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楊廣聽勸後,大隋請天下各國赴死 作者:亂了方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大將軍,那臣這就讓人通知各部兵馬?”
聽楊安如此說,李靖頓時興奮迴道。
畢竟作為武將,南征北戰,縱馬疆場,那可是他的夢想。
“嗯,去吧。”
楊安頷首,隻是話剛說完,他卻又忽然叫住了李靖,對他再次道:“順便再將我阿姐與王世充叫來,就說我有事找他們。”
“沒問題,大將軍。”
李靖應了一聲,立刻就離開了。
楊安也在李靖走了後,又等了會,大概半個時辰後,他就看見南陽公主和王世充一起過來了。
剛來,南陽公主就對楊安問:“安兒你讓我們來,可是你要離開了?”
“嗯,明日大軍開拔。”
“之所以叫你們過來,也隻是再叮囑一下高句麗的局勢。”
楊安嗯了一聲,然後才繼續道:“如今這高句麗,大抵已經沒多少反叛勢力了。”
“即便有,也隻是小股兵馬,相信你們也能剿滅,這些我其實不擔心。”
“我最擔心的是,高句麗的後續治理。”
“此事你們須在掃平高句麗叛亂勢力後,立即向朝廷稟報,請朝廷拿出一個具體章程來。”
“當然了,若是能采用人口置換,或者混居之法,那就最好不過了。”
對於高句麗後續治理的重要性,南陽公主和王世充也清楚。
故此聽楊安這樣說,他們倆這才應下道:“放心吧,我們心中有數,一定會及時和朝廷聯絡。”
“嗯,這樣就好。”
“若是這樣的話,你們就先迴去吧。”
楊安點頭,這才示意南陽公主與王世充離開。
隻是都要走時,王世充卻又忽然迴過頭來,對楊安問:“哦對了大將軍,我那女兒,是否也該分娩了?”
王世充可不是來護兒那夯貨,連自家寶貝孫女何時分娩都不記得。
王世充對他女兒王麗瓊的分娩日期,早就推算清楚了。
故此這會,他肯定知曉他女兒要分娩了。
“嗯,算算日子,瓊兒確實也快分娩了。”
“不過此事嶽丈你就莫要擔心了,我爹和我娘都在洛陽,肯定不會讓瓊兒有事。”
楊安笑了笑,隨後才對王世充再次道:“另外,若是高句麗局勢穩定了,嶽丈也可帶我阿姐與霍紅棉,先行返迴洛陽。”
“如此也正好可以看看瓊兒,還有你那外孫。”
“哈哈哈,那就多謝大將軍了。”
王世充頓時大笑說道,說完這話,他才又和楊安寒暄了幾句,然後便離開了。
楊安也在王世充走了後,沒多久便返迴了高句麗王宮。
迴到王宮,去了一趟霍紅棉寢宮,陪霍紅棉溫存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楊安便帶著李靖,麥鐵杖眾人,以及他們此次征伐高句麗的七十五萬大軍一起,從平壤城出發,一路向西,朝突厥草原趕去了。
一邊趕路,楊安還一邊心中琢磨,也不曉得老楊頭得知咱楊某人,搶了他的戰事以後,會是何種反應?
會不會暴跳如雷?
甚至一想到這,楊安嘴角都不自覺揚了起來,心情也好了不少。
可他心情好時,他的父皇楊廣,這會卻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尤其是聽見給使營統領尼洛周稟報,說是淨土寺的住持慧景法師,最近幾日忽然加快了聯絡其他僧侶的速度,或許這一兩日,就有可能煽動百姓時,楊廣更是冷冷盯著尼洛周。
直到尼洛周都被嚇的瑟瑟發抖了,楊廣才淡漠道:“去,給朕宣齊王入宮。”
“諾,陛下。”
尼洛周領命,轉身就離開了。
“還真要自己找死啊?”
“朕雖然在利用你們,可朕好歹也信了這麽多年佛。”
“隻要你們老實待著,朕也不是那種嗜殺之人。”
“可你們為何要逼朕呢?”
等尼洛周走了,楊廣這才自言自語嘀咕,說完這話,他便坐在大業殿內,靜靜等著齊王前來了。
然而齊王還沒來,蕭皇後卻忽然進了大業殿,看的楊廣也怔了怔,然後才疑惑問:“皇後怎的來了?”
“咋了?難道陛下這大業殿,臣妾不能來?”
蕭皇後幽怨反問,隨後才對楊廣意味深長說:“陛下,您虧待榮國公了。”
“何意?皇後這是何意?朕何曾虧待來護兒了?”
瞬間,楊廣一懵,滿腦門的問號。
在他看來,他可從沒對誰小氣過啊?
但現在這,怎麽迴事?
“沒有嗎?”
“若是沒有,陛下何故不給瑛兒所誕下的皇孫封王?”
“榮國公為國征戰,瑛兒又是太子側妃,以後的貴妃,陛下得趕緊封王。”
蕭皇後這才提醒說道。
一句話,使的楊廣頓時就一拍腦門說:“哎呦,疏忽了,是朕疏忽了。”
“不過此事也不能怪朕啊?還不得怪安兒嘛?”
“一年五個娃,朕都快讓他這些子嗣給整迷糊了。”
楊廣肯定不會將錯誤歸咎在自己身上,此時能對蕭皇後承認疏忽,就已經破天荒了。
至於讓他親口承認有錯?那不可能。
朕乃皇帝,皇帝又豈能有錯?
“陛下不是前陣子還說,安兒這是壯大皇室血脈嗎?”
但蕭皇後卻眨眨眼,然後才對楊廣問:“咱還是說說封王的事吧,陛下打算給楊吉那孩子封個什麽王?”
嗯,楊吉。
這便是楊廣苦思冥想數日,為楊安二兒子所取的名字。
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水平。
甚至別說水平了,還不如先前的楊拓好聽。
不過楊廣覺得這名字好,寓意著吉人自有天相,別人也不敢多言啊?
當然這也不叫事,祖父給孫兒取名字,取甚就是甚。
可這不叫事,為楊安的二兒子楊吉封王這事,卻讓楊廣頭疼了。
以至於蕭皇後這話才一說出,楊廣就遲疑問:“皇後以為,該封個什麽王?”
當然了,這肯定不是說楊廣不清楚該封什麽王?
太子的子嗣,按規製一般都是郡王,隻有太子登基之後,才會為子嗣改封親王。
可問題就在於,來瑛是楊安的平妻,而且她的祖父還是榮國公來護兒。
這就讓楊廣有點遲疑,不清楚是否要打破規製了?
畢竟來護兒為國征戰,他這做皇帝的,也不能太摳門了。
“此事臣妾也挺為難。”
“按理說,一個郡王就足矣。”
“但榮國公正在為大隋出生入死,封他外孫一個郡王,就顯得咱小氣了。”
“可若是親王,那就過了,也並非好事。”
“所以這事,還得陛下您來定奪。”
被楊廣這麽一問,蕭皇後思索了下,然後才沉吟迴道。
“嗯,皇後所言有理。”
“郡王不足,親王又太過。”
楊廣也嗯了聲,隨後忽然道:“既然如此,那就幹脆封郡王,可建王府,皇後意下如何?”
楊廣這就等於采用了一個折中的法子。
因為親王才有建府之權,郡王可沒有。
但現在,楊廣冊封來護兒的外孫郡王,卻又給了建府之權,其實就是在實權上增加了一些。
這一點,蕭皇後也明白。
故此聽楊廣這麽說,蕭皇後也這才頷首道:“嗯,如此倒也可行。”
“哈哈哈,那就這麽定了。”
“來人,傳朕旨意......”
頓時,楊廣大笑一聲,立刻就準備下旨了。
但蕭皇後卻忽然阻止說:“陛下且慢,陛下,要不就再等幾日吧?”
“再等幾日,王世充的女兒王麗瓊也該分娩了,屆時陛下一並封了算了。”
“總歸按照王世充如今的功績,陛下也該給王麗瓊晉升為太子側妃了。”
“嗯,說的也是。”
“此次征伐高句麗,王世充功不可沒,他的女兒確實可以晉升太子側妃。”
“甚至別說他女兒了,就連王世充,還有當初前往策反淵太祚的長孫無忌,張公瑾,裴宣機三人,朕也得賞。”
楊廣嗯了一聲,還準備再和蕭皇後說些什麽呢?
忽然,東宮太監總管黃德卻跑了過來,對楊廣和蕭皇後行禮說:“老奴參見陛下,見過皇後娘娘。”
“啟稟陛下,皇後娘娘,太子殿下采女王麗瓊要生了,老奴特來告知陛下與皇後娘娘。”
黃德也就是例行公事,稟報一聲罷了。
“要生了?”
可楊廣聽到這,卻怔怔盯著黃德,隨後才對身邊蕭皇後戲謔說:“瞧瞧,皇後你瞧瞧。”
“怪不得人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安兒為了能造反當皇帝,無所不用其極。”
“如今他這三兒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為了能讓朕早些封其為王,還沒到日子就提前出世了??”
聽楊安如此說,李靖頓時興奮迴道。
畢竟作為武將,南征北戰,縱馬疆場,那可是他的夢想。
“嗯,去吧。”
楊安頷首,隻是話剛說完,他卻又忽然叫住了李靖,對他再次道:“順便再將我阿姐與王世充叫來,就說我有事找他們。”
“沒問題,大將軍。”
李靖應了一聲,立刻就離開了。
楊安也在李靖走了後,又等了會,大概半個時辰後,他就看見南陽公主和王世充一起過來了。
剛來,南陽公主就對楊安問:“安兒你讓我們來,可是你要離開了?”
“嗯,明日大軍開拔。”
“之所以叫你們過來,也隻是再叮囑一下高句麗的局勢。”
楊安嗯了一聲,然後才繼續道:“如今這高句麗,大抵已經沒多少反叛勢力了。”
“即便有,也隻是小股兵馬,相信你們也能剿滅,這些我其實不擔心。”
“我最擔心的是,高句麗的後續治理。”
“此事你們須在掃平高句麗叛亂勢力後,立即向朝廷稟報,請朝廷拿出一個具體章程來。”
“當然了,若是能采用人口置換,或者混居之法,那就最好不過了。”
對於高句麗後續治理的重要性,南陽公主和王世充也清楚。
故此聽楊安這樣說,他們倆這才應下道:“放心吧,我們心中有數,一定會及時和朝廷聯絡。”
“嗯,這樣就好。”
“若是這樣的話,你們就先迴去吧。”
楊安點頭,這才示意南陽公主與王世充離開。
隻是都要走時,王世充卻又忽然迴過頭來,對楊安問:“哦對了大將軍,我那女兒,是否也該分娩了?”
王世充可不是來護兒那夯貨,連自家寶貝孫女何時分娩都不記得。
王世充對他女兒王麗瓊的分娩日期,早就推算清楚了。
故此這會,他肯定知曉他女兒要分娩了。
“嗯,算算日子,瓊兒確實也快分娩了。”
“不過此事嶽丈你就莫要擔心了,我爹和我娘都在洛陽,肯定不會讓瓊兒有事。”
楊安笑了笑,隨後才對王世充再次道:“另外,若是高句麗局勢穩定了,嶽丈也可帶我阿姐與霍紅棉,先行返迴洛陽。”
“如此也正好可以看看瓊兒,還有你那外孫。”
“哈哈哈,那就多謝大將軍了。”
王世充頓時大笑說道,說完這話,他才又和楊安寒暄了幾句,然後便離開了。
楊安也在王世充走了後,沒多久便返迴了高句麗王宮。
迴到王宮,去了一趟霍紅棉寢宮,陪霍紅棉溫存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楊安便帶著李靖,麥鐵杖眾人,以及他們此次征伐高句麗的七十五萬大軍一起,從平壤城出發,一路向西,朝突厥草原趕去了。
一邊趕路,楊安還一邊心中琢磨,也不曉得老楊頭得知咱楊某人,搶了他的戰事以後,會是何種反應?
會不會暴跳如雷?
甚至一想到這,楊安嘴角都不自覺揚了起來,心情也好了不少。
可他心情好時,他的父皇楊廣,這會卻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尤其是聽見給使營統領尼洛周稟報,說是淨土寺的住持慧景法師,最近幾日忽然加快了聯絡其他僧侶的速度,或許這一兩日,就有可能煽動百姓時,楊廣更是冷冷盯著尼洛周。
直到尼洛周都被嚇的瑟瑟發抖了,楊廣才淡漠道:“去,給朕宣齊王入宮。”
“諾,陛下。”
尼洛周領命,轉身就離開了。
“還真要自己找死啊?”
“朕雖然在利用你們,可朕好歹也信了這麽多年佛。”
“隻要你們老實待著,朕也不是那種嗜殺之人。”
“可你們為何要逼朕呢?”
等尼洛周走了,楊廣這才自言自語嘀咕,說完這話,他便坐在大業殿內,靜靜等著齊王前來了。
然而齊王還沒來,蕭皇後卻忽然進了大業殿,看的楊廣也怔了怔,然後才疑惑問:“皇後怎的來了?”
“咋了?難道陛下這大業殿,臣妾不能來?”
蕭皇後幽怨反問,隨後才對楊廣意味深長說:“陛下,您虧待榮國公了。”
“何意?皇後這是何意?朕何曾虧待來護兒了?”
瞬間,楊廣一懵,滿腦門的問號。
在他看來,他可從沒對誰小氣過啊?
但現在這,怎麽迴事?
“沒有嗎?”
“若是沒有,陛下何故不給瑛兒所誕下的皇孫封王?”
“榮國公為國征戰,瑛兒又是太子側妃,以後的貴妃,陛下得趕緊封王。”
蕭皇後這才提醒說道。
一句話,使的楊廣頓時就一拍腦門說:“哎呦,疏忽了,是朕疏忽了。”
“不過此事也不能怪朕啊?還不得怪安兒嘛?”
“一年五個娃,朕都快讓他這些子嗣給整迷糊了。”
楊廣肯定不會將錯誤歸咎在自己身上,此時能對蕭皇後承認疏忽,就已經破天荒了。
至於讓他親口承認有錯?那不可能。
朕乃皇帝,皇帝又豈能有錯?
“陛下不是前陣子還說,安兒這是壯大皇室血脈嗎?”
但蕭皇後卻眨眨眼,然後才對楊廣問:“咱還是說說封王的事吧,陛下打算給楊吉那孩子封個什麽王?”
嗯,楊吉。
這便是楊廣苦思冥想數日,為楊安二兒子所取的名字。
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水平。
甚至別說水平了,還不如先前的楊拓好聽。
不過楊廣覺得這名字好,寓意著吉人自有天相,別人也不敢多言啊?
當然這也不叫事,祖父給孫兒取名字,取甚就是甚。
可這不叫事,為楊安的二兒子楊吉封王這事,卻讓楊廣頭疼了。
以至於蕭皇後這話才一說出,楊廣就遲疑問:“皇後以為,該封個什麽王?”
當然了,這肯定不是說楊廣不清楚該封什麽王?
太子的子嗣,按規製一般都是郡王,隻有太子登基之後,才會為子嗣改封親王。
可問題就在於,來瑛是楊安的平妻,而且她的祖父還是榮國公來護兒。
這就讓楊廣有點遲疑,不清楚是否要打破規製了?
畢竟來護兒為國征戰,他這做皇帝的,也不能太摳門了。
“此事臣妾也挺為難。”
“按理說,一個郡王就足矣。”
“但榮國公正在為大隋出生入死,封他外孫一個郡王,就顯得咱小氣了。”
“可若是親王,那就過了,也並非好事。”
“所以這事,還得陛下您來定奪。”
被楊廣這麽一問,蕭皇後思索了下,然後才沉吟迴道。
“嗯,皇後所言有理。”
“郡王不足,親王又太過。”
楊廣也嗯了聲,隨後忽然道:“既然如此,那就幹脆封郡王,可建王府,皇後意下如何?”
楊廣這就等於采用了一個折中的法子。
因為親王才有建府之權,郡王可沒有。
但現在,楊廣冊封來護兒的外孫郡王,卻又給了建府之權,其實就是在實權上增加了一些。
這一點,蕭皇後也明白。
故此聽楊廣這麽說,蕭皇後也這才頷首道:“嗯,如此倒也可行。”
“哈哈哈,那就這麽定了。”
“來人,傳朕旨意......”
頓時,楊廣大笑一聲,立刻就準備下旨了。
但蕭皇後卻忽然阻止說:“陛下且慢,陛下,要不就再等幾日吧?”
“再等幾日,王世充的女兒王麗瓊也該分娩了,屆時陛下一並封了算了。”
“總歸按照王世充如今的功績,陛下也該給王麗瓊晉升為太子側妃了。”
“嗯,說的也是。”
“此次征伐高句麗,王世充功不可沒,他的女兒確實可以晉升太子側妃。”
“甚至別說他女兒了,就連王世充,還有當初前往策反淵太祚的長孫無忌,張公瑾,裴宣機三人,朕也得賞。”
楊廣嗯了一聲,還準備再和蕭皇後說些什麽呢?
忽然,東宮太監總管黃德卻跑了過來,對楊廣和蕭皇後行禮說:“老奴參見陛下,見過皇後娘娘。”
“啟稟陛下,皇後娘娘,太子殿下采女王麗瓊要生了,老奴特來告知陛下與皇後娘娘。”
黃德也就是例行公事,稟報一聲罷了。
“要生了?”
可楊廣聽到這,卻怔怔盯著黃德,隨後才對身邊蕭皇後戲謔說:“瞧瞧,皇後你瞧瞧。”
“怪不得人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
“安兒為了能造反當皇帝,無所不用其極。”
“如今他這三兒子,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為了能讓朕早些封其為王,還沒到日子就提前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