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給你生路你不選,偏要找死?
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作者:亂了方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位姓段的探子,此時都有些嫌棄裴仁基父子了。
什麽人嘛?你瞧你們摳搜的樣?
人家丘仁文,好歹也是林邑國精神領袖好吧?
咋在你們眼裏,連一艘戰艦都配不上了?
但這話他也不敢說,上官有所命,下官有所侍。
既然兩位將軍不滿意,咱小段,為你們再想一個便是,這有何難?
“嗯,這個還靠譜些。”
“咱那五牙戰艦,可是裝了八門火炮的,損失一艘戰艦事小,八門火炮若有損失,咱可就虧大了。”
而裴行儼和裴仁基,也在聽了段姓探子的第二個法子後,這才滿意頷首,然後裴行儼便笑著解釋。
“嘶,還是將軍心思通透啊,小人佩服。”
那位段姓探子倒吸一口冷氣,頓時就一記馬屁送上。
“行了行了,別你娘的扯淡了,就你方才嘴角動那兩下,老子就知道你在埋汰老子。”
“不過你小子倒也有幾分機靈?你叫甚名字?哪裏人士?”
但裴行儼卻不耐煩的打斷,隨後才好奇詢問。
“確實挺聰明,也算一個可造之材。”
就連裴仁基也誇讚,誇的段姓探子心中一喜,立刻就拱手說:“迴稟兩位將軍,小人段誌玄,山東人士。”
段誌玄其實也才參軍不到一年而已。
可裴仁基聽他這名字,卻微微一笑道:“嗯,段誌玄,這名字不錯。”
“正好咱們還得在此地留下三萬隋軍駐守,缺少一個機靈點的駐軍都尉,你可願擔此重任?”
若是其他地方,裴仁基肯定不會提拔段誌玄。
畢竟他的年齡著實小了,十四五歲的年紀,又能有多少行軍打仗的經驗?
可林邑國不同。
此地風俗文化與中原有著很大區別,如此情形下,裴仁基就得挑選個為人機靈,能妥善處理駐軍與當地百姓矛盾的人了。
故此,裴仁基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段誌玄。
“啥?駐,駐軍都尉?”
“兩位將軍,小人今年才十五歲,媳婦都還沒娶,這不合適吧?”
但段誌玄卻懵了,難以置信看著裴仁基父子。
那些和段誌玄一起的隋軍探子們,此時也有些震驚,羨慕。
很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他們的袍澤裏,居然還出了個如此人物?
十五歲的駐軍都尉?
雖然駐的是林邑國這彈丸小國,可那也算牛人啊?
“這有甚不合適的?英雄不問出處,更不問年齡。”
“本將如你這般大時,都一兒一女了。”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將此地守好了。”
“同時,也得不斷將林邑的百姓,往大隋運送。”
“然後再讓大隋過來的百姓,在此種植早禾,讓這裏為咱們大隋提供糧食,明白嗎?”
可裴仁基卻淡淡一笑,這話說完,他就看向了兒子裴行儼問:“你覺得段誌玄合適嗎?”
“還行吧,林邑國也確實得留個機靈些的。”
裴行儼頷首,段誌玄這才放下心來,恭敬行禮道:“還請兩位將軍放心,末將一定守好此地,讓這裏成為我大隋的糧倉。”
段誌玄這會,都後悔方才埋汰兩位將軍了。
這兩位將軍,可為義父啊。
裴行儼嗯了一聲,然後才叮囑道:“你也莫要隻種植糧食,還需適當派人往東邊走走。”
“本將上次來時,聽聞林邑國往東,還有高棉人建立的真臘,以及孟人建立的佛教王國。”
“那佛教王國具體叫甚名,本將也記不清了,好像是叫墮羅缽底還是啥的?”
“總之你讓人留意一下,若是能打,就將它們都打下來,統統劃入隋土,明白嗎?”
裴行儼肯定不會因為林邑周邊的番邦蠻夷,而親自留下。
可即便他不留在此地,他也不會放棄這裏的土地。
這一點,段誌玄也清楚。
故此立刻就應聲說:“末將明白,末將一定將這周圍的所有土地,包括島嶼都打下來,讓它們成為我大隋疆域。”
“嗯,這才對嘛。”
“放開了打,出了任何問題,都有朝廷為你兜著。”
裴行儼頷首,眾人又聊了會,裴行儼就和裴仁基一起出了宮殿,朝丘仁文他們走了過去。
倒是段誌玄眾人,因為外麵也不需要他們,索性就在宮殿裏吹牛慶祝了,偶爾還有一陣陣笑聲響起。
可他們這邊笑,丘仁文那些人卻一個個如喪考妣。
丘仁文自己,更是時不時就看向裴仁基父子離開的方向。
直到一會之後,看見裴仁基和裴行儼迴來了,丘仁文才趕緊跑了過去,恭敬詢問:“兩位將軍可曾休息好了?若是沒有的話,下臣可為兩位將軍安排更好的服務。”
“就是啊兩位將軍,我們林邑國的女子,也很不錯。”
其他那些林邑國朝臣,也都笑著建議。
“不用了,咱還是先說說你們的事吧。”
但裴行儼卻搖頭,隨後便再次道:“既然林邑國叛亂是你們發動的,那你們也算大隋功臣。”
“作為功臣,本將自然不會為難你們。”
“不過此地你們肯定不能待了,本將出發之時,我大隋朝廷就有了決定。”
“從此以後,林邑國隻能是大隋的郡縣,不能有王室,也不能有奴隸。”
“而且你們這裏的百姓,也得陸續遷往中原,與中原漢人通婚。”
“這些事,你們可願幫助朝廷從中斡旋?”
裴行儼說完,就目光盯著丘仁文眾人了。
“遷,遷往大隋?”
“敢問將軍,我們能否不去大隋?我們的根都在這裏?”
可那些林邑國的朝臣,百姓們,卻都臉色變了,一個個糾結詢問。
就連林邑國的國主範梵誌,這會也麵如土灰,心裏隻有完了,完了,林邑國這下完了的想法。
因為大隋如此做法,就等於在同化林邑國百姓。
如此數十年後,還有誰記得林邑國?
那根本就不會有人記得啊?
這讓範梵誌隻覺得大隋太狠了,同時,心中也後悔自己上躥下跳了。
可他們這些人覺得,遷往大隋並非好事,林邑國的祭司長,林邑國百姓心中的精神領袖丘仁文,卻立刻就嗬斥道:“都安靜些,上官麵前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這話說完,丘仁文便興奮對著裴行儼問:“這位將軍,您方才所言可是真的,我們林邑國百姓,當真要遷往大隋嗎?”
丘仁文激動的身體都在顫抖。
因為若是百姓也能遷往大隋的話,那對他來說,可就太好了。
不但能前往大隋傳道,而且還過去了就有林邑國百姓作為信徒基礎?
這開局就是巔峰啊?
甚至這會的丘仁文,都已經在幻想他在大隋境內,也被漢人敬若神明的情景了。
“對啊,所有人都得遷。”
“怎麽,你也不願意?”
裴行儼嗯了一聲,頓時就眼睛眯了起來。
他能容忍林邑國的朝臣和百姓反對,可若是丘仁文這位林邑國的精神領袖也反對?
那這丘仁文,就該死了。
“不不不,將軍誤會了,下臣先前就說了,下臣一直都很仰慕中原文化。”
“下臣不反對,不但不反對,下臣還鼎力支持。”
但丘仁文卻被嚇了一跳,立刻就擺手解釋。
“哈哈哈,好,好啊。”
“既然你支持,那此事就交給你來辦。”
“五日,本將給你五日時間。”
“五日之內,你要說服林邑國百姓遷往大隋。”
“同時,再為本將準備兩萬名百姓以及十萬石早禾,本將要一並先行帶迴大隋,你可願意?”
裴行儼這才大笑說道。
“願意,下臣願意。”
“還請將軍放心,此事就交給下臣了。”
“無需五日,下臣隻需三日,三日便可讓所有百姓答應遷往大隋。”
丘仁文應聲說道,說的裴行儼和裴仁基也對視一眼,然後裴行儼才頷首說:“嗯,如此最好。”
“既然如此,那你就帶著這些朝臣和百姓,趕緊去辦吧。”
“辦完以後,再來王宮找本將。”
“是,將軍。”
“那下臣這就離開了?”
丘仁文領命,等裴行儼同意後,他就立刻帶人離開了。
此時的他,走路都帶風。
以至於裴行儼看到這,也嘴角上揚,然後才目光落在範梵誌這位林邑國國主身上,戲謔問:“林邑國主,估計你做夢也沒想到,本將還能再殺迴來吧?”
“當初就奉勸你了,老老實實交出早禾,大家相安無事。”
“可你倒好,給你生路你不選,偏要找死?”
“你說你這是圖甚呢??”
(高棉人建立的真臘和孟人建立的墮邏缽底,應該都知道是哪吧?真臘是柬,撾那塊,墮邏缽底是泰那旮瘩,這時候還是部落城邦體製。)
什麽人嘛?你瞧你們摳搜的樣?
人家丘仁文,好歹也是林邑國精神領袖好吧?
咋在你們眼裏,連一艘戰艦都配不上了?
但這話他也不敢說,上官有所命,下官有所侍。
既然兩位將軍不滿意,咱小段,為你們再想一個便是,這有何難?
“嗯,這個還靠譜些。”
“咱那五牙戰艦,可是裝了八門火炮的,損失一艘戰艦事小,八門火炮若有損失,咱可就虧大了。”
而裴行儼和裴仁基,也在聽了段姓探子的第二個法子後,這才滿意頷首,然後裴行儼便笑著解釋。
“嘶,還是將軍心思通透啊,小人佩服。”
那位段姓探子倒吸一口冷氣,頓時就一記馬屁送上。
“行了行了,別你娘的扯淡了,就你方才嘴角動那兩下,老子就知道你在埋汰老子。”
“不過你小子倒也有幾分機靈?你叫甚名字?哪裏人士?”
但裴行儼卻不耐煩的打斷,隨後才好奇詢問。
“確實挺聰明,也算一個可造之材。”
就連裴仁基也誇讚,誇的段姓探子心中一喜,立刻就拱手說:“迴稟兩位將軍,小人段誌玄,山東人士。”
段誌玄其實也才參軍不到一年而已。
可裴仁基聽他這名字,卻微微一笑道:“嗯,段誌玄,這名字不錯。”
“正好咱們還得在此地留下三萬隋軍駐守,缺少一個機靈點的駐軍都尉,你可願擔此重任?”
若是其他地方,裴仁基肯定不會提拔段誌玄。
畢竟他的年齡著實小了,十四五歲的年紀,又能有多少行軍打仗的經驗?
可林邑國不同。
此地風俗文化與中原有著很大區別,如此情形下,裴仁基就得挑選個為人機靈,能妥善處理駐軍與當地百姓矛盾的人了。
故此,裴仁基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段誌玄。
“啥?駐,駐軍都尉?”
“兩位將軍,小人今年才十五歲,媳婦都還沒娶,這不合適吧?”
但段誌玄卻懵了,難以置信看著裴仁基父子。
那些和段誌玄一起的隋軍探子們,此時也有些震驚,羨慕。
很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他們的袍澤裏,居然還出了個如此人物?
十五歲的駐軍都尉?
雖然駐的是林邑國這彈丸小國,可那也算牛人啊?
“這有甚不合適的?英雄不問出處,更不問年齡。”
“本將如你這般大時,都一兒一女了。”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將此地守好了。”
“同時,也得不斷將林邑的百姓,往大隋運送。”
“然後再讓大隋過來的百姓,在此種植早禾,讓這裏為咱們大隋提供糧食,明白嗎?”
可裴仁基卻淡淡一笑,這話說完,他就看向了兒子裴行儼問:“你覺得段誌玄合適嗎?”
“還行吧,林邑國也確實得留個機靈些的。”
裴行儼頷首,段誌玄這才放下心來,恭敬行禮道:“還請兩位將軍放心,末將一定守好此地,讓這裏成為我大隋的糧倉。”
段誌玄這會,都後悔方才埋汰兩位將軍了。
這兩位將軍,可為義父啊。
裴行儼嗯了一聲,然後才叮囑道:“你也莫要隻種植糧食,還需適當派人往東邊走走。”
“本將上次來時,聽聞林邑國往東,還有高棉人建立的真臘,以及孟人建立的佛教王國。”
“那佛教王國具體叫甚名,本將也記不清了,好像是叫墮羅缽底還是啥的?”
“總之你讓人留意一下,若是能打,就將它們都打下來,統統劃入隋土,明白嗎?”
裴行儼肯定不會因為林邑周邊的番邦蠻夷,而親自留下。
可即便他不留在此地,他也不會放棄這裏的土地。
這一點,段誌玄也清楚。
故此立刻就應聲說:“末將明白,末將一定將這周圍的所有土地,包括島嶼都打下來,讓它們成為我大隋疆域。”
“嗯,這才對嘛。”
“放開了打,出了任何問題,都有朝廷為你兜著。”
裴行儼頷首,眾人又聊了會,裴行儼就和裴仁基一起出了宮殿,朝丘仁文他們走了過去。
倒是段誌玄眾人,因為外麵也不需要他們,索性就在宮殿裏吹牛慶祝了,偶爾還有一陣陣笑聲響起。
可他們這邊笑,丘仁文那些人卻一個個如喪考妣。
丘仁文自己,更是時不時就看向裴仁基父子離開的方向。
直到一會之後,看見裴仁基和裴行儼迴來了,丘仁文才趕緊跑了過去,恭敬詢問:“兩位將軍可曾休息好了?若是沒有的話,下臣可為兩位將軍安排更好的服務。”
“就是啊兩位將軍,我們林邑國的女子,也很不錯。”
其他那些林邑國朝臣,也都笑著建議。
“不用了,咱還是先說說你們的事吧。”
但裴行儼卻搖頭,隨後便再次道:“既然林邑國叛亂是你們發動的,那你們也算大隋功臣。”
“作為功臣,本將自然不會為難你們。”
“不過此地你們肯定不能待了,本將出發之時,我大隋朝廷就有了決定。”
“從此以後,林邑國隻能是大隋的郡縣,不能有王室,也不能有奴隸。”
“而且你們這裏的百姓,也得陸續遷往中原,與中原漢人通婚。”
“這些事,你們可願幫助朝廷從中斡旋?”
裴行儼說完,就目光盯著丘仁文眾人了。
“遷,遷往大隋?”
“敢問將軍,我們能否不去大隋?我們的根都在這裏?”
可那些林邑國的朝臣,百姓們,卻都臉色變了,一個個糾結詢問。
就連林邑國的國主範梵誌,這會也麵如土灰,心裏隻有完了,完了,林邑國這下完了的想法。
因為大隋如此做法,就等於在同化林邑國百姓。
如此數十年後,還有誰記得林邑國?
那根本就不會有人記得啊?
這讓範梵誌隻覺得大隋太狠了,同時,心中也後悔自己上躥下跳了。
可他們這些人覺得,遷往大隋並非好事,林邑國的祭司長,林邑國百姓心中的精神領袖丘仁文,卻立刻就嗬斥道:“都安靜些,上官麵前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這話說完,丘仁文便興奮對著裴行儼問:“這位將軍,您方才所言可是真的,我們林邑國百姓,當真要遷往大隋嗎?”
丘仁文激動的身體都在顫抖。
因為若是百姓也能遷往大隋的話,那對他來說,可就太好了。
不但能前往大隋傳道,而且還過去了就有林邑國百姓作為信徒基礎?
這開局就是巔峰啊?
甚至這會的丘仁文,都已經在幻想他在大隋境內,也被漢人敬若神明的情景了。
“對啊,所有人都得遷。”
“怎麽,你也不願意?”
裴行儼嗯了一聲,頓時就眼睛眯了起來。
他能容忍林邑國的朝臣和百姓反對,可若是丘仁文這位林邑國的精神領袖也反對?
那這丘仁文,就該死了。
“不不不,將軍誤會了,下臣先前就說了,下臣一直都很仰慕中原文化。”
“下臣不反對,不但不反對,下臣還鼎力支持。”
但丘仁文卻被嚇了一跳,立刻就擺手解釋。
“哈哈哈,好,好啊。”
“既然你支持,那此事就交給你來辦。”
“五日,本將給你五日時間。”
“五日之內,你要說服林邑國百姓遷往大隋。”
“同時,再為本將準備兩萬名百姓以及十萬石早禾,本將要一並先行帶迴大隋,你可願意?”
裴行儼這才大笑說道。
“願意,下臣願意。”
“還請將軍放心,此事就交給下臣了。”
“無需五日,下臣隻需三日,三日便可讓所有百姓答應遷往大隋。”
丘仁文應聲說道,說的裴行儼和裴仁基也對視一眼,然後裴行儼才頷首說:“嗯,如此最好。”
“既然如此,那你就帶著這些朝臣和百姓,趕緊去辦吧。”
“辦完以後,再來王宮找本將。”
“是,將軍。”
“那下臣這就離開了?”
丘仁文領命,等裴行儼同意後,他就立刻帶人離開了。
此時的他,走路都帶風。
以至於裴行儼看到這,也嘴角上揚,然後才目光落在範梵誌這位林邑國國主身上,戲謔問:“林邑國主,估計你做夢也沒想到,本將還能再殺迴來吧?”
“當初就奉勸你了,老老實實交出早禾,大家相安無事。”
“可你倒好,給你生路你不選,偏要找死?”
“你說你這是圖甚呢??”
(高棉人建立的真臘和孟人建立的墮邏缽底,應該都知道是哪吧?真臘是柬,撾那塊,墮邏缽底是泰那旮瘩,這時候還是部落城邦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