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帝國的燕京城,煙囪林立,高聳的分餾塔如同巨人一般矗立,而燕京城往北,數條鐵路通達的唐山城,也矗立著一座座煉鐵高爐。
燕京是煤化工,機械工業和石油化工的聚集地,而唐山城也是煉鋼工業的中心。
大明帝國已經開足馬力,大量輸出工業生產力,鋼鐵,燃油,塑料,化肥等源源不斷被生產了出來。大明,在朱辰鈺的統治下,正瘋狂擴張。
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技術和勞動力。朱辰鈺被這個勞動力不足折磨了許久,沒辦法,隻能依靠掠奪人口來增加勞動力。
所以,女皇要發動戰爭,擄掠人口,關外的老百姓,全部被抓走,變成了大明帝國的奴隸。很多人一聽說要被抓去服勞役,嚇得要死,紛紛逃離。
但又有消息說,被抓去做工的人天天能吃上白饃和肉,一個月能胖幾斤。這個傳說讓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充滿了向往。
而真正淪為奴隸的人,卻沒有一個心存不滿的,因為,那個傳說是真的,為大明做工的人能吃白饃,頓頓有肉。除了沒工錢,不允許自由活動之外,活的其實比很多人都舒服。
一路殺向北方的朱辰鈺在李定國轟炸山海關的時候,正在唐山城逗留,順便視察了一下鋼鐵廠。鋼鐵廠是重中之重,朱辰鈺非常重視,隻要鋼廠強大了,那麽做任何基礎工程都是小菜一碟。
況且,戰爭用鋼量極大,而關外之地有許多鐵礦,正好是建設工業基地的好地方。
打擊滿清是一方麵,最重要的還是關外的資源太豐富了。
朱辰鈺早就規劃好了,準備成立大明重工業集團簡稱大明重工,主要生產大型基建設備,包括鐵路,隧道,橋梁,造船等行業使用的重型設備。
這家集團機構就設置在山海關內外,從唐山到盛京一路上有數條鐵路連接,出產的鐵礦石,各地生產的重工業所需零部件都由這些鐵路運輸。
北方將被打造成帝國的重工業中心。而未來,位於北方的鬆嫩平原將規劃為帝國糧倉。百年內,大明帝國不再缺吃少穿。
就在此時,聽聞山海關被輕鬆攻破,蜷縮在盛京的滿清朝廷慌了神,攝政王多爾袞整日愁眉不展,而順治小皇帝還小,不了解當前的狀況兇險。
大明主力軍隊在李定國的率領下,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迅速將關外各地收複,清軍兵力此刻已經不足三萬,加之軍事科技十分落後,一接觸現代化武裝的明軍就大敗而逃。
根本就沒什麽抵抗能力。
認清局勢的多爾袞終於下定決心,歸降大明,他覺得若主動投降或許能保留一點香火,畢竟努爾哈赤曾經是大明的臣子。
投降的降表被送到朱辰鈺案前,女皇連看都沒看,扔到火爐裏燒了。
然後迅速下達命令,攻破盛京,凡滿清皇族一律誅殺,連女人和小孩子都不放過!
朱辰鈺本不是殘暴的人,但麵對滿清皇族,她一反常態,下達了屠城的命令。隻為了給自己的亡夫董彥報仇雪恨。
危急時刻,多爾袞得到了這個恐怖的消息。當機立斷,帶著全部族人一路向東逃竄,進入了朝鮮境內。
他故技重施,脅迫朝鮮皇室征發民夫擴軍抵抗。哪怕號稱十萬大軍,在此時的明軍看來,也不過是土雞瓦狗,李定國率重兵進入朝鮮,不到一個月,朝鮮淪陷,女皇宣布朝鮮納入大明版圖。並迅速在朝鮮建立了三個生產建設兵團,實行“嚴酷”的統治。
而此刻,由朱辰鈺牽頭製定的人權法案也適時推出,單列出一卷,名為戰時人權保障法,約束了軍隊濫殺平民的行為。
這個法案的推出,並不是說朱辰鈺多麽仁慈有愛,而是為了保障勞動力充足,以及降低被殖民種族的抵抗情緒,殖民地的原住民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力,人權法案保障原住民的生存權,既保障了勞動力充足,又讓大明帝國的領土擴張減少抵抗壓力。
為了防止殖民地原住民的武裝反抗,朱辰鈺采取了懷柔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活。
但是,朱辰鈺還同時推行計劃生育政策,這個政策限製其他種族的人口增長,反而鼓勵本族的人口增長。
不得不說,朱辰鈺用心不良,這限製人口的政策比大屠殺還要狠辣,刻意限製人口,那麽,不出百年,在大明版圖內,其他種族將變成極少數民族,人口迅速減少,殖民地原住民將逐漸消失。這種減少不是通過血腥屠殺達成,而是兵不血刃的達成。披上文明的外衣之後,即使是滅族,也不存在屠殺,但比屠殺還要殘忍。
朱辰鈺知道,幾百年後,藍星將徹底成為華夏族的囊中之物!
北地的滿清皇族已經被屠殺幹淨,多爾袞,順治帝等等皇族無一逃脫,朱辰鈺終於報了大仇。
隨後,朱辰鈺帶領大明帝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大明軍隊四處征戰,收服周邊各族。女真人,部分蒙古人都淪為奴隸,說是奴隸,但朱辰鈺治下的奴隸日子過的可太好了,吃穿不愁。也禁止虐待,他們的唯一用處就是貢獻勞力,建設大明。
奴隸終身不得娶妻生子,這等於是斷了傳承,說難聽點就是斷子絕孫。女真一族自此消亡。
關外之地,千裏沃野納入大明麾下,大明重工強勢入駐,朝鮮人,滿清遺民,蒙古各部全部是朱辰鈺征用勞工的對象,上千萬人被強迫拉去采煤挖礦,開采石油。
與此同時,大明的軍事實力得到迅速增長,科技實力也同樣迅猛崛起。最明顯的是教育資源,除了大明皇家學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朱辰鈺在全國範圍內增設大學1843所,蒙學班所,初級和中級學校3962所。所有帝國子民必須接受六年義務教育,違反者直接抓去坐牢。
大明八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朱辰鈺放開了市場,計劃經濟改革拉開帷幕。
江南造船廠建造的超級鐵甲艦終於橫空出世,大明水師武裝到了牙齒,西歐所謂的無敵艦隊拿到大明水師麵前,那就是小舢板一般的存在。即便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型風帆戰列艦也不值一提。
十月,大明水師出海,兵力十五萬,活動於南海的所有西方列強以及稱得上政權的大小國家,勢力都接到了大明女皇的命令。宣布他們治下的土地都歸大明帝國了。
如此霸道的行為自然遭到了各方的激烈反抗,然並卵,大明帝國的科技已經領先各國三百年,對於一些部落野人,可能還要領先上千年。
兵鋒所指,降維打擊。各族建立的政權紛紛崩潰,強大的殖民者紛紛逃離南海,作為西方實力標杆的東印度公司也悄悄退走。
整個東亞,每一寸土地,盡歸大明帝國統治。每一片海域也盡歸大明統治。
燕京是煤化工,機械工業和石油化工的聚集地,而唐山城也是煉鋼工業的中心。
大明帝國已經開足馬力,大量輸出工業生產力,鋼鐵,燃油,塑料,化肥等源源不斷被生產了出來。大明,在朱辰鈺的統治下,正瘋狂擴張。
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技術和勞動力。朱辰鈺被這個勞動力不足折磨了許久,沒辦法,隻能依靠掠奪人口來增加勞動力。
所以,女皇要發動戰爭,擄掠人口,關外的老百姓,全部被抓走,變成了大明帝國的奴隸。很多人一聽說要被抓去服勞役,嚇得要死,紛紛逃離。
但又有消息說,被抓去做工的人天天能吃上白饃和肉,一個月能胖幾斤。這個傳說讓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充滿了向往。
而真正淪為奴隸的人,卻沒有一個心存不滿的,因為,那個傳說是真的,為大明做工的人能吃白饃,頓頓有肉。除了沒工錢,不允許自由活動之外,活的其實比很多人都舒服。
一路殺向北方的朱辰鈺在李定國轟炸山海關的時候,正在唐山城逗留,順便視察了一下鋼鐵廠。鋼鐵廠是重中之重,朱辰鈺非常重視,隻要鋼廠強大了,那麽做任何基礎工程都是小菜一碟。
況且,戰爭用鋼量極大,而關外之地有許多鐵礦,正好是建設工業基地的好地方。
打擊滿清是一方麵,最重要的還是關外的資源太豐富了。
朱辰鈺早就規劃好了,準備成立大明重工業集團簡稱大明重工,主要生產大型基建設備,包括鐵路,隧道,橋梁,造船等行業使用的重型設備。
這家集團機構就設置在山海關內外,從唐山到盛京一路上有數條鐵路連接,出產的鐵礦石,各地生產的重工業所需零部件都由這些鐵路運輸。
北方將被打造成帝國的重工業中心。而未來,位於北方的鬆嫩平原將規劃為帝國糧倉。百年內,大明帝國不再缺吃少穿。
就在此時,聽聞山海關被輕鬆攻破,蜷縮在盛京的滿清朝廷慌了神,攝政王多爾袞整日愁眉不展,而順治小皇帝還小,不了解當前的狀況兇險。
大明主力軍隊在李定國的率領下,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迅速將關外各地收複,清軍兵力此刻已經不足三萬,加之軍事科技十分落後,一接觸現代化武裝的明軍就大敗而逃。
根本就沒什麽抵抗能力。
認清局勢的多爾袞終於下定決心,歸降大明,他覺得若主動投降或許能保留一點香火,畢竟努爾哈赤曾經是大明的臣子。
投降的降表被送到朱辰鈺案前,女皇連看都沒看,扔到火爐裏燒了。
然後迅速下達命令,攻破盛京,凡滿清皇族一律誅殺,連女人和小孩子都不放過!
朱辰鈺本不是殘暴的人,但麵對滿清皇族,她一反常態,下達了屠城的命令。隻為了給自己的亡夫董彥報仇雪恨。
危急時刻,多爾袞得到了這個恐怖的消息。當機立斷,帶著全部族人一路向東逃竄,進入了朝鮮境內。
他故技重施,脅迫朝鮮皇室征發民夫擴軍抵抗。哪怕號稱十萬大軍,在此時的明軍看來,也不過是土雞瓦狗,李定國率重兵進入朝鮮,不到一個月,朝鮮淪陷,女皇宣布朝鮮納入大明版圖。並迅速在朝鮮建立了三個生產建設兵團,實行“嚴酷”的統治。
而此刻,由朱辰鈺牽頭製定的人權法案也適時推出,單列出一卷,名為戰時人權保障法,約束了軍隊濫殺平民的行為。
這個法案的推出,並不是說朱辰鈺多麽仁慈有愛,而是為了保障勞動力充足,以及降低被殖民種族的抵抗情緒,殖民地的原住民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力,人權法案保障原住民的生存權,既保障了勞動力充足,又讓大明帝國的領土擴張減少抵抗壓力。
為了防止殖民地原住民的武裝反抗,朱辰鈺采取了懷柔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活。
但是,朱辰鈺還同時推行計劃生育政策,這個政策限製其他種族的人口增長,反而鼓勵本族的人口增長。
不得不說,朱辰鈺用心不良,這限製人口的政策比大屠殺還要狠辣,刻意限製人口,那麽,不出百年,在大明版圖內,其他種族將變成極少數民族,人口迅速減少,殖民地原住民將逐漸消失。這種減少不是通過血腥屠殺達成,而是兵不血刃的達成。披上文明的外衣之後,即使是滅族,也不存在屠殺,但比屠殺還要殘忍。
朱辰鈺知道,幾百年後,藍星將徹底成為華夏族的囊中之物!
北地的滿清皇族已經被屠殺幹淨,多爾袞,順治帝等等皇族無一逃脫,朱辰鈺終於報了大仇。
隨後,朱辰鈺帶領大明帝國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大明軍隊四處征戰,收服周邊各族。女真人,部分蒙古人都淪為奴隸,說是奴隸,但朱辰鈺治下的奴隸日子過的可太好了,吃穿不愁。也禁止虐待,他們的唯一用處就是貢獻勞力,建設大明。
奴隸終身不得娶妻生子,這等於是斷了傳承,說難聽點就是斷子絕孫。女真一族自此消亡。
關外之地,千裏沃野納入大明麾下,大明重工強勢入駐,朝鮮人,滿清遺民,蒙古各部全部是朱辰鈺征用勞工的對象,上千萬人被強迫拉去采煤挖礦,開采石油。
與此同時,大明的軍事實力得到迅速增長,科技實力也同樣迅猛崛起。最明顯的是教育資源,除了大明皇家學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朱辰鈺在全國範圍內增設大學1843所,蒙學班所,初級和中級學校3962所。所有帝國子民必須接受六年義務教育,違反者直接抓去坐牢。
大明八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朱辰鈺放開了市場,計劃經濟改革拉開帷幕。
江南造船廠建造的超級鐵甲艦終於橫空出世,大明水師武裝到了牙齒,西歐所謂的無敵艦隊拿到大明水師麵前,那就是小舢板一般的存在。即便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大型風帆戰列艦也不值一提。
十月,大明水師出海,兵力十五萬,活動於南海的所有西方列強以及稱得上政權的大小國家,勢力都接到了大明女皇的命令。宣布他們治下的土地都歸大明帝國了。
如此霸道的行為自然遭到了各方的激烈反抗,然並卵,大明帝國的科技已經領先各國三百年,對於一些部落野人,可能還要領先上千年。
兵鋒所指,降維打擊。各族建立的政權紛紛崩潰,強大的殖民者紛紛逃離南海,作為西方實力標杆的東印度公司也悄悄退走。
整個東亞,每一寸土地,盡歸大明帝國統治。每一片海域也盡歸大明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