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潮生覺得自己一直都是一個比較直率的人。
尤其是在借錢這方麵,大部分人找他借錢時,他都會選擇不借,如果來人關係特別好,他寧可選擇送對方一些財物,幫助對方渡過難關,也不會借出去。
因為借出去的錢,往往很難再收迴來。
但書院不一樣,這個世界不一樣。
如果高敏欠錢不還,他可以揍高敏,聞潮生十分堅定地認為,書院裏沒有任何一名學生會因為十兩銀子願意天天挨揍。
“要借的話趕緊走,不借就把銀子還我。”
高敏看著手裏的銀子,略作盤算,最後還是將銀子全部收入了囊中,低聲罵了句什麽髒話,轉身匆匆而去。
沒過幾日,朱白玉帶來了好酒與寧國公的卷宗,聞潮生坐在空地中獨飲時,便開始翻看起寧國公舊案。
這樁案子很大,寧國公一事發生於七年前,除了涉及到「九歌」以外,還有齊國的各個層次王族,當年負責查這樁案子的人皆因為各種意外死去或是被罷黜,到了後麵,查案的人發現牽扯實在太大,便未敢再繼續查下去了,主動請求撤職,終於不了了之。
“寧國公的事可不好查。”
徐一知的聲音不知何時忽然出現在了聞潮生的對麵,他訝異抬頭,才發現對方披頭散發,眼神駭人。
“你知道內情?”
聞潮生徐徐低頭,喝了一口酒,徐一知聞到了酒味之後,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對這東西有些排斥。
“談不上內情,但寧國公的案子當年鬧得很大,我家所在的酈都的那位沙姓侯爵,因為寧國公一事,全家數百人一夜之間被滿門抄斬,這麽大的事順著風吹迴了王城,卻連一點兒波瀾都沒有驚起,不了了之。”
“你知道,他不是平民老百姓,不是簡單的富貴人家,人家有功勳與爵位在身,算半個王族,就這麽不聲不響地沒了,可見牽扯的事情究竟有多麽嚴重。”
陽光順著頭頂大樹的枝葉間滲入,將卷宗上的文字烤得熾烈,聞潮生覺得手裏的卷宗有些滾燙,他默默放下這份卷宗,想到了朱白玉那句「我們會保護你的生命安全」,忽然覺得有些可笑。
“這是不小心進陰溝了啊。”
“既然如此,不查了,現在跑了,還能撿迴一條命。”
聞潮生先前答應朱白玉,是為了霍雨昕,找到了霍雨昕,也許就能找到張長弓,幫糜姨與張獵戶找迴那名不知去向的孩子。
但他找到霍雨昕總還有其他更為安全的辦法,這事兒連侯爵都不能幸免,他一個完全沒有任何後台的小嘍囉,貿然去查這事,跟找死有什麽區別?
見聞潮生不看那卷宗,徐一知便討來看了看,邊看邊說道:
“這事兒聽當初的風言風語亂傳,好像還與平山王扯上了關係,你該知道平山王這三個字在齊國意味著什麽,管他什麽東西,但凡查到了平山王頭上,大難就要臨頭了。”
聽見「平山王」三個字,聞潮生抱著酒壇緩緩喝了一大口,沉默片刻後對著徐一知道:
“看完把卷宗還給我,我再看看。”
徐一知頭也不抬,說道:
“這麽重的殺氣,你肯定跟平山王有仇。”
聞潮生眸子一抬,眸光鋒利了不少:
“難道你與他沒仇?”
徐一知目光從卷宗上移開,與他視線交接,冷靜中帶著一絲瘋癲,瘋癲中帶著混亂的悲憫。
“我在思過崖寫了多少遍「罪」字,便想殺他多少次。”
“如果你要查這個案子,我可以幫你。”
聞潮生沉默了許久,說道:
“再過些日子,我也快出去了,不如你先告訴我,當年你與程峰、與平山王之間究竟有何恩怨?”
這些日子二人的不斷交手,似乎拉近了二人之間的關係,徐一知陷入了冗長的迴憶中,身子顫抖了一陣子,眸中一會兒憤怒,一會兒驚悲,許久之後才漸漸恢複。
“……這件事說來話很長,上一次四國會武,書院贏得很漂亮,無論是年輕一輩,亦或是參天殿,在四國的修行者中,都已經與其餘三國拉開了長足的距離,這給了燕、趙、陳極大壓力,當初本來趙王賭輸的是一塊巨大的碧玉鼎,你該聽說過,那是趙國二百多年前傳下的鎮國寶物之一,上麵雕刻著趙國的江山錦繡,但離開的時候,平山王卻忽然改了注意,他看上了趙王身邊的少女,要納那位少女為妾。”
“而那位少女並非什麽侍奉,而是……趙王最愛的女兒。”
“納一國之王女為妾,你知道這對於趙王和趙國是多大的羞辱,而且還是當著所有國家的掌權者的麵。”
“趙王當然不同意,他一口迴絕了平山王,憤怒離去,那塊碧玉鼎被送往齊國時,被齊國拒收,春末後,齊國給趙國寄去了一封戰書與婚書,縱然趙王有千般不願,他的女兒最終還是出嫁了。”
徐一知說到這裏,長籲一聲,感慨道:
“一國之王女,出嫁與他國的王族做妾,這等恥辱,千古未有啊……”
ps:今天還有一更晚上發,字數補夠4500,前幾天確實因為活動忙,家裏還有事,25年真很難熬,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
尤其是在借錢這方麵,大部分人找他借錢時,他都會選擇不借,如果來人關係特別好,他寧可選擇送對方一些財物,幫助對方渡過難關,也不會借出去。
因為借出去的錢,往往很難再收迴來。
但書院不一樣,這個世界不一樣。
如果高敏欠錢不還,他可以揍高敏,聞潮生十分堅定地認為,書院裏沒有任何一名學生會因為十兩銀子願意天天挨揍。
“要借的話趕緊走,不借就把銀子還我。”
高敏看著手裏的銀子,略作盤算,最後還是將銀子全部收入了囊中,低聲罵了句什麽髒話,轉身匆匆而去。
沒過幾日,朱白玉帶來了好酒與寧國公的卷宗,聞潮生坐在空地中獨飲時,便開始翻看起寧國公舊案。
這樁案子很大,寧國公一事發生於七年前,除了涉及到「九歌」以外,還有齊國的各個層次王族,當年負責查這樁案子的人皆因為各種意外死去或是被罷黜,到了後麵,查案的人發現牽扯實在太大,便未敢再繼續查下去了,主動請求撤職,終於不了了之。
“寧國公的事可不好查。”
徐一知的聲音不知何時忽然出現在了聞潮生的對麵,他訝異抬頭,才發現對方披頭散發,眼神駭人。
“你知道內情?”
聞潮生徐徐低頭,喝了一口酒,徐一知聞到了酒味之後,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對這東西有些排斥。
“談不上內情,但寧國公的案子當年鬧得很大,我家所在的酈都的那位沙姓侯爵,因為寧國公一事,全家數百人一夜之間被滿門抄斬,這麽大的事順著風吹迴了王城,卻連一點兒波瀾都沒有驚起,不了了之。”
“你知道,他不是平民老百姓,不是簡單的富貴人家,人家有功勳與爵位在身,算半個王族,就這麽不聲不響地沒了,可見牽扯的事情究竟有多麽嚴重。”
陽光順著頭頂大樹的枝葉間滲入,將卷宗上的文字烤得熾烈,聞潮生覺得手裏的卷宗有些滾燙,他默默放下這份卷宗,想到了朱白玉那句「我們會保護你的生命安全」,忽然覺得有些可笑。
“這是不小心進陰溝了啊。”
“既然如此,不查了,現在跑了,還能撿迴一條命。”
聞潮生先前答應朱白玉,是為了霍雨昕,找到了霍雨昕,也許就能找到張長弓,幫糜姨與張獵戶找迴那名不知去向的孩子。
但他找到霍雨昕總還有其他更為安全的辦法,這事兒連侯爵都不能幸免,他一個完全沒有任何後台的小嘍囉,貿然去查這事,跟找死有什麽區別?
見聞潮生不看那卷宗,徐一知便討來看了看,邊看邊說道:
“這事兒聽當初的風言風語亂傳,好像還與平山王扯上了關係,你該知道平山王這三個字在齊國意味著什麽,管他什麽東西,但凡查到了平山王頭上,大難就要臨頭了。”
聽見「平山王」三個字,聞潮生抱著酒壇緩緩喝了一大口,沉默片刻後對著徐一知道:
“看完把卷宗還給我,我再看看。”
徐一知頭也不抬,說道:
“這麽重的殺氣,你肯定跟平山王有仇。”
聞潮生眸子一抬,眸光鋒利了不少:
“難道你與他沒仇?”
徐一知目光從卷宗上移開,與他視線交接,冷靜中帶著一絲瘋癲,瘋癲中帶著混亂的悲憫。
“我在思過崖寫了多少遍「罪」字,便想殺他多少次。”
“如果你要查這個案子,我可以幫你。”
聞潮生沉默了許久,說道:
“再過些日子,我也快出去了,不如你先告訴我,當年你與程峰、與平山王之間究竟有何恩怨?”
這些日子二人的不斷交手,似乎拉近了二人之間的關係,徐一知陷入了冗長的迴憶中,身子顫抖了一陣子,眸中一會兒憤怒,一會兒驚悲,許久之後才漸漸恢複。
“……這件事說來話很長,上一次四國會武,書院贏得很漂亮,無論是年輕一輩,亦或是參天殿,在四國的修行者中,都已經與其餘三國拉開了長足的距離,這給了燕、趙、陳極大壓力,當初本來趙王賭輸的是一塊巨大的碧玉鼎,你該聽說過,那是趙國二百多年前傳下的鎮國寶物之一,上麵雕刻著趙國的江山錦繡,但離開的時候,平山王卻忽然改了注意,他看上了趙王身邊的少女,要納那位少女為妾。”
“而那位少女並非什麽侍奉,而是……趙王最愛的女兒。”
“納一國之王女為妾,你知道這對於趙王和趙國是多大的羞辱,而且還是當著所有國家的掌權者的麵。”
“趙王當然不同意,他一口迴絕了平山王,憤怒離去,那塊碧玉鼎被送往齊國時,被齊國拒收,春末後,齊國給趙國寄去了一封戰書與婚書,縱然趙王有千般不願,他的女兒最終還是出嫁了。”
徐一知說到這裏,長籲一聲,感慨道:
“一國之王女,出嫁與他國的王族做妾,這等恥辱,千古未有啊……”
ps:今天還有一更晚上發,字數補夠4500,前幾天確實因為活動忙,家裏還有事,25年真很難熬,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