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明軍強力攻擊之下,清軍一敗再敗,整個滿清上層貴族坐不住了。
北京,皇城。位於太和門外西側的武英殿此刻人頭濟濟,小皇帝福臨在多爾袞的陪同下一同召見群臣。
不大的廳內,皇帝穩穩當當的坐在居中的寶座上,一言不發的看著前麵左右兩班臣工紛紛出列奏事。
身旁的攝政王多爾袞顯然情緒十分差勁。一張鞋拔子臉拉的像茄子。用一種陰惻惻的嗓音問道:
“如你所說,這朱常淓小兒竟然殺了我們前去商討議和的使者?沒有留下什麽話?”
階下一員大臣頭埋的很低,跪在地上,體若篩糠。“啟稟皇上,明軍將使者人頭和一張字條送到了洛陽城下……”
“字條?拿過來我看!”
宮人將字條雙手呈上。
多爾袞隻一眼,就勃然大怒!“狂妄!真是狂妄!”
啪的一聲,多爾袞將龍案上一盞茶恨恨的丟在玉階前頭。
紙條上的字不多,隻有一句,“犯強明者,雖遠必誅!”
一句話,南明興武朝就擺明了態度,議和?不可能!洗幹淨脖子等死吧!
多爾袞強壓怒火,冷聲道:“多鐸如今到哪裏了?”
又有一個大臣出列,跪倒在地,口中稟報道:“豫親王已經退守鳳陽。”官員稍停了一下,又補了一句,“明軍暫未追擊!”
“可查實了捉拿我兄長的敵方將領是誰?”
“稟皇上,是那明軍右路先鋒官朱辰鈺,是一名女將!”
一聽這話多爾袞更生氣了,那麽大個兒一個阿濟格,生生被敵人一名女將拿下,太丟人了!這還不打緊,主要是看興武帝的態度,阿濟格恐怕兇多吉少。
看著爆發邊緣的多爾袞,有人站不住了,趕緊出班奏道:“攝政王!此將絕對不可小看,據探子奏報,此女武藝高強,可開八百斤大弓,輕功極好,飛簷走壁,高來高去,五丈的城牆視若等閑,翻身可破,一柄長槍練的出神入化,我軍將領莫敢攖其鋒芒。”
“另外還有,此將尤擅夜戰,形如鬼魅,往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那人還想多說,卻被多爾袞嗬斥道:“夠了!老子不管她是哪裏來的妖怪,也不管她多大本事,不惜代價,給我除掉她!”
“擬旨吧!懸賞萬兩黃金,要朱辰鈺項上人頭!貼到各府縣!”
清國因為明軍的攻勢感到焦頭爛額之際,攻下西安的李自成卻頗感春風得意。
真的是世事無常,眼看的大順陷入絕境,不料想興武朝橫空殺出,救了他們一命。
大明的小皇帝呀,真是某的貴人。
看著庭上滿麵紅光的李自成,軍師牛金星甩甩拂塵,出列奏道:“闖王!而今興武大興,清國節節敗退,收複故明指日可待。這本是好事,但有句話,屬下不得不提醒闖王!”
李自成放下酒杯,道:“軍師請講!”
牛金星清清嗓子,朗聲道:“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依屬下看來,興武帝野心極大,此刻,明軍勢如破竹,已拿下江南之地,而我軍與之配合作戰,也收複了甘州,陝西以及山西大部,然而,闖王有沒有想過,故明收複之後,我們可得善終?”
李自成站起身,背著手在帥案後方左右踱步,若有所思。
“闖王!不得不防呀!”牛金星繼續拱火。
“哈哈哈,軍師,恕末將直言!”
恰在此時,堂下飲酒的高一功站起身來,大聲說話:“軍師分析的不差!興武帝擺明了教我等做走狗,但是,你教咱們如何防他?”
“記得桃花山一戰,阿濟格率兩萬餘八旗兵,遭遇明軍右路先鋒官朱辰鈺率領的蜀軍,八旗兵皆騎馬,以騎兵居多,而蜀軍多為步軍,論理八旗兵占著莫大優勢,對上蜀軍應該勢如破竹才對,可是,結果恰恰相反。”
“八旗兵一接戰,就被打的潰不成軍。由此可見,如今的明軍戰力無雙,絕對不是故明的殘兵敗將可比!”
“此戰,李來亨最有發言權,他親眼所見!”
李來亨趕緊出列,小臉兒滿是嚴肅的神情,沉聲說道:“高統領所言不虛!
某親眼所見,右路先鋒官朱辰鈺雖然是女將,但她比任何男子都要驍勇善戰,實乃奇人!”
“桃花山一戰,全憑她三個迴合內生擒阿濟格,否則八旗兵也不會敗的那麽慘。明軍有此驍將,堪稱無敵!”
聽了這些話,李自成苦笑道:“諸位,若真是如此,某當如何自處?”
牛金星癟了癟嘴,沒詞兒了。明軍戰力無雙,對著幹一定會屍骨無存。
高一功道:“好辦,做一隻有用的狗!興武朝為何不惜用十萬旦糧食救我軍於水火?隻不過是看重了我軍還有用武之地。
否則,他們大可以坐山觀虎鬥,讓阿濟格將我軍殺個片甲不留,再坐收漁翁之利。”
李自成一拍桌子,道:“好!就做一隻有用的狗,跟著一位強大的主人,做狗不丟人!”
李自成自遇到興武帝之後,想通了很多事情,他覺得自己可能沒有做皇帝的命。
“即刻傳令,整飭兵馬,將荊州,襄陽的王府打掃幹淨,迎王師北上!”
興武二年十二月,金陵城及周邊地區已經完全肅清,臨時架起的電報線路也接通了。文武大臣們就開始勸說興武帝入主皇宮。
朱辰鈺自然是支持,金陵本就是大明朝的南部國都,皇帝進駐皇宮也就宣示著繼承大統,名正言順,且借著這一盛事也能極大的提振人民群眾的信心,意義非凡。
看到董彥和朱辰鈺上奏的折子,朱常淓才欣然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
如今朝堂上大部分是武將把持朝政,顯然都屬於董彥和朱辰鈺這一派的。而朱常淓已經是傀儡皇帝,比漢獻帝強不了多少。但是朱常淓不在乎,他的興趣不是當皇帝,而且膽子小,沒有什麽野心。
大臣們對此心知肚明,但敢怒不敢言。朱辰鈺一直隨著董彥在前線打仗,戰功赫赫。就算說起來,也是帝國的功臣,皇帝不說什麽,他們也找不到理由攻訐。
清國在聽說興武帝入主金陵之後,即刻加強了揚州城的城防,同時集結兵馬到中都鳳陽,重修鳳陽到揚州和洛陽的官道,增設驛站。派出大量探馬搜集情報。
他們沒有電報,且由於南明的封鎖措施,無法從明軍獲取這種東西,就算喜歡玩技術的西洋人也沒有,有錢都買不到。
這樣的形勢下,他們隻能通過增設驛站的辦法加強情報網。
剃發易服政策受到嚴重打擊,麵對各地漢人此起彼伏的起義和反抗,北京感到十分頭疼,再這樣下去,軍隊不得不分心去鎮壓漢人的反抗,而這就是明軍攻伐的絕佳機會。
多爾袞立刻命令暫停了剃發易服政策,轉而施行安撫政策。這樣一來,北方地區逐漸安穩了些。起義和暴動也銷聲匿跡了。
北京,皇城。位於太和門外西側的武英殿此刻人頭濟濟,小皇帝福臨在多爾袞的陪同下一同召見群臣。
不大的廳內,皇帝穩穩當當的坐在居中的寶座上,一言不發的看著前麵左右兩班臣工紛紛出列奏事。
身旁的攝政王多爾袞顯然情緒十分差勁。一張鞋拔子臉拉的像茄子。用一種陰惻惻的嗓音問道:
“如你所說,這朱常淓小兒竟然殺了我們前去商討議和的使者?沒有留下什麽話?”
階下一員大臣頭埋的很低,跪在地上,體若篩糠。“啟稟皇上,明軍將使者人頭和一張字條送到了洛陽城下……”
“字條?拿過來我看!”
宮人將字條雙手呈上。
多爾袞隻一眼,就勃然大怒!“狂妄!真是狂妄!”
啪的一聲,多爾袞將龍案上一盞茶恨恨的丟在玉階前頭。
紙條上的字不多,隻有一句,“犯強明者,雖遠必誅!”
一句話,南明興武朝就擺明了態度,議和?不可能!洗幹淨脖子等死吧!
多爾袞強壓怒火,冷聲道:“多鐸如今到哪裏了?”
又有一個大臣出列,跪倒在地,口中稟報道:“豫親王已經退守鳳陽。”官員稍停了一下,又補了一句,“明軍暫未追擊!”
“可查實了捉拿我兄長的敵方將領是誰?”
“稟皇上,是那明軍右路先鋒官朱辰鈺,是一名女將!”
一聽這話多爾袞更生氣了,那麽大個兒一個阿濟格,生生被敵人一名女將拿下,太丟人了!這還不打緊,主要是看興武帝的態度,阿濟格恐怕兇多吉少。
看著爆發邊緣的多爾袞,有人站不住了,趕緊出班奏道:“攝政王!此將絕對不可小看,據探子奏報,此女武藝高強,可開八百斤大弓,輕功極好,飛簷走壁,高來高去,五丈的城牆視若等閑,翻身可破,一柄長槍練的出神入化,我軍將領莫敢攖其鋒芒。”
“另外還有,此將尤擅夜戰,形如鬼魅,往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那人還想多說,卻被多爾袞嗬斥道:“夠了!老子不管她是哪裏來的妖怪,也不管她多大本事,不惜代價,給我除掉她!”
“擬旨吧!懸賞萬兩黃金,要朱辰鈺項上人頭!貼到各府縣!”
清國因為明軍的攻勢感到焦頭爛額之際,攻下西安的李自成卻頗感春風得意。
真的是世事無常,眼看的大順陷入絕境,不料想興武朝橫空殺出,救了他們一命。
大明的小皇帝呀,真是某的貴人。
看著庭上滿麵紅光的李自成,軍師牛金星甩甩拂塵,出列奏道:“闖王!而今興武大興,清國節節敗退,收複故明指日可待。這本是好事,但有句話,屬下不得不提醒闖王!”
李自成放下酒杯,道:“軍師請講!”
牛金星清清嗓子,朗聲道:“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依屬下看來,興武帝野心極大,此刻,明軍勢如破竹,已拿下江南之地,而我軍與之配合作戰,也收複了甘州,陝西以及山西大部,然而,闖王有沒有想過,故明收複之後,我們可得善終?”
李自成站起身,背著手在帥案後方左右踱步,若有所思。
“闖王!不得不防呀!”牛金星繼續拱火。
“哈哈哈,軍師,恕末將直言!”
恰在此時,堂下飲酒的高一功站起身來,大聲說話:“軍師分析的不差!興武帝擺明了教我等做走狗,但是,你教咱們如何防他?”
“記得桃花山一戰,阿濟格率兩萬餘八旗兵,遭遇明軍右路先鋒官朱辰鈺率領的蜀軍,八旗兵皆騎馬,以騎兵居多,而蜀軍多為步軍,論理八旗兵占著莫大優勢,對上蜀軍應該勢如破竹才對,可是,結果恰恰相反。”
“八旗兵一接戰,就被打的潰不成軍。由此可見,如今的明軍戰力無雙,絕對不是故明的殘兵敗將可比!”
“此戰,李來亨最有發言權,他親眼所見!”
李來亨趕緊出列,小臉兒滿是嚴肅的神情,沉聲說道:“高統領所言不虛!
某親眼所見,右路先鋒官朱辰鈺雖然是女將,但她比任何男子都要驍勇善戰,實乃奇人!”
“桃花山一戰,全憑她三個迴合內生擒阿濟格,否則八旗兵也不會敗的那麽慘。明軍有此驍將,堪稱無敵!”
聽了這些話,李自成苦笑道:“諸位,若真是如此,某當如何自處?”
牛金星癟了癟嘴,沒詞兒了。明軍戰力無雙,對著幹一定會屍骨無存。
高一功道:“好辦,做一隻有用的狗!興武朝為何不惜用十萬旦糧食救我軍於水火?隻不過是看重了我軍還有用武之地。
否則,他們大可以坐山觀虎鬥,讓阿濟格將我軍殺個片甲不留,再坐收漁翁之利。”
李自成一拍桌子,道:“好!就做一隻有用的狗,跟著一位強大的主人,做狗不丟人!”
李自成自遇到興武帝之後,想通了很多事情,他覺得自己可能沒有做皇帝的命。
“即刻傳令,整飭兵馬,將荊州,襄陽的王府打掃幹淨,迎王師北上!”
興武二年十二月,金陵城及周邊地區已經完全肅清,臨時架起的電報線路也接通了。文武大臣們就開始勸說興武帝入主皇宮。
朱辰鈺自然是支持,金陵本就是大明朝的南部國都,皇帝進駐皇宮也就宣示著繼承大統,名正言順,且借著這一盛事也能極大的提振人民群眾的信心,意義非凡。
看到董彥和朱辰鈺上奏的折子,朱常淓才欣然接受了大臣們的建議。
如今朝堂上大部分是武將把持朝政,顯然都屬於董彥和朱辰鈺這一派的。而朱常淓已經是傀儡皇帝,比漢獻帝強不了多少。但是朱常淓不在乎,他的興趣不是當皇帝,而且膽子小,沒有什麽野心。
大臣們對此心知肚明,但敢怒不敢言。朱辰鈺一直隨著董彥在前線打仗,戰功赫赫。就算說起來,也是帝國的功臣,皇帝不說什麽,他們也找不到理由攻訐。
清國在聽說興武帝入主金陵之後,即刻加強了揚州城的城防,同時集結兵馬到中都鳳陽,重修鳳陽到揚州和洛陽的官道,增設驛站。派出大量探馬搜集情報。
他們沒有電報,且由於南明的封鎖措施,無法從明軍獲取這種東西,就算喜歡玩技術的西洋人也沒有,有錢都買不到。
這樣的形勢下,他們隻能通過增設驛站的辦法加強情報網。
剃發易服政策受到嚴重打擊,麵對各地漢人此起彼伏的起義和反抗,北京感到十分頭疼,再這樣下去,軍隊不得不分心去鎮壓漢人的反抗,而這就是明軍攻伐的絕佳機會。
多爾袞立刻命令暫停了剃發易服政策,轉而施行安撫政策。這樣一來,北方地區逐漸安穩了些。起義和暴動也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