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文淵書庫的文星杯
哥,塌房不是入土,幹點陽間事吧 作者:我火啦爆火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放眼睛一亮。
係統裏還有《鬼吹燈》大禮包沒提取。他本來就想找個比賽發出這部作品。
《鬼吹燈》在從前那個世界算網文。
但在這個世界,網文非常重視情緒發泄,非要衝網文的賽道的話,曝光是個大問題。至少在前期是個大問題。
而在他印象裏,文星杯的獲獎小說有很多題材,現實題材、曆史題材、科幻題材、奇幻題材、愛情題材都有。
對《鬼吹燈》而言,反倒是這種傳統的比賽更合適。
先去試試,反正試試又不要版權。
成功了的話,第一部就能拿到多平台合作曝光。
失敗了再另謀出路唄。
陳放掏出手機,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剛想看看比賽介紹,就聽到旁邊傳來副導演的腳步聲。
向海濤驚訝道:“陳老師,你……對文星杯征稿感興趣?”在他看來,陳放參加綜藝也好,唱歌也罷,甚至抓蛇爬山兩小時都算,就為了一個目標——翻紅。所以陳放掃碼的行為落到他眼裏,也離不開這個目的。
向海濤難以置信地望著陳放。
他為了翻紅,什麽機會都不放過啊?連文學領域都想插一腳?
雖說大部分作者非科班出身,也是半路出家,但你個偶像……
向海濤目光複雜打量著陳放。
不是,哥們,你這拚得挺跨界啊。咋說呢?你有這種毅力,做什麽都會成功的。
陳放笑道:“好奇而已。”
向海濤眉頭微皺,好心提醒道:“你還是把精力放在寫歌上吧,雖然有不少黑料,但《一葷一素》還是挺受歡迎的,你走寫歌的路,肯定要比寫作出成績快。你本科學的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吧?”
“對。”
向海濤攤攤手,“是吧,你跟文學不沾邊,還是好好寫歌吧。”
陳放側頭對上他的目光,“沾點邊,我爸媽是文學院的老師,而且他們同事當中有人研究現代文學,專門研究文星杯獲獎作品,從小聽多了,多少有點積累。而且我真的隻是好奇。”
向海濤目光落到5月20號的截止時間上,信他隻是好奇了。
距離征稿截止時間就剩兩周,他現在掃碼也來不及寫吧。
向海濤順著他的話繼續閑聊:“爸媽搞文學,你學作曲,那後來怎麽走偶像的路了?”
問完這話,就見陳放仰頭,仿佛在凝視遙遠的過去,聲音悲涼道:“被命運逼得走投無路了。”
“啊?”向海濤心裏咯噔一聲,戳人家痛處了?他尷尬道,“不好意思啊。”
【向海濤負麵情緒值+66】
“我……”陳放自嘲笑笑,“本來隻想好好寫歌。可走哪都會被人要聯係方式,動輒碰到星探。實在被煩的沒辦法了啊。老天爺非要讓我靠臉吃飯,我能怎麽辦?”
向海濤咧著的嘴角緩緩垂下,眯起眼睛。
不是哥們……什麽破路,你都能凡爾賽?
靠!活該這個小屁孩塌房!
【向海濤負麵情緒值+366!】
陳放笑道:“但能讓更多人聽到我的歌也挺好的。”
向海濤抱著胳膊,“你還是好好找個公司吧。簽個中小型公司,這種娛樂公司願意承擔風險,高風險高機遇。像無憂傳媒,就挺好的嘛。”
“謝謝向導,迴頭我了解一下。”陳放隨口應下。
向導雖然被他薅羊毛薅得語氣不太好,但說這話是好心。
不過,這是建立在他不能澄清基礎上的建議。
陳放看向海報上的“5月20日”。
這是文星杯的截止時間,也是晨間陽光與他約定的時間。
14天後的20日,自己應該已經大翻身了吧?
剛想到這,向海濤手裏的電話鈴聲響起,他接通電話,“喂,師傅,您到了?好,我們馬上出去。”
……
晚上八點,陳放迴到民宿,打開盒飯。
明後天,因為是上班的日子,節目組安排的內容文化氛圍很足,但沒多少噱頭,上午帶他們體驗當地文化,下午了解趕屍的攝魂鈴與鎮屍符。
綜藝結束前,最主要的活動有兩場。一是這周六的“湘西小屋”,他們四個明星與當地村民一起做飯,圍坐在一起聊天。有點像蘑菇屋。
二是下周六,17號,最後一天在山裏舉行趕屍儀式,晚上還有篝火晚會。然後綜藝就結束了。
陳放掰開一次性筷子,邊吃飯邊看文星杯的介紹與比賽日程。
文星杯由文淵書庫在1970年代創建,征集麵向年輕人的作品,主要讀者目標群體是40歲以下的讀者。與之相對還有個以40歲以上讀者為受眾的“文宿杯”。按年齡劃分是因為,兩個獎項的合作方、宣傳與銷售渠道不同。
文星杯與各地書店、數字閱讀平台、高校圖書館、國際出版商合作,獲獎作品會在線下線上大力宣傳,廣泛推廣。
陳放滑到日程安排頁麵。
5月20號征稿結束,就進入初審複審終審與評獎環節。6月18日通知作者評選結果並開始籌備印刷。
6月30號公布獲獎名單並開展宣傳活動。7月12號開售。
如果能拿獎出版,正好趕上暑假,小孩子裏膽小的比例高點,可以狠狠薅一波負麵情緒值。
陳放放下手機,迅速吃完飯打開電腦,點開桌麵上《鬼吹燈1:精絕古城》的文檔。
同時打開係統界麵,迅速敲擊鍵盤。
第一部一共25萬字,前些天閑著沒事時,他已經打出來4萬字。接下來抓緊時間寫,20號之前把第一部發到報名郵箱。
敲了一小時鍵盤後,陳放不禁在心裏吐槽:蠢貨係統,就不能直接把文檔投到電腦裏嗎?
【o(╥﹏╥)o】
“行行,你最乖了。”陳放在心裏安慰了聲統子,繼續飛快敲擊鍵盤。
係統裏還有《鬼吹燈》大禮包沒提取。他本來就想找個比賽發出這部作品。
《鬼吹燈》在從前那個世界算網文。
但在這個世界,網文非常重視情緒發泄,非要衝網文的賽道的話,曝光是個大問題。至少在前期是個大問題。
而在他印象裏,文星杯的獲獎小說有很多題材,現實題材、曆史題材、科幻題材、奇幻題材、愛情題材都有。
對《鬼吹燈》而言,反倒是這種傳統的比賽更合適。
先去試試,反正試試又不要版權。
成功了的話,第一部就能拿到多平台合作曝光。
失敗了再另謀出路唄。
陳放掏出手機,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剛想看看比賽介紹,就聽到旁邊傳來副導演的腳步聲。
向海濤驚訝道:“陳老師,你……對文星杯征稿感興趣?”在他看來,陳放參加綜藝也好,唱歌也罷,甚至抓蛇爬山兩小時都算,就為了一個目標——翻紅。所以陳放掃碼的行為落到他眼裏,也離不開這個目的。
向海濤難以置信地望著陳放。
他為了翻紅,什麽機會都不放過啊?連文學領域都想插一腳?
雖說大部分作者非科班出身,也是半路出家,但你個偶像……
向海濤目光複雜打量著陳放。
不是,哥們,你這拚得挺跨界啊。咋說呢?你有這種毅力,做什麽都會成功的。
陳放笑道:“好奇而已。”
向海濤眉頭微皺,好心提醒道:“你還是把精力放在寫歌上吧,雖然有不少黑料,但《一葷一素》還是挺受歡迎的,你走寫歌的路,肯定要比寫作出成績快。你本科學的是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吧?”
“對。”
向海濤攤攤手,“是吧,你跟文學不沾邊,還是好好寫歌吧。”
陳放側頭對上他的目光,“沾點邊,我爸媽是文學院的老師,而且他們同事當中有人研究現代文學,專門研究文星杯獲獎作品,從小聽多了,多少有點積累。而且我真的隻是好奇。”
向海濤目光落到5月20號的截止時間上,信他隻是好奇了。
距離征稿截止時間就剩兩周,他現在掃碼也來不及寫吧。
向海濤順著他的話繼續閑聊:“爸媽搞文學,你學作曲,那後來怎麽走偶像的路了?”
問完這話,就見陳放仰頭,仿佛在凝視遙遠的過去,聲音悲涼道:“被命運逼得走投無路了。”
“啊?”向海濤心裏咯噔一聲,戳人家痛處了?他尷尬道,“不好意思啊。”
【向海濤負麵情緒值+66】
“我……”陳放自嘲笑笑,“本來隻想好好寫歌。可走哪都會被人要聯係方式,動輒碰到星探。實在被煩的沒辦法了啊。老天爺非要讓我靠臉吃飯,我能怎麽辦?”
向海濤咧著的嘴角緩緩垂下,眯起眼睛。
不是哥們……什麽破路,你都能凡爾賽?
靠!活該這個小屁孩塌房!
【向海濤負麵情緒值+366!】
陳放笑道:“但能讓更多人聽到我的歌也挺好的。”
向海濤抱著胳膊,“你還是好好找個公司吧。簽個中小型公司,這種娛樂公司願意承擔風險,高風險高機遇。像無憂傳媒,就挺好的嘛。”
“謝謝向導,迴頭我了解一下。”陳放隨口應下。
向導雖然被他薅羊毛薅得語氣不太好,但說這話是好心。
不過,這是建立在他不能澄清基礎上的建議。
陳放看向海報上的“5月20日”。
這是文星杯的截止時間,也是晨間陽光與他約定的時間。
14天後的20日,自己應該已經大翻身了吧?
剛想到這,向海濤手裏的電話鈴聲響起,他接通電話,“喂,師傅,您到了?好,我們馬上出去。”
……
晚上八點,陳放迴到民宿,打開盒飯。
明後天,因為是上班的日子,節目組安排的內容文化氛圍很足,但沒多少噱頭,上午帶他們體驗當地文化,下午了解趕屍的攝魂鈴與鎮屍符。
綜藝結束前,最主要的活動有兩場。一是這周六的“湘西小屋”,他們四個明星與當地村民一起做飯,圍坐在一起聊天。有點像蘑菇屋。
二是下周六,17號,最後一天在山裏舉行趕屍儀式,晚上還有篝火晚會。然後綜藝就結束了。
陳放掰開一次性筷子,邊吃飯邊看文星杯的介紹與比賽日程。
文星杯由文淵書庫在1970年代創建,征集麵向年輕人的作品,主要讀者目標群體是40歲以下的讀者。與之相對還有個以40歲以上讀者為受眾的“文宿杯”。按年齡劃分是因為,兩個獎項的合作方、宣傳與銷售渠道不同。
文星杯與各地書店、數字閱讀平台、高校圖書館、國際出版商合作,獲獎作品會在線下線上大力宣傳,廣泛推廣。
陳放滑到日程安排頁麵。
5月20號征稿結束,就進入初審複審終審與評獎環節。6月18日通知作者評選結果並開始籌備印刷。
6月30號公布獲獎名單並開展宣傳活動。7月12號開售。
如果能拿獎出版,正好趕上暑假,小孩子裏膽小的比例高點,可以狠狠薅一波負麵情緒值。
陳放放下手機,迅速吃完飯打開電腦,點開桌麵上《鬼吹燈1:精絕古城》的文檔。
同時打開係統界麵,迅速敲擊鍵盤。
第一部一共25萬字,前些天閑著沒事時,他已經打出來4萬字。接下來抓緊時間寫,20號之前把第一部發到報名郵箱。
敲了一小時鍵盤後,陳放不禁在心裏吐槽:蠢貨係統,就不能直接把文檔投到電腦裏嗎?
【o(╥﹏╥)o】
“行行,你最乖了。”陳放在心裏安慰了聲統子,繼續飛快敲擊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