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發展趨勢
足球:十九歲喜提大器晚成係統! 作者:納悶的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去,伊基塔在比賽中來了個蠍子擺尾。
最先知道的是球場看球的觀眾,然後是電視機前的觀眾。
成功了自然名聲大噪。
失敗了,頂多也就是聽聽球場上的罵聲。
或者是被電視機前的觀眾隔空臭罵兩句。
不痛不癢,球員們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但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通常你罰丟了一個點球,比賽結束後在個人社交賬號下都會罵聲一片。
再加上,未來的足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這就造成了球員們仿佛是一顆顆工廠加工好的螺絲一樣。
他們不會有什麽個性了,因為一次的失誤,可能就會斷送一個人的職業前途。
如果你覺得不對,你可以去問問曾經的利物浦門將卡裏烏斯。
這位大哥在歐冠決賽中,手拋球砸在了本澤馬身上,結果造成了烏龍球。
後麵又來了一次黃油手,結果直接造成了球隊的落後。
在那之後,他很快就淡出了主流視野中。
原本的足球,一支球隊內的球員水平,大部分都是65-75。
偶爾蹦出一個90的,那就是極富個性的天才!
可自從2010年後,不光是豪門開始普遍進行科學訓練。
就連普通球會都開始進行了這樣的訓練。
也是,球員們普遍的能力漲到了80左右,再冒出一個90的球員。
他還敢浪嗎?
於是,比賽中決定勝負因素的關鍵,從球星逐漸轉向了主帥。
但同樣,主帥們的業務能力也在進步。
於是現在足球就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僵持的狀態。
這也是為何,新球迷總說老球迷是遠古吹。
老球迷總說新球迷山豬沒吃過細糠的根本原因。
林洛就經曆過那個年代。
憑心而論,他們這一代人的能力,普遍要比2002年世界杯那一茬體育隊訓練出來的球員,更強一些。
當然,並不是說林洛要比馬明宇強,說的是那個時代的球員。
那個時代的球員,最起碼在體能上一部分都無法完成yoyo體測。
但後來培養出來的球員,為什麽基本都能過了yoyo體測呢?
縱向相比,確實是強啊。
但問題是,兩者遇到的環境不一樣。
2002年的國足,遇到的泰國隊是40的能力。
2013年的國足,遇到的泰國隊,就已經是60的能力了。
再往後,人家也在發展、在進步,你踢不過泰國、越南,這不是很正常嗎?
說一千,道一萬。
球場上決定勝負的因素,無非就那麽幾樣。
你一時的領先,算不得什麽。
50現代的時候,匈牙利憑借著4-2-4的陣型打法,稱霸世界足壇。
結果當4-4-2陣容出現後,就換成了巴西崛起,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足球沒有萬世不衰敗的皇朝,隻有此消彼長,更領風騷。
現在狼堡遇到的問題,就在於此。
在陣容上,沙夫這位老牌教練執掌雲達不萊梅十幾年。
對於球隊的掌握,幾乎達到了細致入微的境界。
但他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技戰術更新的速度有些慢,與時代開始脫軌了。
可狼堡這邊呢,講實話麥克拉倫在臨場上的指揮,還不如沙夫呢!
在陣容上,兩隊其實半斤對八兩。
狼堡用的是輪換陣容,但好在隊內還有一些好手。
除去林洛外,迭戈、黑爾默斯、西塞羅等人的實力還算不錯。
此消彼長,才造成了現在場麵僵持住的局麵。
林洛希望迭戈能改變自己的踢法,盡可能插上支援。
在此之前,迭戈從小接受的訓練,就好像裏克爾梅那樣純粹的組織型古典前腰。
後來,因為後腰開始盛行,4-4-2陣型土崩瓦解。
4-3-3,4-2-3-1等新興陣型為基礎的戰術體係出現。
古典前腰徹底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桶內。
那些還在役的古典前腰們隻能被迫轉型。
要麽像皮爾洛一樣,往後退到後腰的位置上,成為組織型後腰。
身旁再配上兩個保鏢為他保駕護航。
要麽,就幹脆變成了影鋒、二前鋒的踢法。
嚴格來說,托馬斯·穆勒就是這一類的代表。
隻不過,大家更喜歡叫他空間閱讀者罷了。
或者,就是轉變成了攻擊型中場,站在中前衛的位置上。
需要他們能組織進攻的同時,也能參與一定的防守。
這方麵的典型代表,就是當下這個時間段的博格巴。
而最完美的中場,則是以莫德裏奇為代表的全能型中場。
純粹的古典前腰,已經消亡了。
迭戈選擇了位置稍微退到了中前衛的位置上。
在他身後,有西塞羅、長穀部誠為他保駕護航。
但是,長穀部誠卻客串了右邊後衛。
狼堡下半場的陣型要變成4-4-1-1。
其實,黑爾默斯、德賈加的個人能力要是再豐富一些。
林洛想建議老麥改踢4-3-2-1的聖誕樹陣容。
但問題是,兩人的能力都存在短板。
德賈加就是一個速度快,內切腳下沒活兒,傳中還一般般。
黑爾默斯速度一般般,個人能力也不強。
若是想要複刻安切洛蒂在ac米蘭時的陣容,差的還真不是一星半點。
沒辦法,這種‘殘陣’狀態下,林洛也隻能建議老麥嚐試一下4-4-1-1的踢法。
中場休息的十五分鍾裏,麥克拉倫、馬科斯,以及林洛等首發球員們一起探討了接下來各自的任務分工。
隊內沒有剛剛踢球的小白,大家其實多少都能閱讀比賽。
經過簡單的溝通後,準備在下半場嚐試一下這從未使用過的陣型。
中場菱形站位,改踢進攻型極強的4-4-1-1。
下半場比賽開始後,沙夫很快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第49分鍾。
林洛一個人在大禁區弧頂外控球。
吸引了默特薩克、西爾維斯特和巴格弗雷德的注意力。
以一人之力,讓不萊梅的防線鬆動。
而在他的掩護下,沒有人盯防的黑爾默斯,成功插上。
林洛果斷分球,小黑獲得了直麵對方替補門將的單刀球機會。
但奈何,替補門將梅利茨發揮神勇,封堵了黑爾默斯誌在必得的推射。
驚出一身冷汗的沙夫,馬上做出了反應!
最先知道的是球場看球的觀眾,然後是電視機前的觀眾。
成功了自然名聲大噪。
失敗了,頂多也就是聽聽球場上的罵聲。
或者是被電視機前的觀眾隔空臭罵兩句。
不痛不癢,球員們幾乎不會受到影響。
但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通常你罰丟了一個點球,比賽結束後在個人社交賬號下都會罵聲一片。
再加上,未來的足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這就造成了球員們仿佛是一顆顆工廠加工好的螺絲一樣。
他們不會有什麽個性了,因為一次的失誤,可能就會斷送一個人的職業前途。
如果你覺得不對,你可以去問問曾經的利物浦門將卡裏烏斯。
這位大哥在歐冠決賽中,手拋球砸在了本澤馬身上,結果造成了烏龍球。
後麵又來了一次黃油手,結果直接造成了球隊的落後。
在那之後,他很快就淡出了主流視野中。
原本的足球,一支球隊內的球員水平,大部分都是65-75。
偶爾蹦出一個90的,那就是極富個性的天才!
可自從2010年後,不光是豪門開始普遍進行科學訓練。
就連普通球會都開始進行了這樣的訓練。
也是,球員們普遍的能力漲到了80左右,再冒出一個90的球員。
他還敢浪嗎?
於是,比賽中決定勝負因素的關鍵,從球星逐漸轉向了主帥。
但同樣,主帥們的業務能力也在進步。
於是現在足球就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僵持的狀態。
這也是為何,新球迷總說老球迷是遠古吹。
老球迷總說新球迷山豬沒吃過細糠的根本原因。
林洛就經曆過那個年代。
憑心而論,他們這一代人的能力,普遍要比2002年世界杯那一茬體育隊訓練出來的球員,更強一些。
當然,並不是說林洛要比馬明宇強,說的是那個時代的球員。
那個時代的球員,最起碼在體能上一部分都無法完成yoyo體測。
但後來培養出來的球員,為什麽基本都能過了yoyo體測呢?
縱向相比,確實是強啊。
但問題是,兩者遇到的環境不一樣。
2002年的國足,遇到的泰國隊是40的能力。
2013年的國足,遇到的泰國隊,就已經是60的能力了。
再往後,人家也在發展、在進步,你踢不過泰國、越南,這不是很正常嗎?
說一千,道一萬。
球場上決定勝負的因素,無非就那麽幾樣。
你一時的領先,算不得什麽。
50現代的時候,匈牙利憑借著4-2-4的陣型打法,稱霸世界足壇。
結果當4-4-2陣容出現後,就換成了巴西崛起,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足球沒有萬世不衰敗的皇朝,隻有此消彼長,更領風騷。
現在狼堡遇到的問題,就在於此。
在陣容上,沙夫這位老牌教練執掌雲達不萊梅十幾年。
對於球隊的掌握,幾乎達到了細致入微的境界。
但他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技戰術更新的速度有些慢,與時代開始脫軌了。
可狼堡這邊呢,講實話麥克拉倫在臨場上的指揮,還不如沙夫呢!
在陣容上,兩隊其實半斤對八兩。
狼堡用的是輪換陣容,但好在隊內還有一些好手。
除去林洛外,迭戈、黑爾默斯、西塞羅等人的實力還算不錯。
此消彼長,才造成了現在場麵僵持住的局麵。
林洛希望迭戈能改變自己的踢法,盡可能插上支援。
在此之前,迭戈從小接受的訓練,就好像裏克爾梅那樣純粹的組織型古典前腰。
後來,因為後腰開始盛行,4-4-2陣型土崩瓦解。
4-3-3,4-2-3-1等新興陣型為基礎的戰術體係出現。
古典前腰徹底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桶內。
那些還在役的古典前腰們隻能被迫轉型。
要麽像皮爾洛一樣,往後退到後腰的位置上,成為組織型後腰。
身旁再配上兩個保鏢為他保駕護航。
要麽,就幹脆變成了影鋒、二前鋒的踢法。
嚴格來說,托馬斯·穆勒就是這一類的代表。
隻不過,大家更喜歡叫他空間閱讀者罷了。
或者,就是轉變成了攻擊型中場,站在中前衛的位置上。
需要他們能組織進攻的同時,也能參與一定的防守。
這方麵的典型代表,就是當下這個時間段的博格巴。
而最完美的中場,則是以莫德裏奇為代表的全能型中場。
純粹的古典前腰,已經消亡了。
迭戈選擇了位置稍微退到了中前衛的位置上。
在他身後,有西塞羅、長穀部誠為他保駕護航。
但是,長穀部誠卻客串了右邊後衛。
狼堡下半場的陣型要變成4-4-1-1。
其實,黑爾默斯、德賈加的個人能力要是再豐富一些。
林洛想建議老麥改踢4-3-2-1的聖誕樹陣容。
但問題是,兩人的能力都存在短板。
德賈加就是一個速度快,內切腳下沒活兒,傳中還一般般。
黑爾默斯速度一般般,個人能力也不強。
若是想要複刻安切洛蒂在ac米蘭時的陣容,差的還真不是一星半點。
沒辦法,這種‘殘陣’狀態下,林洛也隻能建議老麥嚐試一下4-4-1-1的踢法。
中場休息的十五分鍾裏,麥克拉倫、馬科斯,以及林洛等首發球員們一起探討了接下來各自的任務分工。
隊內沒有剛剛踢球的小白,大家其實多少都能閱讀比賽。
經過簡單的溝通後,準備在下半場嚐試一下這從未使用過的陣型。
中場菱形站位,改踢進攻型極強的4-4-1-1。
下半場比賽開始後,沙夫很快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第49分鍾。
林洛一個人在大禁區弧頂外控球。
吸引了默特薩克、西爾維斯特和巴格弗雷德的注意力。
以一人之力,讓不萊梅的防線鬆動。
而在他的掩護下,沒有人盯防的黑爾默斯,成功插上。
林洛果斷分球,小黑獲得了直麵對方替補門將的單刀球機會。
但奈何,替補門將梅利茨發揮神勇,封堵了黑爾默斯誌在必得的推射。
驚出一身冷汗的沙夫,馬上做出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