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和親之議
古代返現係統,我有無限物資 作者:貓君睡大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
女帝著一身黑金滾龍冕服,頭戴九旒冕,鳳眸含煞,絕美臉龐仿若凝霜,不怒而威,坐於盤龍寶座之上。
百官站在大殿內,殿內兩側有兩尊古銅仙鶴香爐散發出嫋嫋炊煙,氤氳繚繞,絲絲縷縷,淡香陣陣。
秦川今日來上朝了。
本來不想來,女帝不允。
他猜測今日朝會,一定有關於自己的事情。
果不其然,剛開始,就不停有大臣站出來參自己。
“國師無禮無德,不配為國師,陛下應該免其官職,流放驅逐……”
“臣附議!”
“臣附議!”
“……”
女帝的臉色一度很難看,她清楚,這段時間,讓蕭玥去查抄百官,把百官們壓得太狠了,他們要反抗了。
參不了她,就參秦川,以此來打她的臉。
不過超過一百名的官員要參秦川,這就讓她很難辦。
秦川悄悄瞧了一眼身側的右丞相李宗閔,隻見他胖圓的臉上,看似儒雅的麵目,卻忽然露出一絲奸笑……
好呀,果然是你搞的鬼!
秦川一下子就明白了,前幾天把李宗閔一腳踢下擂台,這老小子記恨著呢……
加上他向女帝獻了查抄百官以補國庫虧空之計,蕭玥這娘們不知道悠著點,一下子查抄了三十名官員,這哪能不搞得風聲鶴唳啊!
百官們對付不了女帝,於是就合起夥來搞他了。
想通了這其中關節,秦川心中反而無懼。
大不了請辭唄,反正他的角色就是給女帝出出主意,沒有國師這個頭銜,又不是不可以出主意……
等一些官員參完秦川,女帝並沒有就秦川的事情說什麽,而是拿出一封來自樓蘭的信件說道:
“朕手上有一封來自樓蘭王子請求和親的信件,諸位卿家以為,這親該不該和呀?”
沒想到這節骨眼上,女帝居然放大招了。
秦川暗中想,真是謝天謝地,不用聽這些老家夥罵自己了。
隻是和親一事,女帝從來沒有提及啊……
頓時他也來了幾分興致,看看究竟是怎麽迴事。
果然,聽到女帝說和親的事,方才忙著參秦川的大臣們紛紛閉了嘴,馬上將注意力轉移到和親一事上來。
眾大臣議論紛紛。
“樓蘭一直是我朝的邦交國,如若能與樓蘭和親,對於抗擊匈奴大有作用,我朝與樓蘭互為犄角,互相策應,就再也不懼匈奴入侵了!”
“臣覺得也是,此次和親,對我大乾而言,大有好處!”
“臣附議,與樓蘭聯姻,實在是大喜事啊!”
“臣也附議和親。”
“臣等皆附議和親!”
見群臣都讚同和親,女帝鳳眸掃到秦川身上,“國師如何看呢?”
秦川冷哼一聲,道:“和親有個屁用!和平是靠一拳一腳打出來的,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聞言,女帝默默點頭。
而百官中眾多人,亦是不敢吭聲。
畢竟東南沿海宋侍郎的抗倭大捷消息,已經傳到了朝廷,尤其是如此低的戰損比,幾乎讓百官們都不敢相信。
宋濂他一個文官,帶兵抗倭,居然打得這麽好?
難道那本《戚繼光兵法》真有那麽神?
想到這潑天功勞落入宋濂之手,有些官員內心悔不當初,早知道這樣,我搶著去抗倭啊……
就在百官們各懷心思之際,卻見李宗閔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欸,國師此言差矣啊,倘若我大乾還要與樓蘭開戰,那豈不是四麵受敵,倘若樓蘭不和我大乾和親,而是去和匈奴和親,這後果……國師想過嗎?”
聽到右相這麽一說,眾官員紛紛附和。
秦川還想跟李宗閔辯論幾句,女帝這時卻說道:“好吧,既然眾卿家同意和親,那便與樓蘭和親吧。”
“隻是這和親的人選,該選誰呢?”
李宗閔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為蕭玥公主最為合適。蕭玥公主賢良淑德,美貌端莊,選她去與樓蘭王子和親,不僅是門當戶對,更可謂是天造地設。”
當聽到李宗閔這樣講,秦川幾乎想踹他兩腳!
蕭玥剛掌大理衛,對你們這些貪官汙吏手段強硬,就想著把她撂去樓蘭,好讓你們在一手遮天是吧?
想到此,秦川道:“我不同意蕭玥公主去和親。”
女帝趁機問道:“說說理由?”
其實她心裏也極不情願拿蕭玥去和親,雲、玥是她的左膀右臂,離了這二人,她還怎麽掌控朝堂、掌控京城?
秦川說道:“蕭玥是公主不錯,但她的另一層身份是大理寺上卿,乃是朝廷大臣,敢問在此諸公,這自古以來,哪有朝廷大臣去和親的道理?”
“右相,要不把你送去樓蘭和親?”
此話一出,女帝有些憋不住笑,很多大臣也差點撲哧而笑。
女帝微微頷首道:“好!國師所言,有理有據!誰也不許再提蕭玥去和親。”
李宗閔冷哼一聲,再次皮笑肉不笑道:“既然蕭玥公主沒法和親,那就隻有讓蕭珊小郡主去和親了。”
聞言,秦川差點暴怒,齜牙道:“蕭珊才14歲,15歲不到,李宗閔你瘋了嗎?讓一個未成年少女去和親!虧你說得出口!”
李宗閔譏笑道:“在京城的皇室成員之中,隻有蕭玥公主和蕭珊小郡主能夠擔得起和親的身份,蕭珊小郡主明年就15歲了,明年開春將她送去樓蘭,有何不可?”
“你……”
秦川指了指李宗閔,這老小子,果然奸詐。
明年蕭珊就15歲,就成年了,那還有什麽理由反對呢?
想到這,秦川氣極,但是沒辦法。
李宗閔的擁躉們頓時紛紛附和,說可以讓蕭珊小郡主去和親。
女帝的臉色飄忽不定,她見秦川氣極的樣子,有幾分猶豫要不要頒旨讓蕭珊去和親。
秦川腦海中靈光乍現,踱步而出,大聲說道:“既然樓蘭王子沒有明說要公主或郡主去和親,臣聽聞右相有一女兒,名為李素素,賢良淑德,美貌端莊,何不讓李小姐去和親呢?這樣不是也顯赫了你李家嗎?”
女帝著一身黑金滾龍冕服,頭戴九旒冕,鳳眸含煞,絕美臉龐仿若凝霜,不怒而威,坐於盤龍寶座之上。
百官站在大殿內,殿內兩側有兩尊古銅仙鶴香爐散發出嫋嫋炊煙,氤氳繚繞,絲絲縷縷,淡香陣陣。
秦川今日來上朝了。
本來不想來,女帝不允。
他猜測今日朝會,一定有關於自己的事情。
果不其然,剛開始,就不停有大臣站出來參自己。
“國師無禮無德,不配為國師,陛下應該免其官職,流放驅逐……”
“臣附議!”
“臣附議!”
“……”
女帝的臉色一度很難看,她清楚,這段時間,讓蕭玥去查抄百官,把百官們壓得太狠了,他們要反抗了。
參不了她,就參秦川,以此來打她的臉。
不過超過一百名的官員要參秦川,這就讓她很難辦。
秦川悄悄瞧了一眼身側的右丞相李宗閔,隻見他胖圓的臉上,看似儒雅的麵目,卻忽然露出一絲奸笑……
好呀,果然是你搞的鬼!
秦川一下子就明白了,前幾天把李宗閔一腳踢下擂台,這老小子記恨著呢……
加上他向女帝獻了查抄百官以補國庫虧空之計,蕭玥這娘們不知道悠著點,一下子查抄了三十名官員,這哪能不搞得風聲鶴唳啊!
百官們對付不了女帝,於是就合起夥來搞他了。
想通了這其中關節,秦川心中反而無懼。
大不了請辭唄,反正他的角色就是給女帝出出主意,沒有國師這個頭銜,又不是不可以出主意……
等一些官員參完秦川,女帝並沒有就秦川的事情說什麽,而是拿出一封來自樓蘭的信件說道:
“朕手上有一封來自樓蘭王子請求和親的信件,諸位卿家以為,這親該不該和呀?”
沒想到這節骨眼上,女帝居然放大招了。
秦川暗中想,真是謝天謝地,不用聽這些老家夥罵自己了。
隻是和親一事,女帝從來沒有提及啊……
頓時他也來了幾分興致,看看究竟是怎麽迴事。
果然,聽到女帝說和親的事,方才忙著參秦川的大臣們紛紛閉了嘴,馬上將注意力轉移到和親一事上來。
眾大臣議論紛紛。
“樓蘭一直是我朝的邦交國,如若能與樓蘭和親,對於抗擊匈奴大有作用,我朝與樓蘭互為犄角,互相策應,就再也不懼匈奴入侵了!”
“臣覺得也是,此次和親,對我大乾而言,大有好處!”
“臣附議,與樓蘭聯姻,實在是大喜事啊!”
“臣也附議和親。”
“臣等皆附議和親!”
見群臣都讚同和親,女帝鳳眸掃到秦川身上,“國師如何看呢?”
秦川冷哼一聲,道:“和親有個屁用!和平是靠一拳一腳打出來的,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聞言,女帝默默點頭。
而百官中眾多人,亦是不敢吭聲。
畢竟東南沿海宋侍郎的抗倭大捷消息,已經傳到了朝廷,尤其是如此低的戰損比,幾乎讓百官們都不敢相信。
宋濂他一個文官,帶兵抗倭,居然打得這麽好?
難道那本《戚繼光兵法》真有那麽神?
想到這潑天功勞落入宋濂之手,有些官員內心悔不當初,早知道這樣,我搶著去抗倭啊……
就在百官們各懷心思之際,卻見李宗閔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欸,國師此言差矣啊,倘若我大乾還要與樓蘭開戰,那豈不是四麵受敵,倘若樓蘭不和我大乾和親,而是去和匈奴和親,這後果……國師想過嗎?”
聽到右相這麽一說,眾官員紛紛附和。
秦川還想跟李宗閔辯論幾句,女帝這時卻說道:“好吧,既然眾卿家同意和親,那便與樓蘭和親吧。”
“隻是這和親的人選,該選誰呢?”
李宗閔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為蕭玥公主最為合適。蕭玥公主賢良淑德,美貌端莊,選她去與樓蘭王子和親,不僅是門當戶對,更可謂是天造地設。”
當聽到李宗閔這樣講,秦川幾乎想踹他兩腳!
蕭玥剛掌大理衛,對你們這些貪官汙吏手段強硬,就想著把她撂去樓蘭,好讓你們在一手遮天是吧?
想到此,秦川道:“我不同意蕭玥公主去和親。”
女帝趁機問道:“說說理由?”
其實她心裏也極不情願拿蕭玥去和親,雲、玥是她的左膀右臂,離了這二人,她還怎麽掌控朝堂、掌控京城?
秦川說道:“蕭玥是公主不錯,但她的另一層身份是大理寺上卿,乃是朝廷大臣,敢問在此諸公,這自古以來,哪有朝廷大臣去和親的道理?”
“右相,要不把你送去樓蘭和親?”
此話一出,女帝有些憋不住笑,很多大臣也差點撲哧而笑。
女帝微微頷首道:“好!國師所言,有理有據!誰也不許再提蕭玥去和親。”
李宗閔冷哼一聲,再次皮笑肉不笑道:“既然蕭玥公主沒法和親,那就隻有讓蕭珊小郡主去和親了。”
聞言,秦川差點暴怒,齜牙道:“蕭珊才14歲,15歲不到,李宗閔你瘋了嗎?讓一個未成年少女去和親!虧你說得出口!”
李宗閔譏笑道:“在京城的皇室成員之中,隻有蕭玥公主和蕭珊小郡主能夠擔得起和親的身份,蕭珊小郡主明年就15歲了,明年開春將她送去樓蘭,有何不可?”
“你……”
秦川指了指李宗閔,這老小子,果然奸詐。
明年蕭珊就15歲,就成年了,那還有什麽理由反對呢?
想到這,秦川氣極,但是沒辦法。
李宗閔的擁躉們頓時紛紛附和,說可以讓蕭珊小郡主去和親。
女帝的臉色飄忽不定,她見秦川氣極的樣子,有幾分猶豫要不要頒旨讓蕭珊去和親。
秦川腦海中靈光乍現,踱步而出,大聲說道:“既然樓蘭王子沒有明說要公主或郡主去和親,臣聽聞右相有一女兒,名為李素素,賢良淑德,美貌端莊,何不讓李小姐去和親呢?這樣不是也顯赫了你李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