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水都潑出去了,還如何能再收迴來?
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作者:亂了方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淵蓋蘇文雖然不清楚讓高句麗王下旨投降這招,到底是誰出的?
但卻也明白現在這時候,他們必須得抓緊擁立新王,將水攪渾,讓這高句麗的臣民真假難辨了。
否則,一旦所有人都認可了高句麗王的投降旨意,屆時,他們想再抗隋,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甚至不隻他明白這道理,榮留王高建武,以及高句麗世子高奇也明白。
畢竟大家都遵旨投降了,他們若是還在反抗,那可就是他們的不對,是他們違背高句麗王旨意了。
這叛軍的名頭,也自然而然就落在了他們頭上。
可即便明白,此時聽淵蓋蘇文這麽說,高建武卻還是眉頭皺了下,隨後才意味深長問:“話雖如此,可咱擁立誰為新王呢?”
“還有就是,擁立新王以後,這水到底要如何攪渾,以及咱們要以何處為根據地這些事,都得先確定清楚吧?”
高建武今年四十一歲,人很瘦,個子也並沒有多高,但他的眼神卻很犀利。
尤其是說出這話時,他的眼神之中,就好像有著無盡陰謀詭計一般。
不過這其實也可以理解。
因為按照正常的曆史軌跡發展,嬰陽王高元死了後,繼承高句麗國主之位的,就是高建武這個高元的親弟弟,而並非高元的子嗣。
也就是說,高建武是命中有王者之姿的。
既然有,他肯定不會是那種全無心機的蠢才。
“這。”
但世子高奇聽他這麽說,卻頓時臉色變了,下一刻更是立刻就看向了高建武問:“叔父這是何意?難道叔父不知小侄乃世子?是高句麗王位繼承人嗎?”
高奇此時都後悔來到高建武地盤了,因為高建武的這話,讓他心裏很不安。
“哈哈哈,知道,侄兒你是王位繼承人這事,叔父又豈會不知?”
“叔父也就是隨口一問罷了,主要還是想和你們商量這些事嘛。”
高建武也哈哈大笑了起來,這話說完,他才看向了淵蓋蘇文詢問:“淵家賢侄可有主意?本王觀你小小年紀,便能泰然自若,想必也並非庸才。”
“既不是庸才,那就說說你的主意吧?”
一語雙關,高建武這話,絕對就是一語雙關了。
因為這句話,除了誇讚淵蓋蘇文以外,還有另外一層深意。
何種深意呢?
那肯定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了。
高建武其實就是在拉攏淵蓋蘇文,暗示淵蓋蘇文可以跟著他混。
對於他的用意,淵蓋蘇文大抵也能明白。
故此聽他如此問,也這才看了高奇一眼,直到確定高奇似乎並未察覺高建武的意圖,淵蓋蘇文這才笑了笑說:“擁立誰為新王這事,肯定不需要商議,既然世子殿下在此,那自然是世子殿下繼承王位了。”
“至於王爺方才所說擁立新王以後的諸多事宜,小侄倒是有些淺薄主意。”
“哦?有就說說看。”
高建武挑眉一笑,高奇也這才迴過神來,催促道:“就是啊淵家賢弟,你若是有主意,就趕緊說。”
其實高奇這會,也並非能力不足,沒明白高建武方才拉攏淵蓋蘇文的弦外之音,他隻是有些慌了。
被高建武所暴露的狼子野心給驚的六神無主了而已。
畢竟說到底,他此時所處的,也是高建武的地盤。
在別人的地盤上,這讓他考慮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安全問題。
“那行,那小侄我就說說。”
淵蓋蘇文頷首,然後就對高建武和高奇道:“王爺,世子,其實咱們想要攪渾這水並不難。”
“咱隻要在新王繼位之後,以新王名義昭告所有臣民,就說淵太祚和王世充叛亂,先王所下的那道旨意,其實是他們逼著下的。”
“如此一來,這水也就渾了。”
“甚至更狠一些,咱還可以直接對外宣布,就說先王其實已經被淵太祚和王世充處死了,那道旨意是假的,是王世充和淵太祚偽造的。”
“總歸此事如今就是誰也說不清,誰也道不明,大家相互扯皮。”
“可隻要咱們把水攪渾了,咱就有了團結高句麗臣民,帶著他們抵抗隋軍的本錢。”
“不知王爺和世子殿下以為如何?”
淵蓋蘇文既然能在曆史上,從高建武手中竊取高句麗政權,成為高句麗的一代傳奇統帥,這會他肯定已經想好了主意。
甚至就連高建武和高奇,聽他這麽一說,高建武也這才頷首道:“嗯,這倒也確實是個法子,大家相互扯皮,他們說咱是叛軍,咱說他們是逆賊。”
“如此一來,也著實能混淆視聽,為咱聚攏一些臣民。”
“可是臣民聚攏以後,咱又該如何抗隋呢?”
“本王這丸都山城,可就在遼東這邊。”
“地處遼東,直麵隋軍,甚至還有可能要應對淵太祚和王世充的背後襲擊,這對咱來說,可不是個好地方啊?”
“啊對對,這地方確實不合適,要不咱們趁機遷都?”
高奇也跟著讚同。
當然他如此說,也隻是想離開高建武的地盤而已,不然實在太危險了,讓他總是覺得,背後有一隻猛虎在盯著他?
“嗯,遷都肯定是要遷的,這裏也確實不是抗隋的最佳地點。”
“這樣,要不咱遷都到烏骨城吧?”
“烏骨城作為咱們高句麗北方抗擊契丹,靺羯等遊牧民族的軍事要塞,那裏城厚山多,還有十萬精兵駐守。”
“咱們遷都到那最合適。”
淵蓋蘇文嗯了一聲,隨後才沉吟說道。
盡管遷都到烏骨城的這法子,會讓他們喪失對高句麗南部疆域的掌控權,但卻也比留在丸都山城這裏,等著隋軍和淵太祚兩麵夾擊要好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烏骨城在朝鮮半島,相比留在遼東,他們所麵臨的敵人要少一些。
畢竟朝鮮半島那邊,目前也就是淵太祚的那些兵馬而已。
不過這也就是淵蓋蘇文此時,還並沒有獲悉朝鮮半島那邊,李靖他們已經帶著四十五萬大軍,正在一路向北推進的消息。
他們若是得知了這消息,或許就不覺得遷都烏骨城是個好主意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此時,淵蓋蘇文覺得遷都那裏很不錯。
就連高建武和高奇也沉吟了下,隨後高建武才頷首說:“也行,那就遷都到烏骨城。”
“若是如此的話,本王現在就去讓人安排。”
“明日咱們就擁立新王,後日便向烏骨城轉移,如何?”
高建武說完這話,就將目光落在了淵蓋蘇文和高奇身上。
淵蓋蘇文和高奇也對視一眼,然後高奇才笑道:“行,那就明日小侄繼位,後日咱們前往烏骨城。”
高奇肯定是想趕緊繼承王位,這樣他也能安心一些,甚至在說這話的時候,他還一直在注意著高建武的神色變化。
“沒問題,那就明日侄兒你來繼承王位,叔父還得讓人去安排王位繼承事宜,就先不在這裏陪你們了?”
但高建武卻隻是笑笑,說了這麽一句,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唿。”
等高建武走了,高奇才重重鬆了口氣,然後有些埋怨的對著淵蓋蘇文說:“淵家賢弟你這次可害苦為兄了,難道你就事先沒有察覺,為兄的這位叔叔,也居心叵測嗎?”
高奇也就是發發牢騷罷了,畢竟換做任何人,被淵蓋蘇文帶到了這麽一個虎穴狼窩,心裏也肯定會有些不痛快。
“是是是,這是小弟疏忽了,還請世子莫怪。”
“不過世子也無需太過擔心,小弟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世子坐上高句麗王寶座。”
淵蓋蘇文笑了一下告罪,高奇這才擺手道:“哎,不說了不說了,你我兄弟之間,說這些傷感情。”
“那此事就先這樣定了,為兄也去準備準備?”
高奇雖然對淵蓋蘇文不滿,但這個時候,他卻也不好多說什麽?
都難兄難弟了,還說這些屁話有甚用?
“嗯嗯,世子殿下快些去準備吧。”
淵蓋蘇文頷首,等高奇走了後,他才冷笑道:“你還知道說這些傷感情啊?既然知道,你就不該說。”
“說出去的話,就等於潑出去的水,水都潑出去了,還如何能再收迴來?”
“這麽簡單的道理,怎的世子殿下您不明白呢??”
但卻也明白現在這時候,他們必須得抓緊擁立新王,將水攪渾,讓這高句麗的臣民真假難辨了。
否則,一旦所有人都認可了高句麗王的投降旨意,屆時,他們想再抗隋,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甚至不隻他明白這道理,榮留王高建武,以及高句麗世子高奇也明白。
畢竟大家都遵旨投降了,他們若是還在反抗,那可就是他們的不對,是他們違背高句麗王旨意了。
這叛軍的名頭,也自然而然就落在了他們頭上。
可即便明白,此時聽淵蓋蘇文這麽說,高建武卻還是眉頭皺了下,隨後才意味深長問:“話雖如此,可咱擁立誰為新王呢?”
“還有就是,擁立新王以後,這水到底要如何攪渾,以及咱們要以何處為根據地這些事,都得先確定清楚吧?”
高建武今年四十一歲,人很瘦,個子也並沒有多高,但他的眼神卻很犀利。
尤其是說出這話時,他的眼神之中,就好像有著無盡陰謀詭計一般。
不過這其實也可以理解。
因為按照正常的曆史軌跡發展,嬰陽王高元死了後,繼承高句麗國主之位的,就是高建武這個高元的親弟弟,而並非高元的子嗣。
也就是說,高建武是命中有王者之姿的。
既然有,他肯定不會是那種全無心機的蠢才。
“這。”
但世子高奇聽他這麽說,卻頓時臉色變了,下一刻更是立刻就看向了高建武問:“叔父這是何意?難道叔父不知小侄乃世子?是高句麗王位繼承人嗎?”
高奇此時都後悔來到高建武地盤了,因為高建武的這話,讓他心裏很不安。
“哈哈哈,知道,侄兒你是王位繼承人這事,叔父又豈會不知?”
“叔父也就是隨口一問罷了,主要還是想和你們商量這些事嘛。”
高建武也哈哈大笑了起來,這話說完,他才看向了淵蓋蘇文詢問:“淵家賢侄可有主意?本王觀你小小年紀,便能泰然自若,想必也並非庸才。”
“既不是庸才,那就說說你的主意吧?”
一語雙關,高建武這話,絕對就是一語雙關了。
因為這句話,除了誇讚淵蓋蘇文以外,還有另外一層深意。
何種深意呢?
那肯定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了。
高建武其實就是在拉攏淵蓋蘇文,暗示淵蓋蘇文可以跟著他混。
對於他的用意,淵蓋蘇文大抵也能明白。
故此聽他如此問,也這才看了高奇一眼,直到確定高奇似乎並未察覺高建武的意圖,淵蓋蘇文這才笑了笑說:“擁立誰為新王這事,肯定不需要商議,既然世子殿下在此,那自然是世子殿下繼承王位了。”
“至於王爺方才所說擁立新王以後的諸多事宜,小侄倒是有些淺薄主意。”
“哦?有就說說看。”
高建武挑眉一笑,高奇也這才迴過神來,催促道:“就是啊淵家賢弟,你若是有主意,就趕緊說。”
其實高奇這會,也並非能力不足,沒明白高建武方才拉攏淵蓋蘇文的弦外之音,他隻是有些慌了。
被高建武所暴露的狼子野心給驚的六神無主了而已。
畢竟說到底,他此時所處的,也是高建武的地盤。
在別人的地盤上,這讓他考慮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安全問題。
“那行,那小侄我就說說。”
淵蓋蘇文頷首,然後就對高建武和高奇道:“王爺,世子,其實咱們想要攪渾這水並不難。”
“咱隻要在新王繼位之後,以新王名義昭告所有臣民,就說淵太祚和王世充叛亂,先王所下的那道旨意,其實是他們逼著下的。”
“如此一來,這水也就渾了。”
“甚至更狠一些,咱還可以直接對外宣布,就說先王其實已經被淵太祚和王世充處死了,那道旨意是假的,是王世充和淵太祚偽造的。”
“總歸此事如今就是誰也說不清,誰也道不明,大家相互扯皮。”
“可隻要咱們把水攪渾了,咱就有了團結高句麗臣民,帶著他們抵抗隋軍的本錢。”
“不知王爺和世子殿下以為如何?”
淵蓋蘇文既然能在曆史上,從高建武手中竊取高句麗政權,成為高句麗的一代傳奇統帥,這會他肯定已經想好了主意。
甚至就連高建武和高奇,聽他這麽一說,高建武也這才頷首道:“嗯,這倒也確實是個法子,大家相互扯皮,他們說咱是叛軍,咱說他們是逆賊。”
“如此一來,也著實能混淆視聽,為咱聚攏一些臣民。”
“可是臣民聚攏以後,咱又該如何抗隋呢?”
“本王這丸都山城,可就在遼東這邊。”
“地處遼東,直麵隋軍,甚至還有可能要應對淵太祚和王世充的背後襲擊,這對咱來說,可不是個好地方啊?”
“啊對對,這地方確實不合適,要不咱們趁機遷都?”
高奇也跟著讚同。
當然他如此說,也隻是想離開高建武的地盤而已,不然實在太危險了,讓他總是覺得,背後有一隻猛虎在盯著他?
“嗯,遷都肯定是要遷的,這裏也確實不是抗隋的最佳地點。”
“這樣,要不咱遷都到烏骨城吧?”
“烏骨城作為咱們高句麗北方抗擊契丹,靺羯等遊牧民族的軍事要塞,那裏城厚山多,還有十萬精兵駐守。”
“咱們遷都到那最合適。”
淵蓋蘇文嗯了一聲,隨後才沉吟說道。
盡管遷都到烏骨城的這法子,會讓他們喪失對高句麗南部疆域的掌控權,但卻也比留在丸都山城這裏,等著隋軍和淵太祚兩麵夾擊要好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烏骨城在朝鮮半島,相比留在遼東,他們所麵臨的敵人要少一些。
畢竟朝鮮半島那邊,目前也就是淵太祚的那些兵馬而已。
不過這也就是淵蓋蘇文此時,還並沒有獲悉朝鮮半島那邊,李靖他們已經帶著四十五萬大軍,正在一路向北推進的消息。
他們若是得知了這消息,或許就不覺得遷都烏骨城是個好主意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此時,淵蓋蘇文覺得遷都那裏很不錯。
就連高建武和高奇也沉吟了下,隨後高建武才頷首說:“也行,那就遷都到烏骨城。”
“若是如此的話,本王現在就去讓人安排。”
“明日咱們就擁立新王,後日便向烏骨城轉移,如何?”
高建武說完這話,就將目光落在了淵蓋蘇文和高奇身上。
淵蓋蘇文和高奇也對視一眼,然後高奇才笑道:“行,那就明日小侄繼位,後日咱們前往烏骨城。”
高奇肯定是想趕緊繼承王位,這樣他也能安心一些,甚至在說這話的時候,他還一直在注意著高建武的神色變化。
“沒問題,那就明日侄兒你來繼承王位,叔父還得讓人去安排王位繼承事宜,就先不在這裏陪你們了?”
但高建武卻隻是笑笑,說了這麽一句,說完就轉身離開了。
“唿。”
等高建武走了,高奇才重重鬆了口氣,然後有些埋怨的對著淵蓋蘇文說:“淵家賢弟你這次可害苦為兄了,難道你就事先沒有察覺,為兄的這位叔叔,也居心叵測嗎?”
高奇也就是發發牢騷罷了,畢竟換做任何人,被淵蓋蘇文帶到了這麽一個虎穴狼窩,心裏也肯定會有些不痛快。
“是是是,這是小弟疏忽了,還請世子莫怪。”
“不過世子也無需太過擔心,小弟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世子坐上高句麗王寶座。”
淵蓋蘇文笑了一下告罪,高奇這才擺手道:“哎,不說了不說了,你我兄弟之間,說這些傷感情。”
“那此事就先這樣定了,為兄也去準備準備?”
高奇雖然對淵蓋蘇文不滿,但這個時候,他卻也不好多說什麽?
都難兄難弟了,還說這些屁話有甚用?
“嗯嗯,世子殿下快些去準備吧。”
淵蓋蘇文頷首,等高奇走了後,他才冷笑道:“你還知道說這些傷感情啊?既然知道,你就不該說。”
“說出去的話,就等於潑出去的水,水都潑出去了,還如何能再收迴來?”
“這麽簡單的道理,怎的世子殿下您不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