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你這手下敗將,還記得楊安嗎?
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作者:亂了方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尉遲恭是清楚楊廣對此戰要求的,既然清楚,他肯定想把眼前這些佯攻的突厥騎兵給全殺了。
畢竟殺了,這可就是軍功啊?
但他身邊的士卒卻遲疑了下,然後才擔心問:“可是將軍,萬一有詐怎麽辦?”
“如果他們隻是誘餌,咱們出城中計了呢?”
“咱們的任務可是守著東門。”
這士卒說的也不無道理,戰陣上的事,誰又能說的準?
但尉遲恭卻隻是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意有所指道:“有詐不是還有你們嗎?你們守著城門就行了。”
“本將隻需一千人,就能全殺了他們。”
尉遲恭說到這時,那虎豹眼中都閃爍著兇光,看的身邊士卒也麵色一變,隨後才趕緊道:“不可啊將軍,這些可都是突厥騎兵,一千人哪夠?”
這士卒是覺得,尉遲恭有些托大了,一千人不夠。
可尉遲恭卻淡淡道:“突厥騎兵又咋了?本將照殺不誤。”
“好了,此事無需再說,本將自有主張,你們要做的,就是守好城門。”
“縱然真的有詐,本將也會在城外死戰,爾等無需營救。”
“是,將軍。”
那士卒領命,尉遲恭這才又繼續盯著唐儉他們的搖旗呐喊了,同時,他也在心裏感慨,突厥的這位主將,還真是夠謹慎的啊?
隻是唐儉謹慎,和他一樣負責佯攻的劉弘基,膽子卻要大多了。
帶領兩千騎兵,才臨近朔州城西門,劉弘基就大喝道:“兒郎們,前方就是朔州城西門,守軍應該不多,我們一舉攻破此門,為大軍開路,可好?”
劉弘基根本就沒有佯攻的意思,縱然手下隻有兩千人,他也要當真進攻。
因為如今的李世民,已經算是一方諸侯了。
如此情況下,他們這些曾經跟隨李世民,一起逃亡突厥的難兄難弟們,就不能隻靠著以往關係坐吃山空了,得有能拿的出手之功勞才行。
否則關係淡了,他們也就會被別人取代了。
這是他不願看到的。
所以這會,他要試試能否拿下這西門。
畢竟一旦拿下了,那可就是潑天功勞了。
這道理,他帶來的兩千突厥騎兵也明白,而且這些人,在突厥劫掠習慣了,此時也早就想搶了。
故此一聽他這麽說,也立刻就應聲道:“好,好,好。”
“嗯,很好。”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隨本將殺。”
“殺。”
劉弘基頷首,然後才鏗的一下抽出彎刀,朝著朔州城西門衝了過去。
“殺啊。”
他身後的兩千突厥騎兵,也緊緊跟隨。
轟隆隆的馬蹄聲不斷響起,狂野的喊殺聲響徹蒼穹。
聽的負責鎮守這裏的楊雄長子楊恭仁,也眉頭皺了下,然後才看向了自己幼弟楊師道說:“這部突厥兵馬,好像打算強攻?”
楊師道今年二十九歲,身材魁梧,麵容英俊,屬於能文能武的全才。
曆史上曾經三次擊敗突厥,官至中書令。
此時聽他兄長如此說,也這才冷笑道:“那便滅了他們,兄長稍待,等小弟親率五千兵馬,殺他個人仰馬翻。”
其實曆史上的楊師道,並沒有這般殺伐果決,甚至相反,楊師道行事,還有些保守。
但那都是時勢所致,畢竟他的大多事跡,都在隋亡之後。
那個時候,身為隋觀王楊雄之幼子,他肯定得收斂一些。
但現在,大隋如日中天,他的父親又深得陛下信任,如此情況下,他還真不曉得收斂為何物?
甚至可以說是鋒芒畢露。
可楊恭仁聽他如此說,卻遲疑了下,然後才思索說:“要不為兄去吧?萬一有詐,為兄也能周旋一二。”
“你還年輕,沙場經驗不足。”
楊恭仁可是跟著楊雄南征北戰的,要論經驗,那絕對比他弟弟要豐富不少。
他也很願意照顧一下弟弟。
“那不行,正因為小弟經驗不足,才需曆練。”
“兄長就在這等著,萬一小弟不敵,兄長也可搭救。”
但楊師道卻搖頭,說的楊恭仁也怔了下,隨後才頷首道:“行吧,那就由你帶領五千兵馬,出城迎敵。”
“記住了,窮寇莫追。”
“嗯,小弟明白。”
楊師道嗯了聲,立刻就對身邊傳令兵吩咐:“來人,點齊五千兵馬,隨本將出城迎敵。”
“是,將軍。”
傳令兵領命,一會,楊師道就已經帶著五千兵馬,出了西門,橫刀立馬,守在了西門之外。
而劉弘基此時,也帶著兩千突厥騎兵趕到了。
“呦,都已經出城了?不想要你們的城門了?”
隻是剛趕到,看見楊師道居然敢出城迎敵了,劉弘基也愣了下,然後玩味笑道。
“哈哈哈。”
甚至就連他身後的兩千突厥騎兵,也都大笑了起來。
他們此時還沒發現,這西門其實有兩萬守軍,畢竟楊師道也隻帶了五千兵馬出城。
所以在他們看來,這一戰還是可以打的。
“城門就在我身後,你們若有本事,那便破門而入。”
但楊師道卻隻是淡漠一句,說完就翁的一下,手中大刀直指劉弘基,大喝道:“本將大隋左禦衛大將軍楊師道,你是何人,報上名來。”
“本將手上不殺無名之輩。”
“嗬嗬,氣勢倒是挺足?”
“行啊,既然你想死,那我就成全你。”
“聽好了,我叫劉弘基,記住這名字。”
“殺。”
劉弘基也調侃一笑,下一刻,他便笑容收斂,一刀朝楊師道劈去。
“劉弘基?你會是本將殺的第一個逆賊。”
楊師道冷笑一聲,立刻大刀相擊。
鐺。
瞬間,一道火花迸起,兩人就已經手持兵器叮叮鐺鐺的戰在了一起。
叮叮叮。
鐺鐺鐺。
悅耳的金屬碰撞聲此起彼伏,看的城牆上的楊恭仁也有些手癢,恨不能下去過兩招。
而就在他手癢時,朔州城北門,一直在觀戰羅士信和侯君集交手的楊六五,也時不時就緊一下手裏狼牙棒,手有些癢了。
但即便這,他卻還是依舊在觀戰。
嘭嘭嘭。
鏗鏗鏗。
而這會的羅士信和劉弘基,也早就已經從馬背上,戰到了地上。
羅士信更是手裏長槍舞的虎虎生風,逼的侯君集也隻能不斷後退。
可縱然後退,他也沒有認輸的想法。
因為首戰的重要性,他們都懂。
既然懂,那自然是要拚盡全力了。
隻是實力不如人,有時候拚盡全力,也未必就能得到想要之結果。
就比如此時。
此時,侯君集明顯已經落於下風了,但卻還是一直在硬撐著。
這樣的局勢,隻能使得他疲於招架,無力還手。
但羅士信看他如此,卻眼眸裏寒光閃爍,越戰越勇。
下一刻更是噗的一下,一招迴馬槍就戳在了侯君集的右胸,隨後手上猛然用力,槍尖從侯君集右胸傷口處上挑,噗的一下,將侯君集的右臂,連同他右臂上的兵刃一起挑飛了。
“啊,你,你,你。”
侯君集也這才慘叫著,左手死死捂著自己右臂,眼睛怨毒瞪著羅士信。
他還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也就剛成年的小娃子,居然會狠到如此程度?
一槍硬生生挑斷他的手臂,眼皮卻連眨都不眨一下?
就連其他人,此時也都詫異盯著羅士信,李世民更是早就緊握彎刀了。
但羅士信卻隻是平靜看著侯君集,然後淡漠道:“我說過,今日斷你一臂。”
“接下來,擒你。”
羅士信話剛說完,手中長槍就再次朝著侯君集刺了過去,與此同時,他的左手也趁勢抓向侯君集,想要完成自己的軍令。
鏗。
“殺,速速營救侯將軍,莫要讓他落入隋軍手中。”
但李世民卻猛然手裏彎刀出鞘,為侯君集擋了一下,然後就一把抓住侯君集,打算後退。
同時,他身後的不少突厥騎兵,立刻就朝著羅士信圍了過來。
甚至就連羅士信的親兵們,也趕緊上前,砰砰砰的和那些突厥騎兵交手,幫著羅士信一起抵擋。
城下頓時亂做一團。
“嘿,想搶某小弟的獵物,可你問過某這做大哥的沒有?”
可城牆上,看見這一幕的楊六五,卻忽然怪笑一聲,然後便咚的一下,手中狼牙棒朝著城外地麵砸去,瞬間砸死幾名突厥騎兵。
而後更是身體猛然一躍,嘭的一聲跳下城牆,對著此時眼看就要趁亂,把侯君集拖迴突厥陣營的李世民,大喝道:“李世民,你這手下敗將,還記得楊安嗎?”
“還記得邙山腳下,那位讓你沉淪的公子嗎?”
“他說要請你喝酒,你難道不想見見他??”
畢竟殺了,這可就是軍功啊?
但他身邊的士卒卻遲疑了下,然後才擔心問:“可是將軍,萬一有詐怎麽辦?”
“如果他們隻是誘餌,咱們出城中計了呢?”
“咱們的任務可是守著東門。”
這士卒說的也不無道理,戰陣上的事,誰又能說的準?
但尉遲恭卻隻是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意有所指道:“有詐不是還有你們嗎?你們守著城門就行了。”
“本將隻需一千人,就能全殺了他們。”
尉遲恭說到這時,那虎豹眼中都閃爍著兇光,看的身邊士卒也麵色一變,隨後才趕緊道:“不可啊將軍,這些可都是突厥騎兵,一千人哪夠?”
這士卒是覺得,尉遲恭有些托大了,一千人不夠。
可尉遲恭卻淡淡道:“突厥騎兵又咋了?本將照殺不誤。”
“好了,此事無需再說,本將自有主張,你們要做的,就是守好城門。”
“縱然真的有詐,本將也會在城外死戰,爾等無需營救。”
“是,將軍。”
那士卒領命,尉遲恭這才又繼續盯著唐儉他們的搖旗呐喊了,同時,他也在心裏感慨,突厥的這位主將,還真是夠謹慎的啊?
隻是唐儉謹慎,和他一樣負責佯攻的劉弘基,膽子卻要大多了。
帶領兩千騎兵,才臨近朔州城西門,劉弘基就大喝道:“兒郎們,前方就是朔州城西門,守軍應該不多,我們一舉攻破此門,為大軍開路,可好?”
劉弘基根本就沒有佯攻的意思,縱然手下隻有兩千人,他也要當真進攻。
因為如今的李世民,已經算是一方諸侯了。
如此情況下,他們這些曾經跟隨李世民,一起逃亡突厥的難兄難弟們,就不能隻靠著以往關係坐吃山空了,得有能拿的出手之功勞才行。
否則關係淡了,他們也就會被別人取代了。
這是他不願看到的。
所以這會,他要試試能否拿下這西門。
畢竟一旦拿下了,那可就是潑天功勞了。
這道理,他帶來的兩千突厥騎兵也明白,而且這些人,在突厥劫掠習慣了,此時也早就想搶了。
故此一聽他這麽說,也立刻就應聲道:“好,好,好。”
“嗯,很好。”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就隨本將殺。”
“殺。”
劉弘基頷首,然後才鏗的一下抽出彎刀,朝著朔州城西門衝了過去。
“殺啊。”
他身後的兩千突厥騎兵,也緊緊跟隨。
轟隆隆的馬蹄聲不斷響起,狂野的喊殺聲響徹蒼穹。
聽的負責鎮守這裏的楊雄長子楊恭仁,也眉頭皺了下,然後才看向了自己幼弟楊師道說:“這部突厥兵馬,好像打算強攻?”
楊師道今年二十九歲,身材魁梧,麵容英俊,屬於能文能武的全才。
曆史上曾經三次擊敗突厥,官至中書令。
此時聽他兄長如此說,也這才冷笑道:“那便滅了他們,兄長稍待,等小弟親率五千兵馬,殺他個人仰馬翻。”
其實曆史上的楊師道,並沒有這般殺伐果決,甚至相反,楊師道行事,還有些保守。
但那都是時勢所致,畢竟他的大多事跡,都在隋亡之後。
那個時候,身為隋觀王楊雄之幼子,他肯定得收斂一些。
但現在,大隋如日中天,他的父親又深得陛下信任,如此情況下,他還真不曉得收斂為何物?
甚至可以說是鋒芒畢露。
可楊恭仁聽他如此說,卻遲疑了下,然後才思索說:“要不為兄去吧?萬一有詐,為兄也能周旋一二。”
“你還年輕,沙場經驗不足。”
楊恭仁可是跟著楊雄南征北戰的,要論經驗,那絕對比他弟弟要豐富不少。
他也很願意照顧一下弟弟。
“那不行,正因為小弟經驗不足,才需曆練。”
“兄長就在這等著,萬一小弟不敵,兄長也可搭救。”
但楊師道卻搖頭,說的楊恭仁也怔了下,隨後才頷首道:“行吧,那就由你帶領五千兵馬,出城迎敵。”
“記住了,窮寇莫追。”
“嗯,小弟明白。”
楊師道嗯了聲,立刻就對身邊傳令兵吩咐:“來人,點齊五千兵馬,隨本將出城迎敵。”
“是,將軍。”
傳令兵領命,一會,楊師道就已經帶著五千兵馬,出了西門,橫刀立馬,守在了西門之外。
而劉弘基此時,也帶著兩千突厥騎兵趕到了。
“呦,都已經出城了?不想要你們的城門了?”
隻是剛趕到,看見楊師道居然敢出城迎敵了,劉弘基也愣了下,然後玩味笑道。
“哈哈哈。”
甚至就連他身後的兩千突厥騎兵,也都大笑了起來。
他們此時還沒發現,這西門其實有兩萬守軍,畢竟楊師道也隻帶了五千兵馬出城。
所以在他們看來,這一戰還是可以打的。
“城門就在我身後,你們若有本事,那便破門而入。”
但楊師道卻隻是淡漠一句,說完就翁的一下,手中大刀直指劉弘基,大喝道:“本將大隋左禦衛大將軍楊師道,你是何人,報上名來。”
“本將手上不殺無名之輩。”
“嗬嗬,氣勢倒是挺足?”
“行啊,既然你想死,那我就成全你。”
“聽好了,我叫劉弘基,記住這名字。”
“殺。”
劉弘基也調侃一笑,下一刻,他便笑容收斂,一刀朝楊師道劈去。
“劉弘基?你會是本將殺的第一個逆賊。”
楊師道冷笑一聲,立刻大刀相擊。
鐺。
瞬間,一道火花迸起,兩人就已經手持兵器叮叮鐺鐺的戰在了一起。
叮叮叮。
鐺鐺鐺。
悅耳的金屬碰撞聲此起彼伏,看的城牆上的楊恭仁也有些手癢,恨不能下去過兩招。
而就在他手癢時,朔州城北門,一直在觀戰羅士信和侯君集交手的楊六五,也時不時就緊一下手裏狼牙棒,手有些癢了。
但即便這,他卻還是依舊在觀戰。
嘭嘭嘭。
鏗鏗鏗。
而這會的羅士信和劉弘基,也早就已經從馬背上,戰到了地上。
羅士信更是手裏長槍舞的虎虎生風,逼的侯君集也隻能不斷後退。
可縱然後退,他也沒有認輸的想法。
因為首戰的重要性,他們都懂。
既然懂,那自然是要拚盡全力了。
隻是實力不如人,有時候拚盡全力,也未必就能得到想要之結果。
就比如此時。
此時,侯君集明顯已經落於下風了,但卻還是一直在硬撐著。
這樣的局勢,隻能使得他疲於招架,無力還手。
但羅士信看他如此,卻眼眸裏寒光閃爍,越戰越勇。
下一刻更是噗的一下,一招迴馬槍就戳在了侯君集的右胸,隨後手上猛然用力,槍尖從侯君集右胸傷口處上挑,噗的一下,將侯君集的右臂,連同他右臂上的兵刃一起挑飛了。
“啊,你,你,你。”
侯君集也這才慘叫著,左手死死捂著自己右臂,眼睛怨毒瞪著羅士信。
他還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也就剛成年的小娃子,居然會狠到如此程度?
一槍硬生生挑斷他的手臂,眼皮卻連眨都不眨一下?
就連其他人,此時也都詫異盯著羅士信,李世民更是早就緊握彎刀了。
但羅士信卻隻是平靜看著侯君集,然後淡漠道:“我說過,今日斷你一臂。”
“接下來,擒你。”
羅士信話剛說完,手中長槍就再次朝著侯君集刺了過去,與此同時,他的左手也趁勢抓向侯君集,想要完成自己的軍令。
鏗。
“殺,速速營救侯將軍,莫要讓他落入隋軍手中。”
但李世民卻猛然手裏彎刀出鞘,為侯君集擋了一下,然後就一把抓住侯君集,打算後退。
同時,他身後的不少突厥騎兵,立刻就朝著羅士信圍了過來。
甚至就連羅士信的親兵們,也趕緊上前,砰砰砰的和那些突厥騎兵交手,幫著羅士信一起抵擋。
城下頓時亂做一團。
“嘿,想搶某小弟的獵物,可你問過某這做大哥的沒有?”
可城牆上,看見這一幕的楊六五,卻忽然怪笑一聲,然後便咚的一下,手中狼牙棒朝著城外地麵砸去,瞬間砸死幾名突厥騎兵。
而後更是身體猛然一躍,嘭的一聲跳下城牆,對著此時眼看就要趁亂,把侯君集拖迴突厥陣營的李世民,大喝道:“李世民,你這手下敗將,還記得楊安嗎?”
“還記得邙山腳下,那位讓你沉淪的公子嗎?”
“他說要請你喝酒,你難道不想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