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李淵死,李家滅,關隴欲聯合!
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作者:亂了方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還真是一刻都不想讓我多活呀?”
被楊廣如此問,李淵神情幽怨說道。
即便早就知道必死,可楊廣這,也太著急了吧?
“嗬嗬,人間太苦,活著太累。”
“表兄還是早些上路的好,朕這也是在為表兄著想啊?”
楊廣微微一笑,看的李淵也怔怔無語,隨後才歎息道:“哎,行吧,上路就上路。”
“秀寧就勞煩表弟了,以後多照顧點,怎麽說她也是你侄女,對不對?”
李淵這就等於是在為李秀寧在向楊廣求恩典了,聽的楊廣也一樂,這才笑道:“放心,隻要她安心相夫教子,為朕大隋開枝散葉,朕肯定會善待她的。”
話音剛落,楊廣就陡然神色一冷,對著殿外的禁軍道:“來人,傳朕旨意。”
“唐國公李淵禍亂天下,欺壓百姓,心懷謀逆,意圖造反。”
“著大理寺三日後公開行刑,滿門處死,以正國法,以安民心。”
“帶下去吧,帶下去交給大理寺,連同他那些族人子嗣,三日後一並處死。”
“諾,陛下。”
楊廣這話一出,殿外禁軍立刻領命,很快就走了進來兩人,押著李淵準備離開了。
“哎表兄,朕方才忘記說了。”
“其實不隻秀寧那丫頭在安兒後宮,滎陽鄭氏那丫頭也在。”
但楊廣卻忽然又對著李淵說了這麽一句。
“你。”
頓時,李淵欲言又止的瞪著楊廣,直到過了好大一會,他才沒好氣道:“求求你,做個人吧。”
“你缺不缺德?”
這話說完,李淵就讓禁軍帶他走了,楊廣也在他走了後,這才對著蕭皇後問:“他方才是何意?罵朕呢?”
“沒有,他那是氣的,實在拿陛下沒辦法了。”
蕭皇後一笑說道。
“哈哈哈,果然知朕者皇後也。”
“朕就是要讓他沒辦法,就是故意氣他,氣不死他?”
楊廣大笑一聲,這才又和蕭皇後聊起了其他事。
但他們聊著時,已經迴了東宮的李秀寧卻在沉默。
不隻李秀寧,來瑛和鄭觀音也一樣。
因為她們已經從李秀寧的神色上知曉了結果,也看見李淵被禁軍帶走了。
可她們知曉,楊安不知道啊。
從楊六五那詢問完李世民外逃的具體經過後,出來看見自己的三個妾室都愁眉苦臉的,楊安立刻就對著侍女王麗瓊問:“三位娘子這是咋了?誰惹著她們了?”
“這,奴婢也不知。”
王麗瓊看了李秀寧一眼,有些同情的搖頭。
甚至這會的她,都想到了她的父親王世充,也不知道他抵達高句麗了沒有?是否一路平安?
“哦,這樣啊。”
“你們仨,咋了?一個個吊著臉,咋迴事?”
楊安也這才瞅著李秀寧她們三人問道。
“沒事,就是忽然有點不舒服而已。”
來瑛搖頭說道。
“不舒服?還一起不舒服?”
“話說你們倆該不會也懷上了吧?”
“黃伯,去請太醫過來瞧瞧。”
楊安愣了下,立刻就對著太監總管黃德命令。
“這。”
黃德怔了怔,很想說一句太醫幾日前才瞧過,就鄭娘子懷了身孕,其他兩位都沒有,但這話他也不敢說啊?
說了那不是徒增另外兩位娘子不快嗎?這種傻事咱老黃可不幹。
倒是李秀寧,見黃德如此,也這才搖頭道:“沒有,我們隻是羨慕鄭姐姐懷孕了,心裏不舒服罷了。”
李秀寧此時也已經想開了,父親在大業殿說的那些話,其實就是想讓她活著為李家延續血脈,既然如此,自己還不如安心服侍楊安的好,這樣至少李家香火也能延續。
“啊對對,我們就是羨慕鄭姐姐,所以有些鬱悶。”
來瑛也趕緊點頭,看的楊安都一陣好笑,隨後才咧嘴道:“就這啊?放心吧,半年之內,為夫保證讓你們都懷上孩子,如何?”
“真的?”
頓時,來瑛眼前一亮,李秀寧也盯著楊安。
“那還有假?這都隻是小事,小事而已。”
楊安自信一笑,很快就拉著李秀寧去她寢宮了,來瑛和鄭觀音也這才逮著楊六五詢問李家的具體情況。
隻是當聽到李世民射殺了李建成時,鄭觀音卻歎息一聲,唏噓道:“我雖看出他命裏無皇者相,卻也沒想到,他的劫會應在這裏啊?”
“居然是二郎射殺了他?”
“那二郎呢?二郎真逃往突厥了嗎?”
隨後鄭觀音才對著楊六五再次問道。
“這個,應該是吧,現在或許已經在突厥境內了。”
楊六五點頭,鄭觀音也這才頷首,和來瑛一起離開了。
楊六五也在她們走了後,當即臉色一沉道:“李二郎,你他娘的別讓老子逮著你,逮著你老子把你腿給你打折了。”
“差點就害的老子小命不保啊。”
……
與此同時,突厥境內。
李世民此時,也已經帶著侯君集他們到了。
隻是到了突厥後,他們卻傻眼了。
因為一望無際的草原,他們壓根就不知要去哪裏尋找始畢可汗啊?
甚至別說始畢可汗了,連個人影都沒看見。
這讓五人都有點懵,侯君集也立刻就對李世民問:“二郎,咱現在怎麽辦?”
“這草原晝夜溫差很大,若繼續這樣下去,咱可能就得凍死餓死在這了。”
“就是啊二郎,這怎麽辦?”
劉弘基也跟著問。
他今年二十九歲,個子很高,人也很瘦,眼睛還有點小,雖然長的其貌不揚,但功夫還是很不錯的。
可就算不錯,他也擔心啊。
因為功夫不頂餓呀。
“這,還是先找個部族安定下來吧。”
“等安定下來後,咱再慢慢打聽始畢可汗所在。”
李世民歎息一聲說道,心裏有些後悔,若是早知如此,就該帶著他父親。
至少有他這位常年跟突厥作戰的老將在,他們也不至於一籌莫展啊?
但現在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嗯,那就依二郎所言,咱先找部族吧。”
“索幸咱帶的食物和水,還能再撐幾日。”
李孝恭頷首,侯君集他們也沒意見,眾人這才騎馬在草原上馳騁了。
就這樣一路馳騁,直到三天後,他們才找到了個小部族,設法加入了進去。
而就在他們加入突厥部族時,李家所有的族人,這會也都加入了赴死的隊伍中,由大理寺天牢出發,被押往刑場。
“呸,早該殺了,這李家就沒一個好東西。”
“若非陛下公布那煤爐製作法子,用煤炭取代木炭,咱們這些人早被凍死了。”
“誰說不是呢,心太壞了,就這還想造反當皇帝?他們若是當了皇帝,咱還不知會怎麽樣呢?”
“就是啊,說不定還不如現在呢?”
看著以李淵為首,包括那二百死士在內的共計六百八十一名李家族人一個個從麵前走過,洛陽城中的百姓義憤填膺,有人更是張嘴就吐一口口水,吐的李淵也心情複雜,心裏後悔,若是沒遇到那道士,沒獲得那讖言,沒宏圖之心該多好?
若是沒這些,或許自己如今還是高高在上的唐國公,受人敬仰。
可現在,這所有的一切都要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也將走向終點,還真是時也,命也。
不過眼下再想這些已經晚了,因為刑場很快就到了。
到了刑場,被驗明正身後,李淵就看見楊廣的舅父,大理寺卿張軻一身朝服,四平八穩的走上了監斬台。
剛上監斬台,張軻就目光一掃眾人,最後落在李淵身上,大聲道:“本官大理寺卿張軻,奉陛下旨意,監斬唐國公李淵一家共計六百八十一口,現已驗明正身。”
“準備,行刑。”
張軻話音剛落,早已經準備好的劊子手們手起刀落,噗噗噗的一顆顆人頭滾落,僅僅隻一會,刑場上就是汩汩血水流著,一道道血腥之氣彌漫。
“好,殺的好,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但那些圍觀的百姓們,卻好像一點都沒被嚇到一樣,一個個興奮喊著,齊刷刷的跪在地上。
看的張軻也心有感觸,久久駐足,直到百姓都散了,他才示意手下人為李淵一家收屍。
把李淵,李玄霸,李元吉這些嫡係的屍體交給了經過皇帝特許,今日獨自出宮的李秀寧,然後又把李智雲那些庶子女眷的屍體,交給了由長孫無忌妻子李玲瓏所帶領的長孫家眾人。
把這些搞定,張軻就進宮向楊廣複命了。
李秀寧李玲瓏她們,也在張軻走了後,這才帶著李家眾人的屍體前往城外掩埋了。
而就在他們忙著埋屍時,扶風竇家。
已經得悉了李淵被抓,並且今日公開行刑的竇家家主竇抗,也走進聚集了不少關隴各家族家主的竇家正堂。
剛進正堂,竇抗就對眾人道:“各位,如今是我關隴危在旦夕之時。”
“蘇威死了,李淵也死了,接下來,有可能我們也會死。”
“故此,吾提議,我們關隴家族,必須聯合起來,推舉一位新的領袖,共同進退,共渡難關。”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被楊廣如此問,李淵神情幽怨說道。
即便早就知道必死,可楊廣這,也太著急了吧?
“嗬嗬,人間太苦,活著太累。”
“表兄還是早些上路的好,朕這也是在為表兄著想啊?”
楊廣微微一笑,看的李淵也怔怔無語,隨後才歎息道:“哎,行吧,上路就上路。”
“秀寧就勞煩表弟了,以後多照顧點,怎麽說她也是你侄女,對不對?”
李淵這就等於是在為李秀寧在向楊廣求恩典了,聽的楊廣也一樂,這才笑道:“放心,隻要她安心相夫教子,為朕大隋開枝散葉,朕肯定會善待她的。”
話音剛落,楊廣就陡然神色一冷,對著殿外的禁軍道:“來人,傳朕旨意。”
“唐國公李淵禍亂天下,欺壓百姓,心懷謀逆,意圖造反。”
“著大理寺三日後公開行刑,滿門處死,以正國法,以安民心。”
“帶下去吧,帶下去交給大理寺,連同他那些族人子嗣,三日後一並處死。”
“諾,陛下。”
楊廣這話一出,殿外禁軍立刻領命,很快就走了進來兩人,押著李淵準備離開了。
“哎表兄,朕方才忘記說了。”
“其實不隻秀寧那丫頭在安兒後宮,滎陽鄭氏那丫頭也在。”
但楊廣卻忽然又對著李淵說了這麽一句。
“你。”
頓時,李淵欲言又止的瞪著楊廣,直到過了好大一會,他才沒好氣道:“求求你,做個人吧。”
“你缺不缺德?”
這話說完,李淵就讓禁軍帶他走了,楊廣也在他走了後,這才對著蕭皇後問:“他方才是何意?罵朕呢?”
“沒有,他那是氣的,實在拿陛下沒辦法了。”
蕭皇後一笑說道。
“哈哈哈,果然知朕者皇後也。”
“朕就是要讓他沒辦法,就是故意氣他,氣不死他?”
楊廣大笑一聲,這才又和蕭皇後聊起了其他事。
但他們聊著時,已經迴了東宮的李秀寧卻在沉默。
不隻李秀寧,來瑛和鄭觀音也一樣。
因為她們已經從李秀寧的神色上知曉了結果,也看見李淵被禁軍帶走了。
可她們知曉,楊安不知道啊。
從楊六五那詢問完李世民外逃的具體經過後,出來看見自己的三個妾室都愁眉苦臉的,楊安立刻就對著侍女王麗瓊問:“三位娘子這是咋了?誰惹著她們了?”
“這,奴婢也不知。”
王麗瓊看了李秀寧一眼,有些同情的搖頭。
甚至這會的她,都想到了她的父親王世充,也不知道他抵達高句麗了沒有?是否一路平安?
“哦,這樣啊。”
“你們仨,咋了?一個個吊著臉,咋迴事?”
楊安也這才瞅著李秀寧她們三人問道。
“沒事,就是忽然有點不舒服而已。”
來瑛搖頭說道。
“不舒服?還一起不舒服?”
“話說你們倆該不會也懷上了吧?”
“黃伯,去請太醫過來瞧瞧。”
楊安愣了下,立刻就對著太監總管黃德命令。
“這。”
黃德怔了怔,很想說一句太醫幾日前才瞧過,就鄭娘子懷了身孕,其他兩位都沒有,但這話他也不敢說啊?
說了那不是徒增另外兩位娘子不快嗎?這種傻事咱老黃可不幹。
倒是李秀寧,見黃德如此,也這才搖頭道:“沒有,我們隻是羨慕鄭姐姐懷孕了,心裏不舒服罷了。”
李秀寧此時也已經想開了,父親在大業殿說的那些話,其實就是想讓她活著為李家延續血脈,既然如此,自己還不如安心服侍楊安的好,這樣至少李家香火也能延續。
“啊對對,我們就是羨慕鄭姐姐,所以有些鬱悶。”
來瑛也趕緊點頭,看的楊安都一陣好笑,隨後才咧嘴道:“就這啊?放心吧,半年之內,為夫保證讓你們都懷上孩子,如何?”
“真的?”
頓時,來瑛眼前一亮,李秀寧也盯著楊安。
“那還有假?這都隻是小事,小事而已。”
楊安自信一笑,很快就拉著李秀寧去她寢宮了,來瑛和鄭觀音也這才逮著楊六五詢問李家的具體情況。
隻是當聽到李世民射殺了李建成時,鄭觀音卻歎息一聲,唏噓道:“我雖看出他命裏無皇者相,卻也沒想到,他的劫會應在這裏啊?”
“居然是二郎射殺了他?”
“那二郎呢?二郎真逃往突厥了嗎?”
隨後鄭觀音才對著楊六五再次問道。
“這個,應該是吧,現在或許已經在突厥境內了。”
楊六五點頭,鄭觀音也這才頷首,和來瑛一起離開了。
楊六五也在她們走了後,當即臉色一沉道:“李二郎,你他娘的別讓老子逮著你,逮著你老子把你腿給你打折了。”
“差點就害的老子小命不保啊。”
……
與此同時,突厥境內。
李世民此時,也已經帶著侯君集他們到了。
隻是到了突厥後,他們卻傻眼了。
因為一望無際的草原,他們壓根就不知要去哪裏尋找始畢可汗啊?
甚至別說始畢可汗了,連個人影都沒看見。
這讓五人都有點懵,侯君集也立刻就對李世民問:“二郎,咱現在怎麽辦?”
“這草原晝夜溫差很大,若繼續這樣下去,咱可能就得凍死餓死在這了。”
“就是啊二郎,這怎麽辦?”
劉弘基也跟著問。
他今年二十九歲,個子很高,人也很瘦,眼睛還有點小,雖然長的其貌不揚,但功夫還是很不錯的。
可就算不錯,他也擔心啊。
因為功夫不頂餓呀。
“這,還是先找個部族安定下來吧。”
“等安定下來後,咱再慢慢打聽始畢可汗所在。”
李世民歎息一聲說道,心裏有些後悔,若是早知如此,就該帶著他父親。
至少有他這位常年跟突厥作戰的老將在,他們也不至於一籌莫展啊?
但現在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嗯,那就依二郎所言,咱先找部族吧。”
“索幸咱帶的食物和水,還能再撐幾日。”
李孝恭頷首,侯君集他們也沒意見,眾人這才騎馬在草原上馳騁了。
就這樣一路馳騁,直到三天後,他們才找到了個小部族,設法加入了進去。
而就在他們加入突厥部族時,李家所有的族人,這會也都加入了赴死的隊伍中,由大理寺天牢出發,被押往刑場。
“呸,早該殺了,這李家就沒一個好東西。”
“若非陛下公布那煤爐製作法子,用煤炭取代木炭,咱們這些人早被凍死了。”
“誰說不是呢,心太壞了,就這還想造反當皇帝?他們若是當了皇帝,咱還不知會怎麽樣呢?”
“就是啊,說不定還不如現在呢?”
看著以李淵為首,包括那二百死士在內的共計六百八十一名李家族人一個個從麵前走過,洛陽城中的百姓義憤填膺,有人更是張嘴就吐一口口水,吐的李淵也心情複雜,心裏後悔,若是沒遇到那道士,沒獲得那讖言,沒宏圖之心該多好?
若是沒這些,或許自己如今還是高高在上的唐國公,受人敬仰。
可現在,這所有的一切都要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也將走向終點,還真是時也,命也。
不過眼下再想這些已經晚了,因為刑場很快就到了。
到了刑場,被驗明正身後,李淵就看見楊廣的舅父,大理寺卿張軻一身朝服,四平八穩的走上了監斬台。
剛上監斬台,張軻就目光一掃眾人,最後落在李淵身上,大聲道:“本官大理寺卿張軻,奉陛下旨意,監斬唐國公李淵一家共計六百八十一口,現已驗明正身。”
“準備,行刑。”
張軻話音剛落,早已經準備好的劊子手們手起刀落,噗噗噗的一顆顆人頭滾落,僅僅隻一會,刑場上就是汩汩血水流著,一道道血腥之氣彌漫。
“好,殺的好,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但那些圍觀的百姓們,卻好像一點都沒被嚇到一樣,一個個興奮喊著,齊刷刷的跪在地上。
看的張軻也心有感觸,久久駐足,直到百姓都散了,他才示意手下人為李淵一家收屍。
把李淵,李玄霸,李元吉這些嫡係的屍體交給了經過皇帝特許,今日獨自出宮的李秀寧,然後又把李智雲那些庶子女眷的屍體,交給了由長孫無忌妻子李玲瓏所帶領的長孫家眾人。
把這些搞定,張軻就進宮向楊廣複命了。
李秀寧李玲瓏她們,也在張軻走了後,這才帶著李家眾人的屍體前往城外掩埋了。
而就在他們忙著埋屍時,扶風竇家。
已經得悉了李淵被抓,並且今日公開行刑的竇家家主竇抗,也走進聚集了不少關隴各家族家主的竇家正堂。
剛進正堂,竇抗就對眾人道:“各位,如今是我關隴危在旦夕之時。”
“蘇威死了,李淵也死了,接下來,有可能我們也會死。”
“故此,吾提議,我們關隴家族,必須聯合起來,推舉一位新的領袖,共同進退,共渡難關。”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