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蜀軍後撤,孔有德立刻命令手下撤退。
“窮寇莫追,這般點人物,奈何不了我等,即刻加速行軍,保護輜重糧草要緊!”
“是!得令!”
“報!啟稟將軍!九江城失守,五千守軍全軍覆沒!”
孔有德頓時如墜冰窖,怕啥來啥!緊趕慢趕,九江還是丟了。
“攻下九江的是何人?有多少兵馬?”
“西蜀軍右路先鋒朱辰鈺!約莫一萬五千人馬。”
孔有德鬆了口氣,一萬五千,這麽點人手,就敢跟自己叫板?
不對,雖然自己手下人馬過五萬,可是卻有輜重糧草需要護送,真打起來,可不一定能吃掉這一萬五千西蜀軍。
怎麽辦?孔有德猶豫了,是兵圍九江還是取水路直奔南昌?
猶疑之際,一道響亮的響箭聲音突兀響起,這次聲音自打孔有德隊伍後方傳來。
“殺!衝啊!活捉奸賊!”一聲聲呐喊傳來,這一小隊人馬不過數百人,一出現就奔著清軍輜重車馬去了。
五雷箭如暴雨傾泄,頓時清軍的隊伍中間騰起一股股硝煙,爆炸聲此起彼伏。這種廉價卻好用的火器比三眼銃效率可高多了,發射頻率隻取決於士兵的臂力還能不能開弓。
朱辰鈺混跡在這一股股襲擾小隊中,專門獵殺清軍中的小頭目,隻要看到哪裏組織起了抵抗,她就過去殺掉組織者,讓清軍總處於群龍無首的境況。
如此一來,任何軍令都無法傳遞到敵軍的底層。更別提有效的執行,這五萬仆從軍從一開始的
進退有據,到後來就是各自為戰了。基本上逮誰砍誰,亂作一團。
而西蜀軍早已熟悉了這種小團隊襲擾。一個個奸滑的如同泥鰍,既兇狠又狡猾,這讓第一次遇到西蜀軍的漢八旗仆從軍很難適應。
孔有德部人數眾多,西蜀軍不敢戀戰,一旦陷入敵人包圍圈,那可就真的危險了。負責保護糧草車輛的滿族騎兵人數不多,但是機動性很強,正好跟朱辰鈺親自率領的那隊先鋒營殺了一個旗鼓相當。
滿人騎術雖然厲害,但也要看跟誰比,跟朱辰鈺一比,他們不占優勢,而且頭馬總是冒著被斬首的危險。根本不敢放開手腳跟朱辰鈺硬拚。
這隊滿族騎兵就是救火的角色,隻要西蜀軍一來,他們就立刻趕過去,追殺西蜀步兵和弓手。而朱辰鈺也是充當了縱火犯的角色,看到哪裏空虛,就摸過去,狠狠的敲一棍子。
就這樣,你來我往,朱辰鈺一直拖住孔有德的輜重隊,大大減緩了他進軍的腳步。
直到日頭偏西,朱辰鈺才收隊離去。
夜幕降臨,玄衣衛出動了!一場諜報大戰悄然展開,朱辰鈺命令手下放開一道口子,讓孔有德的探馬小隊離開,帶著情報前去清軍主力部隊求援。
這樣做才能讓多鐸感受到壓力,大部分糧草和一半的紅衣大炮都在孔有德手裏,離開了這些物資,攻打南昌將難如登天。
所以,朱辰鈺斷定多鐸不會放任孔有德遭襲。他一定會派人接應。
而有朱辰鈺坐鎮的西蜀軍兇性畢露,比滿清的虎狼之師還要兇狠三分,正麵硬剛滿漢聯軍絲毫不怵。
那麽這個圍點打援的情勢就迅速建立了,情報優勢讓西蜀軍能夠全麵的掌握整個敵軍的動向,哪一個是點,哪些是援,一目了然。
多鐸,濟爾哈朗等人當然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但是他們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比西蜀軍更快。畢竟其情報收集能力被科技門檻限製住了。
這一點,多鐸等人根本就沒想到。
但南昌一定要打!多鐸一接到孔有德的求援,立刻就下達了死命令,命令孔有德舍棄九江,連夜改水路進軍南昌,以期盡快將輜重糧草運到。
多鐸等人已經準備強攻南昌,將西蜀軍主力盡數拖在那裏。
隻要正麵決戰,西蜀軍的襲擾戰術便不攻自破,而兩倍於西蜀軍兵力的滿漢聯軍顯然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
孔有德部的動向始終在朱辰鈺的監視之下,在發現他急轉南下後,朱辰鈺已然知曉,孔有德已經放棄九江,真正的硬仗已經來了。
當夜,前去接應董彥援軍的將領傳來了消息,董彥派出了一萬二千西蜀軍支援,按照計劃,朱辰鈺要跟這些人會師一處,火速趕往南昌城尋找有利地勢,在城外以為策應。
董彥三萬守軍據守南昌,朱辰鈺兩萬餘人馬圍點打援,另有秦良玉派出三萬土司兵協助朱辰鈺,總體來講,多鐸或許占不了多大便宜。最壞的情況是兩敗俱傷。
孔有德放棄九江,連夜趕往南昌城,手下士兵怨聲載道,一天一夜行軍,可見情勢之殘酷,很多士兵站著都能打瞌睡。
漢八旗仆從軍如此,朱辰鈺的西蜀軍同樣如此,為了牽製孔有德,朱辰鈺不得不命令部隊堅持下去,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打起精神來!傳令,即刻出發,追擊孔有德。電令增援部隊,於渚溪設下伏兵,以逸待勞,截殺清軍。”
朱辰鈺接到情報後立刻就發出命令帶人追殺孔有德部。
九江城外麵對著的是一大片水域,正是有名的鄱陽湖。這鄱陽湖地勢似一隻葫蘆,葫蘆嘴較窄,靠近九江城,而越是往南,水域越是寬闊。
雖然朱辰鈺的西蜀軍不怕水戰,但是苦於沒有太多的對敵攻擊武器,且孔有德部人數眾多,在水麵上跟其大打出手,可是占不了什麽便宜。
唯一的機會就是在葫蘆嘴兒這一段布下水雷,趁著水麵狹窄還能鬥上一鬥。一旦進入寬闊水域,朱辰鈺也沒有辦法,隻能仗著小船兒跟孔有德打消耗。
這可不是她追擊孔有德部的初衷。
夜幕中,孔有德兵分兩路,一路騎兵,一路步軍,騎兵走陸路,步軍全部上船。還好,他一路上帶著不少大船,沒有九江城補給也沒有太大問題,至少船隻夠用。
朱辰鈺的部隊緊隨其後,也是騎兵走陸路追擊孔有德手下的那一股草原騎兵,其餘的步軍棄岸登舟,所乘的船隻都是航速較快的衝鋒船,大船隻有兩艘。
朱辰鈺不放心,放棄了騎馬,也跟著登上船隻。他手下的騎兵隊則由副將帶領。
九江南昌一帶基本上是朱辰鈺和董彥的後花園,玄衣衛早就摸清了周邊方圓百裏之內的地形地勢,包括當地武裝力量,經濟民生等等,朱辰鈺手裏有非常詳細的地圖。
“傳令,追擊部隊輪換休息,對敵勿逼迫過甚,追擊太快的話,敵方必定以優勢兵力阻截。我軍損失太大,得不償失!”
朱辰鈺罕見的對軍令進行了解釋,以孔有德軍的脾性,不阻截才見鬼了,朱辰鈺就怕追的太快,陷入敵方包圍。乘這個機會讓士兵們補一覺,吃些幹糧反而更有利於戰鬥。
“窮寇莫追,這般點人物,奈何不了我等,即刻加速行軍,保護輜重糧草要緊!”
“是!得令!”
“報!啟稟將軍!九江城失守,五千守軍全軍覆沒!”
孔有德頓時如墜冰窖,怕啥來啥!緊趕慢趕,九江還是丟了。
“攻下九江的是何人?有多少兵馬?”
“西蜀軍右路先鋒朱辰鈺!約莫一萬五千人馬。”
孔有德鬆了口氣,一萬五千,這麽點人手,就敢跟自己叫板?
不對,雖然自己手下人馬過五萬,可是卻有輜重糧草需要護送,真打起來,可不一定能吃掉這一萬五千西蜀軍。
怎麽辦?孔有德猶豫了,是兵圍九江還是取水路直奔南昌?
猶疑之際,一道響亮的響箭聲音突兀響起,這次聲音自打孔有德隊伍後方傳來。
“殺!衝啊!活捉奸賊!”一聲聲呐喊傳來,這一小隊人馬不過數百人,一出現就奔著清軍輜重車馬去了。
五雷箭如暴雨傾泄,頓時清軍的隊伍中間騰起一股股硝煙,爆炸聲此起彼伏。這種廉價卻好用的火器比三眼銃效率可高多了,發射頻率隻取決於士兵的臂力還能不能開弓。
朱辰鈺混跡在這一股股襲擾小隊中,專門獵殺清軍中的小頭目,隻要看到哪裏組織起了抵抗,她就過去殺掉組織者,讓清軍總處於群龍無首的境況。
如此一來,任何軍令都無法傳遞到敵軍的底層。更別提有效的執行,這五萬仆從軍從一開始的
進退有據,到後來就是各自為戰了。基本上逮誰砍誰,亂作一團。
而西蜀軍早已熟悉了這種小團隊襲擾。一個個奸滑的如同泥鰍,既兇狠又狡猾,這讓第一次遇到西蜀軍的漢八旗仆從軍很難適應。
孔有德部人數眾多,西蜀軍不敢戀戰,一旦陷入敵人包圍圈,那可就真的危險了。負責保護糧草車輛的滿族騎兵人數不多,但是機動性很強,正好跟朱辰鈺親自率領的那隊先鋒營殺了一個旗鼓相當。
滿人騎術雖然厲害,但也要看跟誰比,跟朱辰鈺一比,他們不占優勢,而且頭馬總是冒著被斬首的危險。根本不敢放開手腳跟朱辰鈺硬拚。
這隊滿族騎兵就是救火的角色,隻要西蜀軍一來,他們就立刻趕過去,追殺西蜀步兵和弓手。而朱辰鈺也是充當了縱火犯的角色,看到哪裏空虛,就摸過去,狠狠的敲一棍子。
就這樣,你來我往,朱辰鈺一直拖住孔有德的輜重隊,大大減緩了他進軍的腳步。
直到日頭偏西,朱辰鈺才收隊離去。
夜幕降臨,玄衣衛出動了!一場諜報大戰悄然展開,朱辰鈺命令手下放開一道口子,讓孔有德的探馬小隊離開,帶著情報前去清軍主力部隊求援。
這樣做才能讓多鐸感受到壓力,大部分糧草和一半的紅衣大炮都在孔有德手裏,離開了這些物資,攻打南昌將難如登天。
所以,朱辰鈺斷定多鐸不會放任孔有德遭襲。他一定會派人接應。
而有朱辰鈺坐鎮的西蜀軍兇性畢露,比滿清的虎狼之師還要兇狠三分,正麵硬剛滿漢聯軍絲毫不怵。
那麽這個圍點打援的情勢就迅速建立了,情報優勢讓西蜀軍能夠全麵的掌握整個敵軍的動向,哪一個是點,哪些是援,一目了然。
多鐸,濟爾哈朗等人當然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但是他們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比西蜀軍更快。畢竟其情報收集能力被科技門檻限製住了。
這一點,多鐸等人根本就沒想到。
但南昌一定要打!多鐸一接到孔有德的求援,立刻就下達了死命令,命令孔有德舍棄九江,連夜改水路進軍南昌,以期盡快將輜重糧草運到。
多鐸等人已經準備強攻南昌,將西蜀軍主力盡數拖在那裏。
隻要正麵決戰,西蜀軍的襲擾戰術便不攻自破,而兩倍於西蜀軍兵力的滿漢聯軍顯然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
孔有德部的動向始終在朱辰鈺的監視之下,在發現他急轉南下後,朱辰鈺已然知曉,孔有德已經放棄九江,真正的硬仗已經來了。
當夜,前去接應董彥援軍的將領傳來了消息,董彥派出了一萬二千西蜀軍支援,按照計劃,朱辰鈺要跟這些人會師一處,火速趕往南昌城尋找有利地勢,在城外以為策應。
董彥三萬守軍據守南昌,朱辰鈺兩萬餘人馬圍點打援,另有秦良玉派出三萬土司兵協助朱辰鈺,總體來講,多鐸或許占不了多大便宜。最壞的情況是兩敗俱傷。
孔有德放棄九江,連夜趕往南昌城,手下士兵怨聲載道,一天一夜行軍,可見情勢之殘酷,很多士兵站著都能打瞌睡。
漢八旗仆從軍如此,朱辰鈺的西蜀軍同樣如此,為了牽製孔有德,朱辰鈺不得不命令部隊堅持下去,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打起精神來!傳令,即刻出發,追擊孔有德。電令增援部隊,於渚溪設下伏兵,以逸待勞,截殺清軍。”
朱辰鈺接到情報後立刻就發出命令帶人追殺孔有德部。
九江城外麵對著的是一大片水域,正是有名的鄱陽湖。這鄱陽湖地勢似一隻葫蘆,葫蘆嘴較窄,靠近九江城,而越是往南,水域越是寬闊。
雖然朱辰鈺的西蜀軍不怕水戰,但是苦於沒有太多的對敵攻擊武器,且孔有德部人數眾多,在水麵上跟其大打出手,可是占不了什麽便宜。
唯一的機會就是在葫蘆嘴兒這一段布下水雷,趁著水麵狹窄還能鬥上一鬥。一旦進入寬闊水域,朱辰鈺也沒有辦法,隻能仗著小船兒跟孔有德打消耗。
這可不是她追擊孔有德部的初衷。
夜幕中,孔有德兵分兩路,一路騎兵,一路步軍,騎兵走陸路,步軍全部上船。還好,他一路上帶著不少大船,沒有九江城補給也沒有太大問題,至少船隻夠用。
朱辰鈺的部隊緊隨其後,也是騎兵走陸路追擊孔有德手下的那一股草原騎兵,其餘的步軍棄岸登舟,所乘的船隻都是航速較快的衝鋒船,大船隻有兩艘。
朱辰鈺不放心,放棄了騎馬,也跟著登上船隻。他手下的騎兵隊則由副將帶領。
九江南昌一帶基本上是朱辰鈺和董彥的後花園,玄衣衛早就摸清了周邊方圓百裏之內的地形地勢,包括當地武裝力量,經濟民生等等,朱辰鈺手裏有非常詳細的地圖。
“傳令,追擊部隊輪換休息,對敵勿逼迫過甚,追擊太快的話,敵方必定以優勢兵力阻截。我軍損失太大,得不償失!”
朱辰鈺罕見的對軍令進行了解釋,以孔有德軍的脾性,不阻截才見鬼了,朱辰鈺就怕追的太快,陷入敵方包圍。乘這個機會讓士兵們補一覺,吃些幹糧反而更有利於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