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皇帝這個名號聽起來霸氣側漏,實際上卻是不折不扣的辛苦活兒!
腦子有病才願意當皇帝!朱辰鈺的口頭禪就是這一句。
女帝登基第一件事,先把洛陽皇宮建起來!如此偉大的帝國,那一定要有一個與之相配的皇家宮殿啊!
朱辰鈺這幾天一直在頭疼這個事情,如果按照古法建造,雕梁畫棟,都是傳統工藝手工打造,那估計得幾十年才能建成,而且,造出來宮殿要空調沒空調,要電燈沒電燈,這絕對不行啊,都當了皇帝了,那還能過那種苦日子?
於是乎,一項前無古人的皇城規劃設計就擺上了桌麵,朱辰鈺要建造一種既符合傳統美學,又兼顧科技狠活兒的帝國首府!
優勢是朱辰鈺是皇帝,一聲令下,就有人鞍前馬後,萬死不辭的去執行,征地拆遷都不叫事兒,洛陽想怎麽建就怎麽建。物料,人力都盡力向朱辰鈺傾斜!
劣勢,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沒有偉大的設計師,物料人力再怎麽傾斜,也難以滿足朱辰鈺的構想。
以當前的水平,朱辰鈺要求帝都洛陽至少要有五個層次。核心區是皇宮,舉行盛大典禮和中央官員辦公之所,第二層是皇室居住區,朱辰鈺破天荒的提出寢殿分離,一改曆朝曆代前殿後寢的格局。
第三層,就是商業區,一切商業經濟活動都集中的地方,也是各種社會服務之所,這一層用來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第四層,居民區,帝都居民核心安置區域。
第五層,學院區,建立科研院所,國立大學的地方。
洛陽沒有重工業,這是朱辰鈺早就規劃好的。此時的洛陽,占地麵積並不大,按照朱辰鈺的規劃,建成之後,洛陽城足足擴大了十倍!
新的帝國首都沒有城牆之類冷兵器時代才有的設施,取而代之的是五條環城高速公路,三縱兩橫五條鐵路穿過,這樣的格局放到21世紀都是一項巨大的基建工程!
朱辰鈺的規劃方案拿到大朝會上一討論,文武大臣一片嘩然。
“此事萬萬不可!陛下!這工程量太大了,勞民傷財啊!”
“陛下,您的想法真的是震鑠古今,微臣等佩服的五體投地,但這……民生初定,就開工如此巨大的工程,恐怕不妥吧,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
一個讚同的都沒有!朱辰鈺這臉就耷拉下來了。臉色發白,一雙如深潭般難以勘透的眼眸閃耀著危險的光芒。
大臣們立刻閉嘴,整理衣衫,莊嚴肅立,站軍姿一樣挺拔,金殿之上落針可聞!
鈺皇的威嚴可不一般,別看她是個二十出頭的少婦,小小的一隻。就連五大三粗,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漢在她麵前都如履薄冰。
“諸位臣工不必再議了,此事吾意已決,不會更改,此番是告知爾等一聲,著工部,戶部擬訂個章程出來!”
“此城的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爾等不能通曉其中的利害,隻須奉旨辦事。百姓的日子要過,這城,朕也要修!”
大朝會在金陵的紫禁城每隔兩日舉行一次,著實把大臣們累的夠嗆,新皇即位,政務太勤,朱辰鈺就像一台瘋狂運轉的大功率發動機,每天忙的腳不著地。
朱常淓禪位後,朱辰鈺就把朱常淓和朱聿建留在了京師。兩個王爺都沒迴屬地,留下來幫助朱辰鈺處理國家大事!
這在大明帝國根本就是違反祖製的!但是朱辰鈺登基後,把太祖留下來的許多規矩都改了!因為她足夠強大,能震懾住所有親王。
潞王朱常淓和唐王朱聿建被重新冊封為“一字並肩王”,把魯王朱以海等原來的一字王全改成了二字王!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唐王和潞王擁有和女皇幾乎相當的權力,他倆保留一字王稱號,本身就是地位抬升了,也說明親王的含金量大大增加。一反常態!
而實際上,朱辰鈺隻是找倆打工的!皇帝她得當,但皇帝的活計得由倆王爺幹。本來打算退位後享清福的潞王對此感到十分絕望和無奈!
皇帝的帽子他甩了,但他一點兒都不輕鬆,朱辰鈺仍然叫他和朱聿建輪流擔綱攝政王!
這可不像滿清的攝政王多爾袞那樣一手遮天,權力是有,但受到嚴密監控,隻允許幫助朱辰鈺處理政務,但不允許他倆替皇帝做主。
便是如此,唐王朱聿建也非常高興,雖然他沒登上皇位,但這待遇跟皇帝差不了多少。他可以代替女皇處理政務!
但是涉及到科技的東西,他就玩不轉了,必須由朱辰鈺親自出馬。
朱辰鈺是大明帝國最博學多識的學者,科學和技術方麵,她是無冕之皇,朱常淓這幾年見多了,早就服氣了。
朱聿建則十分的震撼和佩服,他終於意識到為什麽朱常淓要禪讓皇位。如果皇帝不讓朱辰鈺來做,那這些涉及到科技技術的重大決策有誰來定?整個大明,就連宋應星等人,恐怕都不及女皇萬一。
他見識過數丈之高的萬噸水壓機,見識過數丈大小的巨型水輪機,鄭家正在建造的大型鐵甲艦他也看過。科學偉力的冰山一角他窺見了,所以他知道這個女皇究竟有多了不起。他打心底認為,能在這樣一位君主麾下效力,此生無憾了!
隻要江山美人?那點夢想跟女皇畫的大餅一比,簡直就是燕雀之於鴻鵠,螞蟻比之大象,小氣。
俗話說,這日子好過了,男人就變壞,但是朱聿建沒變壞,他牢記受過的苦難,一心一意接受女皇的安排,認真做好交辦的任務。這讓朱辰鈺頗為放心,果然是明君的苗子,迴頭讓他去開發非洲,做非洲的君主好了!
女皇朱辰鈺也沒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除了皇子,公主,以及他們的祖父祖母,庶母之外,沒幾個像樣的外戚!
朱辰鈺還沒能從痛失摯愛的陰影裏走出來,根本沒興趣多找幾個男人當妃子什麽的,這個時機未到,不能太放肆了。
所以後宮的事務很少,朱辰鈺的公婆,都非常的開明,十分注意分寸。按理說兒媳婦是皇帝,他董家必然雞犬升天,但是這兩個人處事十分低調,並不倚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就做些出格的事情。
朱辰鈺在董家也是做主的角色,早就曾經跟他們約法三章,包括董彥的妾室林屏。國家大事不允許他們插手,除非他們有人取得功名,以大臣的身份參與。
腦子有病才願意當皇帝!朱辰鈺的口頭禪就是這一句。
女帝登基第一件事,先把洛陽皇宮建起來!如此偉大的帝國,那一定要有一個與之相配的皇家宮殿啊!
朱辰鈺這幾天一直在頭疼這個事情,如果按照古法建造,雕梁畫棟,都是傳統工藝手工打造,那估計得幾十年才能建成,而且,造出來宮殿要空調沒空調,要電燈沒電燈,這絕對不行啊,都當了皇帝了,那還能過那種苦日子?
於是乎,一項前無古人的皇城規劃設計就擺上了桌麵,朱辰鈺要建造一種既符合傳統美學,又兼顧科技狠活兒的帝國首府!
優勢是朱辰鈺是皇帝,一聲令下,就有人鞍前馬後,萬死不辭的去執行,征地拆遷都不叫事兒,洛陽想怎麽建就怎麽建。物料,人力都盡力向朱辰鈺傾斜!
劣勢,科技水平還不夠發達,沒有偉大的設計師,物料人力再怎麽傾斜,也難以滿足朱辰鈺的構想。
以當前的水平,朱辰鈺要求帝都洛陽至少要有五個層次。核心區是皇宮,舉行盛大典禮和中央官員辦公之所,第二層是皇室居住區,朱辰鈺破天荒的提出寢殿分離,一改曆朝曆代前殿後寢的格局。
第三層,就是商業區,一切商業經濟活動都集中的地方,也是各種社會服務之所,這一層用來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第四層,居民區,帝都居民核心安置區域。
第五層,學院區,建立科研院所,國立大學的地方。
洛陽沒有重工業,這是朱辰鈺早就規劃好的。此時的洛陽,占地麵積並不大,按照朱辰鈺的規劃,建成之後,洛陽城足足擴大了十倍!
新的帝國首都沒有城牆之類冷兵器時代才有的設施,取而代之的是五條環城高速公路,三縱兩橫五條鐵路穿過,這樣的格局放到21世紀都是一項巨大的基建工程!
朱辰鈺的規劃方案拿到大朝會上一討論,文武大臣一片嘩然。
“此事萬萬不可!陛下!這工程量太大了,勞民傷財啊!”
“陛下,您的想法真的是震鑠古今,微臣等佩服的五體投地,但這……民生初定,就開工如此巨大的工程,恐怕不妥吧,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
一個讚同的都沒有!朱辰鈺這臉就耷拉下來了。臉色發白,一雙如深潭般難以勘透的眼眸閃耀著危險的光芒。
大臣們立刻閉嘴,整理衣衫,莊嚴肅立,站軍姿一樣挺拔,金殿之上落針可聞!
鈺皇的威嚴可不一般,別看她是個二十出頭的少婦,小小的一隻。就連五大三粗,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漢在她麵前都如履薄冰。
“諸位臣工不必再議了,此事吾意已決,不會更改,此番是告知爾等一聲,著工部,戶部擬訂個章程出來!”
“此城的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爾等不能通曉其中的利害,隻須奉旨辦事。百姓的日子要過,這城,朕也要修!”
大朝會在金陵的紫禁城每隔兩日舉行一次,著實把大臣們累的夠嗆,新皇即位,政務太勤,朱辰鈺就像一台瘋狂運轉的大功率發動機,每天忙的腳不著地。
朱常淓禪位後,朱辰鈺就把朱常淓和朱聿建留在了京師。兩個王爺都沒迴屬地,留下來幫助朱辰鈺處理國家大事!
這在大明帝國根本就是違反祖製的!但是朱辰鈺登基後,把太祖留下來的許多規矩都改了!因為她足夠強大,能震懾住所有親王。
潞王朱常淓和唐王朱聿建被重新冊封為“一字並肩王”,把魯王朱以海等原來的一字王全改成了二字王!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唐王和潞王擁有和女皇幾乎相當的權力,他倆保留一字王稱號,本身就是地位抬升了,也說明親王的含金量大大增加。一反常態!
而實際上,朱辰鈺隻是找倆打工的!皇帝她得當,但皇帝的活計得由倆王爺幹。本來打算退位後享清福的潞王對此感到十分絕望和無奈!
皇帝的帽子他甩了,但他一點兒都不輕鬆,朱辰鈺仍然叫他和朱聿建輪流擔綱攝政王!
這可不像滿清的攝政王多爾袞那樣一手遮天,權力是有,但受到嚴密監控,隻允許幫助朱辰鈺處理政務,但不允許他倆替皇帝做主。
便是如此,唐王朱聿建也非常高興,雖然他沒登上皇位,但這待遇跟皇帝差不了多少。他可以代替女皇處理政務!
但是涉及到科技的東西,他就玩不轉了,必須由朱辰鈺親自出馬。
朱辰鈺是大明帝國最博學多識的學者,科學和技術方麵,她是無冕之皇,朱常淓這幾年見多了,早就服氣了。
朱聿建則十分的震撼和佩服,他終於意識到為什麽朱常淓要禪讓皇位。如果皇帝不讓朱辰鈺來做,那這些涉及到科技技術的重大決策有誰來定?整個大明,就連宋應星等人,恐怕都不及女皇萬一。
他見識過數丈之高的萬噸水壓機,見識過數丈大小的巨型水輪機,鄭家正在建造的大型鐵甲艦他也看過。科學偉力的冰山一角他窺見了,所以他知道這個女皇究竟有多了不起。他打心底認為,能在這樣一位君主麾下效力,此生無憾了!
隻要江山美人?那點夢想跟女皇畫的大餅一比,簡直就是燕雀之於鴻鵠,螞蟻比之大象,小氣。
俗話說,這日子好過了,男人就變壞,但是朱聿建沒變壞,他牢記受過的苦難,一心一意接受女皇的安排,認真做好交辦的任務。這讓朱辰鈺頗為放心,果然是明君的苗子,迴頭讓他去開發非洲,做非洲的君主好了!
女皇朱辰鈺也沒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除了皇子,公主,以及他們的祖父祖母,庶母之外,沒幾個像樣的外戚!
朱辰鈺還沒能從痛失摯愛的陰影裏走出來,根本沒興趣多找幾個男人當妃子什麽的,這個時機未到,不能太放肆了。
所以後宮的事務很少,朱辰鈺的公婆,都非常的開明,十分注意分寸。按理說兒媳婦是皇帝,他董家必然雞犬升天,但是這兩個人處事十分低調,並不倚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就做些出格的事情。
朱辰鈺在董家也是做主的角色,早就曾經跟他們約法三章,包括董彥的妾室林屏。國家大事不允許他們插手,除非他們有人取得功名,以大臣的身份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