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溫四炎本是良家之後,爺爺輩兒也住在董家莊,與董家有交情,當年,溫四炎的大伯參加武鄉試落榜,有些心灰意冷,便慕名前往明月峽入夥。
時年川西大旱,蝗災肆虐,疫病流行,百姓民不聊生,加之官府橫征暴斂,老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民變頻仍。上山落草也是很多有些拳腳的人最後的選項。
而溫四炎的雙親二老,也在一場大瘟疫中雙雙駕鶴西去。那年溫四炎三歲。他大伯帶著他上山,在玉羅刹手下效力。不久後在與官府的對抗中丟了性命。溫四炎遂拜玉羅刹為師。
不過,溫四炎的武功卻不是玉羅刹傳授的,因為玉羅刹和武當山的恩怨,早早的便離開了明月峽,是紀無天一手將溫四炎帶大,教他武功,教他做人的道理。
可以說,紀老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而在他成長這期間,實際上也沒短了迴鄉祭奠親生父母,每次迴來都會去董家府上給董家前輩問個安,順便帶些土產,糧食。
一來二去,董家也頗為感激這位子侄,特別是匪患猖獗,有溫四炎和明月峽罩著,董家莊才能落得安穩。
正是這個原因,一聽說這新娘子是溫家妹妹,董父董母也沒講什麽門當戶對,欣然應允了這莊親事。
董家莊實際上距離明月峽不遠,正處在高峽東北方向,一處山間盆地。再往北,就是山西地界,往東就是潼關,當然,此地山嶺連綿不絕,走直線是不可能的,除非坐上飛機,才能直接飛過去。往西便是甘州,也就是甘肅。
雖說距離不算遠,一行人卻走了兩天,隻因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門蜀道果真名不虛傳。明月峽自然是劍門蜀道的核心位置,如果說劍門蜀道是四川的北大門,那麽明月峽就是門檻。
兩天後,董家莊已在眼前,這鎮子看起來並不大,遠看猶如安靜的巨龜,臥在徐緩的山坡上,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在鎮子邊上蜿蜒淌過,側耳傾聽,鎮子中不時傳來雞鳴犬吠之聲。
剛剛踏進村口,便有人發現了他們,一名老者正在撿拾牛糞,一群孩子則手中拿著柳枝跑來跑去,也不知作什麽遊戲。
“娃兒們!快點過來,官爺們到了!小心衝撞了。”
孩子們瞪著驚恐的大眼睛,看向身著甲胄的一行人,唿啦一下子奔到那老者周圍,大氣兒都不敢喘,隻站在大路邊兒上,看著朱辰鈺等玄衣衛,還有那人一身金甲,初一看就知道是大將軍之類的高官。
董彥翻身下馬,摘下頭盔,甩了甩頭發,迎麵走向老者,邊走邊說:“宏叔!是我,幾年不見,您老這身子骨兒還好啊。”
被叫做宏叔的老者將手中的一根木棒拄在地上,眯著眼睛仔細分辨,終於認出了董彥,“哎呀!你不是董家的幺兒麽?黃丫兒?”
董彥哈哈大笑:“宏叔!是我!您老安好呐!”
朱辰鈺聽的真切,神馬玩意兒,黃丫兒?怎麽彥哥有這麽個好玩兒的乳名呢。
當下也下了馬,施施然來至近前。董彥側身,為她介紹,“辰鈺妹,這位是同村張家的宏叔,我母親本家。”
朱辰鈺欠身,道個萬福。這老者不禁眼前一亮,端詳著朱辰鈺,問道:“幺兒,這女娃兒是誰?是你媳婦?”
董彥笑道:“不瞞宏叔,這是我未過門的媳婦兒,今日迴家,便是為迎娶她!”
朱辰鈺登時紅雲滿麵,轉身迴到白馬跟前。還忍不住偷眼看著董彥。
老者哈哈笑道:“哎呀呀,我滴個乖乖,你這媳婦兒生的俊呀,叔叔我要恭喜你啊。”
這時溫四炎也趕來,跟宏叔見禮,老頭子刹那間熱淚盈眶,拉著溫四炎說道:“賢侄啊,你怎麽也迴來了,說起來,我五年沒見你了!”
二人一番長籲短歎,述說往事閑情。
從溫四炎嘴裏,宏叔知道了這黃丫兒的未過門媳婦竟是溫家妹妹,此番迴鄉就是為了聘新人過門兒。這可是大喜事,很快的,這消息就以宏叔為原點,迅速擴散。
好事者立刻就奔到董家傳消息去了。
溫家已經沒人,溫家大伯母等一幹親眷實際上還在明月峽大寨,溫四炎顧及舟車勞頓,就沒讓大伯母跟著迴鄉,他這個做師哥的全權代表了朱辰鈺的娘家人。村裏倒是還有幾個本家,溫四炎一迴來,先去收拾了老屋,把朱辰鈺安頓好,這才去一一拜訪親朋。
朱辰鈺的嫁妝肯定是早有準備,在山寨的時候就安排婦女們給她做好了鋪蓋,備好了妝奩。
隻是朱辰鈺的條件比較特殊,陪送的大件兒是一個沒有。隻有小件備齊了。
不過,她有錢,銀子管夠,單是黑龍山繳獲的銀子就有十萬兩,她隻取了一萬兩作為嫁妝,按施鵬的意思,是想拿出五萬兩來辦喜事,朱辰鈺如何能答應,那些銀子還要養兵用。
白銀一萬兩,這已經是相當於現在的百萬富翁了,也是一筆巨富。用這些錢,她就算去附近的大城買一處大宅,再置辦一應桌椅板凳,軟裝家居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溫四炎的腰板兒挺的筆直,董家雖是富戶,也不抵他有錢,畢竟董家莊是小地方,跟京中巨富是沒法子比的。
董彥雖是正三品的武官,俸祿卻是不多,尤其這兩年,朝廷國庫虧空的厲害,俸銀也跟著縮水。說句難聽的,董父董母要不是看過朱辰鈺陪嫁的簡易清單,也不會答應的這麽痛快。
在他們眼裏,這個姓朱的姑娘也算一個小富婆,配他們家幺兒,單從家財方麵來說,足夠。隻是論身份地位,還有些差距。
這也不打緊,二人也從董彥嘴裏得知,這兒媳婦本事極大,也是帶兵打仗的好手,並且立過大功。
假以時日,必能飛黃騰達,那時候兒子英雄,兒媳巾幗英雄,簡直就是祖墳冒了青煙,董家也算光耀門庭了。
擱下朱辰鈺不說,單說董彥迴家,剛剛下馬,府裏的管家就急匆匆的去報信了。結果門檻剛跨過去,董父董母便迎了出來。
老夫人邊走邊哭,嘴裏念叨著:“我的幺兒啊,你可算是迴來了,為娘想你想的苦啊!”
聽到哭聲,董彥也不由得心頭發酸,想起來從江西一路逃到四川,當真是九死一生,差一點兒就見不到親爹娘了,真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他也不知道母親能否受得了那個打擊。
“爹!娘!兒不孝,這麽久了才迴家見你們,二老雙親別來無恙否?”
董彥說著,撲通一聲,跪在當院,眼巴巴望著爹娘,眼裏有淚水打轉。
時年川西大旱,蝗災肆虐,疫病流行,百姓民不聊生,加之官府橫征暴斂,老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民變頻仍。上山落草也是很多有些拳腳的人最後的選項。
而溫四炎的雙親二老,也在一場大瘟疫中雙雙駕鶴西去。那年溫四炎三歲。他大伯帶著他上山,在玉羅刹手下效力。不久後在與官府的對抗中丟了性命。溫四炎遂拜玉羅刹為師。
不過,溫四炎的武功卻不是玉羅刹傳授的,因為玉羅刹和武當山的恩怨,早早的便離開了明月峽,是紀無天一手將溫四炎帶大,教他武功,教他做人的道理。
可以說,紀老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而在他成長這期間,實際上也沒短了迴鄉祭奠親生父母,每次迴來都會去董家府上給董家前輩問個安,順便帶些土產,糧食。
一來二去,董家也頗為感激這位子侄,特別是匪患猖獗,有溫四炎和明月峽罩著,董家莊才能落得安穩。
正是這個原因,一聽說這新娘子是溫家妹妹,董父董母也沒講什麽門當戶對,欣然應允了這莊親事。
董家莊實際上距離明月峽不遠,正處在高峽東北方向,一處山間盆地。再往北,就是山西地界,往東就是潼關,當然,此地山嶺連綿不絕,走直線是不可能的,除非坐上飛機,才能直接飛過去。往西便是甘州,也就是甘肅。
雖說距離不算遠,一行人卻走了兩天,隻因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門蜀道果真名不虛傳。明月峽自然是劍門蜀道的核心位置,如果說劍門蜀道是四川的北大門,那麽明月峽就是門檻。
兩天後,董家莊已在眼前,這鎮子看起來並不大,遠看猶如安靜的巨龜,臥在徐緩的山坡上,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在鎮子邊上蜿蜒淌過,側耳傾聽,鎮子中不時傳來雞鳴犬吠之聲。
剛剛踏進村口,便有人發現了他們,一名老者正在撿拾牛糞,一群孩子則手中拿著柳枝跑來跑去,也不知作什麽遊戲。
“娃兒們!快點過來,官爺們到了!小心衝撞了。”
孩子們瞪著驚恐的大眼睛,看向身著甲胄的一行人,唿啦一下子奔到那老者周圍,大氣兒都不敢喘,隻站在大路邊兒上,看著朱辰鈺等玄衣衛,還有那人一身金甲,初一看就知道是大將軍之類的高官。
董彥翻身下馬,摘下頭盔,甩了甩頭發,迎麵走向老者,邊走邊說:“宏叔!是我,幾年不見,您老這身子骨兒還好啊。”
被叫做宏叔的老者將手中的一根木棒拄在地上,眯著眼睛仔細分辨,終於認出了董彥,“哎呀!你不是董家的幺兒麽?黃丫兒?”
董彥哈哈大笑:“宏叔!是我!您老安好呐!”
朱辰鈺聽的真切,神馬玩意兒,黃丫兒?怎麽彥哥有這麽個好玩兒的乳名呢。
當下也下了馬,施施然來至近前。董彥側身,為她介紹,“辰鈺妹,這位是同村張家的宏叔,我母親本家。”
朱辰鈺欠身,道個萬福。這老者不禁眼前一亮,端詳著朱辰鈺,問道:“幺兒,這女娃兒是誰?是你媳婦?”
董彥笑道:“不瞞宏叔,這是我未過門的媳婦兒,今日迴家,便是為迎娶她!”
朱辰鈺登時紅雲滿麵,轉身迴到白馬跟前。還忍不住偷眼看著董彥。
老者哈哈笑道:“哎呀呀,我滴個乖乖,你這媳婦兒生的俊呀,叔叔我要恭喜你啊。”
這時溫四炎也趕來,跟宏叔見禮,老頭子刹那間熱淚盈眶,拉著溫四炎說道:“賢侄啊,你怎麽也迴來了,說起來,我五年沒見你了!”
二人一番長籲短歎,述說往事閑情。
從溫四炎嘴裏,宏叔知道了這黃丫兒的未過門媳婦竟是溫家妹妹,此番迴鄉就是為了聘新人過門兒。這可是大喜事,很快的,這消息就以宏叔為原點,迅速擴散。
好事者立刻就奔到董家傳消息去了。
溫家已經沒人,溫家大伯母等一幹親眷實際上還在明月峽大寨,溫四炎顧及舟車勞頓,就沒讓大伯母跟著迴鄉,他這個做師哥的全權代表了朱辰鈺的娘家人。村裏倒是還有幾個本家,溫四炎一迴來,先去收拾了老屋,把朱辰鈺安頓好,這才去一一拜訪親朋。
朱辰鈺的嫁妝肯定是早有準備,在山寨的時候就安排婦女們給她做好了鋪蓋,備好了妝奩。
隻是朱辰鈺的條件比較特殊,陪送的大件兒是一個沒有。隻有小件備齊了。
不過,她有錢,銀子管夠,單是黑龍山繳獲的銀子就有十萬兩,她隻取了一萬兩作為嫁妝,按施鵬的意思,是想拿出五萬兩來辦喜事,朱辰鈺如何能答應,那些銀子還要養兵用。
白銀一萬兩,這已經是相當於現在的百萬富翁了,也是一筆巨富。用這些錢,她就算去附近的大城買一處大宅,再置辦一應桌椅板凳,軟裝家居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溫四炎的腰板兒挺的筆直,董家雖是富戶,也不抵他有錢,畢竟董家莊是小地方,跟京中巨富是沒法子比的。
董彥雖是正三品的武官,俸祿卻是不多,尤其這兩年,朝廷國庫虧空的厲害,俸銀也跟著縮水。說句難聽的,董父董母要不是看過朱辰鈺陪嫁的簡易清單,也不會答應的這麽痛快。
在他們眼裏,這個姓朱的姑娘也算一個小富婆,配他們家幺兒,單從家財方麵來說,足夠。隻是論身份地位,還有些差距。
這也不打緊,二人也從董彥嘴裏得知,這兒媳婦本事極大,也是帶兵打仗的好手,並且立過大功。
假以時日,必能飛黃騰達,那時候兒子英雄,兒媳巾幗英雄,簡直就是祖墳冒了青煙,董家也算光耀門庭了。
擱下朱辰鈺不說,單說董彥迴家,剛剛下馬,府裏的管家就急匆匆的去報信了。結果門檻剛跨過去,董父董母便迎了出來。
老夫人邊走邊哭,嘴裏念叨著:“我的幺兒啊,你可算是迴來了,為娘想你想的苦啊!”
聽到哭聲,董彥也不由得心頭發酸,想起來從江西一路逃到四川,當真是九死一生,差一點兒就見不到親爹娘了,真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他也不知道母親能否受得了那個打擊。
“爹!娘!兒不孝,這麽久了才迴家見你們,二老雙親別來無恙否?”
董彥說著,撲通一聲,跪在當院,眼巴巴望著爹娘,眼裏有淚水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