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正一派來人,暗中窺視
正經道爺,女居士請自重 作者:黑山書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話,張凡心裏不由得驚訝,剛才唐成明也說運勢很順,現在陳老板也這樣說。
一個是巧合,兩個也是巧合麽,難道他的道法真能增添福澤氣運?
“福澤氣運乃是天賜,帶著天道因果,陳居士切記要走正道,多積功德,以功德還天,否則必被反噬。”
好吧,他隻得把這話再說了一遍。
陳老板聞言,也是心頭一怔,他本來就信奉這一套,明白這其中的規矩。
祈福許願應驗了,這是要還願的,急忙詢問:“是不是要做一場法事還願,需要準備什麽,我立刻照辦。”
“陳居士不必這麽麻煩,多修德行,以功德還天,這就可以了。”這事兒太玄虛,張凡也不敢亂忽悠。
“明白了,我一定謹記,多謝張仙人指點。”
陳老板很是慎重的作揖拜謝。
張凡起身,去旁邊取了三枚避邪符牌,一邊低念咒語,一邊手捏道指勾畫,加持法力,用紅布包裹,分別給了陳老板三人。
既然是來拜年送禮,他怎麽也得迴點東西。
然後又把叮囑唐成明的話說了一遍,運勢旺盛之時,容易遭到妖邪窺視,一切低調行事,不可得意忘形等等。
陳老板接過符牌,很是小心的收入衣兜,再次作揖拜謝。
事兒辦完,陳老板告辭離開了。
送走了陳老板,張凡拆開紅包,好家夥,居然是一張百萬支票,這拜年送禮是真的把他當成了神仙供奉。
還有兩個禮盒,一盒是兩瓶茅台,另一盒是兩個巴掌大的鮑魚幹。
話說姚家送他的禮物裏,也有很多幹貨,鮑魚、海參、花膠等等,他還一直沒吃。
這些東西是珍饈佳品,自古以來都是豪門權貴的專屬,也是到了如今這個社會,物產極大的豐富,普通人才能吃得上。
不過這些東西吃起來太麻煩,需要提前泡發,如果做得不好,這就暴殄天物了。
“鮑魚有諸多滋補功效,可以滋陰補腎、益氣養顏、護肝明目等等,今晚迴去就泡兩個。”
他收起支票和禮盒,繼續修練。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收功做飯,白水煮羊肉,搭配一些蔬菜和水果。
以他自身的體悟,他感覺對肉類最渴望,特別是從吃羊肉開始,他感覺身體非常舒坦。
並且早飯吃了米飯,到了中午,他就不想吃米飯了。
所以他嚐試著,中午以肉類為主,搭配蔬菜和水果維持營養平衡。
他這一頓吃了十斤羊肉,蔬菜和水果吃了兩三斤,順便還喝了一瓶茅台。
吃完後,臉不紅氣不喘,肚子也不鼓起,感覺很輕鬆,甚至再來十斤羊肉他也能吃下。
略作午休,接著繼續上班。
他今天下午沒有練習抄經畫符,而是取出木工工具和紫檀木,開始製作劍匣。
劍匣的設計早已做好,怎麽解料也計劃好了,現在直接開工,先用鋸子把料子解開。
隨著他的修為進步,體能增長,做這木工的活兒也變得很輕鬆,就像切豆腐似的,三五幾下就解開了,並且下刀精準,痕跡工整。
原本這截料子有兩百多斤,他已經取了樹心,做了紫檀法劍和三串流珠,剩下的部分還很多。
不過做劍匣需要取整塊的板子,有瑕疵的部位都得剔除,全部解完,差不多剛好夠做劍匣。
剔除的料子留著,還可以做手串和符牌等等。
當然,解料的鋸末木屑也不能浪費,收集起來可以焚香,檀香也是焚香的上品材料。
料子解完後,下一步是改料,按照劍匣的尺寸設計,改成需要的材料。
再下一步是開榫卯,最後是拚接組裝,以及安裝配件、打磨拋光等等。
不過他沒有直接組裝,而是把所有開好榫卯的板子鋪開,規劃著怎麽篆刻符籙經文。
他要做的是一件法器,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木箱盒子。
他準備在劍匣的外麵篆刻雷法,可以抵擋被人搶奪,再在內部篆刻鎮魂術法,可以封印氣機,避免寶物被人窺視,同時還能封印妖邪。
外麵的雷法可以做好之後再篆刻,現在主要是規劃內部的鎮魂術法。
內部空間有六個麵,可以設計成一個六合陣法,並且內部還有多個小的隔間,也要全部加持封印,讓每個隔間的氣機互補擾亂。
做好了規劃,已經是大半下午,他收工下班。
原本是想今天下午把基礎工序做完,明天再閉關一天,一鼓作氣把術法做完,以免中途被打斷。
不過唐成明和陳老板來拜年,他感覺這幾天應該還有人來,先接生意,忙完了這幾天再做也不遲。
話說他最近的事兒還挺多,既要守著生意養家糊口,又要對付妖邪。
洪正綱說要找人,卻遲遲沒消息。
他想獨自對付袁應天,可是仔細一想,他連袁應天的住處都不知道,根本找不到袁應天,這該怎麽對付?
袁應天是虛境高手,也不好讓普通人去調查,否則必被發現。
他倒是有袁應天的電話和微信,總不能直接約袁應天見麵,然後就直接動手吧。
這若是當麵拚命,局麵不好控製,搞不好就成了當眾殺人。
不過轉念一想,見麵不一定是要動手,更何況他也不能確認袁應天就是神桑教的人,萬一錯殺好人,這因果可是不小。
“先見個麵,試探一下袁應天的術法。”
思緒至此,他掏出手機就給袁應天發了一條微信,大致內容是想要拜會一下前輩,請教術法。
發完後,袁應天這會兒沒迴,他隻得收起手機,快步走出老街,徑直迴家去了。
然而就在張凡走遠後,街上有兩個穿著練功服的人,遠遠看著張凡的背影。
這兩人,其中一個是中年模樣,四十來歲,須發青黑,儼然就是先前離開京海的正一派張道盛。
另一人是個老者,須發皆白,卻紅光滿麵,眼神清明,身形站姿猶如一顆鬆樹挺立,身後還背著劍袋,讓人一看就有仙風道骨的風範。
“師叔,這人就是張玄龍,玉清真王圖就在他背後。”張道盛恭敬的說著。
一個是巧合,兩個也是巧合麽,難道他的道法真能增添福澤氣運?
“福澤氣運乃是天賜,帶著天道因果,陳居士切記要走正道,多積功德,以功德還天,否則必被反噬。”
好吧,他隻得把這話再說了一遍。
陳老板聞言,也是心頭一怔,他本來就信奉這一套,明白這其中的規矩。
祈福許願應驗了,這是要還願的,急忙詢問:“是不是要做一場法事還願,需要準備什麽,我立刻照辦。”
“陳居士不必這麽麻煩,多修德行,以功德還天,這就可以了。”這事兒太玄虛,張凡也不敢亂忽悠。
“明白了,我一定謹記,多謝張仙人指點。”
陳老板很是慎重的作揖拜謝。
張凡起身,去旁邊取了三枚避邪符牌,一邊低念咒語,一邊手捏道指勾畫,加持法力,用紅布包裹,分別給了陳老板三人。
既然是來拜年送禮,他怎麽也得迴點東西。
然後又把叮囑唐成明的話說了一遍,運勢旺盛之時,容易遭到妖邪窺視,一切低調行事,不可得意忘形等等。
陳老板接過符牌,很是小心的收入衣兜,再次作揖拜謝。
事兒辦完,陳老板告辭離開了。
送走了陳老板,張凡拆開紅包,好家夥,居然是一張百萬支票,這拜年送禮是真的把他當成了神仙供奉。
還有兩個禮盒,一盒是兩瓶茅台,另一盒是兩個巴掌大的鮑魚幹。
話說姚家送他的禮物裏,也有很多幹貨,鮑魚、海參、花膠等等,他還一直沒吃。
這些東西是珍饈佳品,自古以來都是豪門權貴的專屬,也是到了如今這個社會,物產極大的豐富,普通人才能吃得上。
不過這些東西吃起來太麻煩,需要提前泡發,如果做得不好,這就暴殄天物了。
“鮑魚有諸多滋補功效,可以滋陰補腎、益氣養顏、護肝明目等等,今晚迴去就泡兩個。”
他收起支票和禮盒,繼續修練。
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收功做飯,白水煮羊肉,搭配一些蔬菜和水果。
以他自身的體悟,他感覺對肉類最渴望,特別是從吃羊肉開始,他感覺身體非常舒坦。
並且早飯吃了米飯,到了中午,他就不想吃米飯了。
所以他嚐試著,中午以肉類為主,搭配蔬菜和水果維持營養平衡。
他這一頓吃了十斤羊肉,蔬菜和水果吃了兩三斤,順便還喝了一瓶茅台。
吃完後,臉不紅氣不喘,肚子也不鼓起,感覺很輕鬆,甚至再來十斤羊肉他也能吃下。
略作午休,接著繼續上班。
他今天下午沒有練習抄經畫符,而是取出木工工具和紫檀木,開始製作劍匣。
劍匣的設計早已做好,怎麽解料也計劃好了,現在直接開工,先用鋸子把料子解開。
隨著他的修為進步,體能增長,做這木工的活兒也變得很輕鬆,就像切豆腐似的,三五幾下就解開了,並且下刀精準,痕跡工整。
原本這截料子有兩百多斤,他已經取了樹心,做了紫檀法劍和三串流珠,剩下的部分還很多。
不過做劍匣需要取整塊的板子,有瑕疵的部位都得剔除,全部解完,差不多剛好夠做劍匣。
剔除的料子留著,還可以做手串和符牌等等。
當然,解料的鋸末木屑也不能浪費,收集起來可以焚香,檀香也是焚香的上品材料。
料子解完後,下一步是改料,按照劍匣的尺寸設計,改成需要的材料。
再下一步是開榫卯,最後是拚接組裝,以及安裝配件、打磨拋光等等。
不過他沒有直接組裝,而是把所有開好榫卯的板子鋪開,規劃著怎麽篆刻符籙經文。
他要做的是一件法器,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木箱盒子。
他準備在劍匣的外麵篆刻雷法,可以抵擋被人搶奪,再在內部篆刻鎮魂術法,可以封印氣機,避免寶物被人窺視,同時還能封印妖邪。
外麵的雷法可以做好之後再篆刻,現在主要是規劃內部的鎮魂術法。
內部空間有六個麵,可以設計成一個六合陣法,並且內部還有多個小的隔間,也要全部加持封印,讓每個隔間的氣機互補擾亂。
做好了規劃,已經是大半下午,他收工下班。
原本是想今天下午把基礎工序做完,明天再閉關一天,一鼓作氣把術法做完,以免中途被打斷。
不過唐成明和陳老板來拜年,他感覺這幾天應該還有人來,先接生意,忙完了這幾天再做也不遲。
話說他最近的事兒還挺多,既要守著生意養家糊口,又要對付妖邪。
洪正綱說要找人,卻遲遲沒消息。
他想獨自對付袁應天,可是仔細一想,他連袁應天的住處都不知道,根本找不到袁應天,這該怎麽對付?
袁應天是虛境高手,也不好讓普通人去調查,否則必被發現。
他倒是有袁應天的電話和微信,總不能直接約袁應天見麵,然後就直接動手吧。
這若是當麵拚命,局麵不好控製,搞不好就成了當眾殺人。
不過轉念一想,見麵不一定是要動手,更何況他也不能確認袁應天就是神桑教的人,萬一錯殺好人,這因果可是不小。
“先見個麵,試探一下袁應天的術法。”
思緒至此,他掏出手機就給袁應天發了一條微信,大致內容是想要拜會一下前輩,請教術法。
發完後,袁應天這會兒沒迴,他隻得收起手機,快步走出老街,徑直迴家去了。
然而就在張凡走遠後,街上有兩個穿著練功服的人,遠遠看著張凡的背影。
這兩人,其中一個是中年模樣,四十來歲,須發青黑,儼然就是先前離開京海的正一派張道盛。
另一人是個老者,須發皆白,卻紅光滿麵,眼神清明,身形站姿猶如一顆鬆樹挺立,身後還背著劍袋,讓人一看就有仙風道骨的風範。
“師叔,這人就是張玄龍,玉清真王圖就在他背後。”張道盛恭敬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