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黃河決堤,糧草不足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它大臣聞言,也紛紛迎合道:“是啊,估計啊,是那些流民們幹的,那些流民來自天南海北,不住在黃河邊的人,哪知道黃河邊的土不能動啊!”
聽到這,趙匡胤忽然想到了什麽。
這怕是有人在存心使壞啊!
他眉頭緊鎖的看向酈食其道:“酈食其,墾田這件事一直都是由你負責的,你來說說,黃河兩岸住的都是些什麽人?”
酈食其很聰明,他立即開口迴答道:“迴稟大王,臣在執行攤丁入畝時,並沒有胡亂分田,而是按照流民們此前的生活環境來分配的。
若原本就住在遠離河岸的流民,臣會將他們分配到遠離黃河的區域,若此前就住在河岸附近的,臣才會將他們分配到黃河附近。
畢竟人太多,老臣沒法一一看管,隻能出此下策。
所以,按理說,黃河決堤,是不應該會發生的,老臣覺得,這裏麵恐怕有詭計。”
趙匡胤點點頭,他也是這麽想的。
“這樣,蒯通,你找人去趟關中,我們找漢王借糧,用以賑災。”
蒯通剛要迴絕,趙匡胤又道:“你就和漢王說,我要出兵,但糧草不足,希望漢王能提供些糧草。”
齊地缺糧,天下都缺糧,但關中可不缺!
劉季那老家夥守著關中前秦的大部分糧倉,根本吃不完。
始皇帝留下的糧食遺產,別說養活這幾十萬大軍了,就是百萬大軍,也足夠連續吃幾年的。
就這後勤能力,如果不是胡亥和趙高亂搞,六國根本沒希望推翻他們所謂的暴秦。
如此恐怖的後勤能力,哪怕換劉阿鬥來,也能輕鬆鎮壓六國餘孽。
況且劉邦的性子,趙匡胤自認為還算了解。
他可是大方的很,你找他要十萬石,他能給你送來二十萬!隻要你能完成他交代下來的任務,你要多少他給你多少。
這也是趙匡胤至今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劉邦的原因之一。
畢竟,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即便劉邦在用兵上如此廢物,五十多萬大軍能被韓信三萬大軍打的抱頭鼠竄,可依舊能守住關中與楚軍長期對峙。
他靠的,就是關中那些源源不斷的糧食。
所以,在榨幹關中糧倉之前,趙匡胤不能輕舉妄動,否則就會如項羽那般,被劉邦死死的咬住,困在鴻溝前,不能退也不能進。
“喏。”
蒯通接到命令後,轉頭就走。
“行,各位都去忙吧。”
早朝剛剛結束,紀信便灰頭土臉的衝了迴來。
趙匡胤轉身一看,隻見紀信渾身都是泥巴,濕漉漉的,顯然也是剛從黃河災區迴來。
“你怎麽了?去黃河裏洗澡了?”
趙匡胤忍不住吐槽道。
紀信搖了搖頭,用泥巴手擦了擦臉上的水漬道:“查清楚了,就是那些貴族們幹的!他們迴去後試圖招兵買馬,可大王英明,讓百姓都有了土地。
百姓有了土地,誰還願意跟他們造反啊!他們招不到兵馬,這幾個月過去了,才湊出區區幾千人馬。
所以他們想了個壞法子!”
趙匡胤大概猜到了,但還是繼續問道:“繼續說。”
“他們找人決了黃河的堤壩,製造了無數災民!他們知道大王不會在這種時候開放糧倉賑災,那些災民今年的收成沒了,自然跑去給那些貴族們賣命了。”
果然如此。
趙匡胤麵色陰冷。
他想到那群貴族們一定會造反,但卻沒想到,他們居然拿黃河沿岸百姓們的命來造反!
趙匡胤腦海中曾閃過那些貴族們無數種造反的方法,並加以應對,但卻沒想到,他們居然會用這種方法!
通過製造災民數量,來實現他們招兵買馬的目的。
這群人,真是該死!
“我有點後悔沒早點殺了他們了。”
趙匡胤自言自語道。
紀信也咬牙切齒道:“哼!大王當初若直接下令殺了他們,那五萬戶百姓便也不必遭受今日之苦!
當然,末將並非責備大王,隻是,現在還來得及,要出兵抓捕那些貴族們嗎?”
趙匡胤點點頭道:“他們決黃河的堤的證據確鑿嗎?”
“證據確鑿。”
“很好。”
趙匡胤點點頭道:“我命你為欽差大臣,負責督辦此事,不要放過一個漏網之魚!”
“喏!”
此時……
林府內。
幾名貴族們聚在一起,痛快飲酒。
“哈哈哈哈!趙兄!想不到你居然能用出這法子來!”
“哼!還不是怪那個韓信?搞什麽攤丁入畝,現在好了,百姓們都有田種了,誰還給咱們幹活?不製造點流民出來,咱們去哪搞那麽多兵馬?”
“不過現在那韓信可夠頭疼的了,哈哈哈哈!安撫不了那五萬戶災民,那五萬戶災民就會轉而投到咱們手下!這兵員不就有了?”
“行了,喝完這頓酒,你們就立即出城,招兵買馬!告訴那群災民,隻要跟著咱們,滅了韓信,大家都有飯吃!”
“好!”
“好!說得好!”
“滅了韓信!咱自己當齊國的王!”
……
幾日後,關中,漢王宮內。
劉邦看著手中的信件,滿臉不解。
“這韓信,屯了大半年的糧食,都屯哪去了?怎麽還找我要糧食?”
一旁的張良忍不住開口問道:“我倒是聽說,齊地黃河決堤,受災很嚴重,應該是這次黃河決堤讓大將軍損失了不少糧食。”
“咱們還有多少糧食?”
劉邦開口問道。
張良笑了笑道:“漢王可放心,我們的糧食,隻多不少,足夠韓信出兵了。”
劉邦搖了搖頭,繼續盯著手裏的信件道:“不行,這韓信啊,是翅膀硬了,你看看這信裏寫的是啥?我不給糧食,他就不出兵了?這分明是在威脅我嘛!”
說著,劉邦將信件遞給了張良。
張良接過信件看了看,同樣也是眉頭緊鎖。
不過片刻,張良又搖了搖頭道:“齊地到關中不近,需要的糧草也不少,大將軍不願出兵也是情有可原。
漢王,不如,我們便依他,給他十萬石糧食,好讓他盡快出兵,解決鴻溝對峙的局麵。”
聽到這,趙匡胤忽然想到了什麽。
這怕是有人在存心使壞啊!
他眉頭緊鎖的看向酈食其道:“酈食其,墾田這件事一直都是由你負責的,你來說說,黃河兩岸住的都是些什麽人?”
酈食其很聰明,他立即開口迴答道:“迴稟大王,臣在執行攤丁入畝時,並沒有胡亂分田,而是按照流民們此前的生活環境來分配的。
若原本就住在遠離河岸的流民,臣會將他們分配到遠離黃河的區域,若此前就住在河岸附近的,臣才會將他們分配到黃河附近。
畢竟人太多,老臣沒法一一看管,隻能出此下策。
所以,按理說,黃河決堤,是不應該會發生的,老臣覺得,這裏麵恐怕有詭計。”
趙匡胤點點頭,他也是這麽想的。
“這樣,蒯通,你找人去趟關中,我們找漢王借糧,用以賑災。”
蒯通剛要迴絕,趙匡胤又道:“你就和漢王說,我要出兵,但糧草不足,希望漢王能提供些糧草。”
齊地缺糧,天下都缺糧,但關中可不缺!
劉季那老家夥守著關中前秦的大部分糧倉,根本吃不完。
始皇帝留下的糧食遺產,別說養活這幾十萬大軍了,就是百萬大軍,也足夠連續吃幾年的。
就這後勤能力,如果不是胡亥和趙高亂搞,六國根本沒希望推翻他們所謂的暴秦。
如此恐怖的後勤能力,哪怕換劉阿鬥來,也能輕鬆鎮壓六國餘孽。
況且劉邦的性子,趙匡胤自認為還算了解。
他可是大方的很,你找他要十萬石,他能給你送來二十萬!隻要你能完成他交代下來的任務,你要多少他給你多少。
這也是趙匡胤至今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劉邦的原因之一。
畢竟,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即便劉邦在用兵上如此廢物,五十多萬大軍能被韓信三萬大軍打的抱頭鼠竄,可依舊能守住關中與楚軍長期對峙。
他靠的,就是關中那些源源不斷的糧食。
所以,在榨幹關中糧倉之前,趙匡胤不能輕舉妄動,否則就會如項羽那般,被劉邦死死的咬住,困在鴻溝前,不能退也不能進。
“喏。”
蒯通接到命令後,轉頭就走。
“行,各位都去忙吧。”
早朝剛剛結束,紀信便灰頭土臉的衝了迴來。
趙匡胤轉身一看,隻見紀信渾身都是泥巴,濕漉漉的,顯然也是剛從黃河災區迴來。
“你怎麽了?去黃河裏洗澡了?”
趙匡胤忍不住吐槽道。
紀信搖了搖頭,用泥巴手擦了擦臉上的水漬道:“查清楚了,就是那些貴族們幹的!他們迴去後試圖招兵買馬,可大王英明,讓百姓都有了土地。
百姓有了土地,誰還願意跟他們造反啊!他們招不到兵馬,這幾個月過去了,才湊出區區幾千人馬。
所以他們想了個壞法子!”
趙匡胤大概猜到了,但還是繼續問道:“繼續說。”
“他們找人決了黃河的堤壩,製造了無數災民!他們知道大王不會在這種時候開放糧倉賑災,那些災民今年的收成沒了,自然跑去給那些貴族們賣命了。”
果然如此。
趙匡胤麵色陰冷。
他想到那群貴族們一定會造反,但卻沒想到,他們居然拿黃河沿岸百姓們的命來造反!
趙匡胤腦海中曾閃過那些貴族們無數種造反的方法,並加以應對,但卻沒想到,他們居然會用這種方法!
通過製造災民數量,來實現他們招兵買馬的目的。
這群人,真是該死!
“我有點後悔沒早點殺了他們了。”
趙匡胤自言自語道。
紀信也咬牙切齒道:“哼!大王當初若直接下令殺了他們,那五萬戶百姓便也不必遭受今日之苦!
當然,末將並非責備大王,隻是,現在還來得及,要出兵抓捕那些貴族們嗎?”
趙匡胤點點頭道:“他們決黃河的堤的證據確鑿嗎?”
“證據確鑿。”
“很好。”
趙匡胤點點頭道:“我命你為欽差大臣,負責督辦此事,不要放過一個漏網之魚!”
“喏!”
此時……
林府內。
幾名貴族們聚在一起,痛快飲酒。
“哈哈哈哈!趙兄!想不到你居然能用出這法子來!”
“哼!還不是怪那個韓信?搞什麽攤丁入畝,現在好了,百姓們都有田種了,誰還給咱們幹活?不製造點流民出來,咱們去哪搞那麽多兵馬?”
“不過現在那韓信可夠頭疼的了,哈哈哈哈!安撫不了那五萬戶災民,那五萬戶災民就會轉而投到咱們手下!這兵員不就有了?”
“行了,喝完這頓酒,你們就立即出城,招兵買馬!告訴那群災民,隻要跟著咱們,滅了韓信,大家都有飯吃!”
“好!”
“好!說得好!”
“滅了韓信!咱自己當齊國的王!”
……
幾日後,關中,漢王宮內。
劉邦看著手中的信件,滿臉不解。
“這韓信,屯了大半年的糧食,都屯哪去了?怎麽還找我要糧食?”
一旁的張良忍不住開口問道:“我倒是聽說,齊地黃河決堤,受災很嚴重,應該是這次黃河決堤讓大將軍損失了不少糧食。”
“咱們還有多少糧食?”
劉邦開口問道。
張良笑了笑道:“漢王可放心,我們的糧食,隻多不少,足夠韓信出兵了。”
劉邦搖了搖頭,繼續盯著手裏的信件道:“不行,這韓信啊,是翅膀硬了,你看看這信裏寫的是啥?我不給糧食,他就不出兵了?這分明是在威脅我嘛!”
說著,劉邦將信件遞給了張良。
張良接過信件看了看,同樣也是眉頭緊鎖。
不過片刻,張良又搖了搖頭道:“齊地到關中不近,需要的糧草也不少,大將軍不願出兵也是情有可原。
漢王,不如,我們便依他,給他十萬石糧食,好讓他盡快出兵,解決鴻溝對峙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