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保命要緊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此類敗仗,以後不會有了,現在,漢王已經完全信任了韓信,將帥相和,那楚軍,定然會失敗!”
齊國丞相聞言,在腦海中簡單思索一番,發現的確如此。
彭城雖然漢軍吃了敗仗,但據說,也確實因為韓信沒有大軍的指揮權。
是漢王等人沉浸在了溫柔鄉中無法自拔,才給了楚軍可乘之機。
而且漢國也的確得到了秦國的大部分領土,獨占秦國大部分糧倉,論後勤能力,楚國完全不是對手。
聽說那韓信,半月之間,就變出來二十萬大軍,也的確配得上“兵仙”這一稱唿。
與漢國聯合抗楚,雖有風險,但值得一試!
畢竟,楚國可是齊國的大敵!不管是齊王廣,還是田丞相,都對那項羽恨之入骨!
他們不知道殺了多少齊國人!
想到這,田丞相對著齊王廣微微點頭,齊王廣也明白田丞相的意思了,接著看向酈食其:“有道理,那先生在說說楚軍有何劣勢?”
酈食其微微一下,繼續道:“與此相反,楚軍在糧草方麵,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他們把年輕人送上戰場,如今後方的輜重隊伍皆為老弱病殘。
龐大的輜重隊伍裏,甚至找不到幾個年輕的士兵來護送,還要長途跋涉,從南方運糧到大梁。”
“可項王呢?其對糧草不聞不問,他曾攻下秦國最大的糧倉,可之後呢?他根本不在乎那些。
你我都清楚,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打的就是輜重!
前線的隊伍再怎麽如狼似虎,也需要填飽肚子才能打仗啊!”
田丞相點點頭,起身道:“酈先生分析的有道理,不過,還請容在下與大王商量商量。”
又過了一日,齊王廣與田丞相二人深思熟慮後,一致決定,聯漢抗楚!
酒宴上,齊王廣命宮中舞姬們為酈食其獻上一曲舞蹈,酈食其也與田丞相等人相談甚歡。
一切都是那麽的平和,酈食其也知道自己此次的任務完成的很好。
就在這時,齊王廣甚至親自走下王座,來到酈食其麵前大笑道:“酈先生,我已經下令撤銷了前線的守備,命令士兵們,解甲歸田。
眾將官們也將不日啟程返迴臨淄,來!喝酒!”
“謝齊王!”
……
趙匡胤大營中。
蒯通大步闖了進來道:“大將軍!”
“半夜三更的,什麽事?”
“我剛得到齊國的一封密報,擔心天亮後會耽誤了戰機,便深夜向將軍稟報。”
趙匡胤點點頭道:“說吧,什麽事。”
蒯通開口道:“將軍,酈食其那個儒生,你是否還記得?”
趙匡胤點點頭道:“你是說,漢王派去臨淄的使者?”
“恩,現在已經查明,這酈食其,是漢王派去和齊國講和的。”
趙匡胤聞言愣了一下。
雖然他熟讀史書,但史書那麽長,很多細節他早就忘了。
隻不過,趙匡胤和韓信最大的不同就是,趙匡胤當過皇帝,他很清楚一個心係天下的人的心思是怎樣的。
“既然講和,為何還要讓我攻打齊國?難道是……漢王的緩兵之計?”
“我本來也是這麽想的。”
蒯通開口道:“可密報上說,酈食其已經和齊國達成協議,握手言和了。”
趙匡胤眉頭緊鎖,仔細分析著劉邦的目的。
他開口道:“你確定,他們已經握手言和?”
“千真萬確。”
趙匡胤聞言,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蒯通見狀,試探性的問道:“將軍……該不會是想把軍隊,留在趙國吧?”
見趙匡胤沒有說話,蒯通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他湊近了趙匡胤道:“將軍,您在戰場上的智慧與才能,絕對是曠古絕世,可是我懷疑,權術這個概念,在你的頭腦中,還是一片空白啊!”
聽到這,趙匡胤依舊默不作聲。
他趙匡胤是誰?
終結了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
建立了史上最繁榮的朝代的皇帝!
雖然沒能收複燕雲,成為了他一生的痛,但說他不懂權術?未免有些看不起人了。
曾經的趙匡胤,的確不太懂權術,否則也不會被親弟弟害死。
但現在的趙匡胤可不一樣了,經曆過一次背叛,趙匡胤很清楚為君之道。
他在思索劉邦的目的。
不過此時的趙匡胤,還不能被人看出來。
他笑了笑道:“又來講你的生存之道,什麽權術不權術的,我是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權術,那不是我該考慮的。
我隻負責聽從指揮,漢王讓我打,那我便打,至於他有何目的,與我何幹?”
蒯通無奈的搖了搖頭,歎息道:“哎呀!將軍,你聽我說。
這說到底啊,酈食其不過是一介儒生,他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齊王,可是,如果誇大了他的成績,豈不就貶低了將軍的戰功了?”
“如果將軍的功勞,還不如一隻舌頭,那漢,就無可救藥了啊!如果現在去攻打齊,那麽漢,還有救。”
趙匡胤想了想,蒯通的話不無道理。
隻可惜,這不是趙匡胤所擔心的。
“這與你說的權術,有何關係?”
趙匡胤白了蒯通一眼。
蒯通聞言,笑了笑道:“嗬嗬嗬,說您對權術一竅不通嘛!這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的清楚的。”
“現在,漢王是想讓將軍您自己選擇。下一步棋若能走對,那您還是大將軍,若走錯了,將軍,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你到底想說什麽?”
關於劉邦為何要一邊與齊國談和,一邊讓自己攻打齊國,趙匡胤心裏已經有數了。
他隻是想測試一下眼前的蒯通,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心為了自己。
“現在擺在將軍麵前的,恐怕隻有一條路,下令,攻打齊國!漢王不是還沒收迴攻打齊國的命令嗎?”
趙匡胤翻了個身,忍不住笑了笑道:“嗬嗬,可若攻打齊國,我豈不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了?
他漢王可以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而我,就成了那種,為了立功,不惜代價的小人了。”
“將軍,可若不攻打齊國,那將軍的命恐怕都會不保啊!
比起當個言而無信的小人
齊國丞相聞言,在腦海中簡單思索一番,發現的確如此。
彭城雖然漢軍吃了敗仗,但據說,也確實因為韓信沒有大軍的指揮權。
是漢王等人沉浸在了溫柔鄉中無法自拔,才給了楚軍可乘之機。
而且漢國也的確得到了秦國的大部分領土,獨占秦國大部分糧倉,論後勤能力,楚國完全不是對手。
聽說那韓信,半月之間,就變出來二十萬大軍,也的確配得上“兵仙”這一稱唿。
與漢國聯合抗楚,雖有風險,但值得一試!
畢竟,楚國可是齊國的大敵!不管是齊王廣,還是田丞相,都對那項羽恨之入骨!
他們不知道殺了多少齊國人!
想到這,田丞相對著齊王廣微微點頭,齊王廣也明白田丞相的意思了,接著看向酈食其:“有道理,那先生在說說楚軍有何劣勢?”
酈食其微微一下,繼續道:“與此相反,楚軍在糧草方麵,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他們把年輕人送上戰場,如今後方的輜重隊伍皆為老弱病殘。
龐大的輜重隊伍裏,甚至找不到幾個年輕的士兵來護送,還要長途跋涉,從南方運糧到大梁。”
“可項王呢?其對糧草不聞不問,他曾攻下秦國最大的糧倉,可之後呢?他根本不在乎那些。
你我都清楚,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打的就是輜重!
前線的隊伍再怎麽如狼似虎,也需要填飽肚子才能打仗啊!”
田丞相點點頭,起身道:“酈先生分析的有道理,不過,還請容在下與大王商量商量。”
又過了一日,齊王廣與田丞相二人深思熟慮後,一致決定,聯漢抗楚!
酒宴上,齊王廣命宮中舞姬們為酈食其獻上一曲舞蹈,酈食其也與田丞相等人相談甚歡。
一切都是那麽的平和,酈食其也知道自己此次的任務完成的很好。
就在這時,齊王廣甚至親自走下王座,來到酈食其麵前大笑道:“酈先生,我已經下令撤銷了前線的守備,命令士兵們,解甲歸田。
眾將官們也將不日啟程返迴臨淄,來!喝酒!”
“謝齊王!”
……
趙匡胤大營中。
蒯通大步闖了進來道:“大將軍!”
“半夜三更的,什麽事?”
“我剛得到齊國的一封密報,擔心天亮後會耽誤了戰機,便深夜向將軍稟報。”
趙匡胤點點頭道:“說吧,什麽事。”
蒯通開口道:“將軍,酈食其那個儒生,你是否還記得?”
趙匡胤點點頭道:“你是說,漢王派去臨淄的使者?”
“恩,現在已經查明,這酈食其,是漢王派去和齊國講和的。”
趙匡胤聞言愣了一下。
雖然他熟讀史書,但史書那麽長,很多細節他早就忘了。
隻不過,趙匡胤和韓信最大的不同就是,趙匡胤當過皇帝,他很清楚一個心係天下的人的心思是怎樣的。
“既然講和,為何還要讓我攻打齊國?難道是……漢王的緩兵之計?”
“我本來也是這麽想的。”
蒯通開口道:“可密報上說,酈食其已經和齊國達成協議,握手言和了。”
趙匡胤眉頭緊鎖,仔細分析著劉邦的目的。
他開口道:“你確定,他們已經握手言和?”
“千真萬確。”
趙匡胤聞言,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蒯通見狀,試探性的問道:“將軍……該不會是想把軍隊,留在趙國吧?”
見趙匡胤沒有說話,蒯通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他湊近了趙匡胤道:“將軍,您在戰場上的智慧與才能,絕對是曠古絕世,可是我懷疑,權術這個概念,在你的頭腦中,還是一片空白啊!”
聽到這,趙匡胤依舊默不作聲。
他趙匡胤是誰?
終結了五代十國的開國皇帝!
建立了史上最繁榮的朝代的皇帝!
雖然沒能收複燕雲,成為了他一生的痛,但說他不懂權術?未免有些看不起人了。
曾經的趙匡胤,的確不太懂權術,否則也不會被親弟弟害死。
但現在的趙匡胤可不一樣了,經曆過一次背叛,趙匡胤很清楚為君之道。
他在思索劉邦的目的。
不過此時的趙匡胤,還不能被人看出來。
他笑了笑道:“又來講你的生存之道,什麽權術不權術的,我是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權術,那不是我該考慮的。
我隻負責聽從指揮,漢王讓我打,那我便打,至於他有何目的,與我何幹?”
蒯通無奈的搖了搖頭,歎息道:“哎呀!將軍,你聽我說。
這說到底啊,酈食其不過是一介儒生,他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齊王,可是,如果誇大了他的成績,豈不就貶低了將軍的戰功了?”
“如果將軍的功勞,還不如一隻舌頭,那漢,就無可救藥了啊!如果現在去攻打齊,那麽漢,還有救。”
趙匡胤想了想,蒯通的話不無道理。
隻可惜,這不是趙匡胤所擔心的。
“這與你說的權術,有何關係?”
趙匡胤白了蒯通一眼。
蒯通聞言,笑了笑道:“嗬嗬嗬,說您對權術一竅不通嘛!這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的清楚的。”
“現在,漢王是想讓將軍您自己選擇。下一步棋若能走對,那您還是大將軍,若走錯了,將軍,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你到底想說什麽?”
關於劉邦為何要一邊與齊國談和,一邊讓自己攻打齊國,趙匡胤心裏已經有數了。
他隻是想測試一下眼前的蒯通,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心為了自己。
“現在擺在將軍麵前的,恐怕隻有一條路,下令,攻打齊國!漢王不是還沒收迴攻打齊國的命令嗎?”
趙匡胤翻了個身,忍不住笑了笑道:“嗬嗬,可若攻打齊國,我豈不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了?
他漢王可以裝作什麽都不知道,而我,就成了那種,為了立功,不惜代價的小人了。”
“將軍,可若不攻打齊國,那將軍的命恐怕都會不保啊!
比起當個言而無信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