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薛家進京了
穿成賈璉:我要這紅樓,萬豔同歡 作者:謝寶隆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花自芳在店門口躬身恭送東家離去,直到東家的馬車走得沒了影兒,這才起身。
眼角,依舊是濡濕的。
想當初家裏的生意賠光了家底,母親又病,慌亂無助之下隻得出了下策,將妹妹賣入賈府。
可是妹妹的身價銀子也隻勉強夠給母親治病,家中的生計還是無以為繼,更何況還欠著一屁股債。
就在他走投無路之時,竟然沒想到上天給他派了位貴人下來。
貴人買了他的鋪子,還叫他繼續當掌櫃。
東家待他寬善,都沒提要他用多長時間掙多少的錢。甚至都沒跟他立字據,隻叫他指天立了個誓就結了。
隻是,既然沒立字據,他便也無從知曉東家的名姓。
從東家的灑脫性子上,他猜東家必定是大家公子,手裏頭不短這幾個小錢。
可這是京城,顯貴世家太多,他便也無從猜測東家到底是哪個宅門裏的公子。
況且東家救他於危難,他怎麽還好隨便去揣度東家的出身呢?東家既不想露底兒,他從此緘口不問也不猜就是。
東家對他沒什麽格外的要求,隻是叫他轉了行當,經營古董。
他慶幸之餘,腦子卻是懵的:他從未涉足過古董行當。
家裏就是普通人家,曾經溫飽而已,哪裏有餘錢買什麽古董呢。
又聽說古董這個行當最考驗人的眼力和經驗。若沒有幾代浸淫的,一頭紮冷子進來,必定打眼、折本。
可東家卻笑眯眯說:“無妨。不會就去學。”
東家叫他幹在鋪子裏坐著,叫他出去「打小鼓」,就是走街串巷去收古董。
東家還給他留下銀子,叫他一個月按著二十兩去花。
二十兩,普通人家五六口人一年的花銷都夠了,東家卻叫他當學資!
東家還說,別把眼珠子光盯在貨物上,更要緊的是要看人,還要看整個生意的上下遊。
他這人知恩圖報,這半年下來起早貪黑,一點沒敢閑著,當真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去收東西。
盡管的確看錯了不少,賠了錢,但是他這眼力也真磨煉出來不少。
而且他也按著東家的話,四處結交做古董的同行。不拘是東家、掌櫃,還是賬房先生,抑或跑腿的小幺兒,隻要能攀談,他必定不放過機會。
以及,東家囑咐他關注的各種窯口、作坊,他也已經實地探訪、了解了個大概。
半年過去,他雖不敢說已經入了古董行當的門兒,但是他自信可以幫東家撐住這個攤兒了。
滿足地吸吸鼻子,抬頭看看門匾上那隨風飄搖的七色彩穗。
嘖,東家什麽都好,就是這一點審美上麽……叫他有絲絲的如芒在背。
.
賈璉和趙天棟次日睡足了來“上班兒”。
賈璉輕手利腳,趙天棟卻手提肩扛。好幾個大袋子,裏頭叮叮咣咣的。
花自芳這半年可沒白煉,耳力是有的。他一聽就知道是瓷器和銅器。
他嚇得趕忙招唿夥計,拿來了軟墊子鋪在地下,然後一起扶著趙天棟將袋子給卸下來。
包袱皮兒打開,裏頭的銅香爐和瓷瓶子一露出來,都不用看瓷器的開片兒,隻需瞄一眼那油潤自然的包漿,花自芳都低聲驚唿了:“東家,哪裏來這麽些好東西!”
賈璉悠閑一樂,“行,瞧出來是好東西了。這半年的眼力,沒白磨。”
一見到這些好東西,花自芳眼睛都藍了,可是沒高興一會子,卻又泄了氣。
“東家,這些好東西自然應該值得個好價錢。可是咱們鋪子在這地腳兒,沒什麽高貴的客人,怕這些好東西會賣不上價兒。”
賈璉淘氣地眨眨眼,“咱們不賣這些。這些拿來,是給你當樣子,畫下來送去給窯口和銅器匠作,叫他們仿造的。”
“咱們要賣的,是那些仿品。”
“嗄?”花自芳覺得自己腦子又不夠用了。
難道東家費錢費力地抬舉他,又讓他磨眼力,又讓他結交同行的,到頭來竟然隻是為了造仿品來賣?
莫非他竟看錯了東家這個人?
花自芳頗有些心意動搖,賈璉可不。
賈璉埋下心思來,甚至搬到鋪子後院空房來住,親自監督花自芳帶著工匠描樣兒、造坯、入窯……
有東家這麽親力親為,花自芳也被感染,漸漸也投入了進去。
一直忙活了個把月,東西做出來,連花自芳都拍案稱讚。
幾可亂真!
可是東家卻隻滿意了一半兒。
東家神神秘秘囑咐他:“這一半好的自然留著。不過你再叫他們做一半不好的,就是那種一眼假的。”
花自芳就又懵了。
東家這是要幹啥呀?
.
賈璉剛搬到鋪子住下的頭一天,蔡昭送來信兒,賈雨村那邊已經候著缺了。
而且還是個極其金貴的缺——金陵應天府知府!
原書的架構,仿照明代南北兩都的設置。南都的衙門為「應天府」,北都得衙門就叫「順天府」。
這應天府知府雖然隻是個知府,可因為金陵是舊都,這知府的地位甚至比後世的直轄市的一市之長還要高!
賈璉得了信兒,呲牙一笑。
行,賈雨村得了這麽大一個官兒,迴江南去說不定還能幫得上林如海。
當然更要緊的是,賈雨村都去金陵了,那麽薛寶釵不日就將來京了。
等賈璉忙完了鋪子裏幾窯瓷瓶子,蔡昭又來送信兒,說薛家到了。
賈璉輕笑一聲,從炕上躍下來,拍拍趙天棟的肩,“收拾家夥事兒,咱們迴府了。”
賈璉離開的時候,花自芳滿肚子的不自信,差一點就要扯住東家的袖子不讓走。
“東家,這些東西……要如何賣啊?”
在花自芳看來,這些假東西怎麽能賣得出去呢?他都抹不開這個臉!
賈璉一笑,又丟給一袋銀子,“拿著這個,到古玩街去亮亮堂堂再開一家鋪子。”
古玩街上才都是高檔的古董店,正兒八經賣的都是好東西,光臨的客人也都是富豪顯貴。
賈璉指了指那兩種檔次的東西,“這一半好的,送到古玩街去賣;這些普通的,留在城隍街這兒。”
花自芳也不明白東家為何這麽安排,隻能聽從吩咐,又問:“店名該怎麽叫?”
賈璉翻了翻眼皮,“就叫「露小縫」吧。”
眼角,依舊是濡濕的。
想當初家裏的生意賠光了家底,母親又病,慌亂無助之下隻得出了下策,將妹妹賣入賈府。
可是妹妹的身價銀子也隻勉強夠給母親治病,家中的生計還是無以為繼,更何況還欠著一屁股債。
就在他走投無路之時,竟然沒想到上天給他派了位貴人下來。
貴人買了他的鋪子,還叫他繼續當掌櫃。
東家待他寬善,都沒提要他用多長時間掙多少的錢。甚至都沒跟他立字據,隻叫他指天立了個誓就結了。
隻是,既然沒立字據,他便也無從知曉東家的名姓。
從東家的灑脫性子上,他猜東家必定是大家公子,手裏頭不短這幾個小錢。
可這是京城,顯貴世家太多,他便也無從猜測東家到底是哪個宅門裏的公子。
況且東家救他於危難,他怎麽還好隨便去揣度東家的出身呢?東家既不想露底兒,他從此緘口不問也不猜就是。
東家對他沒什麽格外的要求,隻是叫他轉了行當,經營古董。
他慶幸之餘,腦子卻是懵的:他從未涉足過古董行當。
家裏就是普通人家,曾經溫飽而已,哪裏有餘錢買什麽古董呢。
又聽說古董這個行當最考驗人的眼力和經驗。若沒有幾代浸淫的,一頭紮冷子進來,必定打眼、折本。
可東家卻笑眯眯說:“無妨。不會就去學。”
東家叫他幹在鋪子裏坐著,叫他出去「打小鼓」,就是走街串巷去收古董。
東家還給他留下銀子,叫他一個月按著二十兩去花。
二十兩,普通人家五六口人一年的花銷都夠了,東家卻叫他當學資!
東家還說,別把眼珠子光盯在貨物上,更要緊的是要看人,還要看整個生意的上下遊。
他這人知恩圖報,這半年下來起早貪黑,一點沒敢閑著,當真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去收東西。
盡管的確看錯了不少,賠了錢,但是他這眼力也真磨煉出來不少。
而且他也按著東家的話,四處結交做古董的同行。不拘是東家、掌櫃,還是賬房先生,抑或跑腿的小幺兒,隻要能攀談,他必定不放過機會。
以及,東家囑咐他關注的各種窯口、作坊,他也已經實地探訪、了解了個大概。
半年過去,他雖不敢說已經入了古董行當的門兒,但是他自信可以幫東家撐住這個攤兒了。
滿足地吸吸鼻子,抬頭看看門匾上那隨風飄搖的七色彩穗。
嘖,東家什麽都好,就是這一點審美上麽……叫他有絲絲的如芒在背。
.
賈璉和趙天棟次日睡足了來“上班兒”。
賈璉輕手利腳,趙天棟卻手提肩扛。好幾個大袋子,裏頭叮叮咣咣的。
花自芳這半年可沒白煉,耳力是有的。他一聽就知道是瓷器和銅器。
他嚇得趕忙招唿夥計,拿來了軟墊子鋪在地下,然後一起扶著趙天棟將袋子給卸下來。
包袱皮兒打開,裏頭的銅香爐和瓷瓶子一露出來,都不用看瓷器的開片兒,隻需瞄一眼那油潤自然的包漿,花自芳都低聲驚唿了:“東家,哪裏來這麽些好東西!”
賈璉悠閑一樂,“行,瞧出來是好東西了。這半年的眼力,沒白磨。”
一見到這些好東西,花自芳眼睛都藍了,可是沒高興一會子,卻又泄了氣。
“東家,這些好東西自然應該值得個好價錢。可是咱們鋪子在這地腳兒,沒什麽高貴的客人,怕這些好東西會賣不上價兒。”
賈璉淘氣地眨眨眼,“咱們不賣這些。這些拿來,是給你當樣子,畫下來送去給窯口和銅器匠作,叫他們仿造的。”
“咱們要賣的,是那些仿品。”
“嗄?”花自芳覺得自己腦子又不夠用了。
難道東家費錢費力地抬舉他,又讓他磨眼力,又讓他結交同行的,到頭來竟然隻是為了造仿品來賣?
莫非他竟看錯了東家這個人?
花自芳頗有些心意動搖,賈璉可不。
賈璉埋下心思來,甚至搬到鋪子後院空房來住,親自監督花自芳帶著工匠描樣兒、造坯、入窯……
有東家這麽親力親為,花自芳也被感染,漸漸也投入了進去。
一直忙活了個把月,東西做出來,連花自芳都拍案稱讚。
幾可亂真!
可是東家卻隻滿意了一半兒。
東家神神秘秘囑咐他:“這一半好的自然留著。不過你再叫他們做一半不好的,就是那種一眼假的。”
花自芳就又懵了。
東家這是要幹啥呀?
.
賈璉剛搬到鋪子住下的頭一天,蔡昭送來信兒,賈雨村那邊已經候著缺了。
而且還是個極其金貴的缺——金陵應天府知府!
原書的架構,仿照明代南北兩都的設置。南都的衙門為「應天府」,北都得衙門就叫「順天府」。
這應天府知府雖然隻是個知府,可因為金陵是舊都,這知府的地位甚至比後世的直轄市的一市之長還要高!
賈璉得了信兒,呲牙一笑。
行,賈雨村得了這麽大一個官兒,迴江南去說不定還能幫得上林如海。
當然更要緊的是,賈雨村都去金陵了,那麽薛寶釵不日就將來京了。
等賈璉忙完了鋪子裏幾窯瓷瓶子,蔡昭又來送信兒,說薛家到了。
賈璉輕笑一聲,從炕上躍下來,拍拍趙天棟的肩,“收拾家夥事兒,咱們迴府了。”
賈璉離開的時候,花自芳滿肚子的不自信,差一點就要扯住東家的袖子不讓走。
“東家,這些東西……要如何賣啊?”
在花自芳看來,這些假東西怎麽能賣得出去呢?他都抹不開這個臉!
賈璉一笑,又丟給一袋銀子,“拿著這個,到古玩街去亮亮堂堂再開一家鋪子。”
古玩街上才都是高檔的古董店,正兒八經賣的都是好東西,光臨的客人也都是富豪顯貴。
賈璉指了指那兩種檔次的東西,“這一半好的,送到古玩街去賣;這些普通的,留在城隍街這兒。”
花自芳也不明白東家為何這麽安排,隻能聽從吩咐,又問:“店名該怎麽叫?”
賈璉翻了翻眼皮,“就叫「露小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