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鈺生產的過程,不亞於打一場十萬人規模的大戰!可謂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
光是接生的穩婆就是三位,還有一個是太醫院培養的婦產科醫生。
朱辰鈺沒少在這些大夫身上下功夫,對他們的研究基本上有求必應,錢,人才,什麽都不缺!因此,醫學在大明的發展極為迅速。
這樣努力的結果也給朱辰鈺帶來了福報,她有驚無險的生下了一對雙胞胎,而且還是龍鳳胎!
一向不信神,不信佛的朱辰鈺,破天荒的為此花費了一筆香油錢,到鍾山上的廟裏,送子觀音麵前還願!
林屏兒也歡喜的跟著去燒了一柱香!心裏嘀咕著,莫不是本姑娘這嘴巴開了光?竟然這樣靈的,一語中的!
三個娃,兩個娘,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過的平安喜樂!
董太爺成天跟範斌在一起,給兩個孫兒一個孫女起名兒玩。猶豫許久都不曾下了決心。
董母坐不住了,催促丈夫趕緊起好名字,不然成天老大,老二,老三的叫,時常搞混了。
龍鳳胎長的幾乎一模一樣,不仔細分辨,壓根兒看不出來。
隻有朱辰鈺這個親娘能夠從細節中分辨出來,女兒的小手指,在攥拳時,略微有點翹起。兒子的左耳後多了一顆比芝麻粒兒還小的淺淺的痣!
也隻有做母親的能做到纖毫畢現的觀察自己的孩子!它們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表皮細胞,都會受到母親的關注!這是男人無法達到的高度,親爹也不行。
絡繹不絕的客人都來道喜,有親戚朋友,有王公大臣,連朱常淓都準備了一份兒禮物送來!
不得不說,董彥一死,這朱常淓的心思就有些浮動了,極少的幾個人知道,他對於朱辰鈺有一些曖昧的想法!
後宮三千佳麗,也許有容貌超過朱辰鈺的,但若論才情,樣貌,氣質同時比朱辰鈺還優秀的,沒有。朱常淓愛慕朱辰鈺不是一天兩天了!也隻有他才知道朱辰鈺這個公主稱號是怎麽來的!
朱辰鈺答應讓朱常淓立他的兒子為太子,實際上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朱常淓要把皇位禪讓給朱辰鈺,一旦實現,朱辰鈺就是大明帝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也是華夏族曆史上第二位真正的女皇!
就在五個月前,朱辰鈺兌現了承諾,讓朱常淓頒布詔書,立其長子為太子。朱常淓的大兒子已經十二歲,隻要朱辰鈺退位,就可以把皇位再傳給他!
朱辰鈺的意思是等打敗了滿清,收複了山海關以南的領土,就接任大明帝國的女皇。
朱常淓卻有些按捺不住,做皇帝實際上既枯燥乏味,又焦頭爛額,特別是沒有奸臣佞臣取悅,沒有聲色犬馬,連吃飯都要限製規格的皇帝就更沒意思了!
朱辰鈺和朱常淓的追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這也是朱辰鈺看不上朱常淓的地方!這個皇帝太沒出息!毫無誌向,隻耽溺於風花雪月,賞心樂事!
讓他繼續做皇帝,過個十年八年,江山社稷又得易手,民族大業再次敗光!痛苦災難將再次降臨到大明帝國。
不過,朱辰鈺現在抽不開身,做了母親,孩子又太小,她便無法脫身了,她也不想脫身,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才是一個母親最大的快樂。
好在多鐸在得知揚州一戰,阿山部全軍覆沒,明軍北伐大軍兵進淮河南岸,李自成兵進澠池之後,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懼!再也不敢主動挑釁。
一連十道折子送到北京城,多爾袞看完後大驚失色,憂心忡忡,他完全想不到,明軍壯大的速度會這麽快,那一千門恐怖的大炮別說是轟揚州城,就算固若金湯的北京城,在它麵前也是紙糊的!
而正麵對戰明軍,清軍也已經落了下風,根本就不是對手!
在此情形下,多爾袞不顧盛京空虛,把幾乎全部滿洲兵力都派到了南方,構築堅固防線於邯鄲,命山東,河南守軍日夜巡防,監視淮河南岸明軍動向。
多爾袞和多鐸都明白,這短暫的寧靜,隻是黎明前的靜悄悄,多鐸困殺董彥,勢必激起朱辰鈺的無邊怒火,她一定會為丈夫報仇,以雷霆之勢攻打滿清王朝。
滿清朝廷眾多將領一個個麵露憂色,為今之計,隻能趕緊購買軍火,發動民夫和工匠,日夜趕製從明軍那裏學來的五雷箭!至於步槍,滿清沒有那技術,連西洋人都沒有!
董彥的三個孩子,名字終於定了下來,大兒起名叫董寧,二兒子名叫董華,老三丫頭叫做董夏!朱辰鈺樂了,這倒是好記,寧,華,夏!
讓華夏安寧。
名字都征求了範斌的意見,範斌掐指一算,連稱好名,可是當他把目光移到董華身上時,眼底裏深藏的憂慮卻無人察覺!
範斌夜觀天象,動用梅花易數等眾多預測術,窺見了董華不久的將來。但是他不敢說,他極力隱藏內心的憂慮,不讓朱辰鈺看出來!
三個孩子從哺乳期,到四處亂爬,再到牙牙學語,而後蹣跚學步,這一晃,董寧就滿周歲了,董家人預備著給孩子過一個最有意義的生日!
董寧生日是興武四年三月初十,這天,董老太爺起的特別早,吩咐下人熬了一鍋粥,弄了些鹹菜,簡單單把早餐對付了。就開始忙活孫兒生日宴會的事情。
按禮俗,這天要給小董寧舉行抓周禮。朱辰鈺也起來忙活,幫著林屏找來大堆的物件兒,有小木劍,詩經,毛筆,印章,錢幣,算珠,玉佩等等。
除卻與親戚們會務飲宴,就數抓周這樣的活動最有意思。
朱辰鈺也期盼著這孩子能抓到理想的物件兒。董寧生的胖乎乎,虎頭虎腦的,朱辰鈺一看他就知道是習武的苗子,有心將一身本領傳授給大兒。
臨近午宴的時候,全家人齊聚一堂,在堂屋鋪上碩大的毯子,各色物什散放在毯子上。林屏兒抱著董寧,輕放在毯子一側,然後就撒了手了。
亮晶晶的各色物什早就吸引住了董寧的眼睛,此時沒了束縛,便如脫韁的小馬駒一般,爬向那些“寶貝”。
家人們一起緊張的看著,隻見小董寧興奮的奔著那冊詩經去了。
朱辰鈺皺了眉,讓兒子做將軍的願望怕是不能如願了,這小子難道會成為一個書生嗎?
光是接生的穩婆就是三位,還有一個是太醫院培養的婦產科醫生。
朱辰鈺沒少在這些大夫身上下功夫,對他們的研究基本上有求必應,錢,人才,什麽都不缺!因此,醫學在大明的發展極為迅速。
這樣努力的結果也給朱辰鈺帶來了福報,她有驚無險的生下了一對雙胞胎,而且還是龍鳳胎!
一向不信神,不信佛的朱辰鈺,破天荒的為此花費了一筆香油錢,到鍾山上的廟裏,送子觀音麵前還願!
林屏兒也歡喜的跟著去燒了一柱香!心裏嘀咕著,莫不是本姑娘這嘴巴開了光?竟然這樣靈的,一語中的!
三個娃,兩個娘,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過的平安喜樂!
董太爺成天跟範斌在一起,給兩個孫兒一個孫女起名兒玩。猶豫許久都不曾下了決心。
董母坐不住了,催促丈夫趕緊起好名字,不然成天老大,老二,老三的叫,時常搞混了。
龍鳳胎長的幾乎一模一樣,不仔細分辨,壓根兒看不出來。
隻有朱辰鈺這個親娘能夠從細節中分辨出來,女兒的小手指,在攥拳時,略微有點翹起。兒子的左耳後多了一顆比芝麻粒兒還小的淺淺的痣!
也隻有做母親的能做到纖毫畢現的觀察自己的孩子!它們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表皮細胞,都會受到母親的關注!這是男人無法達到的高度,親爹也不行。
絡繹不絕的客人都來道喜,有親戚朋友,有王公大臣,連朱常淓都準備了一份兒禮物送來!
不得不說,董彥一死,這朱常淓的心思就有些浮動了,極少的幾個人知道,他對於朱辰鈺有一些曖昧的想法!
後宮三千佳麗,也許有容貌超過朱辰鈺的,但若論才情,樣貌,氣質同時比朱辰鈺還優秀的,沒有。朱常淓愛慕朱辰鈺不是一天兩天了!也隻有他才知道朱辰鈺這個公主稱號是怎麽來的!
朱辰鈺答應讓朱常淓立他的兒子為太子,實際上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朱常淓要把皇位禪讓給朱辰鈺,一旦實現,朱辰鈺就是大明帝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皇,也是華夏族曆史上第二位真正的女皇!
就在五個月前,朱辰鈺兌現了承諾,讓朱常淓頒布詔書,立其長子為太子。朱常淓的大兒子已經十二歲,隻要朱辰鈺退位,就可以把皇位再傳給他!
朱辰鈺的意思是等打敗了滿清,收複了山海關以南的領土,就接任大明帝國的女皇。
朱常淓卻有些按捺不住,做皇帝實際上既枯燥乏味,又焦頭爛額,特別是沒有奸臣佞臣取悅,沒有聲色犬馬,連吃飯都要限製規格的皇帝就更沒意思了!
朱辰鈺和朱常淓的追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這也是朱辰鈺看不上朱常淓的地方!這個皇帝太沒出息!毫無誌向,隻耽溺於風花雪月,賞心樂事!
讓他繼續做皇帝,過個十年八年,江山社稷又得易手,民族大業再次敗光!痛苦災難將再次降臨到大明帝國。
不過,朱辰鈺現在抽不開身,做了母親,孩子又太小,她便無法脫身了,她也不想脫身,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才是一個母親最大的快樂。
好在多鐸在得知揚州一戰,阿山部全軍覆沒,明軍北伐大軍兵進淮河南岸,李自成兵進澠池之後,他感到了巨大的恐懼!再也不敢主動挑釁。
一連十道折子送到北京城,多爾袞看完後大驚失色,憂心忡忡,他完全想不到,明軍壯大的速度會這麽快,那一千門恐怖的大炮別說是轟揚州城,就算固若金湯的北京城,在它麵前也是紙糊的!
而正麵對戰明軍,清軍也已經落了下風,根本就不是對手!
在此情形下,多爾袞不顧盛京空虛,把幾乎全部滿洲兵力都派到了南方,構築堅固防線於邯鄲,命山東,河南守軍日夜巡防,監視淮河南岸明軍動向。
多爾袞和多鐸都明白,這短暫的寧靜,隻是黎明前的靜悄悄,多鐸困殺董彥,勢必激起朱辰鈺的無邊怒火,她一定會為丈夫報仇,以雷霆之勢攻打滿清王朝。
滿清朝廷眾多將領一個個麵露憂色,為今之計,隻能趕緊購買軍火,發動民夫和工匠,日夜趕製從明軍那裏學來的五雷箭!至於步槍,滿清沒有那技術,連西洋人都沒有!
董彥的三個孩子,名字終於定了下來,大兒起名叫董寧,二兒子名叫董華,老三丫頭叫做董夏!朱辰鈺樂了,這倒是好記,寧,華,夏!
讓華夏安寧。
名字都征求了範斌的意見,範斌掐指一算,連稱好名,可是當他把目光移到董華身上時,眼底裏深藏的憂慮卻無人察覺!
範斌夜觀天象,動用梅花易數等眾多預測術,窺見了董華不久的將來。但是他不敢說,他極力隱藏內心的憂慮,不讓朱辰鈺看出來!
三個孩子從哺乳期,到四處亂爬,再到牙牙學語,而後蹣跚學步,這一晃,董寧就滿周歲了,董家人預備著給孩子過一個最有意義的生日!
董寧生日是興武四年三月初十,這天,董老太爺起的特別早,吩咐下人熬了一鍋粥,弄了些鹹菜,簡單單把早餐對付了。就開始忙活孫兒生日宴會的事情。
按禮俗,這天要給小董寧舉行抓周禮。朱辰鈺也起來忙活,幫著林屏找來大堆的物件兒,有小木劍,詩經,毛筆,印章,錢幣,算珠,玉佩等等。
除卻與親戚們會務飲宴,就數抓周這樣的活動最有意思。
朱辰鈺也期盼著這孩子能抓到理想的物件兒。董寧生的胖乎乎,虎頭虎腦的,朱辰鈺一看他就知道是習武的苗子,有心將一身本領傳授給大兒。
臨近午宴的時候,全家人齊聚一堂,在堂屋鋪上碩大的毯子,各色物什散放在毯子上。林屏兒抱著董寧,輕放在毯子一側,然後就撒了手了。
亮晶晶的各色物什早就吸引住了董寧的眼睛,此時沒了束縛,便如脫韁的小馬駒一般,爬向那些“寶貝”。
家人們一起緊張的看著,隻見小董寧興奮的奔著那冊詩經去了。
朱辰鈺皺了眉,讓兒子做將軍的願望怕是不能如願了,這小子難道會成為一個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