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館的空間很大,分成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這個時間點都還有很多男男女女正在互相對練。
池波靜華手中拎著木劍,優雅地走了進來。
目光先是環視了一番四周,隨後脫下木屐,將一頭如墨般的長發熟練地挽在腦後,接著便朝一處相對人少的區域款款走去。
她準備先熱一下身。
等羽生楠也走進劍館的時候,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池波靜華,氣質太超然,讓人不得不側目。
此時的池波靜華,正以一種充滿力量和氣勢的動作,全神貫注地揮舞著手中的木劍。
“神道無念流……”
駐足觀看一會,羽生楠認出了這位美婦人練習的劍派,是一種注重在格鬥時,以勢和力壓倒對手的流派。
倒也符合她溫柔中又帶著些許好強的性子。
歪著頭思考了片刻,羽生楠悄悄走到一處無人注意的柱子後麵,拿出換裝相機,給自己換上了一身黑色的劍道服。
整理好著裝後,他才重新走到一處台階邊安然坐下,雙手撐著下巴,眼神專注,就這樣靜靜欣賞起來。
劍館中央,一套動作結束之後,熱身完畢的池波靜華微微喘息著,剛想伸手擦下頭上的汗,一旁走來了一位穿著白色劍道服的年輕女生。
“您好,我能向您討教一下嗎?”
年輕女生握劍抱拳,深深鞠躬。
“可以。”
池波靜華點頭迴禮同意,一肚子鬱氣光靠自己熱身可發泄不出來。
正好借此機會好好釋放一番。
兩人站定,各自擺好架勢,年輕女生開口問道:“需要戴麵甲嗎?”
“不用。”
池波靜華幹脆地迴答道。
話音剛落,年輕女生便大喝一聲,率先發起了攻擊,劍勢如風,迅猛無比。
池波靜華眼神一凝,側身躲過,手中的木劍迅速迴擊,刹那間,一股氣勢開始在她身上凝聚。
初始,年輕女生憑借著一開始的衝勁,還能夠不斷地發起進攻,攻勢如潮。
但在池波靜華連續幾次勢大力沉的迴擊之後,她的手腕開始逐漸發麻,劍招也變得有些淩亂不堪。
又過了幾招,池波靜華看準時機,一個側身移步,動作幹淨利落,手中的木劍用力一挑,精準打落了對方手中的劍。
同時,猛地向前一步,木劍直直地指向年輕女生的咽喉,在即將觸碰到的最後一刻穩穩停住。
勝負已分,高下立判。
“承讓了。”
池波靜華收劍抱拳,微微躬身,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種讓人難以言喻的韻味,盡顯大家風範。
年輕女生滿臉通紅,大口喘著粗氣,眼神中滿是沮喪,聲音低落的說道:“您太厲害了,我自愧不如,我還需要多多練習才行。”
一直以來,她都懷著滿滿的自信,以為自己是不世出的天才,在同年齡段中打遍無敵手,未曾遭遇過敗績。
結果今天出來練劍,隻是隨便挑了個對手,就被人給完完全全地完虐了,巨大的落差讓她一時難以接受。
“你這個年紀已經很不錯了,繼續努力,未來可期。”
池波靜華微笑著,語氣溫和地安慰了一下女生。
天才?誰還不是個天才了,想當初,她十二歲之前,一直都在越階挑戰,一場不輸,風光無限,那時候的她也是意氣風發。
然而,直到被人反越階了一波之後,才深刻地明白什麽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年輕女生再次向池波靜華道謝後,俯身撿起劍,神色黯然地便退到一旁去休息了。
池波靜華則站在原地,調整著自己的唿吸,剛才的一番對練讓她感覺身體漸漸舒展開來,心中這些天積累的鬱氣也消散了一些。
周圍的人看完兩人的精彩表現,都在小聲議論著她的劍法和技巧。
這時,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過來。
“這位女士,剛才看你劍法不錯,我想和你切磋一下。”
對方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挑釁意味,上揚的語調讓人聽著很是不舒服,這讓池波靜華好看的眉頭微微挑起,神色平靜地說道:“請。”
兩人相對而立,這一次池波靜華可沒有像麵對年輕女生時那樣有所保留放水,而是一上來就氣場全開,劍風唿嘯著,手中的木劍猶如疾風驟雨般,一次次重重地擊中男子的劍身。
接連數次這般淩厲的攻擊後,打得男子虎口陣陣發顫,再也握不住劍,那劍徑直掉落在地,發出“哐當”一聲響。
“承讓了。”
池波靜華麵無表情地收迴抵在對方胸口的木劍,語氣淡然地說道。
男子臉色瞬間漲得通紅,撿起劍匆匆離去,狼狽的背影引得周圍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聲。
同時,周圍的人紛紛湊上前試圖討教。
畢竟這麽晚還能在這裏練劍的基本都是對劍道懷著深深熱愛的人,難得遇到一個如此厲害的高手,這不得抓住機會好好請教請教。
池波靜華也來者不拒,接連挑翻了幾名挑戰者後,才輕舒一口氣,準備休息片刻。
“唿~”
深吸一口氣,池波靜華盤腿坐下,動作輕柔地將木劍平放在腿上。
她靜靜地望著劍館裏那些認真練習的年輕男女們,眼神一時有些飄忽不定,思緒飄向了遙遠的過去。
曾經,她也是這些充滿朝氣與熱情的人群當中的一員,在劍道的世界裏肆意揮灑著汗水與激情。
隻是結婚後,為了照顧家庭,為了支持丈夫,為了陪伴孩子成長,她選擇了封劍於匣,將曾經的熱愛深藏在心底。
隻是如今看來,倒是有些好笑。
她這次重新出劍,除了是給自己一個發泄鬱氣的方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給兒子來一個深刻的教訓。
為了防止太久不練,以至於打不過自己從小教到大的兒子服部平次了,所以她最近沒少過來劍館重溫劍術。
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劈。
“嗬……”
池波靜華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浮起一抹苦澀的笑,為了兒子放下劍,又因為兒子重新拿起來,確實可笑。
池波靜華手中拎著木劍,優雅地走了進來。
目光先是環視了一番四周,隨後脫下木屐,將一頭如墨般的長發熟練地挽在腦後,接著便朝一處相對人少的區域款款走去。
她準備先熱一下身。
等羽生楠也走進劍館的時候,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池波靜華,氣質太超然,讓人不得不側目。
此時的池波靜華,正以一種充滿力量和氣勢的動作,全神貫注地揮舞著手中的木劍。
“神道無念流……”
駐足觀看一會,羽生楠認出了這位美婦人練習的劍派,是一種注重在格鬥時,以勢和力壓倒對手的流派。
倒也符合她溫柔中又帶著些許好強的性子。
歪著頭思考了片刻,羽生楠悄悄走到一處無人注意的柱子後麵,拿出換裝相機,給自己換上了一身黑色的劍道服。
整理好著裝後,他才重新走到一處台階邊安然坐下,雙手撐著下巴,眼神專注,就這樣靜靜欣賞起來。
劍館中央,一套動作結束之後,熱身完畢的池波靜華微微喘息著,剛想伸手擦下頭上的汗,一旁走來了一位穿著白色劍道服的年輕女生。
“您好,我能向您討教一下嗎?”
年輕女生握劍抱拳,深深鞠躬。
“可以。”
池波靜華點頭迴禮同意,一肚子鬱氣光靠自己熱身可發泄不出來。
正好借此機會好好釋放一番。
兩人站定,各自擺好架勢,年輕女生開口問道:“需要戴麵甲嗎?”
“不用。”
池波靜華幹脆地迴答道。
話音剛落,年輕女生便大喝一聲,率先發起了攻擊,劍勢如風,迅猛無比。
池波靜華眼神一凝,側身躲過,手中的木劍迅速迴擊,刹那間,一股氣勢開始在她身上凝聚。
初始,年輕女生憑借著一開始的衝勁,還能夠不斷地發起進攻,攻勢如潮。
但在池波靜華連續幾次勢大力沉的迴擊之後,她的手腕開始逐漸發麻,劍招也變得有些淩亂不堪。
又過了幾招,池波靜華看準時機,一個側身移步,動作幹淨利落,手中的木劍用力一挑,精準打落了對方手中的劍。
同時,猛地向前一步,木劍直直地指向年輕女生的咽喉,在即將觸碰到的最後一刻穩穩停住。
勝負已分,高下立判。
“承讓了。”
池波靜華收劍抱拳,微微躬身,一套動作行雲流水,舉手投足間帶著一種讓人難以言喻的韻味,盡顯大家風範。
年輕女生滿臉通紅,大口喘著粗氣,眼神中滿是沮喪,聲音低落的說道:“您太厲害了,我自愧不如,我還需要多多練習才行。”
一直以來,她都懷著滿滿的自信,以為自己是不世出的天才,在同年齡段中打遍無敵手,未曾遭遇過敗績。
結果今天出來練劍,隻是隨便挑了個對手,就被人給完完全全地完虐了,巨大的落差讓她一時難以接受。
“你這個年紀已經很不錯了,繼續努力,未來可期。”
池波靜華微笑著,語氣溫和地安慰了一下女生。
天才?誰還不是個天才了,想當初,她十二歲之前,一直都在越階挑戰,一場不輸,風光無限,那時候的她也是意氣風發。
然而,直到被人反越階了一波之後,才深刻地明白什麽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年輕女生再次向池波靜華道謝後,俯身撿起劍,神色黯然地便退到一旁去休息了。
池波靜華則站在原地,調整著自己的唿吸,剛才的一番對練讓她感覺身體漸漸舒展開來,心中這些天積累的鬱氣也消散了一些。
周圍的人看完兩人的精彩表現,都在小聲議論著她的劍法和技巧。
這時,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走了過來。
“這位女士,剛才看你劍法不錯,我想和你切磋一下。”
對方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挑釁意味,上揚的語調讓人聽著很是不舒服,這讓池波靜華好看的眉頭微微挑起,神色平靜地說道:“請。”
兩人相對而立,這一次池波靜華可沒有像麵對年輕女生時那樣有所保留放水,而是一上來就氣場全開,劍風唿嘯著,手中的木劍猶如疾風驟雨般,一次次重重地擊中男子的劍身。
接連數次這般淩厲的攻擊後,打得男子虎口陣陣發顫,再也握不住劍,那劍徑直掉落在地,發出“哐當”一聲響。
“承讓了。”
池波靜華麵無表情地收迴抵在對方胸口的木劍,語氣淡然地說道。
男子臉色瞬間漲得通紅,撿起劍匆匆離去,狼狽的背影引得周圍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聲。
同時,周圍的人紛紛湊上前試圖討教。
畢竟這麽晚還能在這裏練劍的基本都是對劍道懷著深深熱愛的人,難得遇到一個如此厲害的高手,這不得抓住機會好好請教請教。
池波靜華也來者不拒,接連挑翻了幾名挑戰者後,才輕舒一口氣,準備休息片刻。
“唿~”
深吸一口氣,池波靜華盤腿坐下,動作輕柔地將木劍平放在腿上。
她靜靜地望著劍館裏那些認真練習的年輕男女們,眼神一時有些飄忽不定,思緒飄向了遙遠的過去。
曾經,她也是這些充滿朝氣與熱情的人群當中的一員,在劍道的世界裏肆意揮灑著汗水與激情。
隻是結婚後,為了照顧家庭,為了支持丈夫,為了陪伴孩子成長,她選擇了封劍於匣,將曾經的熱愛深藏在心底。
隻是如今看來,倒是有些好笑。
她這次重新出劍,除了是給自己一個發泄鬱氣的方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給兒子來一個深刻的教訓。
為了防止太久不練,以至於打不過自己從小教到大的兒子服部平次了,所以她最近沒少過來劍館重溫劍術。
慈母手中劍,遊子身上劈。
“嗬……”
池波靜華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浮起一抹苦澀的笑,為了兒子放下劍,又因為兒子重新拿起來,確實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