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年禮,參加宮宴
她一筐子丹藥,改短命大哥絕嗣命 作者:咖咖奇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去路上,郭老太太歎了口氣,說道:“梁家那小子瞧著是個心正有誌氣的,你姐若是不慕權貴,圖人品的話,將來未必等不來風光有望之時。”
失去勳貴爵位,但根基還在,他們這些人家搏前程要比普通人容易。
隻要吃得苦舍得去拚,未必沒有東山再起時。
外祖母想得太簡單了些,鄭離驚老實告訴她:“梁世子心有所屬,他看不上我姐。”
“啊?”
郭老太太詫異得皺眉。
覺得自己剛才評價得過早了些。
“他心有所屬為何還要與你姐定親?”
這可不是心正之人能做出來的事。
即使小輩婚事一般都是奉父母之命,但聽著這事就讓人不高興。
大外孫女就算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大外孫女,由不得被人欺瞞。
鄭離驚歎了口氣,“人家心裏裝的是他前一任未婚妻,認真說起來,人家這算有情有義不離不棄。”
“這是怎麽迴事?”郭老太太驚訝了。
那姓梁的小子居然還有前任未婚妻。
加這次退婚,他豈不是退了兩次婚,這姻緣線看來不咋好。
鄭離驚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了外祖母。
高門定親退親,都不是隨便的事。
這孝勇侯府的潰敗,早就有端倪。
郭老太太聽了不由唏噓:“真是風水輪流轉,對孝勇侯府這算是報應了。”
前未婚妻家道中落,父死母亡,說是女方自動退親,其實想想就知道一個孤女背後有多無奈。
若是孝勇侯府有情有義,一個落魄姑娘說什麽也不會放棄能讓自己有依靠的親事。
隻能說,一報還一報。
如今從表麵看,孝勇侯府也嚐到被人嫌棄的滋味了。
倒讓兩個原就定下婚約生了情愫的年輕人,有了重新在一起的機會。
“這事兒幸好沒給你姐知道,要是她知道,指不定一股氣上來,就死擰著不放了。”
郭老太太不由慶幸婚事已退,大外孫女那不服人不聽勸的性子,也就犯不了傻。
這事說起來雖然可氣,但隻能怪梁家那些以利當前的長輩,卻怪不了那梁家小子。
鄭離驚也慶幸,“她要是知道,這婚肯定沒這麽好退,指不定要鬧事。”
她反著來促使這事盡快得到解決,也算少一樁麻煩事。
鄭梁兩家退親的消息,很快散了出去。
孝勇侯府因著如今誰看著都知道要倒的可憐樣,得到有些人同情。
武安伯府成了落井下石之輩,鄭家女也被人說無情無義。
眼紅武安伯府崛起的人在背後推波助瀾,讓武安伯府受人非議。
兩位大師在府中為人排憂解難,也成了斂財有道。
戚家換女代嫁的真相,反而沒多少人注意。
在輿論風暴中的武安伯府,依然開門每日接待十名信眾。
流言蜚語再多,也淹沒不了兩位大師實打實的實力。
有需求的人,依然會上門求見。
至於那些越傳越難聽的話,不過三四日就被壓了下去。
誰壓的,不知道。
反正武安伯府沒有出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名聲太響太好未必是好事,被人踩一踩就當損名聲消暗災。
隻是這心態不能讓不懂事的人知道,就由得她心虛躲院子裏不出。
免得還是不知輕重。
小年,武安伯府掛出了“歇業”招牌,兩位大師要貓冬過年了。
但今年的武安伯府難有安靜,越近年關登門的人親戚友人越多。
一家一家的送來年禮,門房三個人都不夠用,得多安排一班人報信。
太多人送年禮上門,忙得鄭紹君和妻子吃飯喝水都要匆匆應付。
戚家也送來年禮,本該是鄭家先送年禮給嶽家,戚家卻搶了個先。
皆因戚家心虛,破規矩的盡量放低身段。
鄭紹君看到妻子擬定的迴禮跟給別家的迴禮差不多,不由說了句:“這是不是少了些,不如加多三成。”
“不,就這樣。”戚芮溪堅持,“給多了,就要以為咱們家原諒他們了。”
鄭紹君:“......”
不過妻子說咱們的時候,他心裏都是愉悅。
“聽你的,你管家,你想怎樣就怎樣。”他笑著沒再幹涉妻子的決定。
戚芮溪看丈夫如此遷就自己,心裏自然更踏實。
盡管自己的丈夫不夠健壯康健,但是給到她的,都是不加保留的所有。
婆母和公爹也尊重她,這是她在娘家沒得到過的待遇。
她豈會不分好歹。
人心換人心,誰對她好,她就甘心對誰付出。
到了臘月二十六,更忙了。
不得已,戚芮溪把三個小姑子都喊來幫忙,順便學著人情來往跟著管家。
鄭唯荷和鄭唯秀都很高興嫂子肯放權讓她們參與家中事。
隻有鄭唯真不情不願。
對於這小姑子不記人好的性子,戚芮溪也沒縱著,三姐妹一個不落都要跟著忙。
誰也別想清閑偷懶。
但二妹妹是不用做這些事的,因為二妹妹做的事已經夠多。
難得歇下不用給人算命卜兇吉,又忙著四處搜羅藥料,準備開爐煉丹。
以給明年元宵後就要迴涼州的外祖母和各位舅舅舅母們所需。
郭家大族,家財雄厚,他們什麽都不缺。
京都有的東西,他們隨時都能讓商隊帶迴去。
唯有這療效奇好的健體護身的丹藥,他們稀罕得很。
鄭離驚算了算,她得手搓上五百顆藥丸子,才夠送外祖一大家子所用。
光外祖和外祖母就得備上半年的補藥,讓他們好好的療養身體。
身體養好了,才能等到她去涼州看他們的一天。
除夕前一日,是宮宴的日子。
武安伯府的人都被邀請入宮參加宮宴。
善若用要去郭家過年為由,想躲過宮宴。
這次鄭離驚沒有由得她,“明日必須入宮去,你就跟著我,誰也欺負不了你。”
善若苦著臉不敢反抗師姐的命令。
搓藥丸子都搓出了火星子。
下午,接到曹家人報信,說是那位段父因愧無顏,自盡贖罪。
這消息並不讓人意外。
苗域邪術案,容不得一絲大意,天家沒讓段父活過年,自然有天家的考量。
知道這消息,鄭離驚也放了心。
至少曹家能安心過年了。
宮宴日,大家早早起來梳妝換衣。
善若被師姐拎著換上一身精致的新衣裳。
“這是你義母特意為你做的過年穿的新衣,你可別苦著臉襯不起這衣服。”
善若摸著新衣上繡的海棠花,還有衣領子上的珍珠扣,臉上有了笑容,“這衣裳真好看!”
新衣用的是十樣錦色的蜀錦,繡的是雙色海棠花,滾的是銀邊白狐毛。
款式俏麗,做工精美。
再佩戴上綴著粉色珍珠的珠花,稍撲脂粉,就讓善若美出天際。
不習慣描眉撲粉的善若,對著銅鏡裏的自己目露驚訝。
“師姐,為何要這般打扮我?”
失去勳貴爵位,但根基還在,他們這些人家搏前程要比普通人容易。
隻要吃得苦舍得去拚,未必沒有東山再起時。
外祖母想得太簡單了些,鄭離驚老實告訴她:“梁世子心有所屬,他看不上我姐。”
“啊?”
郭老太太詫異得皺眉。
覺得自己剛才評價得過早了些。
“他心有所屬為何還要與你姐定親?”
這可不是心正之人能做出來的事。
即使小輩婚事一般都是奉父母之命,但聽著這事就讓人不高興。
大外孫女就算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大外孫女,由不得被人欺瞞。
鄭離驚歎了口氣,“人家心裏裝的是他前一任未婚妻,認真說起來,人家這算有情有義不離不棄。”
“這是怎麽迴事?”郭老太太驚訝了。
那姓梁的小子居然還有前任未婚妻。
加這次退婚,他豈不是退了兩次婚,這姻緣線看來不咋好。
鄭離驚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了外祖母。
高門定親退親,都不是隨便的事。
這孝勇侯府的潰敗,早就有端倪。
郭老太太聽了不由唏噓:“真是風水輪流轉,對孝勇侯府這算是報應了。”
前未婚妻家道中落,父死母亡,說是女方自動退親,其實想想就知道一個孤女背後有多無奈。
若是孝勇侯府有情有義,一個落魄姑娘說什麽也不會放棄能讓自己有依靠的親事。
隻能說,一報還一報。
如今從表麵看,孝勇侯府也嚐到被人嫌棄的滋味了。
倒讓兩個原就定下婚約生了情愫的年輕人,有了重新在一起的機會。
“這事兒幸好沒給你姐知道,要是她知道,指不定一股氣上來,就死擰著不放了。”
郭老太太不由慶幸婚事已退,大外孫女那不服人不聽勸的性子,也就犯不了傻。
這事說起來雖然可氣,但隻能怪梁家那些以利當前的長輩,卻怪不了那梁家小子。
鄭離驚也慶幸,“她要是知道,這婚肯定沒這麽好退,指不定要鬧事。”
她反著來促使這事盡快得到解決,也算少一樁麻煩事。
鄭梁兩家退親的消息,很快散了出去。
孝勇侯府因著如今誰看著都知道要倒的可憐樣,得到有些人同情。
武安伯府成了落井下石之輩,鄭家女也被人說無情無義。
眼紅武安伯府崛起的人在背後推波助瀾,讓武安伯府受人非議。
兩位大師在府中為人排憂解難,也成了斂財有道。
戚家換女代嫁的真相,反而沒多少人注意。
在輿論風暴中的武安伯府,依然開門每日接待十名信眾。
流言蜚語再多,也淹沒不了兩位大師實打實的實力。
有需求的人,依然會上門求見。
至於那些越傳越難聽的話,不過三四日就被壓了下去。
誰壓的,不知道。
反正武安伯府沒有出手。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名聲太響太好未必是好事,被人踩一踩就當損名聲消暗災。
隻是這心態不能讓不懂事的人知道,就由得她心虛躲院子裏不出。
免得還是不知輕重。
小年,武安伯府掛出了“歇業”招牌,兩位大師要貓冬過年了。
但今年的武安伯府難有安靜,越近年關登門的人親戚友人越多。
一家一家的送來年禮,門房三個人都不夠用,得多安排一班人報信。
太多人送年禮上門,忙得鄭紹君和妻子吃飯喝水都要匆匆應付。
戚家也送來年禮,本該是鄭家先送年禮給嶽家,戚家卻搶了個先。
皆因戚家心虛,破規矩的盡量放低身段。
鄭紹君看到妻子擬定的迴禮跟給別家的迴禮差不多,不由說了句:“這是不是少了些,不如加多三成。”
“不,就這樣。”戚芮溪堅持,“給多了,就要以為咱們家原諒他們了。”
鄭紹君:“......”
不過妻子說咱們的時候,他心裏都是愉悅。
“聽你的,你管家,你想怎樣就怎樣。”他笑著沒再幹涉妻子的決定。
戚芮溪看丈夫如此遷就自己,心裏自然更踏實。
盡管自己的丈夫不夠健壯康健,但是給到她的,都是不加保留的所有。
婆母和公爹也尊重她,這是她在娘家沒得到過的待遇。
她豈會不分好歹。
人心換人心,誰對她好,她就甘心對誰付出。
到了臘月二十六,更忙了。
不得已,戚芮溪把三個小姑子都喊來幫忙,順便學著人情來往跟著管家。
鄭唯荷和鄭唯秀都很高興嫂子肯放權讓她們參與家中事。
隻有鄭唯真不情不願。
對於這小姑子不記人好的性子,戚芮溪也沒縱著,三姐妹一個不落都要跟著忙。
誰也別想清閑偷懶。
但二妹妹是不用做這些事的,因為二妹妹做的事已經夠多。
難得歇下不用給人算命卜兇吉,又忙著四處搜羅藥料,準備開爐煉丹。
以給明年元宵後就要迴涼州的外祖母和各位舅舅舅母們所需。
郭家大族,家財雄厚,他們什麽都不缺。
京都有的東西,他們隨時都能讓商隊帶迴去。
唯有這療效奇好的健體護身的丹藥,他們稀罕得很。
鄭離驚算了算,她得手搓上五百顆藥丸子,才夠送外祖一大家子所用。
光外祖和外祖母就得備上半年的補藥,讓他們好好的療養身體。
身體養好了,才能等到她去涼州看他們的一天。
除夕前一日,是宮宴的日子。
武安伯府的人都被邀請入宮參加宮宴。
善若用要去郭家過年為由,想躲過宮宴。
這次鄭離驚沒有由得她,“明日必須入宮去,你就跟著我,誰也欺負不了你。”
善若苦著臉不敢反抗師姐的命令。
搓藥丸子都搓出了火星子。
下午,接到曹家人報信,說是那位段父因愧無顏,自盡贖罪。
這消息並不讓人意外。
苗域邪術案,容不得一絲大意,天家沒讓段父活過年,自然有天家的考量。
知道這消息,鄭離驚也放了心。
至少曹家能安心過年了。
宮宴日,大家早早起來梳妝換衣。
善若被師姐拎著換上一身精致的新衣裳。
“這是你義母特意為你做的過年穿的新衣,你可別苦著臉襯不起這衣服。”
善若摸著新衣上繡的海棠花,還有衣領子上的珍珠扣,臉上有了笑容,“這衣裳真好看!”
新衣用的是十樣錦色的蜀錦,繡的是雙色海棠花,滾的是銀邊白狐毛。
款式俏麗,做工精美。
再佩戴上綴著粉色珍珠的珠花,稍撲脂粉,就讓善若美出天際。
不習慣描眉撲粉的善若,對著銅鏡裏的自己目露驚訝。
“師姐,為何要這般打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