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歸家,這家不妙
她一筐子丹藥,改短命大哥絕嗣命 作者:咖咖奇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文非修仙文)
“你非塵緣已了之人,不可受戒入山門。”
鶴發童顏的女修士,麵對身前跪著的藍衣女孩淡聲相勸,“莫要強求,迴去吧。”
用木簪綰著一頭青絲的藍衣女孩容顏清麗,神情頗為沮喪。
唇線抿緊了幾分,羽睫輕顫下是充滿失望的眼眸。
須臾,她伏首不死心的請教:“弟子無知,望仙尊指點迷津。”
年近百歲的仙尊皓首微搖,“ 你散修十餘年已得道法啟悟,隻要不沉執念,自會明白來路歸途皆是道之理。”
藍衣女孩張了張嘴,想要辯解。
奈何仙尊說得沒錯,她有執念。
幾乎是她會識字讀經開始,就生出要做仙尊正式弟子的念頭。
卻一直沒達成這心願。
哪怕她法眼天成,也窺不見自己的塵緣何時能了。
“玄門有術,道法自然,揚善懲惡積陰德,方能禍消福自來,而福來,願自滿。”
福來,願自滿?
意思是她多積陰德就可圓滿願望?
藍衣女孩眼神一亮,“弟子受教,多謝仙尊。”
如往常一樣,她虔誠叩首退出去。
仙尊微斂眸光,法衣大袖下的手已然掐出一卦。
此女有三劫,今日了一劫,餘下兩劫......
似有若無的歎息,隨著大殿銅鼎中的嫋嫋餘煙,飄散無蹤。
......
“師姐,你可出來了。”
一出山門,鄭離驚就被拓木後麵蹦出來的人影攔了路。
“善若?你來這作甚?”
“我來找你,守山門的不讓我進,還不給你傳話。”小姑娘扁著嘴一臉委屈的告狀。
“呃!”鄭離驚有些尷尬的把人拉遠了點,以防被山門裏的人聽見。
“這地兒確實不好進。”
她如今也是每月隻能上雲中峰一次。
她掏出塊糖喂給善若,犒勞她等待的辛苦。
順便問她:“為何不在觀中等我迴去?”
“是有人要找你。”
吃到糖,善若立馬忘了委屈,嘬著嘴甜美得眼睛眯成了彎月。
“誰找我?”要勞煩人到後山來找她,鄭離驚想不出有誰這麽急尋她。
“說是武安伯府的人,來了個婆子和一個女子。”
含著糖的善若,迴答得聲音含糊:“她們找你找得很急,師太就讓我來催你下山。”
淩雲觀後頭的雲中峰,乃玄隱門所在。
世人都知道,淩雲觀易進,玄隱門難入。
她進不去隻能在外麵等。
本來走得自在的鄭離驚,腳步出現了停頓,“武安伯府?”
“嗯,聽說她們是從京都趕來的,好像是要帶你走的意思。”
說到這個,善若瞬間感覺嘴裏的糖都不甜了。
她拉住鄭離驚的衣袖癟了嘴:”師姐,你是不是要迴家了?”
師姐跟她不一樣,師姐姓鄭,有來路。
不像她,來路不清,無根無牽。
善若的問題鄭離驚一時沒法迴答,她也被這突來的消息懵了神。
出生三日就被送來淩雲觀寄養的她,除了每年有收到家中送來的用度銀,她壓根沒見過家人。
別說她沒想過有人會來接她歸家。
就是來個血親探望這等事,都已經不在她期待中。
能把出生三天的她送入道觀寄養的家人,她早已不多幻想。
但現在,竟然告訴她,有人來接她來了!
瞧瞧今兒的日頭,還是東邊升的。
鄭離驚收迴看天的目光,沒急著出山,直接盤腿坐在懸空道上起卦卜算。
懸空道是淩雲觀後山連接雲中峰的天然架空石梁,離地幾百丈。
此時晨霧未散盡,處在薄煙繚繞中的懸空道,猶如雲端仙境。
善若卻苟下身子不敢站直。
師姐在懸空道上起卦,底下就是深不見底的山穀,她蹲在地上手腳都冒汗。
片刻後緊張的問道:“師姐,如何?”
鄭離驚看著地上顯出的卦象,眉心微蹙。
離下巽上,離為火,巽為風,火起風升,內穩方外安。
初九爻,家事,悔亡。
看來,她還真是要離開淩雲觀了。
“善若,要不要跟師姐去京都?”她側頭問綁著姑子發髻的小丫頭。
這是她六歲時在山下撿到的棄嬰,她帶著長大的跟屁蟲。
十年過去,善若跟她一樣,非玄門受戒弟子。
隻算清修士。
而清修士若是沒有銀子交日用,留在淩雲觀的話,多少要遭些冷待。
善若是她帶迴來的人,因果承負,不可不管。
“要,師姐去哪我就去哪。”善若連忙點頭。
瞬間忘了深淵恐懼,高興得站了起來。
“那就走吧!”
鄭離驚也拍拍屁股站起身,迴頭看向雲中峰的山門。
仙尊果然是得道高人,剛言畢,事便至。
兩人走出後山,迴到淩雲觀時已近午時。
在淩雲觀中候等的武安伯府的人,已經有些不耐煩。
但這裏的姑子對她們要找的人去向迴應含糊,隻說派了人去尋。
好不容易等到那個小道姑的身影出現,婆子連忙上前幾步細看後麵跟來的人。
一看之下,幾乎沒有猶豫的就躬身說道:“老奴乃武安伯府老夫人身邊的童嬤嬤,來接二小姐歸家,望二小姐盡快跟老奴啟程迴京。”
二小姐與大小姐是雙生子,這二小姐雖然粗衣藍袍素著臉,但五官瞧著跟大小姐有幾分相似。
特別是山根有顆小痣,長在跟她的生母一模一樣的位置。
是二小姐沒錯了。
鄭離驚看著麵前行禮的婆子和婢女,雖不認識,但並未質疑。
觀主能允人在此候等她迴來,自然核實過對方的身份。
她不急不慌的問:“府中出了何事?”
十六年沒人來看過她,一來就是要她盡快迴去。
不是爹要死就是娘要亡。
婆子身側的女婢開口稟報:“二小姐,夫人病入膏肓,情況甚危,大公子求得老夫人同意,允二小姐歸家為夫人送終。”
果然!
“我與觀主別過即走。”
鄭離驚沒有多餘一句的轉身出了靜修院,去往三清塔跟觀主話別。
生母即將赴瑤池,無論這生母於她有多陌生,既生了她,就有了生恩。
生恩乃塵緣賬。
莫說她還未受戒脫離俗世隱山門。
就算受了戒,武安伯府每年送來的銀子她用了,就得有承有還。
延和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午時。
在淩雲觀生活了將近十六年的鄭離驚,踏出玄門,前往京都。
她帶著善若,被趕路的馬車顛了五六日才到達京都城門。
善若苦著一張臉忍耐著。
那位童嬤嬤背著師姐敲打過她,說她要做下人奴婢才能隨師姐入武安伯府。
下人奴婢是不能喊苦的。
很少坐馬車的鄭離驚,屁股墩兒也頗為受罪。
待到達目的地,下了馬車看到武安伯府近在眼前,她看著那高闊門頭上掛的金漆門匾定了眸。
大晉高祖親手所書的武忠安定牌匾,此時依然筆峰清朗。
但有縷灰濁之氣縈繞其上,她能窺見。
濁氣遮光華,半府失祥和。
鄭離驚眸色略沉。
她的生母沒了?
不對,路上她起過卦,七日內她並無親離之厄。
雖說算命忌頻算自身,但她仗著些許天賦護佑,偶爾算一算問題不大。
暫無喪事,武安伯府卻氣運暗散。
這個家,不妙。
*****
開新文了,在等的寶子可以敲敲我*^_^*,新寶子可以看看上一本完結文《雲掩初弦月》還有屯物流園的末世文,好看可以給個讚,謝謝啦!(?°3°)-?
“你非塵緣已了之人,不可受戒入山門。”
鶴發童顏的女修士,麵對身前跪著的藍衣女孩淡聲相勸,“莫要強求,迴去吧。”
用木簪綰著一頭青絲的藍衣女孩容顏清麗,神情頗為沮喪。
唇線抿緊了幾分,羽睫輕顫下是充滿失望的眼眸。
須臾,她伏首不死心的請教:“弟子無知,望仙尊指點迷津。”
年近百歲的仙尊皓首微搖,“ 你散修十餘年已得道法啟悟,隻要不沉執念,自會明白來路歸途皆是道之理。”
藍衣女孩張了張嘴,想要辯解。
奈何仙尊說得沒錯,她有執念。
幾乎是她會識字讀經開始,就生出要做仙尊正式弟子的念頭。
卻一直沒達成這心願。
哪怕她法眼天成,也窺不見自己的塵緣何時能了。
“玄門有術,道法自然,揚善懲惡積陰德,方能禍消福自來,而福來,願自滿。”
福來,願自滿?
意思是她多積陰德就可圓滿願望?
藍衣女孩眼神一亮,“弟子受教,多謝仙尊。”
如往常一樣,她虔誠叩首退出去。
仙尊微斂眸光,法衣大袖下的手已然掐出一卦。
此女有三劫,今日了一劫,餘下兩劫......
似有若無的歎息,隨著大殿銅鼎中的嫋嫋餘煙,飄散無蹤。
......
“師姐,你可出來了。”
一出山門,鄭離驚就被拓木後麵蹦出來的人影攔了路。
“善若?你來這作甚?”
“我來找你,守山門的不讓我進,還不給你傳話。”小姑娘扁著嘴一臉委屈的告狀。
“呃!”鄭離驚有些尷尬的把人拉遠了點,以防被山門裏的人聽見。
“這地兒確實不好進。”
她如今也是每月隻能上雲中峰一次。
她掏出塊糖喂給善若,犒勞她等待的辛苦。
順便問她:“為何不在觀中等我迴去?”
“是有人要找你。”
吃到糖,善若立馬忘了委屈,嘬著嘴甜美得眼睛眯成了彎月。
“誰找我?”要勞煩人到後山來找她,鄭離驚想不出有誰這麽急尋她。
“說是武安伯府的人,來了個婆子和一個女子。”
含著糖的善若,迴答得聲音含糊:“她們找你找得很急,師太就讓我來催你下山。”
淩雲觀後頭的雲中峰,乃玄隱門所在。
世人都知道,淩雲觀易進,玄隱門難入。
她進不去隻能在外麵等。
本來走得自在的鄭離驚,腳步出現了停頓,“武安伯府?”
“嗯,聽說她們是從京都趕來的,好像是要帶你走的意思。”
說到這個,善若瞬間感覺嘴裏的糖都不甜了。
她拉住鄭離驚的衣袖癟了嘴:”師姐,你是不是要迴家了?”
師姐跟她不一樣,師姐姓鄭,有來路。
不像她,來路不清,無根無牽。
善若的問題鄭離驚一時沒法迴答,她也被這突來的消息懵了神。
出生三日就被送來淩雲觀寄養的她,除了每年有收到家中送來的用度銀,她壓根沒見過家人。
別說她沒想過有人會來接她歸家。
就是來個血親探望這等事,都已經不在她期待中。
能把出生三天的她送入道觀寄養的家人,她早已不多幻想。
但現在,竟然告訴她,有人來接她來了!
瞧瞧今兒的日頭,還是東邊升的。
鄭離驚收迴看天的目光,沒急著出山,直接盤腿坐在懸空道上起卦卜算。
懸空道是淩雲觀後山連接雲中峰的天然架空石梁,離地幾百丈。
此時晨霧未散盡,處在薄煙繚繞中的懸空道,猶如雲端仙境。
善若卻苟下身子不敢站直。
師姐在懸空道上起卦,底下就是深不見底的山穀,她蹲在地上手腳都冒汗。
片刻後緊張的問道:“師姐,如何?”
鄭離驚看著地上顯出的卦象,眉心微蹙。
離下巽上,離為火,巽為風,火起風升,內穩方外安。
初九爻,家事,悔亡。
看來,她還真是要離開淩雲觀了。
“善若,要不要跟師姐去京都?”她側頭問綁著姑子發髻的小丫頭。
這是她六歲時在山下撿到的棄嬰,她帶著長大的跟屁蟲。
十年過去,善若跟她一樣,非玄門受戒弟子。
隻算清修士。
而清修士若是沒有銀子交日用,留在淩雲觀的話,多少要遭些冷待。
善若是她帶迴來的人,因果承負,不可不管。
“要,師姐去哪我就去哪。”善若連忙點頭。
瞬間忘了深淵恐懼,高興得站了起來。
“那就走吧!”
鄭離驚也拍拍屁股站起身,迴頭看向雲中峰的山門。
仙尊果然是得道高人,剛言畢,事便至。
兩人走出後山,迴到淩雲觀時已近午時。
在淩雲觀中候等的武安伯府的人,已經有些不耐煩。
但這裏的姑子對她們要找的人去向迴應含糊,隻說派了人去尋。
好不容易等到那個小道姑的身影出現,婆子連忙上前幾步細看後麵跟來的人。
一看之下,幾乎沒有猶豫的就躬身說道:“老奴乃武安伯府老夫人身邊的童嬤嬤,來接二小姐歸家,望二小姐盡快跟老奴啟程迴京。”
二小姐與大小姐是雙生子,這二小姐雖然粗衣藍袍素著臉,但五官瞧著跟大小姐有幾分相似。
特別是山根有顆小痣,長在跟她的生母一模一樣的位置。
是二小姐沒錯了。
鄭離驚看著麵前行禮的婆子和婢女,雖不認識,但並未質疑。
觀主能允人在此候等她迴來,自然核實過對方的身份。
她不急不慌的問:“府中出了何事?”
十六年沒人來看過她,一來就是要她盡快迴去。
不是爹要死就是娘要亡。
婆子身側的女婢開口稟報:“二小姐,夫人病入膏肓,情況甚危,大公子求得老夫人同意,允二小姐歸家為夫人送終。”
果然!
“我與觀主別過即走。”
鄭離驚沒有多餘一句的轉身出了靜修院,去往三清塔跟觀主話別。
生母即將赴瑤池,無論這生母於她有多陌生,既生了她,就有了生恩。
生恩乃塵緣賬。
莫說她還未受戒脫離俗世隱山門。
就算受了戒,武安伯府每年送來的銀子她用了,就得有承有還。
延和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七,午時。
在淩雲觀生活了將近十六年的鄭離驚,踏出玄門,前往京都。
她帶著善若,被趕路的馬車顛了五六日才到達京都城門。
善若苦著一張臉忍耐著。
那位童嬤嬤背著師姐敲打過她,說她要做下人奴婢才能隨師姐入武安伯府。
下人奴婢是不能喊苦的。
很少坐馬車的鄭離驚,屁股墩兒也頗為受罪。
待到達目的地,下了馬車看到武安伯府近在眼前,她看著那高闊門頭上掛的金漆門匾定了眸。
大晉高祖親手所書的武忠安定牌匾,此時依然筆峰清朗。
但有縷灰濁之氣縈繞其上,她能窺見。
濁氣遮光華,半府失祥和。
鄭離驚眸色略沉。
她的生母沒了?
不對,路上她起過卦,七日內她並無親離之厄。
雖說算命忌頻算自身,但她仗著些許天賦護佑,偶爾算一算問題不大。
暫無喪事,武安伯府卻氣運暗散。
這個家,不妙。
*****
開新文了,在等的寶子可以敲敲我*^_^*,新寶子可以看看上一本完結文《雲掩初弦月》還有屯物流園的末世文,好看可以給個讚,謝謝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