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每日簽到領軍隊,父皇跪求別造反 作者:逸辰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新安府城中央。
一座高台已經搭建完畢,四周圍滿了前來觀審的百姓。神武軍將士手持長槍,在人群中列隊站立,維持著秩序。鐵甲寒光,軍容肅穆,卻絲毫不顯壓迫之意。
\"快看,那些贓物!\"有人指著高台一側驚唿。
隻見那裏擺滿了從府庫和趙明私宅中搜出的贓物:成箱的白銀、成堆的金錠、各色珠寶瑪瑙,還有數不清的字畫古董。這些原本價值連城的寶物,此刻卻如同無聲的罪證,控訴著一個知府的貪婪。
\"帶趙明上堂!\"楊再興一聲令下。
兩名神武軍將士押著趙明走上高台。這位曾經趾高氣揚的知府大人,此刻已是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他被按著跪在地上,卻仍強撐著一副倨傲之色。
\"趙明!\"楊再興手持賬冊,聲如雷霆,\"本將今日,要當眾清算你的罪行!\"
他展開第一本賬冊:\"據查,你任知府三年,共收受賄賂白銀六十三萬兩,黃金千兩,珠寶瑪瑙無數。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
\"冤枉!\"趙明高聲喊道,\"那些都是商賈自願孝敬的......\"
話未說完,台下已是一片怒罵。
\"放屁!\"一個老者顫抖著指著趙明,\"我兒子就是因為交不起你要的''孝敬'',才被你關進大牢,活活打死的!\"
\"還有我家!\"又一人哭喊道,\"就因為不肯送銀子,你就誣陷我們私藏違禁品,抄了我們全家!\"
楊再興冷笑一聲,展開第二本冊子:\"勾結商賈,囤積居奇。去年秋收不好,你卻故意抬高米價,讓百姓吃不起飯。光是這一項,就害死了多少人?\"
\"我......\"趙明額頭冒汗,\"這都是商人們自己做的,與我無關......\"
\"無關?\"楊再興拿出一封密信,\"這是你與米商王老爺的來往書信。上麵寫得清清楚楚,你收了他五千兩銀子,答應讓他壟斷新安府的米行。\"
台下百姓更加憤怒:\"原來去年的米價,是你們聯手坑害我們!\"
\"我家就是因為買不起米,死了兩個孩子......\"
\"我爹娘也是餓死的!\"
哭聲、咒罵聲此起彼伏。趙明麵如土色,再也說不出話來。
但這還不是全部。楊再興又拿出一摞文書:\"勾結衙役,誣陷良善。三年來,你共誣陷富戶二十三家,抄家滅門十一戶。這些家財,都進了你的私庫!\"
\"證據確鑿,還不認罪?\"
趙明癱軟在地,終於崩潰:\"我......我認罪......\"
\"好啊!\"楊再興冷笑,\"既然認罪,那本將就宣布判決:趙明身為知府,不思報國安民,反倒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其罪當誅!即刻處斬,以儆效尤!\"
\"殺得好!\"
\"大快人心!\"
百姓們歡唿雀躍。多年來積壓的憤怒和怨恨,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宣泄。他們看著趙明被押下高台,眼中含著淚水。這一天,他們等得太久了。
\"諸位父老鄉親,\"楊再興環視眾人,\"趙明搜刮的民脂民膏,本將已經造冊,將盡數發還於民。從今以後,新安府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害民之賊!\"
歡唿聲響徹雲霄。百姓們跪地叩謝,有人喜極而泣,有人放聲大笑。這一刻,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公審大會結束後,新安府城內一片歡騰。
街道上,百姓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興奮地討論著今天的審判。茶館裏,說書人已經開始編排新段子,講述神武軍如何替天行道、為民做主。
\"這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爺啊!\"一個老者抹著眼淚道,\"楊將軍不但斬了趙明,還要把贓物發還百姓,這是多少年沒有過的事了?\"
\"可不是嘛!\"旁邊的茶客連連點頭,\"我聽說楊將軍已經下令,要把趙明抄家的那些人家都平反,讓他們的後人迴來重建家業。\"
正說著,街上突然傳來一陣鑼聲。隻見一隊神武軍將士正在各處張貼告示,百姓們紛紛圍上前去。
\"詔告新安府父老鄉親:即日起,免除一切苛捐雜稅,恢複正常賦稅。凡是趙明任內加征的稅目,一律取消......\"
\"太好了!\"有人激動地喊道。
\"還有還有,\"另一人繼續念道,\"即日起清查衙役,凡有欺壓百姓者,一律嚴懲。設立申冤所,讓百姓能伸冤訴苦......\"
告示上的每一條政令,都引來一陣歡唿。這些措施,正是百姓們最期盼的。
楊再興親自坐鎮申冤所,處理積壓的冤案。他雷厲風行,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案件關鍵。
短短三日,就審結了數十起冤案,讓許多含冤者得以昭雪。
\"大人,\"一名將領稟報,\"城中百姓自發組織起來,要給我軍送糧食。\"
楊再興走出衙門,隻見門外已經排起了長隊。百姓們有的挑著糧食,有的抱著布匹,還有人牽著羊,推著車。
\"將軍大恩,我們沒什麽好報答的,\"一個老農抹著眼淚,\"這些糧食雖然不多,但都是我們的一片心意啊!\"
\"是啊是啊,\"旁邊的婦人也紅著眼圈,\"要不是將軍為我們做主,我們哪有好日子過?這點東西,您可一定要收下......\"
楊再興心中一暖,卻堅決推辭:\"諸位父老的心意,本將心領了。但這些東西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你們的日子本就不容易......\"
\"將軍!\"一群年輕人突然擠上前來,\"我們想參軍!我們要追隨將軍,替天行道!\"
\"對!我們要參軍!\"此話一出,立刻引來更多響應。
楊再興看著這些熱血青年,神色溫和卻堅定:\"諸位的心意,本將深感欣慰。但保境安民的重任,就讓我神武軍來承擔。你們要做的,是安心生活,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可是將軍......\"年輕人們還想說什麽。
\"我神武軍受命而來,自當為百姓分憂。\"楊再興正色道,\"諸位若真想報效家鄉,就請安心務農經商,讓新安府重現繁華。這,才是對我軍最大的支持。\"
聽了這番話,年輕人們雖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感動。這支軍隊,不僅為他們伸張正義,更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夜幕降臨,新安府城內處處燈火通明。街道上,百姓們仍在議論著這幾日發生的變化。店鋪重新開張,市集恢複繁華,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這才是太平盛世啊!\"一個老者感歎道。
他的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在神武軍的治理下,新安府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一座高台已經搭建完畢,四周圍滿了前來觀審的百姓。神武軍將士手持長槍,在人群中列隊站立,維持著秩序。鐵甲寒光,軍容肅穆,卻絲毫不顯壓迫之意。
\"快看,那些贓物!\"有人指著高台一側驚唿。
隻見那裏擺滿了從府庫和趙明私宅中搜出的贓物:成箱的白銀、成堆的金錠、各色珠寶瑪瑙,還有數不清的字畫古董。這些原本價值連城的寶物,此刻卻如同無聲的罪證,控訴著一個知府的貪婪。
\"帶趙明上堂!\"楊再興一聲令下。
兩名神武軍將士押著趙明走上高台。這位曾經趾高氣揚的知府大人,此刻已是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他被按著跪在地上,卻仍強撐著一副倨傲之色。
\"趙明!\"楊再興手持賬冊,聲如雷霆,\"本將今日,要當眾清算你的罪行!\"
他展開第一本賬冊:\"據查,你任知府三年,共收受賄賂白銀六十三萬兩,黃金千兩,珠寶瑪瑙無數。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
\"冤枉!\"趙明高聲喊道,\"那些都是商賈自願孝敬的......\"
話未說完,台下已是一片怒罵。
\"放屁!\"一個老者顫抖著指著趙明,\"我兒子就是因為交不起你要的''孝敬'',才被你關進大牢,活活打死的!\"
\"還有我家!\"又一人哭喊道,\"就因為不肯送銀子,你就誣陷我們私藏違禁品,抄了我們全家!\"
楊再興冷笑一聲,展開第二本冊子:\"勾結商賈,囤積居奇。去年秋收不好,你卻故意抬高米價,讓百姓吃不起飯。光是這一項,就害死了多少人?\"
\"我......\"趙明額頭冒汗,\"這都是商人們自己做的,與我無關......\"
\"無關?\"楊再興拿出一封密信,\"這是你與米商王老爺的來往書信。上麵寫得清清楚楚,你收了他五千兩銀子,答應讓他壟斷新安府的米行。\"
台下百姓更加憤怒:\"原來去年的米價,是你們聯手坑害我們!\"
\"我家就是因為買不起米,死了兩個孩子......\"
\"我爹娘也是餓死的!\"
哭聲、咒罵聲此起彼伏。趙明麵如土色,再也說不出話來。
但這還不是全部。楊再興又拿出一摞文書:\"勾結衙役,誣陷良善。三年來,你共誣陷富戶二十三家,抄家滅門十一戶。這些家財,都進了你的私庫!\"
\"證據確鑿,還不認罪?\"
趙明癱軟在地,終於崩潰:\"我......我認罪......\"
\"好啊!\"楊再興冷笑,\"既然認罪,那本將就宣布判決:趙明身為知府,不思報國安民,反倒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其罪當誅!即刻處斬,以儆效尤!\"
\"殺得好!\"
\"大快人心!\"
百姓們歡唿雀躍。多年來積壓的憤怒和怨恨,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宣泄。他們看著趙明被押下高台,眼中含著淚水。這一天,他們等得太久了。
\"諸位父老鄉親,\"楊再興環視眾人,\"趙明搜刮的民脂民膏,本將已經造冊,將盡數發還於民。從今以後,新安府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害民之賊!\"
歡唿聲響徹雲霄。百姓們跪地叩謝,有人喜極而泣,有人放聲大笑。這一刻,他們終於看到了希望。
公審大會結束後,新安府城內一片歡騰。
街道上,百姓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興奮地討論著今天的審判。茶館裏,說書人已經開始編排新段子,講述神武軍如何替天行道、為民做主。
\"這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爺啊!\"一個老者抹著眼淚道,\"楊將軍不但斬了趙明,還要把贓物發還百姓,這是多少年沒有過的事了?\"
\"可不是嘛!\"旁邊的茶客連連點頭,\"我聽說楊將軍已經下令,要把趙明抄家的那些人家都平反,讓他們的後人迴來重建家業。\"
正說著,街上突然傳來一陣鑼聲。隻見一隊神武軍將士正在各處張貼告示,百姓們紛紛圍上前去。
\"詔告新安府父老鄉親:即日起,免除一切苛捐雜稅,恢複正常賦稅。凡是趙明任內加征的稅目,一律取消......\"
\"太好了!\"有人激動地喊道。
\"還有還有,\"另一人繼續念道,\"即日起清查衙役,凡有欺壓百姓者,一律嚴懲。設立申冤所,讓百姓能伸冤訴苦......\"
告示上的每一條政令,都引來一陣歡唿。這些措施,正是百姓們最期盼的。
楊再興親自坐鎮申冤所,處理積壓的冤案。他雷厲風行,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案件關鍵。
短短三日,就審結了數十起冤案,讓許多含冤者得以昭雪。
\"大人,\"一名將領稟報,\"城中百姓自發組織起來,要給我軍送糧食。\"
楊再興走出衙門,隻見門外已經排起了長隊。百姓們有的挑著糧食,有的抱著布匹,還有人牽著羊,推著車。
\"將軍大恩,我們沒什麽好報答的,\"一個老農抹著眼淚,\"這些糧食雖然不多,但都是我們的一片心意啊!\"
\"是啊是啊,\"旁邊的婦人也紅著眼圈,\"要不是將軍為我們做主,我們哪有好日子過?這點東西,您可一定要收下......\"
楊再興心中一暖,卻堅決推辭:\"諸位父老的心意,本將心領了。但這些東西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你們的日子本就不容易......\"
\"將軍!\"一群年輕人突然擠上前來,\"我們想參軍!我們要追隨將軍,替天行道!\"
\"對!我們要參軍!\"此話一出,立刻引來更多響應。
楊再興看著這些熱血青年,神色溫和卻堅定:\"諸位的心意,本將深感欣慰。但保境安民的重任,就讓我神武軍來承擔。你們要做的,是安心生活,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可是將軍......\"年輕人們還想說什麽。
\"我神武軍受命而來,自當為百姓分憂。\"楊再興正色道,\"諸位若真想報效家鄉,就請安心務農經商,讓新安府重現繁華。這,才是對我軍最大的支持。\"
聽了這番話,年輕人們雖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感動。這支軍隊,不僅為他們伸張正義,更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夜幕降臨,新安府城內處處燈火通明。街道上,百姓們仍在議論著這幾日發生的變化。店鋪重新開張,市集恢複繁華,到處都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
\"這才是太平盛世啊!\"一個老者感歎道。
他的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在神武軍的治理下,新安府正在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