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別讓生活耗盡向往,至少我們還有詩和遠方,蝦和蟹黃
哥,塌房不是入土,幹點陽間事吧 作者:我火啦爆火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天後,周五晚上十點。
陳放坐在電腦前,整理明天晚上澄清用的材料。
他前天白天就跟導演提出,希望周六晚上的篝火晚會上,能給他十五分鍾的時間,以對話的方式來澄清。導演請示領導後,認為這對《奇遇記》的熱度與知名度、第一期剪輯版的會員收益,以及第二期有很大幫助,便答應下來。
導演為此還肉眼可見地激動了半天。五月份,大大小小的綜藝共有70部播出。已經播出綜藝裏,《奇遇記》的各時段平均收視數據排在前20%的位置。但這個月還有十多天,說不定有黑馬出現。篝火晚會再來波大的,或許就能坐穩前20%了。
陳放倒不關心綜藝,他現在隻關心澄清內容,與明晚到底有多少人會看直播。
陳放緊盯屏幕,繼續梳理明晚澄清的文案。
就在這時,房門響起敲門聲。
陳放起身開門,是郭叢新。
郭叢新遞來一袋棕色長條形食物,上麵沾著胡椒辣椒與芝麻,有點像小魚幹,“給,陳老師,這是魔芋幹。應該不長胖,你當零食吃吧。”
“謝謝了,你不用這麽客氣。”陳放收下,郭叢新天天送吃的,送得他都快不好意思了。
“這也不值錢。”郭叢新與平時大大咧咧的模樣不太一樣,略顯拘謹地笑笑,“陳老師,你吃點,心情會好很多。”
陳放皺起眉頭,“出什麽事了嗎?”
郭叢新臉上笑意一僵,沉默了會開口道:“我本來就想安慰你一下,看來你還不知道。”
“怎麽了?你別支支吾吾的,整得我更好奇。”
郭叢新深吸一口氣,“節目組過會肯定會來找你,我先跟你說,你有個心理準備吧。”
“秘密?要不進來坐著說?”
“不是秘密,就你個2g選手還不知道吧。坐門口說吧,你沒窗紗,晚上不放空氣,我不浪費你屋子裏氧氣了。”
陳放關上門,指了下樹下的藤椅,與郭叢新一起走過去,拉出椅子坐下,打開幹魔芋的袋子,塞了個進嘴裏。嗯?味道不錯啊,有嚼勁又有點q彈,調料味充裕。
郭叢新歎了口氣,“今晚八點多,姚婷在直播間哭了。緊接著沈采菡、江彤也發了小作文。你別上網看。我幫你概述一下吧,就是……為什麽加害者在聚光燈下被萬眾追捧,受害者卻永遠活在陰影中。”
陳放繼續嚼魔芋幹。
她這話說的,不去寫新媒體小說都浪費了天賦。
說白了,大部分人都有受害經曆,或在家庭或在職場或在學校。她的說法就是讓觀眾迴憶起自己身為受害者的經曆,去共情她,代入自己的經曆,與她站在同一陣營。
《奇遇記》明天結束,現在發出來,顯然是不想給他還手的機會。
不過,誰是獵人還說不準呢。
他正擔憂關注度不夠,鬧吧,鬧得越大越好。
他們想得意就得意吧,現在爬的越高,明晚摔得就越慘。
郭叢新在他眼前揮揮手,“陳老師,你沒事吧?實在不行,走作詞作曲家的路,也能生活對吧。”
陳放笑笑,“沒事,我習慣了。”
“那……”郭叢新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他從前沒關注這事兒沒發現,現在明白了,真正受傷的人怎麽自詡走不出來,會反反複複揭傷疤,把自己裝扮成受害者的信仰。這不就是為了賺錢變現嗎?
郭叢新指了指魔芋幹,“你多吃點,這個吃著很開心。”
陳放點點頭,又塞了兩個進嘴裏。
身後傳來腳步聲,迴頭一看,是趙矜,穿著晨間陽光的長袖t恤,拿著盒切塊蛋糕走過來。
嘶——狗鼻子啊?這都能聞著味過來要換吃的?
郭叢新估摸著趙矜不可能是來找自己的,畢竟他倆沒啥業務往來,站起身,“趙老師晚上好,我去跟朋友打個電話,你們聊。”
“你忙。”趙矜衝郭叢新點點頭後,坐下把蛋糕放在桌上,“換多了,吃不下,你這麽能吃送你吧。”
“送我?”陳放已經準備好拿魔芋幹跟她換了,沒想到居然是給他?
“嗯,據說吃甜的心情好。我今天心情不好,剛剛去換了一份。但我換多了,切了一半吃。留著會壞掉,出來想找個人解決。潘鵬鵬減肥,謝老師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正好你在這,給你吧。”
她是那種能晚上換蛋糕吃的人嗎?
但陳放也不想揣摩她的用意,她這麽說,那就這麽認為吧。
陳放接過蛋糕,把魔芋幹放桌上,“謝了,分你一半?”
“郭叢新給你的吧?你自己吃吧。”說完,她站起來,緩緩走了一步,又迴頭,眼神亂飄了兩下,雙手背在身後,語氣輕鬆說道,“工作真辛苦啊,明天終於結束了。那個……俗話說,別讓生活耗盡了耐心和向往,至少我們還有詩和遠方,排骨和湯,蝦和蟹黃,炸雞和脆皮腸。你吃吧。”
“嗯,謝謝。”陳放心裏一暖。雖然不想多想,但顯然,她跟郭叢新一樣,是來安慰自己的吧?
“你迴去吃吧,我走了拜拜。”趙矜揮揮手,步伐輕快朝東邊的房間走去。
“拜拜。”陳放拿起蛋糕和魔芋幹,迴到最西邊的房間。
路上還遇到潘鵬鵬,送了他一個雞腿。
陳放帶著三人給的食物,迴到房間,坐到書桌前,拿起手機。
他剛才一直用電腦沒看手機,這才發現家裏的群有兩條未讀消息。
一條是老媽一小時前發來的。
【老媽】:“小放,後天迴來對吧?午飯迴家吃嗎?你媽買了蝦仁和排骨,打算做糖醋口的,中午吃還是晚上吃?”
然後三十分鍾前,老爸又發了小貓崽的照片。
【老爸】:你看這小貓可愛嗎?你媽最近看學生在學校裏逗小貓,覺得可愛,想在家也養一隻。
陳放抬手撐住額頭,心裏有點酸澀。
他倆肯定是看到網上的消息,非常擔心,又不敢直接問。怕聊這個事情,滿足了他倆的關心欲望,卻給他增加心理壓力。所以就旁敲側擊。
老媽看似問什麽時候做好吃的,但實際上應該是希望他平安迴家。
至於老爸問他養貓的事情,更明顯了。老媽一向不喜歡貓,提出要養,肯定是因為貓對治療抑鬱症等問題有輔助作用,想養隻貓來安慰他。
陳放坐在電腦前,整理明天晚上澄清用的材料。
他前天白天就跟導演提出,希望周六晚上的篝火晚會上,能給他十五分鍾的時間,以對話的方式來澄清。導演請示領導後,認為這對《奇遇記》的熱度與知名度、第一期剪輯版的會員收益,以及第二期有很大幫助,便答應下來。
導演為此還肉眼可見地激動了半天。五月份,大大小小的綜藝共有70部播出。已經播出綜藝裏,《奇遇記》的各時段平均收視數據排在前20%的位置。但這個月還有十多天,說不定有黑馬出現。篝火晚會再來波大的,或許就能坐穩前20%了。
陳放倒不關心綜藝,他現在隻關心澄清內容,與明晚到底有多少人會看直播。
陳放緊盯屏幕,繼續梳理明晚澄清的文案。
就在這時,房門響起敲門聲。
陳放起身開門,是郭叢新。
郭叢新遞來一袋棕色長條形食物,上麵沾著胡椒辣椒與芝麻,有點像小魚幹,“給,陳老師,這是魔芋幹。應該不長胖,你當零食吃吧。”
“謝謝了,你不用這麽客氣。”陳放收下,郭叢新天天送吃的,送得他都快不好意思了。
“這也不值錢。”郭叢新與平時大大咧咧的模樣不太一樣,略顯拘謹地笑笑,“陳老師,你吃點,心情會好很多。”
陳放皺起眉頭,“出什麽事了嗎?”
郭叢新臉上笑意一僵,沉默了會開口道:“我本來就想安慰你一下,看來你還不知道。”
“怎麽了?你別支支吾吾的,整得我更好奇。”
郭叢新深吸一口氣,“節目組過會肯定會來找你,我先跟你說,你有個心理準備吧。”
“秘密?要不進來坐著說?”
“不是秘密,就你個2g選手還不知道吧。坐門口說吧,你沒窗紗,晚上不放空氣,我不浪費你屋子裏氧氣了。”
陳放關上門,指了下樹下的藤椅,與郭叢新一起走過去,拉出椅子坐下,打開幹魔芋的袋子,塞了個進嘴裏。嗯?味道不錯啊,有嚼勁又有點q彈,調料味充裕。
郭叢新歎了口氣,“今晚八點多,姚婷在直播間哭了。緊接著沈采菡、江彤也發了小作文。你別上網看。我幫你概述一下吧,就是……為什麽加害者在聚光燈下被萬眾追捧,受害者卻永遠活在陰影中。”
陳放繼續嚼魔芋幹。
她這話說的,不去寫新媒體小說都浪費了天賦。
說白了,大部分人都有受害經曆,或在家庭或在職場或在學校。她的說法就是讓觀眾迴憶起自己身為受害者的經曆,去共情她,代入自己的經曆,與她站在同一陣營。
《奇遇記》明天結束,現在發出來,顯然是不想給他還手的機會。
不過,誰是獵人還說不準呢。
他正擔憂關注度不夠,鬧吧,鬧得越大越好。
他們想得意就得意吧,現在爬的越高,明晚摔得就越慘。
郭叢新在他眼前揮揮手,“陳老師,你沒事吧?實在不行,走作詞作曲家的路,也能生活對吧。”
陳放笑笑,“沒事,我習慣了。”
“那……”郭叢新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他從前沒關注這事兒沒發現,現在明白了,真正受傷的人怎麽自詡走不出來,會反反複複揭傷疤,把自己裝扮成受害者的信仰。這不就是為了賺錢變現嗎?
郭叢新指了指魔芋幹,“你多吃點,這個吃著很開心。”
陳放點點頭,又塞了兩個進嘴裏。
身後傳來腳步聲,迴頭一看,是趙矜,穿著晨間陽光的長袖t恤,拿著盒切塊蛋糕走過來。
嘶——狗鼻子啊?這都能聞著味過來要換吃的?
郭叢新估摸著趙矜不可能是來找自己的,畢竟他倆沒啥業務往來,站起身,“趙老師晚上好,我去跟朋友打個電話,你們聊。”
“你忙。”趙矜衝郭叢新點點頭後,坐下把蛋糕放在桌上,“換多了,吃不下,你這麽能吃送你吧。”
“送我?”陳放已經準備好拿魔芋幹跟她換了,沒想到居然是給他?
“嗯,據說吃甜的心情好。我今天心情不好,剛剛去換了一份。但我換多了,切了一半吃。留著會壞掉,出來想找個人解決。潘鵬鵬減肥,謝老師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正好你在這,給你吧。”
她是那種能晚上換蛋糕吃的人嗎?
但陳放也不想揣摩她的用意,她這麽說,那就這麽認為吧。
陳放接過蛋糕,把魔芋幹放桌上,“謝了,分你一半?”
“郭叢新給你的吧?你自己吃吧。”說完,她站起來,緩緩走了一步,又迴頭,眼神亂飄了兩下,雙手背在身後,語氣輕鬆說道,“工作真辛苦啊,明天終於結束了。那個……俗話說,別讓生活耗盡了耐心和向往,至少我們還有詩和遠方,排骨和湯,蝦和蟹黃,炸雞和脆皮腸。你吃吧。”
“嗯,謝謝。”陳放心裏一暖。雖然不想多想,但顯然,她跟郭叢新一樣,是來安慰自己的吧?
“你迴去吃吧,我走了拜拜。”趙矜揮揮手,步伐輕快朝東邊的房間走去。
“拜拜。”陳放拿起蛋糕和魔芋幹,迴到最西邊的房間。
路上還遇到潘鵬鵬,送了他一個雞腿。
陳放帶著三人給的食物,迴到房間,坐到書桌前,拿起手機。
他剛才一直用電腦沒看手機,這才發現家裏的群有兩條未讀消息。
一條是老媽一小時前發來的。
【老媽】:“小放,後天迴來對吧?午飯迴家吃嗎?你媽買了蝦仁和排骨,打算做糖醋口的,中午吃還是晚上吃?”
然後三十分鍾前,老爸又發了小貓崽的照片。
【老爸】:你看這小貓可愛嗎?你媽最近看學生在學校裏逗小貓,覺得可愛,想在家也養一隻。
陳放抬手撐住額頭,心裏有點酸澀。
他倆肯定是看到網上的消息,非常擔心,又不敢直接問。怕聊這個事情,滿足了他倆的關心欲望,卻給他增加心理壓力。所以就旁敲側擊。
老媽看似問什麽時候做好吃的,但實際上應該是希望他平安迴家。
至於老爸問他養貓的事情,更明顯了。老媽一向不喜歡貓,提出要養,肯定是因為貓對治療抑鬱症等問題有輔助作用,想養隻貓來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