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的冬天確實要遠遠暖和於齊國的大部分地域,在許多地方尚且天寒地凍之時,這裏好似已經提前因為一場新出的豔陽而進入了春天。
偌大的書院中,不見絲毫讀書聲,王城戶部的總管薛敬之收到了齊王詔命,清晨雞鳴未響之時,他便早早地起床,眼角已然帶著魚尾紋的妻子服侍他穿衣洗漱之後,他便一人帶著一大堆卷宗上了馬車,沿著車道向府東離開了。
那是闌幹閣的方向,是王城最為莊嚴神聖之地,這裏彌漫著的肅穆氣息,要甚過那座要比苦海縣更大的王宮。
薛敬之坐在馬車之中,細細又審查了一遍卷宗的內容,確認上麵沒有出現差錯,即便這樣的審查已經讓他有些疲倦與枯燥。
人在重複做一件沒有激情的事情時,往往很快會厭倦,薛敬之即是如此,在此之前,這份卷宗中的每一個字,他已經細細查看不下十遍了。
他之所以如此慎重與小心,是因為卷宗上的內容關乎未來二三月後的四國會武,關乎到齊國王族與參天殿的顏麵,稍有差池,他頭頂的官紗帽就沒了,更嚴重者,甚至會波及自己與自己家人的性命。
所以一點差池,一線差池都不可以有。
馬車很快便來到了書院門口,在百步之外,薛敬之便已經令馬車停頓,自己則是抱著一大堆卷宗下了車,他平日裏被公事纏身,莫說修行,便是鍛煉也極少,臃腫的身材抖動,這百步路跑得他一身大汗,氣喘籲籲,至於門口,與那守門人說了來意,拿出了自己的官印,這才被放入其間。
薛敬之在齊國的官位不小,手握重權,話語的分量很重,但此時此刻,他的身上卻完全沒有絲毫的傲慢,路上偶爾遇到穿著書生服飾的人,也是頷首微笑,一副和善麵孔。
並非因為這些書院的書生多麽高貴,事實上,書院曾出過許多學子進入齊國官場,不少還是他的下屬,整日裏看著他的臉色行事,但眼下這裏是闌幹閣,是齊國最為神聖莊嚴的地方之一,莫說是他,便是一些王族來了,也得夾著尾巴,不敢絲毫放肆。
他一路來到了院長杜池魚常住的小閣樓,路上見著了一名從那裏匆匆離開的信使,二人平日裏沒有交集,簡單的對視一眼後,便擦身而過,隨著薛敬之來到了小閣樓下,對著好似沒有人的二層樓認真鞠了一躬,朗聲開口道:
“戶部薛敬之,前來求見。”
他耐心在原地等待了一會兒,被陽光漫散開來的二樓傳來了一道聲音:
“進來。”
薛敬之豎起耳朵,認真迴味了一下,確認這聲音不是自己的幻覺,於是才大步流星地走入了其中。
來到了閣樓的二樓處,薛敬之見到了盤坐於木製茶幾旁的院長,對方在閱讀著信,窗外的陽光穿過她眼瞼上的睫毛,落於懷中,為杜池魚平靜的氣質裝點了幾分光潔,薛敬之將懷裏的卷宗放於地上,對院長行禮之後也沒有開口叨擾,便乖乖坐在了一旁。
“找我什麽事?”
杜池魚見他沉默,頭也不抬地問道,隨著她發話,薛敬之這才忙不迭地拿起卷宗,一份一份十分整齊地放置於桌麵上,一邊講述著關於會武時各個會場的詳細布置,取景,參與人員等等……
他幾乎將卷宗上的內容背了下來,描述時行雲流水,起初的時候尚且還有些緊張,慢慢愈發熟練、胸有成竹起來,而麵對他的描述,杜池魚並未抬頭,依然盯著手中的信紙。
直到他滔滔不絕,將麵前卷宗裏所有的內容挨著挨著複述一遍之後,才小心翼翼地看著杜池魚道:
“……院長以為,這些陳設尚有哪些不足,還需改進?”
杜池魚眉頭一挑,淡淡道:“很好。”
薛敬之心下一喜:“很好?”
院長眸子微抬,看了他一眼道:
“你且將書院印章取來,在那邊兒的書架上。”
薛敬之心頭愈發歡喜,覺得自己這次是真的做的不錯,竟能得到院長的認可,未來怕是有機會再往上走,立刻去取來了印章,然後把卷宗總綱翻出來,正欲遞給院長時,卻見她拿著印章輕輕在信的背麵摁下。
薛敬之臉上的笑容忽地一僵,隨後他有些忐忑地提醒院長道:
“院長,院長……這布置……”
杜池魚這才抬頭看他,二人對視了短暫的片刻後,杜池魚毫不猶豫地也給他遞來的卷宗總綱蓋上了章印,她的動作毫不猶豫,毫不拖泥帶水,以至於讓薛敬之在心中開始擔憂,杜池魚是不是根本沒有聽他說什麽。
但他猶豫了片刻後,還是決定不去詢問這件事,無論如何他是拿到院長的章印了,後麵的流程便會好走很多,若是自己多嘴幾句,惹惱了麵前這位德高望重的院長,他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隨著薛敬之離開之後,杜池魚起身,緩緩踱步來到了書架麵前,目光在上麵的典籍尋覓許久,最終從中抽出了一本,拿到了書桌麵前,自己研墨,徐徐抄錄起來……
…
苦海縣的凜風狂刮,仿佛要將人的肺腑直接吹穿,狗爺離去之後,聞潮生每日更加清閑,除了練功、吃飯之外,他去了呂知命的院中幾次,站在那株枇杷樹下,感慨良久。
嚴格來講,他修行的起點便是始於這棵樹。
聞潮生知道呂知命喜歡用茶水澆灌這棵樹,於是在呂知命一家離開之後,他也每日泡著茶,自己喝半壺,給樹澆半壺。
隨著書院的信章送到以後,聞潮生又去找了淳穹,後者見到了書院章信,總算徹底信了聞潮生,開始將‘練字’提上了自己的日程。
接著,聞潮生又挨個拜訪了七殺堂、司小紅與張獵戶,他在苦海縣裏沒認識多少人,這些都需要挨個見一遍。
司小紅仍是每日沉浸於音律之中,生活簡單但並不乏味,隻是少女的琴聲裏,多了一些憂愁與欣喜。
至於張獵戶,聞潮生再見他時,他已徹底白頭了,形容也蒼老了許多,身材消瘦,完全看不出這就是那個當年打虎之人。
他仍然堅持要等到這個冬雪過去再搬迴苦海縣,聞潮生沒有勸他,隻說自己找到了張長弓的消息,要去王城一趟,屆時會幫忙調查,未來能幾時迴來也說不準。
張獵戶跟聞潮生喝了一碗酒,他仍舊是沉默寡言,最後聞潮生離開的時候,他說了句‘保重’。
最後,聞潮生臨走時告訴程峰,讓他每日幫忙去呂先生的院子裏,用溫熱的茶水澆一次那枇杷樹,程峰沒有詢問緣由,隻是答應。
淳穹私人為聞潮生提供了一匹快馬,而阿水送聞潮生出北門時,從袖兜裏摸出了十兩銀子,遞給了聞潮生,後者本不想收,叫她留著喝酒,阿水猶豫片刻,告訴聞潮生了一個秘密,那便是她如今兜裏存款不少。
這些錢是當初她私下找七爺拿到的,先前忘川的刺客們死於院中,留了些能用的刀兵,沒全被呂夫人一袖毀去,部分兵器鍛造得還算不錯,七爺有路子,屍體處理後,刀兵便弄到廣寒城裏去找賣家,換來的銀子他與阿水五五分賬。
聞潮生聽到這話之後,忽然覺得自己是這天下第一傻的傻缺,他難受地注視著阿水許久,還是湊近些,用一種不太自信的語氣問道:
“那要不……你把那剩下十兩銀子也給我?”
阿水眉旁的發絲隨著寒風而起,幾縷夾雜著她身上獨有的氣味往聞潮生臉上飄,麵對聞潮生的索要,阿水隻是淡淡瞥了他一眼,迴道:
“剩下十兩……等我去了王城再給你。”
聞潮生身子一怔,隨後苦惱地揉了揉自己頭:
“那你可得快些,慢了我指不定得餓死,畢竟我不是程峰,在闌幹閣的食堂裏用膳是要掏錢的。”
說完這話,聞潮生又覺得不好,語重心長地補充道:
“但也不用太快,我命硬,畢竟當初在縣外吃泥鰍青蛙都撐了這麽長時間,而且聽程峰說,書院有座很大很闊的後山,有條極長極清的小河,大不了我去河裏撈魚……”
似乎是覺得聞潮生話太密了,阿水聽得眉頭直皺,但後來又被北風吹得慢慢舒展開來,她偏過臉去,說道:
“曉得了。”
聞潮生上馬,走的時候,他迴頭看了看遠處的程峰,又看了看離得很近的阿水,笑著對阿水說道:
“……阿水,那晚你的紅燒肉燒得很不錯。”
“看來你很適合做飯,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再教你做其他的菜係。”
阿水聞言一怔,隨後便見著聞潮生揚鞭策馬,絕塵而去,她注目聞潮生的背影徹底消失於風中,嘴角不可尋地微微揚起,用誰也聽不見的聲音迴了句:
“好。”
…
ps:今天就一更,這章3000字,第一卷也到此徹底結束了。
預想20萬字寫完第一卷,結果水了快40完,還行,照這個水法,這本書200萬字有望(得意)
可能對於常年寫仙俠的大佬們來說,200萬字才是剛剛起步,不過我不喜歡寫動輒五六百萬字的大長篇,精力不允許,較之於詭舍,這本書有更為明確的目標與主線,希望可以從中獲得成長與收獲。
碎碎念一句,當初那麽多人不讓我在詭舍裏寫感情線,我偏要寫,看,現在不是學會了?
我不寫,我怎麽會呢?
好多人問,你怎麽不開詭舍2,怎麽不接著寫,你開詭舍2必然百萬在讀,再創輝煌bb……我可以在這裏很負責任地迴應一句,我如果今年直接開詭舍世界觀的第二部小說,我會撲的一塌糊塗,我會毀了這個世界觀的人物和角色,我會毀了讀者對於詭舍的熱愛,對於我的信任。
為什麽?因為我的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去擴寫這個世界觀了,詭舍這本書暴露了我太多的寫作缺陷,我需要重新學習,重新提升自己。
所以,才有了天不應這本書。
夜來在番茄寫到現在,一子哥、詭舍、天不應三本書,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寫作風格,老書粉肯定能看出來。
之所以冒著這麽大風險從懸疑跳到仙俠武俠來,原因也很簡單,夜來認為舒適圈會殺死作家。
我還年輕,我還有好多故事想寫……仙俠、都市、科幻、還有一本病得很重的故事,我不想太早溺斃於自己的舒適圈中,所以我才像一隻囚籠裏的困獸在掙紮著,企圖跳脫出來。
這個過程很難,但是我應該去試試,萬一撲在了半途上,日後迴想起來也算一樁心安理得的安慰——我努力過了,但是我失敗了,我就是個廢物,所以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畢竟,年輕是一切的資本。
晚安!
偌大的書院中,不見絲毫讀書聲,王城戶部的總管薛敬之收到了齊王詔命,清晨雞鳴未響之時,他便早早地起床,眼角已然帶著魚尾紋的妻子服侍他穿衣洗漱之後,他便一人帶著一大堆卷宗上了馬車,沿著車道向府東離開了。
那是闌幹閣的方向,是王城最為莊嚴神聖之地,這裏彌漫著的肅穆氣息,要甚過那座要比苦海縣更大的王宮。
薛敬之坐在馬車之中,細細又審查了一遍卷宗的內容,確認上麵沒有出現差錯,即便這樣的審查已經讓他有些疲倦與枯燥。
人在重複做一件沒有激情的事情時,往往很快會厭倦,薛敬之即是如此,在此之前,這份卷宗中的每一個字,他已經細細查看不下十遍了。
他之所以如此慎重與小心,是因為卷宗上的內容關乎未來二三月後的四國會武,關乎到齊國王族與參天殿的顏麵,稍有差池,他頭頂的官紗帽就沒了,更嚴重者,甚至會波及自己與自己家人的性命。
所以一點差池,一線差池都不可以有。
馬車很快便來到了書院門口,在百步之外,薛敬之便已經令馬車停頓,自己則是抱著一大堆卷宗下了車,他平日裏被公事纏身,莫說修行,便是鍛煉也極少,臃腫的身材抖動,這百步路跑得他一身大汗,氣喘籲籲,至於門口,與那守門人說了來意,拿出了自己的官印,這才被放入其間。
薛敬之在齊國的官位不小,手握重權,話語的分量很重,但此時此刻,他的身上卻完全沒有絲毫的傲慢,路上偶爾遇到穿著書生服飾的人,也是頷首微笑,一副和善麵孔。
並非因為這些書院的書生多麽高貴,事實上,書院曾出過許多學子進入齊國官場,不少還是他的下屬,整日裏看著他的臉色行事,但眼下這裏是闌幹閣,是齊國最為神聖莊嚴的地方之一,莫說是他,便是一些王族來了,也得夾著尾巴,不敢絲毫放肆。
他一路來到了院長杜池魚常住的小閣樓,路上見著了一名從那裏匆匆離開的信使,二人平日裏沒有交集,簡單的對視一眼後,便擦身而過,隨著薛敬之來到了小閣樓下,對著好似沒有人的二層樓認真鞠了一躬,朗聲開口道:
“戶部薛敬之,前來求見。”
他耐心在原地等待了一會兒,被陽光漫散開來的二樓傳來了一道聲音:
“進來。”
薛敬之豎起耳朵,認真迴味了一下,確認這聲音不是自己的幻覺,於是才大步流星地走入了其中。
來到了閣樓的二樓處,薛敬之見到了盤坐於木製茶幾旁的院長,對方在閱讀著信,窗外的陽光穿過她眼瞼上的睫毛,落於懷中,為杜池魚平靜的氣質裝點了幾分光潔,薛敬之將懷裏的卷宗放於地上,對院長行禮之後也沒有開口叨擾,便乖乖坐在了一旁。
“找我什麽事?”
杜池魚見他沉默,頭也不抬地問道,隨著她發話,薛敬之這才忙不迭地拿起卷宗,一份一份十分整齊地放置於桌麵上,一邊講述著關於會武時各個會場的詳細布置,取景,參與人員等等……
他幾乎將卷宗上的內容背了下來,描述時行雲流水,起初的時候尚且還有些緊張,慢慢愈發熟練、胸有成竹起來,而麵對他的描述,杜池魚並未抬頭,依然盯著手中的信紙。
直到他滔滔不絕,將麵前卷宗裏所有的內容挨著挨著複述一遍之後,才小心翼翼地看著杜池魚道:
“……院長以為,這些陳設尚有哪些不足,還需改進?”
杜池魚眉頭一挑,淡淡道:“很好。”
薛敬之心下一喜:“很好?”
院長眸子微抬,看了他一眼道:
“你且將書院印章取來,在那邊兒的書架上。”
薛敬之心頭愈發歡喜,覺得自己這次是真的做的不錯,竟能得到院長的認可,未來怕是有機會再往上走,立刻去取來了印章,然後把卷宗總綱翻出來,正欲遞給院長時,卻見她拿著印章輕輕在信的背麵摁下。
薛敬之臉上的笑容忽地一僵,隨後他有些忐忑地提醒院長道:
“院長,院長……這布置……”
杜池魚這才抬頭看他,二人對視了短暫的片刻後,杜池魚毫不猶豫地也給他遞來的卷宗總綱蓋上了章印,她的動作毫不猶豫,毫不拖泥帶水,以至於讓薛敬之在心中開始擔憂,杜池魚是不是根本沒有聽他說什麽。
但他猶豫了片刻後,還是決定不去詢問這件事,無論如何他是拿到院長的章印了,後麵的流程便會好走很多,若是自己多嘴幾句,惹惱了麵前這位德高望重的院長,他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隨著薛敬之離開之後,杜池魚起身,緩緩踱步來到了書架麵前,目光在上麵的典籍尋覓許久,最終從中抽出了一本,拿到了書桌麵前,自己研墨,徐徐抄錄起來……
…
苦海縣的凜風狂刮,仿佛要將人的肺腑直接吹穿,狗爺離去之後,聞潮生每日更加清閑,除了練功、吃飯之外,他去了呂知命的院中幾次,站在那株枇杷樹下,感慨良久。
嚴格來講,他修行的起點便是始於這棵樹。
聞潮生知道呂知命喜歡用茶水澆灌這棵樹,於是在呂知命一家離開之後,他也每日泡著茶,自己喝半壺,給樹澆半壺。
隨著書院的信章送到以後,聞潮生又去找了淳穹,後者見到了書院章信,總算徹底信了聞潮生,開始將‘練字’提上了自己的日程。
接著,聞潮生又挨個拜訪了七殺堂、司小紅與張獵戶,他在苦海縣裏沒認識多少人,這些都需要挨個見一遍。
司小紅仍是每日沉浸於音律之中,生活簡單但並不乏味,隻是少女的琴聲裏,多了一些憂愁與欣喜。
至於張獵戶,聞潮生再見他時,他已徹底白頭了,形容也蒼老了許多,身材消瘦,完全看不出這就是那個當年打虎之人。
他仍然堅持要等到這個冬雪過去再搬迴苦海縣,聞潮生沒有勸他,隻說自己找到了張長弓的消息,要去王城一趟,屆時會幫忙調查,未來能幾時迴來也說不準。
張獵戶跟聞潮生喝了一碗酒,他仍舊是沉默寡言,最後聞潮生離開的時候,他說了句‘保重’。
最後,聞潮生臨走時告訴程峰,讓他每日幫忙去呂先生的院子裏,用溫熱的茶水澆一次那枇杷樹,程峰沒有詢問緣由,隻是答應。
淳穹私人為聞潮生提供了一匹快馬,而阿水送聞潮生出北門時,從袖兜裏摸出了十兩銀子,遞給了聞潮生,後者本不想收,叫她留著喝酒,阿水猶豫片刻,告訴聞潮生了一個秘密,那便是她如今兜裏存款不少。
這些錢是當初她私下找七爺拿到的,先前忘川的刺客們死於院中,留了些能用的刀兵,沒全被呂夫人一袖毀去,部分兵器鍛造得還算不錯,七爺有路子,屍體處理後,刀兵便弄到廣寒城裏去找賣家,換來的銀子他與阿水五五分賬。
聞潮生聽到這話之後,忽然覺得自己是這天下第一傻的傻缺,他難受地注視著阿水許久,還是湊近些,用一種不太自信的語氣問道:
“那要不……你把那剩下十兩銀子也給我?”
阿水眉旁的發絲隨著寒風而起,幾縷夾雜著她身上獨有的氣味往聞潮生臉上飄,麵對聞潮生的索要,阿水隻是淡淡瞥了他一眼,迴道:
“剩下十兩……等我去了王城再給你。”
聞潮生身子一怔,隨後苦惱地揉了揉自己頭:
“那你可得快些,慢了我指不定得餓死,畢竟我不是程峰,在闌幹閣的食堂裏用膳是要掏錢的。”
說完這話,聞潮生又覺得不好,語重心長地補充道:
“但也不用太快,我命硬,畢竟當初在縣外吃泥鰍青蛙都撐了這麽長時間,而且聽程峰說,書院有座很大很闊的後山,有條極長極清的小河,大不了我去河裏撈魚……”
似乎是覺得聞潮生話太密了,阿水聽得眉頭直皺,但後來又被北風吹得慢慢舒展開來,她偏過臉去,說道:
“曉得了。”
聞潮生上馬,走的時候,他迴頭看了看遠處的程峰,又看了看離得很近的阿水,笑著對阿水說道:
“……阿水,那晚你的紅燒肉燒得很不錯。”
“看來你很適合做飯,以後有機會的話,我再教你做其他的菜係。”
阿水聞言一怔,隨後便見著聞潮生揚鞭策馬,絕塵而去,她注目聞潮生的背影徹底消失於風中,嘴角不可尋地微微揚起,用誰也聽不見的聲音迴了句:
“好。”
…
ps:今天就一更,這章3000字,第一卷也到此徹底結束了。
預想20萬字寫完第一卷,結果水了快40完,還行,照這個水法,這本書200萬字有望(得意)
可能對於常年寫仙俠的大佬們來說,200萬字才是剛剛起步,不過我不喜歡寫動輒五六百萬字的大長篇,精力不允許,較之於詭舍,這本書有更為明確的目標與主線,希望可以從中獲得成長與收獲。
碎碎念一句,當初那麽多人不讓我在詭舍裏寫感情線,我偏要寫,看,現在不是學會了?
我不寫,我怎麽會呢?
好多人問,你怎麽不開詭舍2,怎麽不接著寫,你開詭舍2必然百萬在讀,再創輝煌bb……我可以在這裏很負責任地迴應一句,我如果今年直接開詭舍世界觀的第二部小說,我會撲的一塌糊塗,我會毀了這個世界觀的人物和角色,我會毀了讀者對於詭舍的熱愛,對於我的信任。
為什麽?因為我的能力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去擴寫這個世界觀了,詭舍這本書暴露了我太多的寫作缺陷,我需要重新學習,重新提升自己。
所以,才有了天不應這本書。
夜來在番茄寫到現在,一子哥、詭舍、天不應三本書,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寫作風格,老書粉肯定能看出來。
之所以冒著這麽大風險從懸疑跳到仙俠武俠來,原因也很簡單,夜來認為舒適圈會殺死作家。
我還年輕,我還有好多故事想寫……仙俠、都市、科幻、還有一本病得很重的故事,我不想太早溺斃於自己的舒適圈中,所以我才像一隻囚籠裏的困獸在掙紮著,企圖跳脫出來。
這個過程很難,但是我應該去試試,萬一撲在了半途上,日後迴想起來也算一樁心安理得的安慰——我努力過了,但是我失敗了,我就是個廢物,所以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畢竟,年輕是一切的資本。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