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滿哥兒他們匯合,四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往村子裏趕,路過一處小巷子,聽到有婦人的叫罵聲。
“老不死的,錢呢?你不是還藏了棺材本嗎?咋可能一分沒有了?”
又道期期艾艾的老婦人聲音響起,“不是我不拿,真沒有了,你公爹走的時候都給他辦白事用了。”
“你還裝,你孫子成婚你連一毛錢都不出,有你這樣做奶的?”
“你公爹走的時候手裏的錢不是都交到你們手裏了嗎?我真的沒有錢了。”
“你個老不死的還敢狡辯,這些年是誰養著你,你都忘了吧!看我不給你點顏色瞧瞧!”
孟晚隱約覺得那道蒼老的婦人聲音有些耳熟,向前走了兩步覺得不對,跟在他身後的宋亭舟怎麽停下了?
宋亭舟一直在忍,他捏著拳頭從那條巷子前路過時,到底還是沒忍住。
“晚哥兒,你和大力他們先走,我一會就跟上。”他說完便腳步匆匆的往巷子裏走。
孟晚既有些擔心,又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不敢貿然跟上去,隻能停在原地幹著急。
滿哥兒和大力兩兩相望,也糊塗著,不知該走該留。
孟晚眼見著宋亭舟走進一戶人家,咬了咬牙,“大力,我進去看看,要是有什麽不對的我喊你,你就也進去幫幫忙。若是不喊你,過了一會兒你們就先走。”
大力應承道:“誒,行!”
孟晚腳步急促的跟上去,就見宋亭舟護在個老婦人跟前,被人指著鼻子罵。
“你個小崽子,能耐了是吧,你忘了前幾年你小,住在我家吃我的喝我的了!”
不大的小院子裏,台階上站著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女人,叉著個腰對著宋亭舟叫罵。
孟晚聽著她的話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女人便是宋亭舟的舅母,再一看宋亭舟身後的老婦人,果然是之前見過一麵的常金花之母。
他與宋亭舟訂婚這麽大的事常金花都沒通知兄弟和老娘,想必是兩家如今真的鬧得很僵。
宋亭舟本就不是善辯之人,隻是護著年邁的外祖母,不讓舅母再動手。
孟晚躲在門口沉思了一會兒,如今的社會畢竟不像現代那麽方便,能直接接了外祖母就走。
如今常家有兒子在,外祖母是萬萬沒道理住到女兒家去的,便是她肯,宋亭舟舅舅一家為了名聲也不可能放人。
宋亭舟是晚輩,且今後還打算走仕途,這個當口上門吵架隻會毀壞他的名聲。
縱然生氣,可如今除了忍,暫無他法。
孟晚想通了事情關竅,換了個笑臉走進院子,打斷了宋亭舟舅母常氏接連不斷的辱罵。
“這便是舅母吧,您氣色真好。”罵人罵的上頭,臉紅脖子粗的。
常舅母狐疑的看著孟晚,“你誰啊?上我們家幹啥?”
一直被噴的宋亭舟終於從啞巴狀態走出來,“晚哥兒你先走,一會我就……”
“別說話。”孟晚氣不打一處來,宋亭舟到底年少,看著再老成也有幾分氣血在,冒冒然然的闖到人家家裏,除了挨一頓臭罵半點也改變不了什麽。他一走,外祖母隻會受到更嚴厲的苛責。
“好啊,原來你倆是一家的,我的好大外甥長本事了,跑了個夫郎,這是又勾搭來一個?”常舅母陰陽怪氣的說。
孟晚的頭發沒挽上,那就是沒出嫁的小哥兒,還未出嫁就隨外男到親戚家,可不就是不檢點嗎。
孟晚怔愣了一下,什麽叫跑了個夫郎,該死的宋亭舟竟然還是個二婚?
不過隻一瞬他便恢複過來,仍舊笑對常舅母,“舅母說笑了,我是亭舟表哥的未婚夫郎,今日是來集會上做些小買賣的,路過舅母家,表哥非要進來看望您和舅舅,我這才厚顏登門,這是一點果子,拿來給孩子吃的,您別嫌棄。”
他前麵那些什麽未婚夫郎,又是做小買賣,什麽看望她們,常舅母是一句沒聽進去,眼睛死死盯著孟晚手裏的兩包點心。
“這是給我買的?”常舅母手往前伸。
孟晚拿著點心的手往後一縮,笑道:“舅母,咱們在院子裏說話也不太好吧?”
常舅母一拍大腿,親親熱熱的拉著孟晚的手,“嗨,你看我這人,光顧著說話了,哥兒快進來坐坐。亭舟啊,快扶你外祖母進屋,她年紀大了記性也不好,今兒又把錢給丟了,我這才說她兩句,讓你們見笑了。”
孟晚拎著那兩包點心先一步進屋,宋亭舟見狀扶著外祖母也往裏走。
老人家拍拍外孫子的手腕,“我見過這小哥兒,叫晚哥兒是吧?是個好孩子,往後好好對人家。外祖母年紀大了,沒幾天好活了,不用特意過來看我。”她話裏說不盡的蒼涼。
宋亭舟抿緊嘴唇,是他沒用,若是他能考中秀才,常金花不必如此受人白眼,舅母看在他的麵子上,也斷不會如此對外祖母。
到了屋孟晚也沒鬆手,緊緊捏著那兩包點心,直到宋亭舟扶著外祖母進來。
常家的屋子裏還算幹淨,炕上整齊的垛著被褥,有個三歲小童在炕上自顧自的玩手,白嫩的臉上有顆朱紅色的小痣,位置和孟晚的差不多,但更偏下一些,是完完全全長在臉上的,看來是位小哥兒。
常舅母將孩子抱起來親了口,“雨哥兒,看誰來看你來了?小嫂嫂給你帶糕糕來了。”
孟晚忙解釋道:“舅母,您這就說錯了,我叫您舅母是按著親戚的份上叫的,我與表哥雖然訂了親,可到底還未成親,您這樣叫,若是傳了出去,我真是……我……”
孟晚假裝羞愧傷心,用手擋著眼角假哭,“我還不如一頭撞死在常家門口!”
常舅母眼皮一跳,嘴角的笑都差點維持不住,“是舅母說錯了,雨哥兒,來叫哥哥。”
誰家上門做客張嘴閉嘴吊死的,真是和她那個大姑姐一樣晦氣,要不是那兩包果子,誰讓他進屋!
孟晚破涕為笑,“雨哥兒真是可愛,哥哥給你拆果子吃。”
他直接將那包貴的千層糕拆了開,遞給雨哥兒一塊。又順手給外祖母和宋亭舟一人一塊,接著自己也拿了塊開吃。
“鋪子裏的果子賣的就是好吃,舅母,你也嚐嚐啊?”他花了這麽老多錢,自己不吃一塊再走豈不是虧死!
常舅母臉拉了多老長,她眼裏這兩包果子已經是她家的東西了,被分出來這麽多心疼的要死,偏偏又不能從人手裏搶來,怕孟晚再分了另一包,忙說:“晚哥兒,舅母不吃,你舅舅還沒迴來,舅母這就將果子放起來給你舅舅留著。”
孟晚知道不能做的太過分,直接將剩下的果子都遞給她,“既然是留給舅舅的,舅母就快些放起來吧,我和表哥往後若是搬到鎮上,定然常帶著果子過來串門。”
常舅母接了果子這才又重新笑起來,“你這孩子真是嘴巧,想來直接上門就是了,咱們是實在親戚,哪兒還用次次都送禮的。”
討完媳婦還能在鎮上買房?死小子讀書敗了那麽多錢,難道常金花手裏還有錢在?
本來想收了點心就趕他們走的,聽孟晚這麽說常舅母又在心裏多了幾分思量。
這沒過門的新夫郎出手這麽大方,一看就不是個過日子的,要是往後真在鎮上過日子,從他手裏逗些東西也方便。
孟晚起身,煞有其事的說:“該有的禮肯定要有的,亭舟表哥有個同窗的表姑就是因為不孝敬公婆被人告到縣城的衙門裏去了,聽說被打了二十個板子不說,三四十歲的年紀,孩子都生了兩個,竟然還被縣太爺勒令夫家休妻了。”
常舅母滿臉難以置信,“縣太爺還管這事?”
孟晚說的真真的,“那可不,不是表哥的同窗和他說,我們哪兒知道縣太爺的事啊!”
宋亭舟跟著他起身,也學著孟晚扯謊,“是我同窗和我說的,他還去過縣城府衙。”
看著被他軟硬兼施嚇得一愣一愣的常舅母,孟晚笑了,“舅母,我和表哥就先告辭了。”
常舅母假模假樣的笑著:“哥兒不待了?留下吃了飯再迴吧。”
孟晚看著她懷裏的小哥兒,“舅母平日上有老下有小,定是一堆活計,我們就不勞舅母了。舅母留步吧,外麵冷,別凍著孩子。”
老太太在炕角虛虛的坐著,見他們要走也沒起身,低著頭抹眼淚。
孟晚看著心裏也難受,隔著門簾對她說:“外祖母,今兒的果子好吃嗎?下迴來我們還給你帶,這次買的不多,隻能讓您老人家嚐嚐味,剩下的還得留給舅舅。”
常舅母現在一聽這話便不自覺的覺得是個套,仿佛下一秒就被告發虐待婆母,給抓去打了板子。
“那麽老些的點心你舅舅哪兒吃得完,一會兒我就拿去婆母那屋。”
關上門誰也不知道她是真拿假拿,但好歹能約束她些,不要動不動打罵外祖母。
這些宋亭舟也能看明白,出了常家大門,他壓著聲音對孟晚說:“多謝你。”
孟晚這邊還在心疼巨資購買預備過年的果子,自己才吃上一塊,那邊聽出宋亭舟情緒不好——非常沒心情安慰他!
他情緒還不好呢!
“晚哥兒,怎麽迴事啊,你和亭舟沒事吧?”滿哥兒和大力縱然沒聽到什麽動靜,也依舊沒走,兩口子實實在在的在路口幹等了他們半天。
對比起來孟晚就不太實在了,他是個極會隱藏情緒的人。
收起對昂貴點心的哀悼,他對滿哥兒揚起嘴角,聲音微揚,“巷子裏住著的是我姨的娘家人,剛進去坐了會兒,給老人家留了兩斤果子,隻是舅母家像是要燒火造飯了,沒好意思多留。”
巷子裏住了三四戶人家,有的正光明正大的踩著門檻子聽閑話。
孟晚她們走後這幾位大嬸擠眉弄眼的曲咕開。
“不正不晚的,煙囪都沒冒煙,造哪門子飯?”
“你傻啊,人家這是不想留客的推辭。”
“那可真夠摳的,聽說還帶了點心上門,那玩意最便宜的也八十文呢。”
都在鎮上住著,多少是有些家底的,但也不是平日都舍得買這麽貴的糕點,隻能過年過節買個半斤給孩子老人解解饞。
“剛那小哥兒說是給常老太太買的果子。”
常舅母打罵老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左右鄰居看盡了笑話,麵上遇見還笑嗬嗬的,背地裏誰不罵她彪悍?
還給老人家買的果子,老人家不挨打都是好的,還吃的上果子呢。
沒成想自這日起,常家倒真是安靜不少,打罵聲幾不可聞。
——
孟晚四人相伴同行,這次路上再無波瀾,順順利利的進了家門。
“姨,我們迴來了。”
家裏大門敞開,孟晚喊了一聲往屋裏走。
“剛才的事就別和娘說了,免得她傷心。”宋亭舟摘了背簍,在廚房說了句。
孟晚沒好氣的看他一眼,嘴唇微動,“我還用你說?”
宋亭舟低頭,受氣似的整理背簍裏的東西。
常金花掀了布簾子出來,“你倆怎麽迴來這麽晚?眼見著天都快黑了。大郎你去把大門插上,我拾了碗筷這就開飯。”
常金花燉了酸菜燉凍豆腐,又切了好幾片走油肉放裏麵燉。天氣冷的在廚房吃飯都凍手凍腳,村裏家家戶戶把炕桌放炕上吃飯用,宋家也不例外。
大屋炕上擺好了炕桌,常金花盛了大鍋裏的菜放到桌上,“今兒攤子上的凍豆腐賣的比豆腐還好,買的人多,又隻有咱家攤子上有,帶著買豆腐的人也多了。早知道前幾日便多做些凍豆腐了,這東西還好拿放。”
宋亭舟進來,三人舀了飯坐下開吃。
孟晚在集市上吃了包子,還有糖葫蘆和千層糕,這會還不算太餓,於是邊慢條斯理的吃,邊同常金花說話。
“也幸好這兩天沒下雪,天氣沒前幾日冷,不然豆腐用棉被捂住估計也會凍住,咱們就隻能賣凍豆腐了。”
常金花今日高興,說話都比往日多些。
“明日你田伯娘家殺豬,我去她家稱點豬肉過年吃,你去不去?”
孟晚想都不想的說:“去去去。”
村裏的年味重,不管小孩還是大人都盼著過個好年。去湊熱鬧嘛,多有意思啊。
“老不死的,錢呢?你不是還藏了棺材本嗎?咋可能一分沒有了?”
又道期期艾艾的老婦人聲音響起,“不是我不拿,真沒有了,你公爹走的時候都給他辦白事用了。”
“你還裝,你孫子成婚你連一毛錢都不出,有你這樣做奶的?”
“你公爹走的時候手裏的錢不是都交到你們手裏了嗎?我真的沒有錢了。”
“你個老不死的還敢狡辯,這些年是誰養著你,你都忘了吧!看我不給你點顏色瞧瞧!”
孟晚隱約覺得那道蒼老的婦人聲音有些耳熟,向前走了兩步覺得不對,跟在他身後的宋亭舟怎麽停下了?
宋亭舟一直在忍,他捏著拳頭從那條巷子前路過時,到底還是沒忍住。
“晚哥兒,你和大力他們先走,我一會就跟上。”他說完便腳步匆匆的往巷子裏走。
孟晚既有些擔心,又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不敢貿然跟上去,隻能停在原地幹著急。
滿哥兒和大力兩兩相望,也糊塗著,不知該走該留。
孟晚眼見著宋亭舟走進一戶人家,咬了咬牙,“大力,我進去看看,要是有什麽不對的我喊你,你就也進去幫幫忙。若是不喊你,過了一會兒你們就先走。”
大力應承道:“誒,行!”
孟晚腳步急促的跟上去,就見宋亭舟護在個老婦人跟前,被人指著鼻子罵。
“你個小崽子,能耐了是吧,你忘了前幾年你小,住在我家吃我的喝我的了!”
不大的小院子裏,台階上站著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女人,叉著個腰對著宋亭舟叫罵。
孟晚聽著她的話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女人便是宋亭舟的舅母,再一看宋亭舟身後的老婦人,果然是之前見過一麵的常金花之母。
他與宋亭舟訂婚這麽大的事常金花都沒通知兄弟和老娘,想必是兩家如今真的鬧得很僵。
宋亭舟本就不是善辯之人,隻是護著年邁的外祖母,不讓舅母再動手。
孟晚躲在門口沉思了一會兒,如今的社會畢竟不像現代那麽方便,能直接接了外祖母就走。
如今常家有兒子在,外祖母是萬萬沒道理住到女兒家去的,便是她肯,宋亭舟舅舅一家為了名聲也不可能放人。
宋亭舟是晚輩,且今後還打算走仕途,這個當口上門吵架隻會毀壞他的名聲。
縱然生氣,可如今除了忍,暫無他法。
孟晚想通了事情關竅,換了個笑臉走進院子,打斷了宋亭舟舅母常氏接連不斷的辱罵。
“這便是舅母吧,您氣色真好。”罵人罵的上頭,臉紅脖子粗的。
常舅母狐疑的看著孟晚,“你誰啊?上我們家幹啥?”
一直被噴的宋亭舟終於從啞巴狀態走出來,“晚哥兒你先走,一會我就……”
“別說話。”孟晚氣不打一處來,宋亭舟到底年少,看著再老成也有幾分氣血在,冒冒然然的闖到人家家裏,除了挨一頓臭罵半點也改變不了什麽。他一走,外祖母隻會受到更嚴厲的苛責。
“好啊,原來你倆是一家的,我的好大外甥長本事了,跑了個夫郎,這是又勾搭來一個?”常舅母陰陽怪氣的說。
孟晚的頭發沒挽上,那就是沒出嫁的小哥兒,還未出嫁就隨外男到親戚家,可不就是不檢點嗎。
孟晚怔愣了一下,什麽叫跑了個夫郎,該死的宋亭舟竟然還是個二婚?
不過隻一瞬他便恢複過來,仍舊笑對常舅母,“舅母說笑了,我是亭舟表哥的未婚夫郎,今日是來集會上做些小買賣的,路過舅母家,表哥非要進來看望您和舅舅,我這才厚顏登門,這是一點果子,拿來給孩子吃的,您別嫌棄。”
他前麵那些什麽未婚夫郎,又是做小買賣,什麽看望她們,常舅母是一句沒聽進去,眼睛死死盯著孟晚手裏的兩包點心。
“這是給我買的?”常舅母手往前伸。
孟晚拿著點心的手往後一縮,笑道:“舅母,咱們在院子裏說話也不太好吧?”
常舅母一拍大腿,親親熱熱的拉著孟晚的手,“嗨,你看我這人,光顧著說話了,哥兒快進來坐坐。亭舟啊,快扶你外祖母進屋,她年紀大了記性也不好,今兒又把錢給丟了,我這才說她兩句,讓你們見笑了。”
孟晚拎著那兩包點心先一步進屋,宋亭舟見狀扶著外祖母也往裏走。
老人家拍拍外孫子的手腕,“我見過這小哥兒,叫晚哥兒是吧?是個好孩子,往後好好對人家。外祖母年紀大了,沒幾天好活了,不用特意過來看我。”她話裏說不盡的蒼涼。
宋亭舟抿緊嘴唇,是他沒用,若是他能考中秀才,常金花不必如此受人白眼,舅母看在他的麵子上,也斷不會如此對外祖母。
到了屋孟晚也沒鬆手,緊緊捏著那兩包點心,直到宋亭舟扶著外祖母進來。
常家的屋子裏還算幹淨,炕上整齊的垛著被褥,有個三歲小童在炕上自顧自的玩手,白嫩的臉上有顆朱紅色的小痣,位置和孟晚的差不多,但更偏下一些,是完完全全長在臉上的,看來是位小哥兒。
常舅母將孩子抱起來親了口,“雨哥兒,看誰來看你來了?小嫂嫂給你帶糕糕來了。”
孟晚忙解釋道:“舅母,您這就說錯了,我叫您舅母是按著親戚的份上叫的,我與表哥雖然訂了親,可到底還未成親,您這樣叫,若是傳了出去,我真是……我……”
孟晚假裝羞愧傷心,用手擋著眼角假哭,“我還不如一頭撞死在常家門口!”
常舅母眼皮一跳,嘴角的笑都差點維持不住,“是舅母說錯了,雨哥兒,來叫哥哥。”
誰家上門做客張嘴閉嘴吊死的,真是和她那個大姑姐一樣晦氣,要不是那兩包果子,誰讓他進屋!
孟晚破涕為笑,“雨哥兒真是可愛,哥哥給你拆果子吃。”
他直接將那包貴的千層糕拆了開,遞給雨哥兒一塊。又順手給外祖母和宋亭舟一人一塊,接著自己也拿了塊開吃。
“鋪子裏的果子賣的就是好吃,舅母,你也嚐嚐啊?”他花了這麽老多錢,自己不吃一塊再走豈不是虧死!
常舅母臉拉了多老長,她眼裏這兩包果子已經是她家的東西了,被分出來這麽多心疼的要死,偏偏又不能從人手裏搶來,怕孟晚再分了另一包,忙說:“晚哥兒,舅母不吃,你舅舅還沒迴來,舅母這就將果子放起來給你舅舅留著。”
孟晚知道不能做的太過分,直接將剩下的果子都遞給她,“既然是留給舅舅的,舅母就快些放起來吧,我和表哥往後若是搬到鎮上,定然常帶著果子過來串門。”
常舅母接了果子這才又重新笑起來,“你這孩子真是嘴巧,想來直接上門就是了,咱們是實在親戚,哪兒還用次次都送禮的。”
討完媳婦還能在鎮上買房?死小子讀書敗了那麽多錢,難道常金花手裏還有錢在?
本來想收了點心就趕他們走的,聽孟晚這麽說常舅母又在心裏多了幾分思量。
這沒過門的新夫郎出手這麽大方,一看就不是個過日子的,要是往後真在鎮上過日子,從他手裏逗些東西也方便。
孟晚起身,煞有其事的說:“該有的禮肯定要有的,亭舟表哥有個同窗的表姑就是因為不孝敬公婆被人告到縣城的衙門裏去了,聽說被打了二十個板子不說,三四十歲的年紀,孩子都生了兩個,竟然還被縣太爺勒令夫家休妻了。”
常舅母滿臉難以置信,“縣太爺還管這事?”
孟晚說的真真的,“那可不,不是表哥的同窗和他說,我們哪兒知道縣太爺的事啊!”
宋亭舟跟著他起身,也學著孟晚扯謊,“是我同窗和我說的,他還去過縣城府衙。”
看著被他軟硬兼施嚇得一愣一愣的常舅母,孟晚笑了,“舅母,我和表哥就先告辭了。”
常舅母假模假樣的笑著:“哥兒不待了?留下吃了飯再迴吧。”
孟晚看著她懷裏的小哥兒,“舅母平日上有老下有小,定是一堆活計,我們就不勞舅母了。舅母留步吧,外麵冷,別凍著孩子。”
老太太在炕角虛虛的坐著,見他們要走也沒起身,低著頭抹眼淚。
孟晚看著心裏也難受,隔著門簾對她說:“外祖母,今兒的果子好吃嗎?下迴來我們還給你帶,這次買的不多,隻能讓您老人家嚐嚐味,剩下的還得留給舅舅。”
常舅母現在一聽這話便不自覺的覺得是個套,仿佛下一秒就被告發虐待婆母,給抓去打了板子。
“那麽老些的點心你舅舅哪兒吃得完,一會兒我就拿去婆母那屋。”
關上門誰也不知道她是真拿假拿,但好歹能約束她些,不要動不動打罵外祖母。
這些宋亭舟也能看明白,出了常家大門,他壓著聲音對孟晚說:“多謝你。”
孟晚這邊還在心疼巨資購買預備過年的果子,自己才吃上一塊,那邊聽出宋亭舟情緒不好——非常沒心情安慰他!
他情緒還不好呢!
“晚哥兒,怎麽迴事啊,你和亭舟沒事吧?”滿哥兒和大力縱然沒聽到什麽動靜,也依舊沒走,兩口子實實在在的在路口幹等了他們半天。
對比起來孟晚就不太實在了,他是個極會隱藏情緒的人。
收起對昂貴點心的哀悼,他對滿哥兒揚起嘴角,聲音微揚,“巷子裏住著的是我姨的娘家人,剛進去坐了會兒,給老人家留了兩斤果子,隻是舅母家像是要燒火造飯了,沒好意思多留。”
巷子裏住了三四戶人家,有的正光明正大的踩著門檻子聽閑話。
孟晚她們走後這幾位大嬸擠眉弄眼的曲咕開。
“不正不晚的,煙囪都沒冒煙,造哪門子飯?”
“你傻啊,人家這是不想留客的推辭。”
“那可真夠摳的,聽說還帶了點心上門,那玩意最便宜的也八十文呢。”
都在鎮上住著,多少是有些家底的,但也不是平日都舍得買這麽貴的糕點,隻能過年過節買個半斤給孩子老人解解饞。
“剛那小哥兒說是給常老太太買的果子。”
常舅母打罵老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左右鄰居看盡了笑話,麵上遇見還笑嗬嗬的,背地裏誰不罵她彪悍?
還給老人家買的果子,老人家不挨打都是好的,還吃的上果子呢。
沒成想自這日起,常家倒真是安靜不少,打罵聲幾不可聞。
——
孟晚四人相伴同行,這次路上再無波瀾,順順利利的進了家門。
“姨,我們迴來了。”
家裏大門敞開,孟晚喊了一聲往屋裏走。
“剛才的事就別和娘說了,免得她傷心。”宋亭舟摘了背簍,在廚房說了句。
孟晚沒好氣的看他一眼,嘴唇微動,“我還用你說?”
宋亭舟低頭,受氣似的整理背簍裏的東西。
常金花掀了布簾子出來,“你倆怎麽迴來這麽晚?眼見著天都快黑了。大郎你去把大門插上,我拾了碗筷這就開飯。”
常金花燉了酸菜燉凍豆腐,又切了好幾片走油肉放裏麵燉。天氣冷的在廚房吃飯都凍手凍腳,村裏家家戶戶把炕桌放炕上吃飯用,宋家也不例外。
大屋炕上擺好了炕桌,常金花盛了大鍋裏的菜放到桌上,“今兒攤子上的凍豆腐賣的比豆腐還好,買的人多,又隻有咱家攤子上有,帶著買豆腐的人也多了。早知道前幾日便多做些凍豆腐了,這東西還好拿放。”
宋亭舟進來,三人舀了飯坐下開吃。
孟晚在集市上吃了包子,還有糖葫蘆和千層糕,這會還不算太餓,於是邊慢條斯理的吃,邊同常金花說話。
“也幸好這兩天沒下雪,天氣沒前幾日冷,不然豆腐用棉被捂住估計也會凍住,咱們就隻能賣凍豆腐了。”
常金花今日高興,說話都比往日多些。
“明日你田伯娘家殺豬,我去她家稱點豬肉過年吃,你去不去?”
孟晚想都不想的說:“去去去。”
村裏的年味重,不管小孩還是大人都盼著過個好年。去湊熱鬧嘛,多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