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著,觀望著,何騰蛟等來了興武帝的詔書,詔書寫的清楚,速速到重慶報道,覲見大明皇帝陛下。
何騰蛟懵了,弘光帝登基的時候都沒這麽囂張,你一個溜邊兒的王爺剛剛監國就以大明帝國皇帝陛下自居了?
他想拖延拖延,想給小王爺一個下馬威,好叫那黃口小兒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結果,詔書前腳剛到,後腳蜀軍就到了,一萬精兵,領頭兒的是李定國,就駐紮在離他不遠的銅仁。
要擱以前,他才不在乎這一萬人馬,可是,他全程觀摩了蜀軍滅大西的過程,知道蜀軍的戰力非凡。
他虛了!乖乖的接了聖旨,坐上馬車去重慶覲見。
與以往不同,興武朝的實力極其強橫,對領地的掌控比弘光朝力度大的多。因為興武朝有電報網,有玄衣衛,有皇明日報。
明末軍閥太多,胡作非為的兵痞和漢奸太多,動不動就窩裏反,導致內耗嚴重,朱辰鈺點開興武副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集中兵權,培養死忠,打擊反骨仔。
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是重點,因為西蜀有馬萬年,有董彥,有秦翼明,有秦良玉,有朱辰鈺的兄弟姐妹們,如今已是固若金湯。
朱辰鈺不想用純粹的文臣,而是偏重武將,文臣打仗,能拿出手的不多,袁崇煥那樣的人物可遇不可求。
剃發易服令還沒有大規模的普及,大明子民還沒有到跟清國死磕的時候,朱辰鈺必須抓住這個空檔,培植幾個文武雙全的死忠。
畢竟一旦全民抗清,數不清的地方武裝就會興起,其中渾水摸魚者居多,這些兵痞子不但不能增加抗清力量,反而會因為四處劫掠百姓,而造成更大的破壞。
何騰蛟是一個突破口,另一個突破口,是李自成。
興武帝剛一宣布監國,就立刻對荊州的李自成伸出了橄欖枝,承諾會協助他抗擊清國軍隊,並且願意承認大順軍的部分合法權益,若能收複西安以及北方地區,就讓大順軍占了,偌大一片封地都給李自成!
李自成部接到這樣的信件後大受震動!整個北方都給我?我的天啊,大明皇帝是不是瘋了?
為了表示誠意,興武帝還送了三萬旦糧食給李自成!
這一下子可把李自成樂壞了,如今他對抗阿濟格,幾乎是彈盡糧絕。興武帝的糧草無疑是雪中送炭。
李自成暫時扛住了阿濟格的追擊。
出現這個情況,背後自然是朱辰鈺在推動這個事情。
她準備先打垮左良玉,再取金陵。然後鞏固湖廣,最終推到東南沿海,把江浙閩統統收複。
北方地區現在窮的很,江南才是物產豐饒之地,隻要穩住江南,清國就完了。
蜀軍大捷之後,主力就集中到了秦家軍,土司兵在嚐到甜頭之後,也紛紛以秦良玉為馬首,而川西的明軍在蜀軍的擴張下,取得了更大的利益。隨著興武朝監國,川西諸臣皆加官進爵,變的更加穩定了。
蜀地是樣板,電報網已經覆蓋整個四川,而接下來,就是湖廣,電報網推到哪裏,蜀軍就打到哪裏,步步為營。
興武元年四月,大明蜀軍由董彥出任兵馬大元帥,馬萬年為左路軍先鋒,朱辰鈺為右路軍先鋒,領兵各五萬順江東下準備收拾多鐸。
由何騰蛟,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四部負責後勤保障,從湖廣地區調集糧草。
由秦良玉率土司兵十萬去聯合福建官軍和鄭芝龍,鄭鴻逵水軍,在東線牽製多鐸部。
唐王朱聿建此刻已經沒了監國的機會,這讓他非常惱火,他的擁躉們也非常不悅,對興武帝發來的軍令不屑一顧,他們已經打算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政策。
而鄭芝龍無疑是站在唐王一邊的,本身大明朝廷對他們的約束力就很有限,所以看到溜邊兒王爺發來的軍令鄭芝龍也是嗤之以鼻。
秦良玉朱辰鈺等人自然也猜到是這個情況,畢竟天高皇帝遠,且小小的興武帝還沒露出足以威懾他們的爪牙。
在他們看來,興武的詔書或者軍令就是一隻小奶狗在衝他們狂吠。
所以,秦良玉等人的作用就是牽製,部署在敵人旁邊,讓多鐸不得不分心。與此同時,秦良玉要同唐王的小集團簡單接觸,監視他們。而不用跟唐王朱聿建死磕。
陳士奇已經被興武扶持到了首輔的位置,且興武朝文官風氣跟之前兩朝完全不同,黨爭絕跡了!隻剩下遵紀守法,默默耕耘的好人。
所以蜀軍才敢傾巢而出。不擔心老窩發生禍起蕭牆的爛事兒。
當然,也不是沒有後手,朱辰鈺的玄衣衛仍舊有不少人留守西蜀。還有由施鵬等人領導的近衛軍。施鵬等人原是山匪,不過在朱辰鈺等人的有意栽培下,已經脫胎換骨,對於處理軍政事宜已經可以獨當一麵。
蜀軍有一個優良傳統,那就是兵貴神速。行軍打仗追求疾如風火。常常可以做到對敵人雷霆一擊。
這跟有線電報的廣泛應用有關,蜀軍有一套臨時電報網係統,可以在十裏範圍內臨時搭建電報網。傳遞軍情十分迅速,比騎馬傳遞軍情快了幾十倍!
這就不是清國軍隊能比的了,可能清國部隊還沒反應過來,蜀軍的伏兵就到了。這簡直就是直接開掛。
當朱辰鈺帶領先鋒部隊快到金陵的時候,阿濟格部還在追殺李自成,因為興武帝的糧草送的及時,李自成緩了一口氣。此刻雙方還在江北一側上演千裏大逃殺。朱辰鈺卻是不知,她還以為李自成已經被收拾了。
朱辰鈺剛到武昌,就探查到一個重磅消息,左良玉還在武昌!怎麽弘光帝都完蛋了,左良玉還沒死?
左良玉還活著,那袁繼鹹是被誰收拾的?而他的董彥,也一並吃了虧。她研究過明史,不記得袁繼鹹手下有董彥這個人,他更像是從天而降的人物,是專門用來跟她配姻緣的!
朱辰鈺把奇怪的想法從腦海裏甩出去,也許這就是穿越的奇異之處吧。相比穿越時空這種事兒,曆史的軌跡發生偏移難道不是很正常嗎?
何騰蛟懵了,弘光帝登基的時候都沒這麽囂張,你一個溜邊兒的王爺剛剛監國就以大明帝國皇帝陛下自居了?
他想拖延拖延,想給小王爺一個下馬威,好叫那黃口小兒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結果,詔書前腳剛到,後腳蜀軍就到了,一萬精兵,領頭兒的是李定國,就駐紮在離他不遠的銅仁。
要擱以前,他才不在乎這一萬人馬,可是,他全程觀摩了蜀軍滅大西的過程,知道蜀軍的戰力非凡。
他虛了!乖乖的接了聖旨,坐上馬車去重慶覲見。
與以往不同,興武朝的實力極其強橫,對領地的掌控比弘光朝力度大的多。因為興武朝有電報網,有玄衣衛,有皇明日報。
明末軍閥太多,胡作非為的兵痞和漢奸太多,動不動就窩裏反,導致內耗嚴重,朱辰鈺點開興武副本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集中兵權,培養死忠,打擊反骨仔。
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是重點,因為西蜀有馬萬年,有董彥,有秦翼明,有秦良玉,有朱辰鈺的兄弟姐妹們,如今已是固若金湯。
朱辰鈺不想用純粹的文臣,而是偏重武將,文臣打仗,能拿出手的不多,袁崇煥那樣的人物可遇不可求。
剃發易服令還沒有大規模的普及,大明子民還沒有到跟清國死磕的時候,朱辰鈺必須抓住這個空檔,培植幾個文武雙全的死忠。
畢竟一旦全民抗清,數不清的地方武裝就會興起,其中渾水摸魚者居多,這些兵痞子不但不能增加抗清力量,反而會因為四處劫掠百姓,而造成更大的破壞。
何騰蛟是一個突破口,另一個突破口,是李自成。
興武帝剛一宣布監國,就立刻對荊州的李自成伸出了橄欖枝,承諾會協助他抗擊清國軍隊,並且願意承認大順軍的部分合法權益,若能收複西安以及北方地區,就讓大順軍占了,偌大一片封地都給李自成!
李自成部接到這樣的信件後大受震動!整個北方都給我?我的天啊,大明皇帝是不是瘋了?
為了表示誠意,興武帝還送了三萬旦糧食給李自成!
這一下子可把李自成樂壞了,如今他對抗阿濟格,幾乎是彈盡糧絕。興武帝的糧草無疑是雪中送炭。
李自成暫時扛住了阿濟格的追擊。
出現這個情況,背後自然是朱辰鈺在推動這個事情。
她準備先打垮左良玉,再取金陵。然後鞏固湖廣,最終推到東南沿海,把江浙閩統統收複。
北方地區現在窮的很,江南才是物產豐饒之地,隻要穩住江南,清國就完了。
蜀軍大捷之後,主力就集中到了秦家軍,土司兵在嚐到甜頭之後,也紛紛以秦良玉為馬首,而川西的明軍在蜀軍的擴張下,取得了更大的利益。隨著興武朝監國,川西諸臣皆加官進爵,變的更加穩定了。
蜀地是樣板,電報網已經覆蓋整個四川,而接下來,就是湖廣,電報網推到哪裏,蜀軍就打到哪裏,步步為營。
興武元年四月,大明蜀軍由董彥出任兵馬大元帥,馬萬年為左路軍先鋒,朱辰鈺為右路軍先鋒,領兵各五萬順江東下準備收拾多鐸。
由何騰蛟,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四部負責後勤保障,從湖廣地區調集糧草。
由秦良玉率土司兵十萬去聯合福建官軍和鄭芝龍,鄭鴻逵水軍,在東線牽製多鐸部。
唐王朱聿建此刻已經沒了監國的機會,這讓他非常惱火,他的擁躉們也非常不悅,對興武帝發來的軍令不屑一顧,他們已經打算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政策。
而鄭芝龍無疑是站在唐王一邊的,本身大明朝廷對他們的約束力就很有限,所以看到溜邊兒王爺發來的軍令鄭芝龍也是嗤之以鼻。
秦良玉朱辰鈺等人自然也猜到是這個情況,畢竟天高皇帝遠,且小小的興武帝還沒露出足以威懾他們的爪牙。
在他們看來,興武的詔書或者軍令就是一隻小奶狗在衝他們狂吠。
所以,秦良玉等人的作用就是牽製,部署在敵人旁邊,讓多鐸不得不分心。與此同時,秦良玉要同唐王的小集團簡單接觸,監視他們。而不用跟唐王朱聿建死磕。
陳士奇已經被興武扶持到了首輔的位置,且興武朝文官風氣跟之前兩朝完全不同,黨爭絕跡了!隻剩下遵紀守法,默默耕耘的好人。
所以蜀軍才敢傾巢而出。不擔心老窩發生禍起蕭牆的爛事兒。
當然,也不是沒有後手,朱辰鈺的玄衣衛仍舊有不少人留守西蜀。還有由施鵬等人領導的近衛軍。施鵬等人原是山匪,不過在朱辰鈺等人的有意栽培下,已經脫胎換骨,對於處理軍政事宜已經可以獨當一麵。
蜀軍有一個優良傳統,那就是兵貴神速。行軍打仗追求疾如風火。常常可以做到對敵人雷霆一擊。
這跟有線電報的廣泛應用有關,蜀軍有一套臨時電報網係統,可以在十裏範圍內臨時搭建電報網。傳遞軍情十分迅速,比騎馬傳遞軍情快了幾十倍!
這就不是清國軍隊能比的了,可能清國部隊還沒反應過來,蜀軍的伏兵就到了。這簡直就是直接開掛。
當朱辰鈺帶領先鋒部隊快到金陵的時候,阿濟格部還在追殺李自成,因為興武帝的糧草送的及時,李自成緩了一口氣。此刻雙方還在江北一側上演千裏大逃殺。朱辰鈺卻是不知,她還以為李自成已經被收拾了。
朱辰鈺剛到武昌,就探查到一個重磅消息,左良玉還在武昌!怎麽弘光帝都完蛋了,左良玉還沒死?
左良玉還活著,那袁繼鹹是被誰收拾的?而他的董彥,也一並吃了虧。她研究過明史,不記得袁繼鹹手下有董彥這個人,他更像是從天而降的人物,是專門用來跟她配姻緣的!
朱辰鈺把奇怪的想法從腦海裏甩出去,也許這就是穿越的奇異之處吧。相比穿越時空這種事兒,曆史的軌跡發生偏移難道不是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