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沒人比趙匡胤更懂怎麽欺負孤兒寡母了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己再怎麽有能力,也無法對付天下的人啊!
就算自己有能力對付天下的人,可自己的後代呢?
即便自己不步項羽的後塵,也會步秦始皇的後塵,二世而亡。
自己學秦始皇,硬要當這個皇帝,那麽自己活著的時候也許能壓得住那些想造反的人,可一旦自己死了,誰能保證自己的兒子不是胡亥?
誰又能保證,自己建立的新大宋不會出現一個趙高?
漢朝能延續四百年,隻因劉邦他得國最正!
這一世,趙匡胤也要做一個得國最正的皇帝!
他搖了搖頭道:“子房兄不必多言,這天子,誰稀罕誰當,我韓信,不稀罕!”
言罷,趙匡胤一把丟掉那黑色龍袍,轉身迴到了大帳。
張良看著被趙匡胤丟到地上的龍袍,無奈的搖了搖頭。
蒯通更是急的抓心撓腮。
“哎!看來,我的確是多慮了,齊王並沒有想要取代漢王的打算,忠臣,忠臣啊!
即便得到了天命,他也要違抗天命!這個好消息我要速速告訴漢王!讓漢王放心的用韓信!”
話音剛落,一旁的蒯通立馬攔住張良道:“子房先生,萬萬不可。”
“為何?”
張良愣了一下,連忙道:“我不說,漢王也遲早會知道今日之事。”
蒯通搖了搖頭,笑道:“您說了,那漢王便會猜忌,您為何要這麽說?難不成您要俸齊王為天子?”
聽到這,張良恍然大悟。
不過張良這個人,哪都好,就是太正派了,總喜歡把人想的太善良。
他搖了搖頭道:“不,漢王不是那樣的人。”
“漢王最應該是那樣的人!”蒯通開口道:“項王敗局已定,天下一統後,漢王當為天子!身為天子,打應該做點什麽?
仗沒得打了,敵人也都滅了,下一步,便是清理門戶!
打仗的時候,用人不疑,他漢王在怎麽猜忌,他也不會說殺便殺,但打完了仗,嗬嗬嗬……”
“您是軍師,齊王是將軍,你們生來就是漢王用來平定天下的,天下平定之後,留著你們,就是不確定性。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漢王對我們的猜忌。
而且你也說了,這事兒瞞不住,漢王遲早會知道。”
張良雖是漢初三傑,並且百家學說都略懂一些,但他最懂的,還是兵家的東西。
而蒯通是誰?他可是縱橫家的學子,縱橫學說主要從事的,便是政治外交活動,論口才,論政治的敏感程度,張良遠不及蒯通。
打仗蒯通不在行,但口才,他可與酈食其不相上下。
三言兩語,便將張良忽悠的團團轉,他點點頭道:“蒯先生所言極是。”
蒯通笑著點點頭,接著看向大帳內的趙匡胤。
此時的趙匡胤,已經躺在了臥榻上,背對著蒯通等人。
張良看天色不早了,便先告辭了。
等張良離開後,蒯通緩緩來到大帳。
剛剛說那一番話的時候,蒯通也忽然想明白了。
畢竟是縱橫家的人,沒人比蒯通對政治更敏感了,他猜到趙匡胤的用意了。
“大王,臣下都明白,您不是不想當天子,而是,不想讓漢王,當義帝吧?
不過此舉,也算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趙匡胤頭也沒迴的開口道:“你胡亂揣測什麽呢?王的心思也是你能揣測的?”
蒯通嘿嘿一笑道:“嘿嘿,沒,沒,臣不敢。
隻是臣有些好奇,當初,那個在淮陰鑽屠夫胯下的韓信,去哪兒了?”
趙匡胤愣了一下。
蒯通這話是什麽意思?難不成他也是穿越者?
可蒯通的下一句話,讓趙匡胤終於放下心來。
“據我所知,大王在從軍前,隻是個普通人,雖大王的家族,也曾名列勳貴,但早就沒落。
雖然大王沒讀過書,但父母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大王識字的本事,就是父母教的吧?”
趙匡胤轉過身,一臉鄙夷的盯著蒯通道:“你什麽意思?”
“沒什麽,我隻是好奇,大王此等政治頭腦,都是跟誰學的?就連我當時都沒想到這一層,大王居然能想到。”
趙匡胤緩緩起身,盯著蒯通道:“所以我總說,別再我麵前炫耀你那點小聰明,我經曆過的事兒,可多著呢。”
是啊!趙匡胤在穿越前,就已經過完了一個開國皇帝的一生。
他什麽事兒沒經曆過?
他趙匡胤經曆過十幾位皇帝!光是他效忠過的就有兩個!
五代亂世時期,天下的皇帝,幾乎一年一變。
國都附近的縣令都不知道年號為何,都不知道用哪朝的律法來管理百姓。
唐朝都沒了快一百年了,還有縣令用唐朝的律法!
自己遊蕩過江湖,當過兵,上過戰場領過軍功,當過權臣造過反,政治上這點勾心鬥角的事情,他比蒯通清楚的不能在清楚了!
趙匡胤當年等柴榮死了才造反,並不是因為他不敢打柴榮,而是因為柴榮這個皇帝幹的不錯,自己跟著他,也是心甘情願。
他造反,是因為柴榮的老婆孩子是個垃圾,他不上,就沒人上了。
他不當這個皇帝,那天下還不知道要在亂多少年。
他不當這個皇帝,後周可就被北方的蠻族給滅了!
在此時也是一樣,他不造劉邦的反,不是因為他怕劉邦,而是因為劉邦現在還不錯,起碼不是個昏君。
個人能力雖然一般,但人家劉邦用人的能耐比自己強。
可劉邦今年五十多了,沒幾年可活了,自己還不到三十,等到劉邦走了,剩下呂雉和劉盈這對孤兒寡母……
嗬嗬……
沒人比他趙匡胤更懂如何處置孤兒寡母了。
處置孤兒寡母的方法,他有九種!
蒯通笑了笑道:“大王,可曾經曆過?”
趙匡胤點了點頭,隨即又迅速搖了搖頭。
蒯通似乎捕捉到了什麽,他一臉好奇的盯著趙匡胤道:“大王,這天下,沒有人比我對您更忠心了,有什麽事,您都可以與我說。
我是真的很好奇,大王沒有讀過縱橫家的學說,又沒經曆過什麽政治場麵,如何有如此敏感的政治嗅覺?
就算自己有能力對付天下的人,可自己的後代呢?
即便自己不步項羽的後塵,也會步秦始皇的後塵,二世而亡。
自己學秦始皇,硬要當這個皇帝,那麽自己活著的時候也許能壓得住那些想造反的人,可一旦自己死了,誰能保證自己的兒子不是胡亥?
誰又能保證,自己建立的新大宋不會出現一個趙高?
漢朝能延續四百年,隻因劉邦他得國最正!
這一世,趙匡胤也要做一個得國最正的皇帝!
他搖了搖頭道:“子房兄不必多言,這天子,誰稀罕誰當,我韓信,不稀罕!”
言罷,趙匡胤一把丟掉那黑色龍袍,轉身迴到了大帳。
張良看著被趙匡胤丟到地上的龍袍,無奈的搖了搖頭。
蒯通更是急的抓心撓腮。
“哎!看來,我的確是多慮了,齊王並沒有想要取代漢王的打算,忠臣,忠臣啊!
即便得到了天命,他也要違抗天命!這個好消息我要速速告訴漢王!讓漢王放心的用韓信!”
話音剛落,一旁的蒯通立馬攔住張良道:“子房先生,萬萬不可。”
“為何?”
張良愣了一下,連忙道:“我不說,漢王也遲早會知道今日之事。”
蒯通搖了搖頭,笑道:“您說了,那漢王便會猜忌,您為何要這麽說?難不成您要俸齊王為天子?”
聽到這,張良恍然大悟。
不過張良這個人,哪都好,就是太正派了,總喜歡把人想的太善良。
他搖了搖頭道:“不,漢王不是那樣的人。”
“漢王最應該是那樣的人!”蒯通開口道:“項王敗局已定,天下一統後,漢王當為天子!身為天子,打應該做點什麽?
仗沒得打了,敵人也都滅了,下一步,便是清理門戶!
打仗的時候,用人不疑,他漢王在怎麽猜忌,他也不會說殺便殺,但打完了仗,嗬嗬嗬……”
“您是軍師,齊王是將軍,你們生來就是漢王用來平定天下的,天下平定之後,留著你們,就是不確定性。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漢王對我們的猜忌。
而且你也說了,這事兒瞞不住,漢王遲早會知道。”
張良雖是漢初三傑,並且百家學說都略懂一些,但他最懂的,還是兵家的東西。
而蒯通是誰?他可是縱橫家的學子,縱橫學說主要從事的,便是政治外交活動,論口才,論政治的敏感程度,張良遠不及蒯通。
打仗蒯通不在行,但口才,他可與酈食其不相上下。
三言兩語,便將張良忽悠的團團轉,他點點頭道:“蒯先生所言極是。”
蒯通笑著點點頭,接著看向大帳內的趙匡胤。
此時的趙匡胤,已經躺在了臥榻上,背對著蒯通等人。
張良看天色不早了,便先告辭了。
等張良離開後,蒯通緩緩來到大帳。
剛剛說那一番話的時候,蒯通也忽然想明白了。
畢竟是縱橫家的人,沒人比蒯通對政治更敏感了,他猜到趙匡胤的用意了。
“大王,臣下都明白,您不是不想當天子,而是,不想讓漢王,當義帝吧?
不過此舉,也算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趙匡胤頭也沒迴的開口道:“你胡亂揣測什麽呢?王的心思也是你能揣測的?”
蒯通嘿嘿一笑道:“嘿嘿,沒,沒,臣不敢。
隻是臣有些好奇,當初,那個在淮陰鑽屠夫胯下的韓信,去哪兒了?”
趙匡胤愣了一下。
蒯通這話是什麽意思?難不成他也是穿越者?
可蒯通的下一句話,讓趙匡胤終於放下心來。
“據我所知,大王在從軍前,隻是個普通人,雖大王的家族,也曾名列勳貴,但早就沒落。
雖然大王沒讀過書,但父母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大王識字的本事,就是父母教的吧?”
趙匡胤轉過身,一臉鄙夷的盯著蒯通道:“你什麽意思?”
“沒什麽,我隻是好奇,大王此等政治頭腦,都是跟誰學的?就連我當時都沒想到這一層,大王居然能想到。”
趙匡胤緩緩起身,盯著蒯通道:“所以我總說,別再我麵前炫耀你那點小聰明,我經曆過的事兒,可多著呢。”
是啊!趙匡胤在穿越前,就已經過完了一個開國皇帝的一生。
他什麽事兒沒經曆過?
他趙匡胤經曆過十幾位皇帝!光是他效忠過的就有兩個!
五代亂世時期,天下的皇帝,幾乎一年一變。
國都附近的縣令都不知道年號為何,都不知道用哪朝的律法來管理百姓。
唐朝都沒了快一百年了,還有縣令用唐朝的律法!
自己遊蕩過江湖,當過兵,上過戰場領過軍功,當過權臣造過反,政治上這點勾心鬥角的事情,他比蒯通清楚的不能在清楚了!
趙匡胤當年等柴榮死了才造反,並不是因為他不敢打柴榮,而是因為柴榮這個皇帝幹的不錯,自己跟著他,也是心甘情願。
他造反,是因為柴榮的老婆孩子是個垃圾,他不上,就沒人上了。
他不當這個皇帝,那天下還不知道要在亂多少年。
他不當這個皇帝,後周可就被北方的蠻族給滅了!
在此時也是一樣,他不造劉邦的反,不是因為他怕劉邦,而是因為劉邦現在還不錯,起碼不是個昏君。
個人能力雖然一般,但人家劉邦用人的能耐比自己強。
可劉邦今年五十多了,沒幾年可活了,自己還不到三十,等到劉邦走了,剩下呂雉和劉盈這對孤兒寡母……
嗬嗬……
沒人比他趙匡胤更懂如何處置孤兒寡母了。
處置孤兒寡母的方法,他有九種!
蒯通笑了笑道:“大王,可曾經曆過?”
趙匡胤點了點頭,隨即又迅速搖了搖頭。
蒯通似乎捕捉到了什麽,他一臉好奇的盯著趙匡胤道:“大王,這天下,沒有人比我對您更忠心了,有什麽事,您都可以與我說。
我是真的很好奇,大王沒有讀過縱橫家的學說,又沒經曆過什麽政治場麵,如何有如此敏感的政治嗅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