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鎮的大街上,鎮民們圍成一圈,議論紛紛,目光聚焦在圈中的幾名倭人身上。他們被粗繩緊緊捆住,低頭不語,顯然是今早未能上船的漏網之魚。一旁站著徐雲鶴、衛羽和風若雪,三人神色凝重,正思索著如何處置這些倭人。
突然,人群外傳來一陣嘈雜聲,一隊捕快推開鎮民,大步走了進來。為首的捕頭滿臉橫肉,手中握著刀鞘,目光掃過眾人,語氣粗魯地喊道:“讓開讓開!都別擋道!”。
徐雲鶴見狀,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幾位大人,你們來得正好。這些倭寇已被我們擒下!”。
“這就是那群東海幫的人?”捕頭瞥了一眼徐雲鶴,冷哼一聲,語氣輕蔑,似乎對徐雲鶴的話毫不在意,“行了,你們可以走了,這些人交給我”。
徐雲鶴一愣,眉頭微皺,連忙說道:“官爺,這些人隻是東海幫的小嘍囉,真正的幕後黑手還未抓到。而且,我的朋友也被他們抓走了,所以我們想請官府借此線索追查下去……”。
“少廢話!”捕頭不耐煩地打斷了徐雲鶴,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趕緊滾開,別在這兒礙事!”。
徐雲鶴這才意識到官府的不作為,心中既無奈。他正欲再爭辯,風若雪卻已按捺不住,上前一步,厲聲斥責道:“那些東海幫的人還在為非作歹,你們不去追查也就罷了,這些人是我們拚了命抓的,你們倒好,想直接搶功勞嗎?”。
捕頭聞言,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他猛地拔出腰間的長刀,刀鋒直指風若雪,暴跳如雷道:“小丫頭!說話注意點!再敢放肆,小心我連你一起帶迴去!”。
“你敢!”風若雪冷哼一聲,手中長劍瞬間出鞘,劍鋒直指捕頭,毫無懼色。
周圍的捕快見狀,紛紛拔刀相向,氣氛頓時劍拔弩張。捕頭獰笑一聲,語氣中滿是輕蔑:“哪裏來的野丫頭,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既然你找死,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話音未落,捕快們已圍了上來。徐雲鶴見狀,急忙上前,擋在風若雪麵前,沉聲道:“這位大人,我們幫你們拿下這些倭寇,本是好事,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捕頭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要怪就怪你這位朋友太囂張了!滾開,不然連你一起收拾!”。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劍光如閃電般劃過,隻聽“唰”的一聲,捕頭的帽子應聲而落。眾人定睛一看,出手之人正是衛羽。他不知何時已悄然來到幾人麵前,手中長劍寒光凜冽,麵容冷峻,目光如冰。
捕頭迴過神來,摸了摸自己的頭頂,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聲音也顫抖起來:“你……你好大的膽子……給我抓住他們!”。
然而,還未等捕快們動手,人群中突然衝出一名鎮民,神色慌張,聲音顫抖:“不……不好了!海上又……又有船來了,而且這次來的更多!”。
此言一出,鎮民們頓時陷入恐慌,紛紛四散逃竄,就連剛才還囂張跋扈的捕頭和捕快們也露出了膽怯之色,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天殺的,誰說今天出門無事的!快...快扶我躲起來!”捕頭渾身發抖,已經走不動道。
風若雪見狀,冷哼一聲,嘲諷道:“哼,一群紙老虎,吃著公家飯的廢物!”。
徐雲鶴眉頭緊鎖,目光轉向海邊,神情凝重:“衛師弟,事不宜遲,我們快去看看,或許有救唐兄的機會!”。
衛羽點了點頭,收起長劍,與徐雲鶴一同快步向海邊走去。風若雪見狀,也不再多言,緊隨其後。
三人趕到海邊碼頭,朝著海麵望去,果然見遠處海麵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緩緩駛來。
艦隊由數十艘高大的戰船組成,船帆如雲,旌旗獵獵,在陽光下閃耀著威嚴的光芒。船身漆黑如墨,船首雕刻著猙獰的龍頭,仿佛隨時要破浪而出。每艘船的甲板上,站滿了身著鎧甲的士兵,手持長矛,目光如炬。
為首的一艘巨艦尤為顯眼,甚至比今日前來的那艘倭寇船更大,那船帆上懸掛著一麵巨大的旗幟,上麵繡著金色的“鄭”字,在風中飄揚,顯得格外威嚴。再看船頭上,一名身著官袍的中年男子負手而立,他生得俊俏,劍眉星目,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岸上的眾人,身旁站著兩名副將,個個神情肅穆,氣勢非凡。
“這海寇居然能有如此大的陣勢……”風若雪目目光緊緊鎖定在那浩浩蕩蕩的船隊上,震驚不已。
徐雲鶴凝視著那艦隊,眉頭微皺,片刻後,他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低聲說道:“不對……他們不是海寇”。
話音未落,首船已緩緩靠岸。士兵們整齊列隊,分兩排走下船來,步伐鏗鏘有力。緊接著,那名身著官袍的男子從船上緩步而下,身後跟著兩名神情冷峻的護衛。
徐雲鶴見狀,立刻上前,想要開口,卻被幾名軍士攔下。其中一名隨從副官上前一步,厲聲嗬斥道:“何人如此大膽!敢阻攔鄭大人出行!”。
徐雲鶴被兩名軍士扣住雙臂,動彈不得。這時,風若雪和衛羽也快步上前。風若雪一把推開軍士,怒目而視,吼道:“你們幹什麽!憑什麽抓人!”。
就在幾人與軍士們爭執不下之時,鄭大人突然揮了揮手,語氣平靜:“夠了,退下”。
軍士們聽後,立刻鬆開徐雲鶴,退到一旁。鄭大人緩步上前,雙手仍負於身後,目光深邃。他掃視了幾人一眼,淡淡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來此?”。
徐雲鶴見狀,連忙作揖行禮,恭敬道:“鄭大人,在下乃嶽陽劍派徐雲鶴”。
“嶽陽劍派?”鄭大人微微挑眉,語氣中帶著一絲疏離,“朝廷素來不與江湖之人有過多往來,不知你們有何事?”。
徐雲鶴深吸一口氣,神情懇切地說道:“鄭大人,我身後的小鎮名為觀海鎮,常年受倭寇襲擾,如今已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懇請鄭大人告知朝廷,派兵來平息這附近的倭患!”。
鄭大人聽罷,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恢複平靜。這時,他身後的一名護衛上前一步:“小子,你算你走運。鄭大人此行,正是為這倭寇之事而來”。
“真的嗎?那太好了!”徐雲鶴眼中頓時燃起希望,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雖是如此,但我想親口聽聽這鎮中百姓所言,不知他們現在何處?”鄭大人眉頭微皺,目光中滿是關切。
徐雲鶴神色凝重,拱手答道:“鄭大人,實不相瞞,方才您率船隊而至,鎮中百姓誤以為是倭寇再臨,故而躲的躲,逃的逃,鎮上一片慌亂。不過,我等願意為鄭大人招集鎮民前來,讓他們親口訴說這倭患之苦”。
鄭大人聽罷,神情肅然,鄭重地拱手作揖:“如此,那就有勞徐少俠了!”。
徐雲鶴點頭應下,隨即與衛羽、風若雪分頭行動,在鎮中四處走訪。他們敲開一戶戶緊閉的房門,告知鄭大人到訪的消息。鎮民們起初將信將疑,但在三人的耐心勸說下,終於有人壯著膽子走出家門,隨後更多人紛紛跟隨,緩緩向鎮子的廣場聚集。
與此同時,剛剛因害怕而躲起來的捕頭也得知了鄭大人到訪的消息。他原本蜷縮在屋角,聽到外頭的動靜,頓時精神一振,急忙整理衣冠,帶著捕快們也朝著集結地而去。
廣場上,鄭大人與護衛們站在中央,周圍聚集了議論紛紛的鎮民。他們目光複雜地看向鄭大人,帶著深深的質疑。
“我們觀海鎮的海寇都這麽多年了,潮州官府也不見整治,如今這位鄭大人千裏迢迢而來,怕也隻是走個過場罷了!”一名中年男子低聲嘀咕,語氣中滿是無奈。
“是啊,官府向來不管我們這些百姓的死活,這次恐怕也不會有什麽改變”另一名婦人歎了口氣,搖頭說道。
鄭大人聽到鎮民們的議論,神情更加堅定。他示意護衛清了清嗓,待廣場逐漸安靜後,朗聲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此次鄭某受朝廷所命,專程前來解決這海上倭患。你們有什麽重要的線索,或是有何冤屈,盡管如實告知,鄭某定當為你們做主!”。
盡管鄭大人言辭懇切,鎮民們卻依舊沉默不語,無人敢上前說話。就在這時,徐雲鶴等人押著那幾名被捆綁的倭寇走上前來。鄭大人看到這些倭寇,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問道:“徐少俠,這是……?”。
“鄭大人,這些就是掠奪觀海鎮的倭寇,請您看看該如何處置”徐雲鶴拱手答道。
鄭大人眉頭微皺,追問道:“莫非這些倭寇都是徐少俠所擒?”。
徐雲鶴連忙擺手,正欲解釋:“非也,並非我一人所為,此事也多虧了……”。
“當然還有我們啦!”徐雲鶴話未說完,捕頭羅文便帶著一群捕快大搖大擺地走上前來,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你是?”鄭大人看著突然出現的羅文,疑惑地問道。
羅文立刻上前,恭恭敬敬地鞠躬作揖,諂媚道:“鄭大人,下官乃潮州府的捕頭,名為羅文。這些倭寇正是我與弟兄們奮力抓捕的!”。
“哦?羅捕頭如此神勇,真是百姓之福”鄭大人微微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讚許。
這時,一旁的風若雪再也忍不住了,憤然站了出來,指著羅文怒道:“你們在胡說八道什麽!鄭大人!這些倭寇根本和他們沒關係!”。
“小丫頭!閉嘴!”羅文臉色一沉,厲聲嗬斥風若雪,隨後又轉向鄭大人,賠笑道,“鄭大人,這小姑娘處世未深,您莫要聽她胡言亂語。不信的話,您可以問問這鎮中的百姓”。
說罷,羅文轉身看向周圍的鎮民,眼神中帶著一絲威脅,語氣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們說說,這些倭寇是不是我們抓的呀?”。
鎮民們麵麵相覷,心中雖有不滿,卻不敢得罪官府的人,更何況是離他們更近的潮州府。鄭大人見狀,語氣溫和且堅定道:“各位不用怕,實話實說,有我鄭某在,絕不會讓任何人威脅你們”。
然而,哪怕鄭大人做出了擔保,鎮民們依舊沉默了片刻,最終無奈地點了點頭,低聲附和道:“是……是羅捕頭抓的”。
“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家夥!若非我們出手相救,今日你們指不定被那些海寇殘害成什麽樣,如今卻為這群小人說話!”風若雪氣得臉色通紅。
風若雪還想繼續爭吵,但徐雲鶴知道現在爭論這些毫無意義,眼下想辦法救唐義要緊,便輕輕拉住了她。
羅文見幾人妥協,更是得寸進尺,臉上堆滿假笑,說道:“鄭大人,雖說這位徐少俠幫了我們一些忙,但是這個小丫頭還有旁邊那小子倒是給我們添了不少麻煩!不過,我作為本地官府之人,不和他們一般見識!”。
鄭大人聽罷,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但並未多言。就在這時,人群中傳來一個滄桑而堅定的聲音:“大人!小民作證,這些海寇正是徐少俠和他身邊幾位朋友所抓!”。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說話之人竟是柳老漢。他此時跪在地上,神情悲戚。鄭大人見狀,立即上前攙扶,語氣關切地說道:“老人家,快起來,有什麽事慢慢說,不必如此”。
“鄭大人,不必理會此人,這老頭女兒被海寇擄走了,所以他腦子有些問題,整日胡言亂語”一旁的羅文見狀,臉色一變,急忙上前,試圖將柳老漢趕下去,語氣中帶著威脅,“去去去,你也不看看你是什麽身份,敢讓鄭大人扶著!”。
這時,鄭大人身邊的護衛一步上前,毫不客氣地推開羅文,冷聲道:“退下!鄭大人要做什麽,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羅文被推得踉蹌後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不敢多言,隻能低頭連聲道:“是……是……”。
鄭大人不再理會羅文,轉身繼續溫和地詢問柳老漢:“老人家,不要怕,若有什麽苦衷,鄭某定會代表朝廷為你討個公道!”。
聽到這話,柳老漢再也忍不住,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哭訴道:“可算是有個為民請命的大人了!大人呐,您不知道這些年我們這觀海鎮的百姓受了多大的苦啊!”。
鄭大人微微俯身,語氣溫和而堅定:“老人家,你慢慢說,鄭某在此聽著”。
柳老漢抹了抹眼淚,聲音顫抖卻清晰:“大人呐,我們這觀海鎮已經有多年未能平靜生活了,都拜這海寇所賜!他們燒的燒,搶的搶,鎮上的年輕人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如今這鎮上也僅剩下我們這些老弱病殘之輩了!”。
鄭大人眉頭緊鎖,沉聲問道:“那你們為何不報官讓官府來處理?”。
說到這,柳老漢下意識地瞥了瞥一旁的羅文,眼中閃過一絲畏懼。羅文見狀,眼神兇惡,低聲威脅道:“老瘋子,我勸你不要亂說話!”。
“嗯?”鄭大人的護衛上前一步,厲聲嗬斥羅文,嚇得他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出聲。
柳老漢深吸一口氣,眼神漸漸堅定,仿佛下定了決心:“嗐,如今小民已是孤身一人,死也不怕,便豁出去了!這官府根本就不管我們觀海鎮百姓的死活!眼前的這羅捕頭更是貪生怕死之徒,每次海寇來犯,他不僅敷衍了事,還以剿匪之名收取我等錢財,壓榨我們這些窮苦百姓!如今,他更是將擒賊的功勞從徐少俠等人身上搶了去!大人,您要為我們做主啊!”。
羅文聽到這裏,臉色煞白,急忙辯解道:“老瘋子……你你血口噴人!鄭大人,您不要相信他!”。
“住口!”鄭大人終於忍無可忍,怒斥羅文,“本官在此,豈容你如此放肆!來人,將羅文拿下!”。
護衛們立刻上前,將羅文反手扣住。羅文麵如死灰,口中還在喃喃自語:“冤枉啊……冤枉啊……”。
“冤枉?”鄭大人緩緩起身,目光如刀,冷冷地盯著羅文,“羅捕頭,我早就看出來你居心不軌。方才在百姓麵前,我故作不知,也是想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沒想到你還是如此冥頑不靈!”。
羅文被鄭大人的氣勢所震懾,臉色煞白,冷汗直流,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小人知錯了!鄭大人,您就網開一麵!放過我吧!”。
“晚了!”鄭大人厲聲打斷他,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如此行事,愧對朝廷!愧對百姓!就算我答應網開一麵,那你問問這觀海鎮的百姓答不答應!”。
羅文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隻能顫聲道:“我……我……”。
“來人!”鄭大人一揮手,冷聲下令,“將此人暫時關押潮州府!並告訴知府大人,我過幾日後便去尋他!”。
幾名軍士立刻上前,將羅文反手扣住,拖了下去。羅文麵如死灰,口中還在喃喃自語:“完了……完了……”。
待羅文被押走,鎮民們紛紛跪地叩首,高唿道:“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鄭大人見狀,神色稍緩,抬手示意眾人起身,語氣溫和卻堅定:“各位父老鄉親,此次倭患,朝廷定會徹底解決,還你們一個太平!從今日起,本官會親自坐鎮此地,直到倭寇盡除!”。
鎮民們聞言,眼中滿是感激,紛紛高唿:“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這時,鄭大人看向徐雲鶴幾人,神情鄭重而誠懇,說道:“幾位俠士,方才多有冒犯,還請見諒。這倭寇之事,我已了然於心。幾位俠義之舉,鄭某深感欽佩。此行可否請幾位一同與我滅寇,還這觀海鎮一個太平?”。
徐雲鶴聽到有機會拯救唐義,心中一動,立刻作揖答道:“好!我等早就想為這觀海鎮百姓滅了這倭寇,如今既然鄭大人誠邀,我等定義不容辭!”。
鄭大人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點頭道:“好!有幾位相助,此事定能事半功倍。那請幾位隨我到船上一敘,共商大計!”。
說完,鄭大人讓軍士們將被抓起來的倭寇帶上船,隨後便轉身朝碼頭方向走去,徐雲鶴、風若雪和衛羽緊隨其後。
徐雲鶴三人跟隨鄭大人登上寶船,甲板上士兵們列隊整齊,神情肅穆,見鄭大人經過,紛紛挺直腰板,目光炯炯。船身隨著海浪微微起伏,空氣中彌漫著海水的鹹味與木料的清香。
鄭大人領著三人穿過甲板,來到船艙內的一間茶室。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寬敞而雅致的房間。牆上掛著幾幅山水畫,筆觸細膩,意境深遠。角落擺放著一座精致的木雕屏風,上麵雕刻著祥雲與瑞獸,栩栩如生。房間中央是一張紅木圓桌,桌上擺著一套青花瓷茶具,茶香嫋嫋,沁人心脾。
鄭大人抬手示意:“幾位,請坐”。
徐雲鶴三人依言落座,風若雪環顧四周,忍不住低聲讚歎:“這船上的布置,倒是比許多大戶人家還要講究!”。
衛羽則依舊神色淡然,目光在房間內掃過,似乎在觀察什麽。徐雲鶴則顯得從容不迫,目光沉穩,靜靜地等待鄭大人開口。
鄭大人親自為三人斟茶,茶湯清澈,香氣撲鼻。他放下茶壺,微微一笑,說道:“幾位俠士,鄭某也不拐彎抹角了,不知你們對此次倭寇有何了解?”。
徐雲鶴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隨後放下茶杯,正色道:“鄭大人,實不相瞞,我等也是今早才剛到的觀海鎮”。
“哦?”鄭大人微微挑眉,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那這麽說,你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倭寇?”。
“正是!”徐雲鶴點頭,神情凝重,“其實,今早我與我師弟還有一位友人路經此地,卻見這觀海鎮安靜得有些奇怪。正想到鎮上歇腳,碰上了柳老漢,他告知我們倭寇之事。後來,那倭寇襲擾,我們上前阻止,我那友人為了救人,隻身追上倭寇的船,如今與那賊船遠去,了無音訊”。
鄭大人聽罷,眉頭緊鎖,沉聲道:“你這位朋友也是個忠義之士,就怕那些倭寇不是平常倭寇……這樣的話,你這位朋友就危險了……”。
“鄭大人何出此言?”徐雲鶴心中一緊,連忙問道。
鄭大人神色凝重,緩緩說道:“這些倭寇身穿紅甲,更備有火銃等精良裝備,不知你們可有見過他們的船?”。
此話一出,風若雪立即插話道:“我見過!那船雖然沒有您的大,但也不小,而且船身通紅,上麵還掛著奇怪的鬼麵!”。
鄭大人一聽,眼中閃過一絲震驚,隨後低聲說道:“果然是他們……”。
“鄭大人說的是何人?”徐雲鶴追問道。
“正是東海幫的一個強大分支——赤鬼眾!”鄭大人語氣沉重。
“赤鬼眾?!”三人異口同聲,臉上滿是震驚。
“嗯”鄭大人點點頭,繼續解釋道,“這赤鬼眾與東海幫內的其他人不同,他們裝備精良,船艦眾多,成員多是倭人。而他們的老大名為平將門 鬼宗,他們經常搶奪朝廷或使國的船,以及沿海城鎮。我這次受命前來,正是要剿滅此眾”。
風若雪忍不住說道:“這些倭寇再厲害,也終究是倭寇,您乃朝廷之人,何懼他們?”。
鄭大人苦笑一聲,搖頭道:“你們有所不知,那赤鬼眾行蹤不定,且據點隱秘,我們追蹤數月都不曾找到……”。
聽到這裏,徐雲鶴又想起了唐義此時的處境,心中焦急萬分,猛地站起身來,斬釘截鐵地說道:“鄭大人,此事緊急,不僅是為了我那友人,也是為了這沿海百姓的安寧!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找到赤鬼眾所在之處!”。
鄭大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頭道:“好!不過,現在我們毫無頭緒,不如先審問審問那些被抓來的赤鬼眾成員,或許能從他們口中得到有用的線索”。
“也隻能如此了”
突然,人群外傳來一陣嘈雜聲,一隊捕快推開鎮民,大步走了進來。為首的捕頭滿臉橫肉,手中握著刀鞘,目光掃過眾人,語氣粗魯地喊道:“讓開讓開!都別擋道!”。
徐雲鶴見狀,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幾位大人,你們來得正好。這些倭寇已被我們擒下!”。
“這就是那群東海幫的人?”捕頭瞥了一眼徐雲鶴,冷哼一聲,語氣輕蔑,似乎對徐雲鶴的話毫不在意,“行了,你們可以走了,這些人交給我”。
徐雲鶴一愣,眉頭微皺,連忙說道:“官爺,這些人隻是東海幫的小嘍囉,真正的幕後黑手還未抓到。而且,我的朋友也被他們抓走了,所以我們想請官府借此線索追查下去……”。
“少廢話!”捕頭不耐煩地打斷了徐雲鶴,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趕緊滾開,別在這兒礙事!”。
徐雲鶴這才意識到官府的不作為,心中既無奈。他正欲再爭辯,風若雪卻已按捺不住,上前一步,厲聲斥責道:“那些東海幫的人還在為非作歹,你們不去追查也就罷了,這些人是我們拚了命抓的,你們倒好,想直接搶功勞嗎?”。
捕頭聞言,臉色驟變,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他猛地拔出腰間的長刀,刀鋒直指風若雪,暴跳如雷道:“小丫頭!說話注意點!再敢放肆,小心我連你一起帶迴去!”。
“你敢!”風若雪冷哼一聲,手中長劍瞬間出鞘,劍鋒直指捕頭,毫無懼色。
周圍的捕快見狀,紛紛拔刀相向,氣氛頓時劍拔弩張。捕頭獰笑一聲,語氣中滿是輕蔑:“哪裏來的野丫頭,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既然你找死,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話音未落,捕快們已圍了上來。徐雲鶴見狀,急忙上前,擋在風若雪麵前,沉聲道:“這位大人,我們幫你們拿下這些倭寇,本是好事,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捕頭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陰狠:“要怪就怪你這位朋友太囂張了!滾開,不然連你一起收拾!”。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道劍光如閃電般劃過,隻聽“唰”的一聲,捕頭的帽子應聲而落。眾人定睛一看,出手之人正是衛羽。他不知何時已悄然來到幾人麵前,手中長劍寒光凜冽,麵容冷峻,目光如冰。
捕頭迴過神來,摸了摸自己的頭頂,臉色瞬間變得蒼白,聲音也顫抖起來:“你……你好大的膽子……給我抓住他們!”。
然而,還未等捕快們動手,人群中突然衝出一名鎮民,神色慌張,聲音顫抖:“不……不好了!海上又……又有船來了,而且這次來的更多!”。
此言一出,鎮民們頓時陷入恐慌,紛紛四散逃竄,就連剛才還囂張跋扈的捕頭和捕快們也露出了膽怯之色,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天殺的,誰說今天出門無事的!快...快扶我躲起來!”捕頭渾身發抖,已經走不動道。
風若雪見狀,冷哼一聲,嘲諷道:“哼,一群紙老虎,吃著公家飯的廢物!”。
徐雲鶴眉頭緊鎖,目光轉向海邊,神情凝重:“衛師弟,事不宜遲,我們快去看看,或許有救唐兄的機會!”。
衛羽點了點頭,收起長劍,與徐雲鶴一同快步向海邊走去。風若雪見狀,也不再多言,緊隨其後。
三人趕到海邊碼頭,朝著海麵望去,果然見遠處海麵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緩緩駛來。
艦隊由數十艘高大的戰船組成,船帆如雲,旌旗獵獵,在陽光下閃耀著威嚴的光芒。船身漆黑如墨,船首雕刻著猙獰的龍頭,仿佛隨時要破浪而出。每艘船的甲板上,站滿了身著鎧甲的士兵,手持長矛,目光如炬。
為首的一艘巨艦尤為顯眼,甚至比今日前來的那艘倭寇船更大,那船帆上懸掛著一麵巨大的旗幟,上麵繡著金色的“鄭”字,在風中飄揚,顯得格外威嚴。再看船頭上,一名身著官袍的中年男子負手而立,他生得俊俏,劍眉星目,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岸上的眾人,身旁站著兩名副將,個個神情肅穆,氣勢非凡。
“這海寇居然能有如此大的陣勢……”風若雪目目光緊緊鎖定在那浩浩蕩蕩的船隊上,震驚不已。
徐雲鶴凝視著那艦隊,眉頭微皺,片刻後,他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低聲說道:“不對……他們不是海寇”。
話音未落,首船已緩緩靠岸。士兵們整齊列隊,分兩排走下船來,步伐鏗鏘有力。緊接著,那名身著官袍的男子從船上緩步而下,身後跟著兩名神情冷峻的護衛。
徐雲鶴見狀,立刻上前,想要開口,卻被幾名軍士攔下。其中一名隨從副官上前一步,厲聲嗬斥道:“何人如此大膽!敢阻攔鄭大人出行!”。
徐雲鶴被兩名軍士扣住雙臂,動彈不得。這時,風若雪和衛羽也快步上前。風若雪一把推開軍士,怒目而視,吼道:“你們幹什麽!憑什麽抓人!”。
就在幾人與軍士們爭執不下之時,鄭大人突然揮了揮手,語氣平靜:“夠了,退下”。
軍士們聽後,立刻鬆開徐雲鶴,退到一旁。鄭大人緩步上前,雙手仍負於身後,目光深邃。他掃視了幾人一眼,淡淡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來此?”。
徐雲鶴見狀,連忙作揖行禮,恭敬道:“鄭大人,在下乃嶽陽劍派徐雲鶴”。
“嶽陽劍派?”鄭大人微微挑眉,語氣中帶著一絲疏離,“朝廷素來不與江湖之人有過多往來,不知你們有何事?”。
徐雲鶴深吸一口氣,神情懇切地說道:“鄭大人,我身後的小鎮名為觀海鎮,常年受倭寇襲擾,如今已是滿目瘡痍,民不聊生。懇請鄭大人告知朝廷,派兵來平息這附近的倭患!”。
鄭大人聽罷,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恢複平靜。這時,他身後的一名護衛上前一步:“小子,你算你走運。鄭大人此行,正是為這倭寇之事而來”。
“真的嗎?那太好了!”徐雲鶴眼中頓時燃起希望,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雖是如此,但我想親口聽聽這鎮中百姓所言,不知他們現在何處?”鄭大人眉頭微皺,目光中滿是關切。
徐雲鶴神色凝重,拱手答道:“鄭大人,實不相瞞,方才您率船隊而至,鎮中百姓誤以為是倭寇再臨,故而躲的躲,逃的逃,鎮上一片慌亂。不過,我等願意為鄭大人招集鎮民前來,讓他們親口訴說這倭患之苦”。
鄭大人聽罷,神情肅然,鄭重地拱手作揖:“如此,那就有勞徐少俠了!”。
徐雲鶴點頭應下,隨即與衛羽、風若雪分頭行動,在鎮中四處走訪。他們敲開一戶戶緊閉的房門,告知鄭大人到訪的消息。鎮民們起初將信將疑,但在三人的耐心勸說下,終於有人壯著膽子走出家門,隨後更多人紛紛跟隨,緩緩向鎮子的廣場聚集。
與此同時,剛剛因害怕而躲起來的捕頭也得知了鄭大人到訪的消息。他原本蜷縮在屋角,聽到外頭的動靜,頓時精神一振,急忙整理衣冠,帶著捕快們也朝著集結地而去。
廣場上,鄭大人與護衛們站在中央,周圍聚集了議論紛紛的鎮民。他們目光複雜地看向鄭大人,帶著深深的質疑。
“我們觀海鎮的海寇都這麽多年了,潮州官府也不見整治,如今這位鄭大人千裏迢迢而來,怕也隻是走個過場罷了!”一名中年男子低聲嘀咕,語氣中滿是無奈。
“是啊,官府向來不管我們這些百姓的死活,這次恐怕也不會有什麽改變”另一名婦人歎了口氣,搖頭說道。
鄭大人聽到鎮民們的議論,神情更加堅定。他示意護衛清了清嗓,待廣場逐漸安靜後,朗聲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此次鄭某受朝廷所命,專程前來解決這海上倭患。你們有什麽重要的線索,或是有何冤屈,盡管如實告知,鄭某定當為你們做主!”。
盡管鄭大人言辭懇切,鎮民們卻依舊沉默不語,無人敢上前說話。就在這時,徐雲鶴等人押著那幾名被捆綁的倭寇走上前來。鄭大人看到這些倭寇,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問道:“徐少俠,這是……?”。
“鄭大人,這些就是掠奪觀海鎮的倭寇,請您看看該如何處置”徐雲鶴拱手答道。
鄭大人眉頭微皺,追問道:“莫非這些倭寇都是徐少俠所擒?”。
徐雲鶴連忙擺手,正欲解釋:“非也,並非我一人所為,此事也多虧了……”。
“當然還有我們啦!”徐雲鶴話未說完,捕頭羅文便帶著一群捕快大搖大擺地走上前來,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你是?”鄭大人看著突然出現的羅文,疑惑地問道。
羅文立刻上前,恭恭敬敬地鞠躬作揖,諂媚道:“鄭大人,下官乃潮州府的捕頭,名為羅文。這些倭寇正是我與弟兄們奮力抓捕的!”。
“哦?羅捕頭如此神勇,真是百姓之福”鄭大人微微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讚許。
這時,一旁的風若雪再也忍不住了,憤然站了出來,指著羅文怒道:“你們在胡說八道什麽!鄭大人!這些倭寇根本和他們沒關係!”。
“小丫頭!閉嘴!”羅文臉色一沉,厲聲嗬斥風若雪,隨後又轉向鄭大人,賠笑道,“鄭大人,這小姑娘處世未深,您莫要聽她胡言亂語。不信的話,您可以問問這鎮中的百姓”。
說罷,羅文轉身看向周圍的鎮民,眼神中帶著一絲威脅,語氣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們說說,這些倭寇是不是我們抓的呀?”。
鎮民們麵麵相覷,心中雖有不滿,卻不敢得罪官府的人,更何況是離他們更近的潮州府。鄭大人見狀,語氣溫和且堅定道:“各位不用怕,實話實說,有我鄭某在,絕不會讓任何人威脅你們”。
然而,哪怕鄭大人做出了擔保,鎮民們依舊沉默了片刻,最終無奈地點了點頭,低聲附和道:“是……是羅捕頭抓的”。
“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家夥!若非我們出手相救,今日你們指不定被那些海寇殘害成什麽樣,如今卻為這群小人說話!”風若雪氣得臉色通紅。
風若雪還想繼續爭吵,但徐雲鶴知道現在爭論這些毫無意義,眼下想辦法救唐義要緊,便輕輕拉住了她。
羅文見幾人妥協,更是得寸進尺,臉上堆滿假笑,說道:“鄭大人,雖說這位徐少俠幫了我們一些忙,但是這個小丫頭還有旁邊那小子倒是給我們添了不少麻煩!不過,我作為本地官府之人,不和他們一般見識!”。
鄭大人聽罷,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但並未多言。就在這時,人群中傳來一個滄桑而堅定的聲音:“大人!小民作證,這些海寇正是徐少俠和他身邊幾位朋友所抓!”。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說話之人竟是柳老漢。他此時跪在地上,神情悲戚。鄭大人見狀,立即上前攙扶,語氣關切地說道:“老人家,快起來,有什麽事慢慢說,不必如此”。
“鄭大人,不必理會此人,這老頭女兒被海寇擄走了,所以他腦子有些問題,整日胡言亂語”一旁的羅文見狀,臉色一變,急忙上前,試圖將柳老漢趕下去,語氣中帶著威脅,“去去去,你也不看看你是什麽身份,敢讓鄭大人扶著!”。
這時,鄭大人身邊的護衛一步上前,毫不客氣地推開羅文,冷聲道:“退下!鄭大人要做什麽,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羅文被推得踉蹌後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卻不敢多言,隻能低頭連聲道:“是……是……”。
鄭大人不再理會羅文,轉身繼續溫和地詢問柳老漢:“老人家,不要怕,若有什麽苦衷,鄭某定會代表朝廷為你討個公道!”。
聽到這話,柳老漢再也忍不住,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哭訴道:“可算是有個為民請命的大人了!大人呐,您不知道這些年我們這觀海鎮的百姓受了多大的苦啊!”。
鄭大人微微俯身,語氣溫和而堅定:“老人家,你慢慢說,鄭某在此聽著”。
柳老漢抹了抹眼淚,聲音顫抖卻清晰:“大人呐,我們這觀海鎮已經有多年未能平靜生活了,都拜這海寇所賜!他們燒的燒,搶的搶,鎮上的年輕人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如今這鎮上也僅剩下我們這些老弱病殘之輩了!”。
鄭大人眉頭緊鎖,沉聲問道:“那你們為何不報官讓官府來處理?”。
說到這,柳老漢下意識地瞥了瞥一旁的羅文,眼中閃過一絲畏懼。羅文見狀,眼神兇惡,低聲威脅道:“老瘋子,我勸你不要亂說話!”。
“嗯?”鄭大人的護衛上前一步,厲聲嗬斥羅文,嚇得他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出聲。
柳老漢深吸一口氣,眼神漸漸堅定,仿佛下定了決心:“嗐,如今小民已是孤身一人,死也不怕,便豁出去了!這官府根本就不管我們觀海鎮百姓的死活!眼前的這羅捕頭更是貪生怕死之徒,每次海寇來犯,他不僅敷衍了事,還以剿匪之名收取我等錢財,壓榨我們這些窮苦百姓!如今,他更是將擒賊的功勞從徐少俠等人身上搶了去!大人,您要為我們做主啊!”。
羅文聽到這裏,臉色煞白,急忙辯解道:“老瘋子……你你血口噴人!鄭大人,您不要相信他!”。
“住口!”鄭大人終於忍無可忍,怒斥羅文,“本官在此,豈容你如此放肆!來人,將羅文拿下!”。
護衛們立刻上前,將羅文反手扣住。羅文麵如死灰,口中還在喃喃自語:“冤枉啊……冤枉啊……”。
“冤枉?”鄭大人緩緩起身,目光如刀,冷冷地盯著羅文,“羅捕頭,我早就看出來你居心不軌。方才在百姓麵前,我故作不知,也是想給你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沒想到你還是如此冥頑不靈!”。
羅文被鄭大人的氣勢所震懾,臉色煞白,冷汗直流,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小人知錯了!鄭大人,您就網開一麵!放過我吧!”。
“晚了!”鄭大人厲聲打斷他,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你如此行事,愧對朝廷!愧對百姓!就算我答應網開一麵,那你問問這觀海鎮的百姓答不答應!”。
羅文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隻能顫聲道:“我……我……”。
“來人!”鄭大人一揮手,冷聲下令,“將此人暫時關押潮州府!並告訴知府大人,我過幾日後便去尋他!”。
幾名軍士立刻上前,將羅文反手扣住,拖了下去。羅文麵如死灰,口中還在喃喃自語:“完了……完了……”。
待羅文被押走,鎮民們紛紛跪地叩首,高唿道:“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鄭大人見狀,神色稍緩,抬手示意眾人起身,語氣溫和卻堅定:“各位父老鄉親,此次倭患,朝廷定會徹底解決,還你們一個太平!從今日起,本官會親自坐鎮此地,直到倭寇盡除!”。
鎮民們聞言,眼中滿是感激,紛紛高唿:“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這時,鄭大人看向徐雲鶴幾人,神情鄭重而誠懇,說道:“幾位俠士,方才多有冒犯,還請見諒。這倭寇之事,我已了然於心。幾位俠義之舉,鄭某深感欽佩。此行可否請幾位一同與我滅寇,還這觀海鎮一個太平?”。
徐雲鶴聽到有機會拯救唐義,心中一動,立刻作揖答道:“好!我等早就想為這觀海鎮百姓滅了這倭寇,如今既然鄭大人誠邀,我等定義不容辭!”。
鄭大人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點頭道:“好!有幾位相助,此事定能事半功倍。那請幾位隨我到船上一敘,共商大計!”。
說完,鄭大人讓軍士們將被抓起來的倭寇帶上船,隨後便轉身朝碼頭方向走去,徐雲鶴、風若雪和衛羽緊隨其後。
徐雲鶴三人跟隨鄭大人登上寶船,甲板上士兵們列隊整齊,神情肅穆,見鄭大人經過,紛紛挺直腰板,目光炯炯。船身隨著海浪微微起伏,空氣中彌漫著海水的鹹味與木料的清香。
鄭大人領著三人穿過甲板,來到船艙內的一間茶室。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寬敞而雅致的房間。牆上掛著幾幅山水畫,筆觸細膩,意境深遠。角落擺放著一座精致的木雕屏風,上麵雕刻著祥雲與瑞獸,栩栩如生。房間中央是一張紅木圓桌,桌上擺著一套青花瓷茶具,茶香嫋嫋,沁人心脾。
鄭大人抬手示意:“幾位,請坐”。
徐雲鶴三人依言落座,風若雪環顧四周,忍不住低聲讚歎:“這船上的布置,倒是比許多大戶人家還要講究!”。
衛羽則依舊神色淡然,目光在房間內掃過,似乎在觀察什麽。徐雲鶴則顯得從容不迫,目光沉穩,靜靜地等待鄭大人開口。
鄭大人親自為三人斟茶,茶湯清澈,香氣撲鼻。他放下茶壺,微微一笑,說道:“幾位俠士,鄭某也不拐彎抹角了,不知你們對此次倭寇有何了解?”。
徐雲鶴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隨後放下茶杯,正色道:“鄭大人,實不相瞞,我等也是今早才剛到的觀海鎮”。
“哦?”鄭大人微微挑眉,語氣中帶著一絲驚訝,“那這麽說,你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倭寇?”。
“正是!”徐雲鶴點頭,神情凝重,“其實,今早我與我師弟還有一位友人路經此地,卻見這觀海鎮安靜得有些奇怪。正想到鎮上歇腳,碰上了柳老漢,他告知我們倭寇之事。後來,那倭寇襲擾,我們上前阻止,我那友人為了救人,隻身追上倭寇的船,如今與那賊船遠去,了無音訊”。
鄭大人聽罷,眉頭緊鎖,沉聲道:“你這位朋友也是個忠義之士,就怕那些倭寇不是平常倭寇……這樣的話,你這位朋友就危險了……”。
“鄭大人何出此言?”徐雲鶴心中一緊,連忙問道。
鄭大人神色凝重,緩緩說道:“這些倭寇身穿紅甲,更備有火銃等精良裝備,不知你們可有見過他們的船?”。
此話一出,風若雪立即插話道:“我見過!那船雖然沒有您的大,但也不小,而且船身通紅,上麵還掛著奇怪的鬼麵!”。
鄭大人一聽,眼中閃過一絲震驚,隨後低聲說道:“果然是他們……”。
“鄭大人說的是何人?”徐雲鶴追問道。
“正是東海幫的一個強大分支——赤鬼眾!”鄭大人語氣沉重。
“赤鬼眾?!”三人異口同聲,臉上滿是震驚。
“嗯”鄭大人點點頭,繼續解釋道,“這赤鬼眾與東海幫內的其他人不同,他們裝備精良,船艦眾多,成員多是倭人。而他們的老大名為平將門 鬼宗,他們經常搶奪朝廷或使國的船,以及沿海城鎮。我這次受命前來,正是要剿滅此眾”。
風若雪忍不住說道:“這些倭寇再厲害,也終究是倭寇,您乃朝廷之人,何懼他們?”。
鄭大人苦笑一聲,搖頭道:“你們有所不知,那赤鬼眾行蹤不定,且據點隱秘,我們追蹤數月都不曾找到……”。
聽到這裏,徐雲鶴又想起了唐義此時的處境,心中焦急萬分,猛地站起身來,斬釘截鐵地說道:“鄭大人,此事緊急,不僅是為了我那友人,也是為了這沿海百姓的安寧!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找到赤鬼眾所在之處!”。
鄭大人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頭道:“好!不過,現在我們毫無頭緒,不如先審問審問那些被抓來的赤鬼眾成員,或許能從他們口中得到有用的線索”。
“也隻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