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想投靠朝廷?不接受!
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作者:亂了方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安說完這話,就將手放在了刀柄上,嚇的齊王也趕緊笑道:“嗬嗬,開玩笑的,三弟莫要當真,為兄怎麽會看上那種女人呢?”
“再說了,這天下女子何其多,為兄又豈能因為一棵小樹苗,而放棄整片樹林?”
齊王雖然知道,楊安也在和他開玩笑,但卻還是不敢放肆。
誰讓楊安是太子呢?
得罪了太子,他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肯定沒有了。
故此,齊王簡直可以說是秒慫。
“二哥知道就好,這種女人,看一眼都嫌髒。”
楊安也這才笑笑,然後對齊王說:“行了,不說這些了,二哥還是說說你為何會來此地,還有琅琊王氏的事,你辦的怎麽樣了吧?”
“嗯,我來這裏其實也就是湊熱鬧,聽說三弟你帶人過來了,我就過來看看。”
“至於琅琊王氏,那可就了不得了。”
“為兄足足從琅琊王氏,給三弟你抄沒了六千萬貫財富,估計此時,應該都放在你的東宮了。”
齊王嗯了聲,有些得意的說道。
“這麽多?看來這些世家大族,都一個個肥的流油啊?”
楊安詫異了下,隨後才再次問:“那人呢?琅琊王氏的族人,殺了沒?”
“沒有,王青揚父子,還有琅琊王氏嫡係,為兄殺了。”
“至於那些沒染上天花的仆人,為兄讓人把他們發配遼東了。”
“不過這可不是為兄要故意違抗朝廷命令,而是......”
齊王還想給自己解釋一下,楊安卻擺手道:“不用說了,我知道,咱們也確實不能全都殺了,那得死多少人?”
楊安雖然狠,但卻也從來不會對窮苦百姓狠,這一點,齊王肯定是知道的。
可縱然知道,此時聽楊安如此說,齊王也愣了下,然後才不確定的問:“三弟你真不怪為兄?”
“怪你幹甚?以後咱們的國土會越來越大,需要的百姓也會越來越多,空有國土,沒有百姓也不是個事啊?”
“所以這事你沒辦錯。”
楊安笑笑,說完這話,他就看向了蕭瑀,對著蕭瑀叮囑:“舅父,還請您讓人收拾一下這裏,接下來這幾日,咱就先住在這,等那些吐穀渾貴族們,自投羅網好了。”
“行,沒問題,我現在就讓人收拾。”
蕭瑀頷首,楊安又跟他們聊了會,就給自己找了個房間,帶著霍紅棉去休息了。
其他人也很快的,就都各自給各自找睡覺的地去了,隻有那些城防軍士卒們,還依舊在忙碌著。
而他們忙碌的時候,此時已經返迴了朔州城,並且準備班師迴朝的麥鐵杖,也在和楊義臣一起忙著。
不過他們忙的卻是清點戰損,統計軍功,好給朝廷寫奏疏
隻是寫著寫著,麥鐵杖卻忽然對楊義臣詢問:“王爺,那您這軍功怎麽寫?”
“怎麽寫?”
楊義臣愣了下,然後才笑道:“如實寫唄,就說本王未殺一人,未出一戰,本王又不是那種需要軍功的將士。”
如果是年輕時的楊義臣,肯定會好好爭一爭軍功。
但現在,都已經年過五旬了,他也就不在意這些了。
可麥鐵杖聽他如此說,卻糾結問:“這不太好吧?要不多少寫點?”
麥鐵杖是覺得,楊義臣來都來了,一點軍功不寫,也不合適。
但楊義臣卻搖頭說:“不用,該怎麽寫就怎麽寫,寫完了咱們明日就大軍開拔,班師迴朝。”
“嗯,也行。”
麥鐵杖嗯了聲,按照楊義臣的交代寫好奏疏後,就讓人先行把奏疏呈報朝廷了。
而他們,也在第二日清晨,就帶著大軍,還有被俘虜的李世民和侯君集一起,浩浩蕩蕩返迴洛陽了。
與此同時,大隋豫州,陳郡,太康縣。
陳郡謝氏的祖地門口,先前曾被陳郡謝氏家主謝永安,派往朔州探查朔州戰況的忠仆,此時也已經迴來了。
剛迴來,那忠仆就急匆匆衝進陳郡謝氏府邸,對著府裏下人問:“家主呢,家主在哪?”
“應該在書房。”
一名下人迴道,忠仆不敢有任何耽擱,立刻就小跑著,到了謝永安的書房外麵。
才到,他就大聲說:“啟稟家主,您讓小人探查的朔州戰事,小人探查清楚了。”
“哦?清楚了?進來迴話吧,朔州的戰事如何了?”
謝永安這會,還正在書房練字呢,聽到這,也眉毛一挑說道。
“是,家主。”
那忠仆領命,然後才進了謝永安書房,臉色難看道:“迴稟家主,朔州城那邊,李世民首戰失利,隨後更是被朝廷大軍追到了突厥邊界,於突厥邊界被擒。”
忠仆說到這時,聲音都在顫抖。
“什麽?你說什麽?你說李世民兵敗了?還被擒了?”
謝永安也頓時愣住了,不可思議看著那名忠仆。
“是的家主,如今朔州城的戰事已經結束,估摸著朝廷的大軍,可能要班師迴朝了。”
忠仆頷首,謝永安這才強忍著心裏恐懼,對那忠仆問:“嶺南和遼東呢?派去那邊的人迴來了嗎?可有那邊戰事的結果?”
謝永安這會,都不知要怎麽辦了?
這若是李世民敗了,而且還被朝廷生擒了,那麽那家夥,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催命符啊?
畢竟隻要李世民招供,說是他們這些世家大族支持他伐隋的。
那就等於是有了鐵證,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也誰都別想跑了。
當然即便如此,他也得先問問王世充,還有李密那邊的戰況再說。
“還沒有,小人是最早迴來的。”
那名忠仆搖頭,謝永安這才揮手說:“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若是派往遼東和嶺南的人迴來了,立刻告知老夫。”
“是,家主。”
忠仆應聲,很快就離開了。
“敗了,李世民敗了。”
“他若敗了,我等世家大族,又該何去何從呢?”
而謝永安,也在忠仆走了後,這才坐在書房,臉色慘白的自言自語著。
雖然說現在,他還沒有收到遼東和李密的戰事結果。
但就是一個李世民戰敗的消息,卻也足以讓他感覺很不好了。
甚至這種感覺,都讓他覺得,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可能要大禍臨頭了?
一想到這,謝永安的嘴皮子都在哆嗦,隨後他才猛的起身,對著外麵下人說:“來人,去給老夫備馬,老夫要出門一趟。”
謝永安這是想去洛陽了,確切的說,他是想投靠朝廷了。
因為現在的局勢,隻有投靠朝廷,他們這些世家大族才能有活路。
否則,一旦李世民招供,他們這些人,都有可能會死,這是他絕對不願看到的。
“是,家主。”
他書房外麵的下人應聲,大概一柱香後,謝永安就帶著一名心腹,快馬朝洛陽城趕去了。
太康距離洛陽也並沒多遠,兩人一路快馬加鞭,第二日中午,謝永安就抵達了洛陽城。
剛到洛陽城,他就指了指一家客棧,對身邊心腹說:“你先去這家客棧住下,老夫要去拜訪一位故人。”
當然他這話,肯定不是真話了,他隻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有投靠朝廷的意圖而已。
畢竟這事,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
“好的家主。”
那心腹領命,謝永安這才趕緊去了觀王楊雄的府邸,讓人遞上了拜帖。
觀王楊雄此時,還正在和他讓人找到的武士彠閑聊著,聽下人稟報說是陳郡謝氏家主謝永安求見,楊雄也愣了下,然後才看向身邊武士彠詢問:“你覺得他是來幹甚的?”
武士彠今年三十五歲,麵容方正,身材高大,眉心處還有著一顆黑痣,看起來倒也像是飽讀詩書之人。
不過他的飽讀詩書,卻並沒有用武之地,故此這些年,一直都在經營木材生意。
可是前陣子,觀王楊雄卻讓人找到了他,說是有意要把侄女嫁給他?
這就讓武士彠欣喜若狂了,也立刻就把一半家產獻給了朝廷,從而得到了一個跟隨觀王的機會。
所以這會,聽觀王如此問,武士彠立刻就意識到,這是觀王對他的考驗。
一念至此,他當即沉吟說:“迴王爺,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謝永安既然能如此著急前來,在下以為,應該是為了家族存亡。”
“哦?家族存亡?”
楊雄哦了聲,武士彠這才繼續道:“是的王爺,如今突厥那邊的戰事,應該是結束了,他這是得到消息,想來投誠了。”
武士彠既然跟著觀王,那就肯定能了解到朔州城的戰況。
若是能,他覺得,謝永安此來,應該就是這目的了。
“嗬嗬,不錯,還算不錯,有些悟性,你先退下吧。”
觀王楊雄笑笑,說了這麽一句,等武士彠躬身退下了,他才對那名下人吩咐:“去,帶謝永安進來吧,本王也想看看他,是否真是來投誠的?”
“遵令,王爺。”
下人領命,沒多久,謝永安就在下人的帶領下,到了楊雄麵前。
剛到,謝永安便立刻行禮:“草民謝永安,見過觀王。”
“嗯,免禮。”
“謝家主來本王這裏,究竟所為何事啊?”
觀王楊雄嗯了聲,然後淡漠詢問。
“這。”
謝永安遲疑了下,隨後才對著楊雄說:“啟稟王爺,草民此番前來,主要是想投靠朝廷。”
“不知王爺可否幫忙斡旋?”
謝永安此時,也是實在沒法子了。
不投靠朝廷,他們陳郡謝氏就得滅。
故此,他肯定得為了家族長存而打算。
“投靠朝廷?”
但觀王楊雄卻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拒絕道:“抱歉,幫不了,朝廷也不接受。”
謝永安:......
“再說了,這天下女子何其多,為兄又豈能因為一棵小樹苗,而放棄整片樹林?”
齊王雖然知道,楊安也在和他開玩笑,但卻還是不敢放肆。
誰讓楊安是太子呢?
得罪了太子,他以後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肯定沒有了。
故此,齊王簡直可以說是秒慫。
“二哥知道就好,這種女人,看一眼都嫌髒。”
楊安也這才笑笑,然後對齊王說:“行了,不說這些了,二哥還是說說你為何會來此地,還有琅琊王氏的事,你辦的怎麽樣了吧?”
“嗯,我來這裏其實也就是湊熱鬧,聽說三弟你帶人過來了,我就過來看看。”
“至於琅琊王氏,那可就了不得了。”
“為兄足足從琅琊王氏,給三弟你抄沒了六千萬貫財富,估計此時,應該都放在你的東宮了。”
齊王嗯了聲,有些得意的說道。
“這麽多?看來這些世家大族,都一個個肥的流油啊?”
楊安詫異了下,隨後才再次問:“那人呢?琅琊王氏的族人,殺了沒?”
“沒有,王青揚父子,還有琅琊王氏嫡係,為兄殺了。”
“至於那些沒染上天花的仆人,為兄讓人把他們發配遼東了。”
“不過這可不是為兄要故意違抗朝廷命令,而是......”
齊王還想給自己解釋一下,楊安卻擺手道:“不用說了,我知道,咱們也確實不能全都殺了,那得死多少人?”
楊安雖然狠,但卻也從來不會對窮苦百姓狠,這一點,齊王肯定是知道的。
可縱然知道,此時聽楊安如此說,齊王也愣了下,然後才不確定的問:“三弟你真不怪為兄?”
“怪你幹甚?以後咱們的國土會越來越大,需要的百姓也會越來越多,空有國土,沒有百姓也不是個事啊?”
“所以這事你沒辦錯。”
楊安笑笑,說完這話,他就看向了蕭瑀,對著蕭瑀叮囑:“舅父,還請您讓人收拾一下這裏,接下來這幾日,咱就先住在這,等那些吐穀渾貴族們,自投羅網好了。”
“行,沒問題,我現在就讓人收拾。”
蕭瑀頷首,楊安又跟他們聊了會,就給自己找了個房間,帶著霍紅棉去休息了。
其他人也很快的,就都各自給各自找睡覺的地去了,隻有那些城防軍士卒們,還依舊在忙碌著。
而他們忙碌的時候,此時已經返迴了朔州城,並且準備班師迴朝的麥鐵杖,也在和楊義臣一起忙著。
不過他們忙的卻是清點戰損,統計軍功,好給朝廷寫奏疏
隻是寫著寫著,麥鐵杖卻忽然對楊義臣詢問:“王爺,那您這軍功怎麽寫?”
“怎麽寫?”
楊義臣愣了下,然後才笑道:“如實寫唄,就說本王未殺一人,未出一戰,本王又不是那種需要軍功的將士。”
如果是年輕時的楊義臣,肯定會好好爭一爭軍功。
但現在,都已經年過五旬了,他也就不在意這些了。
可麥鐵杖聽他如此說,卻糾結問:“這不太好吧?要不多少寫點?”
麥鐵杖是覺得,楊義臣來都來了,一點軍功不寫,也不合適。
但楊義臣卻搖頭說:“不用,該怎麽寫就怎麽寫,寫完了咱們明日就大軍開拔,班師迴朝。”
“嗯,也行。”
麥鐵杖嗯了聲,按照楊義臣的交代寫好奏疏後,就讓人先行把奏疏呈報朝廷了。
而他們,也在第二日清晨,就帶著大軍,還有被俘虜的李世民和侯君集一起,浩浩蕩蕩返迴洛陽了。
與此同時,大隋豫州,陳郡,太康縣。
陳郡謝氏的祖地門口,先前曾被陳郡謝氏家主謝永安,派往朔州探查朔州戰況的忠仆,此時也已經迴來了。
剛迴來,那忠仆就急匆匆衝進陳郡謝氏府邸,對著府裏下人問:“家主呢,家主在哪?”
“應該在書房。”
一名下人迴道,忠仆不敢有任何耽擱,立刻就小跑著,到了謝永安的書房外麵。
才到,他就大聲說:“啟稟家主,您讓小人探查的朔州戰事,小人探查清楚了。”
“哦?清楚了?進來迴話吧,朔州的戰事如何了?”
謝永安這會,還正在書房練字呢,聽到這,也眉毛一挑說道。
“是,家主。”
那忠仆領命,然後才進了謝永安書房,臉色難看道:“迴稟家主,朔州城那邊,李世民首戰失利,隨後更是被朝廷大軍追到了突厥邊界,於突厥邊界被擒。”
忠仆說到這時,聲音都在顫抖。
“什麽?你說什麽?你說李世民兵敗了?還被擒了?”
謝永安也頓時愣住了,不可思議看著那名忠仆。
“是的家主,如今朔州城的戰事已經結束,估摸著朝廷的大軍,可能要班師迴朝了。”
忠仆頷首,謝永安這才強忍著心裏恐懼,對那忠仆問:“嶺南和遼東呢?派去那邊的人迴來了嗎?可有那邊戰事的結果?”
謝永安這會,都不知要怎麽辦了?
這若是李世民敗了,而且還被朝廷生擒了,那麽那家夥,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催命符啊?
畢竟隻要李世民招供,說是他們這些世家大族支持他伐隋的。
那就等於是有了鐵證,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也誰都別想跑了。
當然即便如此,他也得先問問王世充,還有李密那邊的戰況再說。
“還沒有,小人是最早迴來的。”
那名忠仆搖頭,謝永安這才揮手說:“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若是派往遼東和嶺南的人迴來了,立刻告知老夫。”
“是,家主。”
忠仆應聲,很快就離開了。
“敗了,李世民敗了。”
“他若敗了,我等世家大族,又該何去何從呢?”
而謝永安,也在忠仆走了後,這才坐在書房,臉色慘白的自言自語著。
雖然說現在,他還沒有收到遼東和李密的戰事結果。
但就是一個李世民戰敗的消息,卻也足以讓他感覺很不好了。
甚至這種感覺,都讓他覺得,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可能要大禍臨頭了?
一想到這,謝永安的嘴皮子都在哆嗦,隨後他才猛的起身,對著外麵下人說:“來人,去給老夫備馬,老夫要出門一趟。”
謝永安這是想去洛陽了,確切的說,他是想投靠朝廷了。
因為現在的局勢,隻有投靠朝廷,他們這些世家大族才能有活路。
否則,一旦李世民招供,他們這些人,都有可能會死,這是他絕對不願看到的。
“是,家主。”
他書房外麵的下人應聲,大概一柱香後,謝永安就帶著一名心腹,快馬朝洛陽城趕去了。
太康距離洛陽也並沒多遠,兩人一路快馬加鞭,第二日中午,謝永安就抵達了洛陽城。
剛到洛陽城,他就指了指一家客棧,對身邊心腹說:“你先去這家客棧住下,老夫要去拜訪一位故人。”
當然他這話,肯定不是真話了,他隻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有投靠朝廷的意圖而已。
畢竟這事,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
“好的家主。”
那心腹領命,謝永安這才趕緊去了觀王楊雄的府邸,讓人遞上了拜帖。
觀王楊雄此時,還正在和他讓人找到的武士彠閑聊著,聽下人稟報說是陳郡謝氏家主謝永安求見,楊雄也愣了下,然後才看向身邊武士彠詢問:“你覺得他是來幹甚的?”
武士彠今年三十五歲,麵容方正,身材高大,眉心處還有著一顆黑痣,看起來倒也像是飽讀詩書之人。
不過他的飽讀詩書,卻並沒有用武之地,故此這些年,一直都在經營木材生意。
可是前陣子,觀王楊雄卻讓人找到了他,說是有意要把侄女嫁給他?
這就讓武士彠欣喜若狂了,也立刻就把一半家產獻給了朝廷,從而得到了一個跟隨觀王的機會。
所以這會,聽觀王如此問,武士彠立刻就意識到,這是觀王對他的考驗。
一念至此,他當即沉吟說:“迴王爺,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謝永安既然能如此著急前來,在下以為,應該是為了家族存亡。”
“哦?家族存亡?”
楊雄哦了聲,武士彠這才繼續道:“是的王爺,如今突厥那邊的戰事,應該是結束了,他這是得到消息,想來投誠了。”
武士彠既然跟著觀王,那就肯定能了解到朔州城的戰況。
若是能,他覺得,謝永安此來,應該就是這目的了。
“嗬嗬,不錯,還算不錯,有些悟性,你先退下吧。”
觀王楊雄笑笑,說了這麽一句,等武士彠躬身退下了,他才對那名下人吩咐:“去,帶謝永安進來吧,本王也想看看他,是否真是來投誠的?”
“遵令,王爺。”
下人領命,沒多久,謝永安就在下人的帶領下,到了楊雄麵前。
剛到,謝永安便立刻行禮:“草民謝永安,見過觀王。”
“嗯,免禮。”
“謝家主來本王這裏,究竟所為何事啊?”
觀王楊雄嗯了聲,然後淡漠詢問。
“這。”
謝永安遲疑了下,隨後才對著楊雄說:“啟稟王爺,草民此番前來,主要是想投靠朝廷。”
“不知王爺可否幫忙斡旋?”
謝永安此時,也是實在沒法子了。
不投靠朝廷,他們陳郡謝氏就得滅。
故此,他肯定得為了家族長存而打算。
“投靠朝廷?”
但觀王楊雄卻看了他一眼,然後就拒絕道:“抱歉,幫不了,朝廷也不接受。”
謝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