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郎或許不知道,宋家長兄北上遊學之前,曾經給過原主一份契書,叫她好生保存。
契書乃是宋家祖父母還在時所訂,當時耋老、裏正、鄉紳俱有見證,宋家所有財產,將來隻歸宋姓子嗣所有。
宋大郎進了宋家門,改了宋姓,自然就能分錢產。
可他如今改迴了原姓,再非從前承宗嗣子,又如何分產?
他改姓在前,宋家長兄身故在後,若按律法,戶籍書上姓氏更換那一日起,所有宋家錢物,都與他無關,先是宋家兄妹所有,而今當是宋妙一人所有。
東西都不是他的,他怎麽賣呢?
那買賣文書,自然就不再成立。
隻是此時盯上宋家產業的,顯然不是尋常人,律法在其麵前,多半無用。
但無論如何,確定了自己是有法為憑,宋妙後續行事也終於有了倚仗。
雖說仍有那宋大郎留下的許多債務在身,畢竟正經買賣,父債子償,天經地義,但隻要能保住宋家祖屋,其餘都是小事了。
一切都可以再從長計議。
她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因手頭沒有書簽,便取了幾根竹簽子來,夾在最重要那幾頁書中。
***
宋妙此處長舒一口氣,兩條街之外的太學裏,程子堅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眼見前方就是上舍學齋,程子堅一手提著食盒,一手抱著自己改好的文章,原本還步履匆匆,此時卻是一下子定住了腳。
剛剛有風,還挺大。
風一吹,拂過食盒,帶出裏頭香味,隱隱約約,欲說還休。
他方才是聞到過這個味道的,此時隻一點,就已經激起了十分迴憶,遲疑一下,忍不住尋了個角落,把文章放到一邊,偷偷挪開了一角食盒蓋子。
他先看到的是薺菜春筍豆腐幹子燒麥。
與羊肉、豬肉燒麥不同,這素燒麥沒有豎起來、跟花瓣一般的麵皮,卻有荷葉似的,薄如蟬翼的漣漪褶子。
褶子貼著裏頭的餡,晶瑩剔透的,露出其中翠綠顏色,間夾春筍丁、豆腐幹子粒、木耳末點綴,正冒著白汽。
初春之時,程子堅一個江南西路上來的撫州人,如何能拒絕得了這股子春味?
他忍不住探出了罪惡的手,用竹簽小心夾起了一隻素燒麥。
薺菜從來自有一股獨特清香,竹筍又有山野香,豆腐幹子有豆香,當中好像滴了一丟丟花椒油,那油花椒味並不嗆,卻把所有香味逐一誘發。
剛打開食盒的時候,香蔥羊肉、香蔥豬肉的味道實在太烈,叫人根本無心關注其餘,此刻把這素燒麥單獨撈了出來,那林間清氣就再無遮攔。
程子堅再咽了一口口水,心中忍不住生出一個念頭:宋小娘子給我留了各色燒麥共九隻,可九這個數字,乃是單數,拿來送禮,是不是不太好啊?
不如我吃掉一隻,正正八隻。
八乃雙數,八方來福,更為吉利。
吉利的數字,正合送給韓兄台這樣的好人!
他如此想著,猶如得了特赦一般,一刻也不能再忍,立時把那素燒麥送進了嘴邊,極儉省地咬了一口。
素燒麥本來就不大,他再如何節省,一口也已經咬了一半,
程子堅本想慢慢吃,可剛咬下去,裏頭一汪汁水就從那極薄的皮裏淌了出來。
燙的。
又燙又鮮!
薺菜是真正頭茬,莖葉嫩得很,帶一點點似衝非衝的味道,很提香;竹筍又脆又鮮,自有獨特的甜;豆腐幹子壓得半扁,有了縫隙孔洞,足以吸收裏頭湯汁,豆香融合一切香味,又被其他香味壓住,一會吃得出來,一會吃不出來,頑皮得很。
再偶爾嚼到脆滑的木耳末,另有那麵皮薄、軟、柔、潤,包裹在外,存在感並不強,卻又不可或缺……
一大早的,能吃上這樣的素燒麥,腸胃都舒服了……
程子堅極珍惜吃完,口甜心苦,隻覺那癮一下子就被吊了起來,難受得不行。
他伸手去提食盒,本來就要繼續往前走,可提著提著,那手根本不能自控,便把食盒提到了麵前。
——這樣小一個薺菜春筍豆腐幹子燒麥,根本就隻是開胃而已啊!
宋小娘子這九隻燒麥,不同品種各有三隻,自己吃掉了一隻,若給那韓兄台問起來,怎麽其餘兩種都是三隻,唯有素餡的隻有兩隻怎的辦?
不如……
……
……
等程子堅終於踏進內舍的時候,那食盒中比起剛出發時候,已經悄悄地輕了不少。
他肚子裏填了些熟客——糯米飯,又添了些生客——三色燒麥各一隻,雖然還饞得不行,但終於是飽了,
衣食足而知榮辱。
肚子一飽,程子堅的愧疚之意,也越發的重了起來,再不敢去看那排骨清湯同其餘燒麥,一邊咽口水,一邊強迫自己目不斜視地往前走。
這一迴走到先前那內舍學齋,他探頭朝裏看了看,角落的位置卻是空蕩蕩的,並不見韓礪身影,倒是進門不遠處另有一人正站著整理桌案上文章。
此人聽得動靜,迴過頭來一看,麵上頓露驚訝之色,叫道:“子堅?”
原來竟又是那蔡秀。
也不知道是不是程子堅的眼花,他總覺得對方身上錦袍已經有些發皺,一說話,口中還隱隱帶著酒味。
蔡秀把手中文章卷起,小心放到一旁,複才轉過身來,問道:“你今日是來尋書,還是來取文章的?你且放心,此事我不會忘記,等哪一日尋個時間迴了家,便給你把那書翻出來。”
又道:“隻那文章就實在無能為力了,也不知永安伯家什麽時候才會還迴來,又不好催,你若著急,不如再問問旁人,免得最後誤了事。”
程子堅連忙搖頭,道:“沒有,在下沒有來催蔡兄的意思,實不相瞞……”
他剛要把來意說明,蔡秀掃過來一眼,正看到食盒,卻是笑道:“子堅實在客氣了,迴迴來都帶禮,正好我今早實在匆忙,趕不上吃東西,得你這早飯,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蔡秀口中說著,迎上前來幾步,就要來接那食盒。
契書乃是宋家祖父母還在時所訂,當時耋老、裏正、鄉紳俱有見證,宋家所有財產,將來隻歸宋姓子嗣所有。
宋大郎進了宋家門,改了宋姓,自然就能分錢產。
可他如今改迴了原姓,再非從前承宗嗣子,又如何分產?
他改姓在前,宋家長兄身故在後,若按律法,戶籍書上姓氏更換那一日起,所有宋家錢物,都與他無關,先是宋家兄妹所有,而今當是宋妙一人所有。
東西都不是他的,他怎麽賣呢?
那買賣文書,自然就不再成立。
隻是此時盯上宋家產業的,顯然不是尋常人,律法在其麵前,多半無用。
但無論如何,確定了自己是有法為憑,宋妙後續行事也終於有了倚仗。
雖說仍有那宋大郎留下的許多債務在身,畢竟正經買賣,父債子償,天經地義,但隻要能保住宋家祖屋,其餘都是小事了。
一切都可以再從長計議。
她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因手頭沒有書簽,便取了幾根竹簽子來,夾在最重要那幾頁書中。
***
宋妙此處長舒一口氣,兩條街之外的太學裏,程子堅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眼見前方就是上舍學齋,程子堅一手提著食盒,一手抱著自己改好的文章,原本還步履匆匆,此時卻是一下子定住了腳。
剛剛有風,還挺大。
風一吹,拂過食盒,帶出裏頭香味,隱隱約約,欲說還休。
他方才是聞到過這個味道的,此時隻一點,就已經激起了十分迴憶,遲疑一下,忍不住尋了個角落,把文章放到一邊,偷偷挪開了一角食盒蓋子。
他先看到的是薺菜春筍豆腐幹子燒麥。
與羊肉、豬肉燒麥不同,這素燒麥沒有豎起來、跟花瓣一般的麵皮,卻有荷葉似的,薄如蟬翼的漣漪褶子。
褶子貼著裏頭的餡,晶瑩剔透的,露出其中翠綠顏色,間夾春筍丁、豆腐幹子粒、木耳末點綴,正冒著白汽。
初春之時,程子堅一個江南西路上來的撫州人,如何能拒絕得了這股子春味?
他忍不住探出了罪惡的手,用竹簽小心夾起了一隻素燒麥。
薺菜從來自有一股獨特清香,竹筍又有山野香,豆腐幹子有豆香,當中好像滴了一丟丟花椒油,那油花椒味並不嗆,卻把所有香味逐一誘發。
剛打開食盒的時候,香蔥羊肉、香蔥豬肉的味道實在太烈,叫人根本無心關注其餘,此刻把這素燒麥單獨撈了出來,那林間清氣就再無遮攔。
程子堅再咽了一口口水,心中忍不住生出一個念頭:宋小娘子給我留了各色燒麥共九隻,可九這個數字,乃是單數,拿來送禮,是不是不太好啊?
不如我吃掉一隻,正正八隻。
八乃雙數,八方來福,更為吉利。
吉利的數字,正合送給韓兄台這樣的好人!
他如此想著,猶如得了特赦一般,一刻也不能再忍,立時把那素燒麥送進了嘴邊,極儉省地咬了一口。
素燒麥本來就不大,他再如何節省,一口也已經咬了一半,
程子堅本想慢慢吃,可剛咬下去,裏頭一汪汁水就從那極薄的皮裏淌了出來。
燙的。
又燙又鮮!
薺菜是真正頭茬,莖葉嫩得很,帶一點點似衝非衝的味道,很提香;竹筍又脆又鮮,自有獨特的甜;豆腐幹子壓得半扁,有了縫隙孔洞,足以吸收裏頭湯汁,豆香融合一切香味,又被其他香味壓住,一會吃得出來,一會吃不出來,頑皮得很。
再偶爾嚼到脆滑的木耳末,另有那麵皮薄、軟、柔、潤,包裹在外,存在感並不強,卻又不可或缺……
一大早的,能吃上這樣的素燒麥,腸胃都舒服了……
程子堅極珍惜吃完,口甜心苦,隻覺那癮一下子就被吊了起來,難受得不行。
他伸手去提食盒,本來就要繼續往前走,可提著提著,那手根本不能自控,便把食盒提到了麵前。
——這樣小一個薺菜春筍豆腐幹子燒麥,根本就隻是開胃而已啊!
宋小娘子這九隻燒麥,不同品種各有三隻,自己吃掉了一隻,若給那韓兄台問起來,怎麽其餘兩種都是三隻,唯有素餡的隻有兩隻怎的辦?
不如……
……
……
等程子堅終於踏進內舍的時候,那食盒中比起剛出發時候,已經悄悄地輕了不少。
他肚子裏填了些熟客——糯米飯,又添了些生客——三色燒麥各一隻,雖然還饞得不行,但終於是飽了,
衣食足而知榮辱。
肚子一飽,程子堅的愧疚之意,也越發的重了起來,再不敢去看那排骨清湯同其餘燒麥,一邊咽口水,一邊強迫自己目不斜視地往前走。
這一迴走到先前那內舍學齋,他探頭朝裏看了看,角落的位置卻是空蕩蕩的,並不見韓礪身影,倒是進門不遠處另有一人正站著整理桌案上文章。
此人聽得動靜,迴過頭來一看,麵上頓露驚訝之色,叫道:“子堅?”
原來竟又是那蔡秀。
也不知道是不是程子堅的眼花,他總覺得對方身上錦袍已經有些發皺,一說話,口中還隱隱帶著酒味。
蔡秀把手中文章卷起,小心放到一旁,複才轉過身來,問道:“你今日是來尋書,還是來取文章的?你且放心,此事我不會忘記,等哪一日尋個時間迴了家,便給你把那書翻出來。”
又道:“隻那文章就實在無能為力了,也不知永安伯家什麽時候才會還迴來,又不好催,你若著急,不如再問問旁人,免得最後誤了事。”
程子堅連忙搖頭,道:“沒有,在下沒有來催蔡兄的意思,實不相瞞……”
他剛要把來意說明,蔡秀掃過來一眼,正看到食盒,卻是笑道:“子堅實在客氣了,迴迴來都帶禮,正好我今早實在匆忙,趕不上吃東西,得你這早飯,倒是解了燃眉之急。”
蔡秀口中說著,迎上前來幾步,就要來接那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