僅一道風聲閃過,他們絲毫沒有注意到一道身影已經從宮牆上飛過。
不到片刻時間,韓牧便已經落到藏書樓前的青石廣場之上,四周環繞著蒼翠的鬆柏,樹影婆娑,顯得格外幽靜。
韓牧抬頭望了望恢宏大氣的藏書樓主體,在其中一層亮著的樓層中,似乎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韓牧嘴角微微一笑,接著一個縱身便飛上藏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