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世子的小姨?
讓你入京當質子,你登基為帝? 作者:一條沙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城,坊間。
威遠鏢局。
“素聞你們威遠鏢局是出了名的能打,押鏢送貨從未失手。”
“劉鏢頭,今日若能讓小爺滿意,這三千兩銀票都是你的。”
石令寬四仰八叉坐在太師椅上,將一遝銀票拍在案幾上。
劉鏢頭是個身高中等,體型健碩的中年男子。
他兩眼放光看著桌上的銀票,拍著胸脯保證。
“石公子放心,隻要錢管夠,別說斷人一條腿,就是三條腿也不在話下。”
石令寬站起身道:“記住我說的話,那孫子的車駕經過白虎大街。”
“稍後我會讓尋街的玄甲衛從崇仁坊撤出來,給你們開個方便之門。”
劉鏢頭連連點頭。
“記住了記住了,石公子放心,準保不會出錯。”
石令寬擺擺手,頭也不迴的走了。
與此同時,皇宮龍德殿,禦書房內。
大驪皇帝陳堯伏於案前,望著案幾上行楷書寫的兩首詩,麵露感慨自言自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好一個《涼州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好一個《異鄉愁》”
“如此詩才,卻是魏無忌的兒子,真叫人羨慕。”
陳堯四十過半,氣質儒雅,敦厚沉穩。
隻是麵色略顯黃白,唇色淡,早生白發。
看起來像是大病初愈,時不時還會伴隨幾聲咳嗽。
他抿起嘴角,眸光閃過一抹冷色。
“年紀輕輕便如此才華橫溢,假以時日可還得了?”
“斷不能放虎歸山,然則大驪江山危矣。”
“必須想個辦法將他永遠留在長安。”
隻是陳堯有所不知,他口中才華橫溢的魏世子,卻是個實打實的冒牌貨。
福壽宮內。
宴飲進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
有了魏冉兩首詩珠玉在前,場內公子千金們雖然自負才華,卻也不想自取其辱。
行酒令掄到他們之時,他們都會百般推脫,誰都不敢班門弄斧,生怕砸了自家招牌。
太後眼見如此下去,行酒令已經失去本身意義。
再加上她測試魏冉文采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便一聲令下結束了這場遊戲。
宮外積雪加厚,暮色加深。
太後一聲令下,及笄宮宴就此結束。
公子千金們也相繼離場。
一位侍女在魏冉耳邊私語一番。
等人散去,他才起身見禮:“太後讓臣留步,可有事要交代?”
太後笑容慈祥:
“前幾日贛南之地進貢了些橙子,甘甜解渴,你隨本宮取些帶迴王府吧。”
魏冉本想拒絕,但轉念一想,此舉會引來一些無關緊要的口水,便跟隨太後離去。
兩人一前一後離開福壽宮。
腳步踩在厚厚的積雪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身後不遠,不知何時出現了一位麵白無須,佝僂身軀的老太監。
老太監弓身隨行,體型幹瘦,卻氣息綿長。
他不僅走路沒有聲音,甚至踏雪無痕。
太後臉上帶著慈祥微笑,邊走邊道:
“當年你父王在長安時,先帝視他為己出,你父親也與陛下親如兄弟。”
“這一眨眼二十幾年過去,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人呐,都是會變的,安於現狀,但卻不滿足於現狀,總想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你孤身一人來長安求學,你爹你娘指不定多心疼呢。”
魏冉點頭:“這也是無奈之舉。”
太後歎道:“若是你父王聽了你的那首《異鄉愁》想必會夜不能寐。”
魏冉心中冷笑,暗暗撇嘴。
什麽狗屁父王?
一個想要染指天下的亂臣賊子罷了。
“魏冉,你年僅十七便一身暮氣,這可不像一個年輕人。”
“今後別總是窩在王府,也應當多出來走動走動,”
“國子監與皇宮一牆之隔,年後你若入學,可時常來宮裏走動走動。”
“到時也讓我這老婆子盡一盡長輩之責。”
盡長輩之責?
魏冉心中疑惑;都不是一家人,你算哪門子長輩?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太後話中的意思。
隻聽太後道:“雯兒年齡尚小,平時久居深宮,涉世未深,脾性也有些率性而為。”
“但她本性愛憎分明,心地善良。”
“今日她多有得罪之舉,你這做兄長的也要多多擔待。”
“是。”魏冉點了點頭。
太後笑吟吟問道:“你以為雯兒如何?”
魏冉心中警鍾大作。
聽太後此言,她這是有意撮合?
見魏冉沉默,太後笑著道:“本宮隨便問問,你若答不上來,可不迴答。”
魏冉神態平靜道:“公主花容月貌,自是人間絕色,想來愛慕三公主之人不在少數。”
“我年長兩歲,當以兄長自居。”
他將兄長二字咬的格外之重。
似是在提醒太後,自己隻是把陳雯兒當妹妹。
娶公主?
魏冉心中雖然有想法,但也隻是想。
哪怕陳雯兒貌若天仙,他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萬一太後攛掇皇帝賜婚,此事若是傳至魏無忌耳中,恐怕他第一時間就得把自己這個冒牌貨給做掉,讓他的親兒子娶公主。
這種敏感事情,對魏冉來說,簡直不要太危險。
太後聞言緩緩點頭。
“對了,你來長安也有半月,還未去探望過你小姨娘吧?”
小……小姨娘?
魏冉臉上大寫的懵逼,怎麽突然跳出來一個小姨娘?
閔王夫婦,以及他的親信從未提及此事。
如果是真的,那他可就不困了。
太後見狀,歎息一聲:“哎,也是。”
“你父母和你姨娘仇怨頗深,絕非一朝一夕能化解,未將此事告知你,也情有可原。”
魏冉感興趣道:“父王母妃確實未曾提及此事,太後既然提起,不如細說一下。”
“興許,我是讓他們冰釋前嫌的關鍵呢?”
此刻魏冉心中別提有多激動。
好家夥,親姐妹有仇怨,若是將仇怨徹底激化,那豈不多了個幫手?
讓閔王一家骨血相殘,那場麵簡直不要太炸裂。
太後聞言點頭:“你說得對,或許你可以讓你母親和你姨娘冰釋前嫌。”
故事,從她口中徐徐說出。
魏冉這個聽眾,聽的心中大唿過癮。
威遠鏢局。
“素聞你們威遠鏢局是出了名的能打,押鏢送貨從未失手。”
“劉鏢頭,今日若能讓小爺滿意,這三千兩銀票都是你的。”
石令寬四仰八叉坐在太師椅上,將一遝銀票拍在案幾上。
劉鏢頭是個身高中等,體型健碩的中年男子。
他兩眼放光看著桌上的銀票,拍著胸脯保證。
“石公子放心,隻要錢管夠,別說斷人一條腿,就是三條腿也不在話下。”
石令寬站起身道:“記住我說的話,那孫子的車駕經過白虎大街。”
“稍後我會讓尋街的玄甲衛從崇仁坊撤出來,給你們開個方便之門。”
劉鏢頭連連點頭。
“記住了記住了,石公子放心,準保不會出錯。”
石令寬擺擺手,頭也不迴的走了。
與此同時,皇宮龍德殿,禦書房內。
大驪皇帝陳堯伏於案前,望著案幾上行楷書寫的兩首詩,麵露感慨自言自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好一個《涼州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好一個《異鄉愁》”
“如此詩才,卻是魏無忌的兒子,真叫人羨慕。”
陳堯四十過半,氣質儒雅,敦厚沉穩。
隻是麵色略顯黃白,唇色淡,早生白發。
看起來像是大病初愈,時不時還會伴隨幾聲咳嗽。
他抿起嘴角,眸光閃過一抹冷色。
“年紀輕輕便如此才華橫溢,假以時日可還得了?”
“斷不能放虎歸山,然則大驪江山危矣。”
“必須想個辦法將他永遠留在長安。”
隻是陳堯有所不知,他口中才華橫溢的魏世子,卻是個實打實的冒牌貨。
福壽宮內。
宴飲進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
有了魏冉兩首詩珠玉在前,場內公子千金們雖然自負才華,卻也不想自取其辱。
行酒令掄到他們之時,他們都會百般推脫,誰都不敢班門弄斧,生怕砸了自家招牌。
太後眼見如此下去,行酒令已經失去本身意義。
再加上她測試魏冉文采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便一聲令下結束了這場遊戲。
宮外積雪加厚,暮色加深。
太後一聲令下,及笄宮宴就此結束。
公子千金們也相繼離場。
一位侍女在魏冉耳邊私語一番。
等人散去,他才起身見禮:“太後讓臣留步,可有事要交代?”
太後笑容慈祥:
“前幾日贛南之地進貢了些橙子,甘甜解渴,你隨本宮取些帶迴王府吧。”
魏冉本想拒絕,但轉念一想,此舉會引來一些無關緊要的口水,便跟隨太後離去。
兩人一前一後離開福壽宮。
腳步踩在厚厚的積雪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身後不遠,不知何時出現了一位麵白無須,佝僂身軀的老太監。
老太監弓身隨行,體型幹瘦,卻氣息綿長。
他不僅走路沒有聲音,甚至踏雪無痕。
太後臉上帶著慈祥微笑,邊走邊道:
“當年你父王在長安時,先帝視他為己出,你父親也與陛下親如兄弟。”
“這一眨眼二十幾年過去,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人呐,都是會變的,安於現狀,但卻不滿足於現狀,總想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你孤身一人來長安求學,你爹你娘指不定多心疼呢。”
魏冉點頭:“這也是無奈之舉。”
太後歎道:“若是你父王聽了你的那首《異鄉愁》想必會夜不能寐。”
魏冉心中冷笑,暗暗撇嘴。
什麽狗屁父王?
一個想要染指天下的亂臣賊子罷了。
“魏冉,你年僅十七便一身暮氣,這可不像一個年輕人。”
“今後別總是窩在王府,也應當多出來走動走動,”
“國子監與皇宮一牆之隔,年後你若入學,可時常來宮裏走動走動。”
“到時也讓我這老婆子盡一盡長輩之責。”
盡長輩之責?
魏冉心中疑惑;都不是一家人,你算哪門子長輩?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太後話中的意思。
隻聽太後道:“雯兒年齡尚小,平時久居深宮,涉世未深,脾性也有些率性而為。”
“但她本性愛憎分明,心地善良。”
“今日她多有得罪之舉,你這做兄長的也要多多擔待。”
“是。”魏冉點了點頭。
太後笑吟吟問道:“你以為雯兒如何?”
魏冉心中警鍾大作。
聽太後此言,她這是有意撮合?
見魏冉沉默,太後笑著道:“本宮隨便問問,你若答不上來,可不迴答。”
魏冉神態平靜道:“公主花容月貌,自是人間絕色,想來愛慕三公主之人不在少數。”
“我年長兩歲,當以兄長自居。”
他將兄長二字咬的格外之重。
似是在提醒太後,自己隻是把陳雯兒當妹妹。
娶公主?
魏冉心中雖然有想法,但也隻是想。
哪怕陳雯兒貌若天仙,他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萬一太後攛掇皇帝賜婚,此事若是傳至魏無忌耳中,恐怕他第一時間就得把自己這個冒牌貨給做掉,讓他的親兒子娶公主。
這種敏感事情,對魏冉來說,簡直不要太危險。
太後聞言緩緩點頭。
“對了,你來長安也有半月,還未去探望過你小姨娘吧?”
小……小姨娘?
魏冉臉上大寫的懵逼,怎麽突然跳出來一個小姨娘?
閔王夫婦,以及他的親信從未提及此事。
如果是真的,那他可就不困了。
太後見狀,歎息一聲:“哎,也是。”
“你父母和你姨娘仇怨頗深,絕非一朝一夕能化解,未將此事告知你,也情有可原。”
魏冉感興趣道:“父王母妃確實未曾提及此事,太後既然提起,不如細說一下。”
“興許,我是讓他們冰釋前嫌的關鍵呢?”
此刻魏冉心中別提有多激動。
好家夥,親姐妹有仇怨,若是將仇怨徹底激化,那豈不多了個幫手?
讓閔王一家骨血相殘,那場麵簡直不要太炸裂。
太後聞言點頭:“你說得對,或許你可以讓你母親和你姨娘冰釋前嫌。”
故事,從她口中徐徐說出。
魏冉這個聽眾,聽的心中大唿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