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朱辰鈺結束了皇家高等學院的授課,準備迴研究所看看最新的有關合成橡膠的實驗,剛進府裏,就有探子送來一封電報。
朱辰鈺一看電報內容,不禁冷笑了起來。布局如此之久,狐狸的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電報內容比較簡單,“唐王朱聿建集結兵馬二十萬,欲在兩個月後,打著清君側的名號,進京勤王!魯王未有異動!”
興武帝登基三年多了,這個朱聿建一直在監國,按理說朱辰鈺早該收拾他了,但是,礙於對滿清作戰,一直沒找到機會!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朱聿建背後的鄭家,一直在海上稱王稱霸,論海戰,大明第一勢力當屬鄭家。而且鄭家一直擁兵自重,仗著海戰實力強大,對興武朝陽奉陰違。
朱辰鈺一直派杜風叔侄和韻熙妍帶人監視福建的朱聿建和鄭家,未有一刻放鬆!所以唐王稍有動作,立刻就被玄衣衛探知。
朱聿建和鄭家還不太了解電報網的強大能力。畢竟他們治下的地盤,朱辰鈺並沒有布置電報網,出了他們的勢力範圍,則由興武朝嚴密封鎖,鄭家無從了解。否則,這次唐王也不會冒險。
朱聿建一直對朱常淓的監國耿耿於懷,按親疏遠近,怎麽的也輪不到朱常淓繼承大統。可恨的是,朱聿建聽說推動這件事情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武官和他媳婦兒!
士可忍孰不可忍!江山社稷何時輪到一個小武官來決定了?最近又聽到消息,那個小軍官被韃子殺了,如今那軍官兒的老婆欲竊取神器,不知是何手段,迷惑了那個朱常淓,皇帝對她是言聽計從!
獲得這樣的消息後,朱聿建勃然大怒,把王府的瓶瓶罐罐都砸了。
見到擁立他的那些人,朱聿建就氣憤的說道:“興武的帝位來的就不正,如今有妖婦惑亂朝綱,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時候清君側,誅小人了!”
鄭芝龍等人皆熱烈響應。這主要是因為鄭家目前受到了兩廣海貿的影響,興武朝的海上貿易出現了井噴式發展的征兆。鄭家對此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興武朝態度強硬,鄭家本想與其妥協,但又舍不得眼下鄭家勢力。
鄭家已經查出,興武之所以這麽難對付,問題都出在了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妖婦那裏。不除掉她,鄭家隻能龜縮在閩地,眼看著真金白銀被他人搶走。
兩個月後,精心準備的朱聿建命令手下將領,帶著二十萬大軍分水路和陸路同時向金陵進軍,途經魯王朱以海的勢力範圍。經杭州,常州逼近金陵。
朱辰鈺穩坐金陵,一點兒都不著急,後知後覺的朱常淓一聽說唐王要來清君側,就知道這家夥沒憋什麽好屁!
朝堂上朱常淓束手無策,嘴裏連喊:“反了!反了!眾位愛卿如何處置?”
文武大臣紛紛側目,看向金階下閉目養神的朱辰鈺。大臣們也很淡定,怕什麽?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呢!
也有個別幸災樂禍的,小心翼翼的在心裏嘀咕,嘿,二十萬大軍,看你咋辦!明軍主力都在淮河南岸防禦,目前也不適合抽調大隊人馬迴援京師!
朱辰鈺見火候差不多了,就站起身子奏道:“陛下,且放寬心,有微臣在,量他朱聿建也作不了什麽妖!”
“我興武一朝,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當下正處於歌舞升平的好時候,何來奸佞小人禍亂朝廷?想來唐王不會看不見這些,此番舉不義之師,進京勤王隻是個幌子罷了!”
“實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微臣必驅使禦林軍給他迎頭棒喝!試看何人再敢犯上作亂!?”
朱辰鈺擲地有聲的話,令在場的人都是渾身一震。禦林軍?滿打滿算一萬人,這就給二十萬大軍迎頭棒喝?我怎麽那麽不信呢!
朱常淓卻是深信不疑,開心的笑道:“有公主坐鎮,朕高枕無憂矣!”
朱常淓離座而去,宮人高喊退朝!隨後有人拿著上方寶劍給朱辰鈺。囑咐道:“聖上準公主先斬後奏之權,禦林軍聽憑公主殿下調遣!”
金陵是大明的中樞,也是玄衣衛的大本營,在這地方,朱辰鈺最大!
朱辰鈺調兵遣將,忙乎了一整天,以不變應萬變,坐等朱聿建前來清君側。
翌日,朱辰鈺正陪著兒子女兒玩耍,忽有門房來報,說魯王朱以海派人來了。
朱辰鈺吩咐奶媽,丫鬟把孩子抱走,這才到書房會客。
來使是一位文官打扮的年輕人,約莫三十來歲。進屋直接給朱辰鈺抱拳行禮道:“下官張煌言給公主殿下請安!奉魯王之命,前來傳遞一個消息!”
朱辰鈺上一眼下一眼看著這個人,心道:“這人好生倨傲,想必不是等閑之輩,我在哪兒似乎聽過他的名字!”
朱辰鈺仔細迴想明史,很快便有一個人與她眼前的人對應了起來,這人是抗清名將啊!著名的儒將!想不到居然在這裏遇到了,他還這麽年輕!
朱辰鈺心思浮動,這是個人才,必須弄到手!管他朱以海要幹嘛,這人我要定了!
“張大人?!一路辛苦了,也不知魯王爺有什麽吩咐?且不忙,來,張大人請坐!”
朱辰鈺滿麵笑容,熱情的招唿這個張煌言。
張煌言就是一愣,怎麽迴事?這熱情的有點不像話啊。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得加強警惕。
朱辰鈺遞給張煌言遞了一盞茶,問道:“不知張大人前來,帶了什麽消息?”
張煌言看人家這麽客氣,也收起了自己的書生氣,恭敬行禮道:“魯王爺聽說唐王朱聿建妄興刀兵,欲行不軌,唯恐天下大亂,黎民塗炭。自即日起解除監國,願一心輔佐我朝,助公主殿下剿除亂黨!”
朱辰鈺哈哈大笑,道:“魯王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本帥當初擁興武,本意並非得個從龍之功!
實在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挽大廈於將傾,扶社稷於廢弛。建奴狼子野心,欲竊我國器,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日張大人受魯王爺托付,欲成此功業,我也表個態,這事兒我讚成。待兇徒剿滅,定為王爺請功!再賜個爵,封點兒地是沒問題的!”
“這樣吧,本宮也不跟你兜兜轉轉,你迴去告訴魯王爺,這次若拿首功,本宮就奏請陛下,大明水師算魯王爺一份兒。以後江浙一帶的地有他一杯羹!”
朱辰鈺一看電報內容,不禁冷笑了起來。布局如此之久,狐狸的尾巴終於露出來了。
電報內容比較簡單,“唐王朱聿建集結兵馬二十萬,欲在兩個月後,打著清君側的名號,進京勤王!魯王未有異動!”
興武帝登基三年多了,這個朱聿建一直在監國,按理說朱辰鈺早該收拾他了,但是,礙於對滿清作戰,一直沒找到機會!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朱聿建背後的鄭家,一直在海上稱王稱霸,論海戰,大明第一勢力當屬鄭家。而且鄭家一直擁兵自重,仗著海戰實力強大,對興武朝陽奉陰違。
朱辰鈺一直派杜風叔侄和韻熙妍帶人監視福建的朱聿建和鄭家,未有一刻放鬆!所以唐王稍有動作,立刻就被玄衣衛探知。
朱聿建和鄭家還不太了解電報網的強大能力。畢竟他們治下的地盤,朱辰鈺並沒有布置電報網,出了他們的勢力範圍,則由興武朝嚴密封鎖,鄭家無從了解。否則,這次唐王也不會冒險。
朱聿建一直對朱常淓的監國耿耿於懷,按親疏遠近,怎麽的也輪不到朱常淓繼承大統。可恨的是,朱聿建聽說推動這件事情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武官和他媳婦兒!
士可忍孰不可忍!江山社稷何時輪到一個小武官來決定了?最近又聽到消息,那個小軍官被韃子殺了,如今那軍官兒的老婆欲竊取神器,不知是何手段,迷惑了那個朱常淓,皇帝對她是言聽計從!
獲得這樣的消息後,朱聿建勃然大怒,把王府的瓶瓶罐罐都砸了。
見到擁立他的那些人,朱聿建就氣憤的說道:“興武的帝位來的就不正,如今有妖婦惑亂朝綱,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時候清君側,誅小人了!”
鄭芝龍等人皆熱烈響應。這主要是因為鄭家目前受到了兩廣海貿的影響,興武朝的海上貿易出現了井噴式發展的征兆。鄭家對此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興武朝態度強硬,鄭家本想與其妥協,但又舍不得眼下鄭家勢力。
鄭家已經查出,興武之所以這麽難對付,問題都出在了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妖婦那裏。不除掉她,鄭家隻能龜縮在閩地,眼看著真金白銀被他人搶走。
兩個月後,精心準備的朱聿建命令手下將領,帶著二十萬大軍分水路和陸路同時向金陵進軍,途經魯王朱以海的勢力範圍。經杭州,常州逼近金陵。
朱辰鈺穩坐金陵,一點兒都不著急,後知後覺的朱常淓一聽說唐王要來清君側,就知道這家夥沒憋什麽好屁!
朝堂上朱常淓束手無策,嘴裏連喊:“反了!反了!眾位愛卿如何處置?”
文武大臣紛紛側目,看向金階下閉目養神的朱辰鈺。大臣們也很淡定,怕什麽?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呢!
也有個別幸災樂禍的,小心翼翼的在心裏嘀咕,嘿,二十萬大軍,看你咋辦!明軍主力都在淮河南岸防禦,目前也不適合抽調大隊人馬迴援京師!
朱辰鈺見火候差不多了,就站起身子奏道:“陛下,且放寬心,有微臣在,量他朱聿建也作不了什麽妖!”
“我興武一朝,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當下正處於歌舞升平的好時候,何來奸佞小人禍亂朝廷?想來唐王不會看不見這些,此番舉不義之師,進京勤王隻是個幌子罷了!”
“實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微臣必驅使禦林軍給他迎頭棒喝!試看何人再敢犯上作亂!?”
朱辰鈺擲地有聲的話,令在場的人都是渾身一震。禦林軍?滿打滿算一萬人,這就給二十萬大軍迎頭棒喝?我怎麽那麽不信呢!
朱常淓卻是深信不疑,開心的笑道:“有公主坐鎮,朕高枕無憂矣!”
朱常淓離座而去,宮人高喊退朝!隨後有人拿著上方寶劍給朱辰鈺。囑咐道:“聖上準公主先斬後奏之權,禦林軍聽憑公主殿下調遣!”
金陵是大明的中樞,也是玄衣衛的大本營,在這地方,朱辰鈺最大!
朱辰鈺調兵遣將,忙乎了一整天,以不變應萬變,坐等朱聿建前來清君側。
翌日,朱辰鈺正陪著兒子女兒玩耍,忽有門房來報,說魯王朱以海派人來了。
朱辰鈺吩咐奶媽,丫鬟把孩子抱走,這才到書房會客。
來使是一位文官打扮的年輕人,約莫三十來歲。進屋直接給朱辰鈺抱拳行禮道:“下官張煌言給公主殿下請安!奉魯王之命,前來傳遞一個消息!”
朱辰鈺上一眼下一眼看著這個人,心道:“這人好生倨傲,想必不是等閑之輩,我在哪兒似乎聽過他的名字!”
朱辰鈺仔細迴想明史,很快便有一個人與她眼前的人對應了起來,這人是抗清名將啊!著名的儒將!想不到居然在這裏遇到了,他還這麽年輕!
朱辰鈺心思浮動,這是個人才,必須弄到手!管他朱以海要幹嘛,這人我要定了!
“張大人?!一路辛苦了,也不知魯王爺有什麽吩咐?且不忙,來,張大人請坐!”
朱辰鈺滿麵笑容,熱情的招唿這個張煌言。
張煌言就是一愣,怎麽迴事?這熱情的有點不像話啊。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得加強警惕。
朱辰鈺遞給張煌言遞了一盞茶,問道:“不知張大人前來,帶了什麽消息?”
張煌言看人家這麽客氣,也收起了自己的書生氣,恭敬行禮道:“魯王爺聽說唐王朱聿建妄興刀兵,欲行不軌,唯恐天下大亂,黎民塗炭。自即日起解除監國,願一心輔佐我朝,助公主殿下剿除亂黨!”
朱辰鈺哈哈大笑,道:“魯王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本帥當初擁興武,本意並非得個從龍之功!
實在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挽大廈於將傾,扶社稷於廢弛。建奴狼子野心,欲竊我國器,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日張大人受魯王爺托付,欲成此功業,我也表個態,這事兒我讚成。待兇徒剿滅,定為王爺請功!再賜個爵,封點兒地是沒問題的!”
“這樣吧,本宮也不跟你兜兜轉轉,你迴去告訴魯王爺,這次若拿首功,本宮就奏請陛下,大明水師算魯王爺一份兒。以後江浙一帶的地有他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