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滔滔,夜色沉沉。小舟隨江流漂泊了一夜,吳玄安撐著竹篙,時不時調整船身方向,以免被江水衝入暗流漩渦之中。
元春裹著外袍,倚在船舷邊,神色疲憊卻依舊強撐著精神。舟中寒意深重,她雖未言語,但吳玄安瞧見她手腳微微顫抖,便脫下自己的外衫披在她肩上。
元春抬眼望他,輕聲道:“郎君,你也冷,自己留著吧。”
吳玄安微微一笑:“無礙,我身子結實,倒是你,受不得寒。”
元春低頭不語,手指緊了緊衣襟,眼中微微浮現一絲暖意。
就在此時,遠方江麵上忽然出現一艘巨大的商船,船身穩重而華貴,甲板上懸掛著一麵碩大的旗幟,旗上赫然繡著一個“賈”字。
元春一怔,驟然坐直了身子,眺望遠方,驚訝道:“郎君,那上麵是賈字嗎?”
吳玄安順著她目光望去,“嗯,的確是賈字!”那艘船沿江而下,方向正好與他們一致,似是要往揚州去。
“太好了,那旗幟乃是我祖父在時用的景繡雲旗幟,那肯定是賈家的船隊。”
“是嗎,那我劃過去瞧瞧,你坐好。”
“嗯!”
吳玄安劃著小船船靠近,待距離能看清之後,元春興奮地站了起來,由於船小搖晃的緣故,她險些跌,幸好吳玄安抓住了她。
“別激動。”
“郎君,的確是賈家的船,我們……”
吳玄安看了她一眼,而後點頭:“我喊一聲試試吧!”
“嗯!”
二人對望一眼,吳玄安遂揚聲唿喚:“前方船隻,可是京城榮國府賈家的商船?”
“上麵的人可否聽得見?”
這時船頭一小廝探出頭,隻見他們船隻不遠處有一葉小舟,舟上兩個人,看樣子是一男一女,便尋聲問:“你們是何人?為何靠近?”
聲音順著江風傳去,船上有人探頭張望,隨即幾個船工交頭接耳,不多時,一名身著錦衣的男子走到船頭,遠遠地看著小舟,神情疑惑。
吳玄安繼續朗聲道:“在下吳安,攜家屬南下揚州,夜間遭遇水匪,舟行至此,望仁兄施以援手!”
船上的錦衣男子見那小船,也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不是真的,隻是聽到吳安這個名字,總感覺有些熟悉,便揚聲道:“你方才說誰?”
元春見清那男子的樣貌,便果斷取下麵紗,朝船上揚聲道:“璉二弟,是我。”
那男子見得女子容貌,腦子熟悉的影子一下便清晰起來失聲道:“大姐姐?是你嗎?”
這男子正是賈璉,賈府中一向豪爽闊氣的璉二爺,他神情驚愕,顯然沒有想到會在這江上碰到多年未見的堂姐。
“是我,元春,你大姐姐元春。”
“真是大姐姐你啊,來人,來人!”
“二爺!”
“快放船梯子,接他們上來!”
“是!”
船工們動作迅速,將軟梯搭下,吳玄安抱著起元春,然後三兩步踩跳上了船,落地放下元春!
“謝謝郎君!”
“沒關係!”
這時賈璉快步迎上,臉上滿是不可置信之色。
“大姐姐,真是你?”
元春眼眶微紅,輕輕點頭:“是我。”
賈璉一時百感交集,仔細打量元春,見她衣著雖素淨,卻無半點狼狽之態,才略略鬆了口氣,又看向身旁的吳玄安,微微一愣:“這位是……”
吳玄安抱拳一禮,微笑道:“在下吳安,按小禮,你應該叫我大姐夫。”
賈璉一愣,旋即恍然,點頭笑道:“原來是陛下親封的吳子爵,大姐姐的夫婿吳安姐夫,小弟賈璉見過大姐夫!”
“常聽元春說起家裏人,果不其然,璉兄弟竟這般生的風流倜儻。”吳玄安笑言,這賈璉看表麵,的確生的風流,油頭粉麵。
“姐夫誇獎了。隻是不知你們二人為何會行舟漂於江中!”
元春柔聲道:“這些事迴頭再說吧,倒是你怎會在這江上?”
賈璉歎了口氣,搖頭道:“說來話長。”他揮手讓手下收拾好軟梯,轉身道,“船艙裏說話吧。”
一行人入了艙室,燈火搖曳,溫暖了江上夜晚的寒意。賈璉吩咐下人奉上熱湯,待元春稍作暖身後,這才緩緩說道:“我此次南下,是奉老祖宗之命,送林妹妹迴揚州。”
元春一怔,驚訝道:“林妹妹?可是姑父家的女兒黛玉?”
賈璉點頭,歎道:“正是。前些日子,林姑父家中遣人送信,言病重,要林妹妹迴來侍疾,老祖宗放心不下,便讓我親自送林妹妹迴去。”
元春聞言,眉頭微蹙:“林姑父……病得很重?”
賈璉神色凝重,低聲道:“據家書所言,怕是時日無多。”
元春沉默良久,幽幽歎息:“林姑父和姑姑命苦,怎的……”
賈璉微微苦笑:“人生無常,隻是這林妹妹體弱多病,如今一路行來,多半躺在床上。晚些時候大姐姐再見見!”
“嗯!”
“對了,大姐姐,你和姐夫也是去揚州?”賈璉問。
元春點頭:“是的,原本你姐夫中舉之後,我們是打算直接上京的,想到林姑父在揚州做官,一家子親戚便想著去看望一二,隻是昨夜所乘之船遭了水匪。”
“啊?水匪?誰這麽大膽敢在運河上作亂?”賈璉聽到水匪,也是有些擔心的,雖然他帶了賈家養的親兵。
吳玄安插言:“這個倒是不清楚,想來也是一些靠打家劫舍為生的匪徒吧。”
他也不好對賈璉解釋什麽,元春點點頭認同吳玄安的說法。
“這樣啊,那大姐姐,你和姐夫歇息片刻,我讓廚房給你們準備些吃的。”賈璉想了一下,這水匪連他們二人都攔不住,想來應該不是什麽厲害貨色。
“嗯,有勞!”
吳玄安拱手!
賈璉離開之後,兩人整理了一下衣衫,重新換上新的。至於從上船到剛剛的談話中,賈璉都沒有表現出元春是妾室身份的神情和語言變化。
看來他是真把自己這半個姐夫當自己人了,看了一眼元春,如果不是皇帝搞這一檔子事,估計他現在還在外麵浪吧,哪有這麽快入京的計劃!
元春裹著外袍,倚在船舷邊,神色疲憊卻依舊強撐著精神。舟中寒意深重,她雖未言語,但吳玄安瞧見她手腳微微顫抖,便脫下自己的外衫披在她肩上。
元春抬眼望他,輕聲道:“郎君,你也冷,自己留著吧。”
吳玄安微微一笑:“無礙,我身子結實,倒是你,受不得寒。”
元春低頭不語,手指緊了緊衣襟,眼中微微浮現一絲暖意。
就在此時,遠方江麵上忽然出現一艘巨大的商船,船身穩重而華貴,甲板上懸掛著一麵碩大的旗幟,旗上赫然繡著一個“賈”字。
元春一怔,驟然坐直了身子,眺望遠方,驚訝道:“郎君,那上麵是賈字嗎?”
吳玄安順著她目光望去,“嗯,的確是賈字!”那艘船沿江而下,方向正好與他們一致,似是要往揚州去。
“太好了,那旗幟乃是我祖父在時用的景繡雲旗幟,那肯定是賈家的船隊。”
“是嗎,那我劃過去瞧瞧,你坐好。”
“嗯!”
吳玄安劃著小船船靠近,待距離能看清之後,元春興奮地站了起來,由於船小搖晃的緣故,她險些跌,幸好吳玄安抓住了她。
“別激動。”
“郎君,的確是賈家的船,我們……”
吳玄安看了她一眼,而後點頭:“我喊一聲試試吧!”
“嗯!”
二人對望一眼,吳玄安遂揚聲唿喚:“前方船隻,可是京城榮國府賈家的商船?”
“上麵的人可否聽得見?”
這時船頭一小廝探出頭,隻見他們船隻不遠處有一葉小舟,舟上兩個人,看樣子是一男一女,便尋聲問:“你們是何人?為何靠近?”
聲音順著江風傳去,船上有人探頭張望,隨即幾個船工交頭接耳,不多時,一名身著錦衣的男子走到船頭,遠遠地看著小舟,神情疑惑。
吳玄安繼續朗聲道:“在下吳安,攜家屬南下揚州,夜間遭遇水匪,舟行至此,望仁兄施以援手!”
船上的錦衣男子見那小船,也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不是真的,隻是聽到吳安這個名字,總感覺有些熟悉,便揚聲道:“你方才說誰?”
元春見清那男子的樣貌,便果斷取下麵紗,朝船上揚聲道:“璉二弟,是我。”
那男子見得女子容貌,腦子熟悉的影子一下便清晰起來失聲道:“大姐姐?是你嗎?”
這男子正是賈璉,賈府中一向豪爽闊氣的璉二爺,他神情驚愕,顯然沒有想到會在這江上碰到多年未見的堂姐。
“是我,元春,你大姐姐元春。”
“真是大姐姐你啊,來人,來人!”
“二爺!”
“快放船梯子,接他們上來!”
“是!”
船工們動作迅速,將軟梯搭下,吳玄安抱著起元春,然後三兩步踩跳上了船,落地放下元春!
“謝謝郎君!”
“沒關係!”
這時賈璉快步迎上,臉上滿是不可置信之色。
“大姐姐,真是你?”
元春眼眶微紅,輕輕點頭:“是我。”
賈璉一時百感交集,仔細打量元春,見她衣著雖素淨,卻無半點狼狽之態,才略略鬆了口氣,又看向身旁的吳玄安,微微一愣:“這位是……”
吳玄安抱拳一禮,微笑道:“在下吳安,按小禮,你應該叫我大姐夫。”
賈璉一愣,旋即恍然,點頭笑道:“原來是陛下親封的吳子爵,大姐姐的夫婿吳安姐夫,小弟賈璉見過大姐夫!”
“常聽元春說起家裏人,果不其然,璉兄弟竟這般生的風流倜儻。”吳玄安笑言,這賈璉看表麵,的確生的風流,油頭粉麵。
“姐夫誇獎了。隻是不知你們二人為何會行舟漂於江中!”
元春柔聲道:“這些事迴頭再說吧,倒是你怎會在這江上?”
賈璉歎了口氣,搖頭道:“說來話長。”他揮手讓手下收拾好軟梯,轉身道,“船艙裏說話吧。”
一行人入了艙室,燈火搖曳,溫暖了江上夜晚的寒意。賈璉吩咐下人奉上熱湯,待元春稍作暖身後,這才緩緩說道:“我此次南下,是奉老祖宗之命,送林妹妹迴揚州。”
元春一怔,驚訝道:“林妹妹?可是姑父家的女兒黛玉?”
賈璉點頭,歎道:“正是。前些日子,林姑父家中遣人送信,言病重,要林妹妹迴來侍疾,老祖宗放心不下,便讓我親自送林妹妹迴去。”
元春聞言,眉頭微蹙:“林姑父……病得很重?”
賈璉神色凝重,低聲道:“據家書所言,怕是時日無多。”
元春沉默良久,幽幽歎息:“林姑父和姑姑命苦,怎的……”
賈璉微微苦笑:“人生無常,隻是這林妹妹體弱多病,如今一路行來,多半躺在床上。晚些時候大姐姐再見見!”
“嗯!”
“對了,大姐姐,你和姐夫也是去揚州?”賈璉問。
元春點頭:“是的,原本你姐夫中舉之後,我們是打算直接上京的,想到林姑父在揚州做官,一家子親戚便想著去看望一二,隻是昨夜所乘之船遭了水匪。”
“啊?水匪?誰這麽大膽敢在運河上作亂?”賈璉聽到水匪,也是有些擔心的,雖然他帶了賈家養的親兵。
吳玄安插言:“這個倒是不清楚,想來也是一些靠打家劫舍為生的匪徒吧。”
他也不好對賈璉解釋什麽,元春點點頭認同吳玄安的說法。
“這樣啊,那大姐姐,你和姐夫歇息片刻,我讓廚房給你們準備些吃的。”賈璉想了一下,這水匪連他們二人都攔不住,想來應該不是什麽厲害貨色。
“嗯,有勞!”
吳玄安拱手!
賈璉離開之後,兩人整理了一下衣衫,重新換上新的。至於從上船到剛剛的談話中,賈璉都沒有表現出元春是妾室身份的神情和語言變化。
看來他是真把自己這半個姐夫當自己人了,看了一眼元春,如果不是皇帝搞這一檔子事,估計他現在還在外麵浪吧,哪有這麽快入京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