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同化之論
古代返現係統,我有無限物資 作者:貓君睡大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養心殿。
禦書房內,龍椅之上的女帝,瞥著長案上的一本冊子。
翻閱起冊子,看著歪歪扭扭的字跡,女帝不由得抿嘴笑了。
常侍宮女菀春將一碗混合著紅米、阿膠、枸杞、蜂蜜、紅棗、蓮子的粥,穩穩端在手上,“陛下,該喝粥了。”
這粥是按國師的法子調的,太醫們診斷,陛下得的是宮寒,對於國師此法,也是點頭認可。
這樣的粥吃了些日子,陛下的宮寒之症果然好了不少,看來國師此法,果然有用。
待女帝輕點螓首,菀春才用金勺將粥一勺一勺小心翼翼地喂進女帝嘴裏,而此時,女帝卻隻是專心注視著冊子裏的內容,鳳眸眨也不眨一下……
忽然,看到某處,女帝想笑,差點把口中的粥噴了出來!
菀春趕緊將粥放在長案上,用手絹將女帝的丹唇周邊擦了擦,然後,繼續用金勺喂粥。
吃了幾口,女帝擺了擺手。
菀春會意,將粥放到托盤,讓太監端下去了。
女帝將冊子給菀春看了兩眼,問她這字寫得怎麽樣。
菀春躬身道:“陛下,國師的字自然是極好的,自成一派,別具一格。”
“好個‘自成一派,別具一格’,”女帝笑得眼睛眯起,差點笑出眼淚:“要朕說,與其說是‘自成一派,別具一格’,倒不如說是‘龍飛鳳舞、鬼畫桃符’!”
“還是陛下形容得好,”菀春低聲道,“陛下有了國師,不僅是陛下的福氣,也是我大乾子民的福氣。”
女帝抬眸,若有所思,微怔之後,淡淡道:“菀春,你是後宮女官,掌管著後宮上千宮女,朕問你,宮女們對於國師,都如何看的呀?”
“陛下,奴婢不敢妄議。”
“說。”
女帝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是,”菀春低頭說道,“宮女們都說,國師一表人才,風流倜儻……”
“嗯?”
女帝忽然出聲,菀春停了下來。
“他哪裏一表人才、風流倜儻了?朕怎麽看不出來?”
“……”
菀春微微一怔,接著說道:“這些都是底下人說的……”
“說下去。”女帝淡淡道。
菀春接著道:“國師不僅有詩才,還有治國大才,既能安撫流民,又能平定倭寇,此次伐匈奴,定也能大勝而歸。宮女們都說,這樣的男子,世間少有,乃是人中龍鳳,若得以垂憐,願以死相報……”
女帝越聽,眉頭蹙得越緊。
“讓她們以後不許議論了!”
聽到女帝的話,菀春低頭應道:“是,陛下。”
女帝繼續看冊子,這上麵記載著秦川交代的幾件事情,其中包括將10艘龜船送去造船司改為龍船、42支火槍由宋濂送去兵器司仿造量產,以及朝廷下發文書正式承認女子營,以及廢除營妓製度。
這些她全部畫勾,打算明日朝會後,就讓人去監督辦理。
過了一會兒,她將秦川的冊子放下,又翻起了大臣們的奏章。
看著看著,她不由得蹙起了蛾眉,將幾本奏章甩到長案上,嗔怒道:“朕的婚事,還輪不到你們來七嘴八舌……”
……
茫茫草原,秦川坐在越野防彈車中,和摩托大軍一路向西。
忽然聽到前方來報,發現匈奴人的聚集部落。
秦川將越野防彈車提速,走到隊伍前麵,看見了前麵的景象。
隻見幾十座帳篷聚集在草原上,每座帳篷旁,都搭建了牛棚、羊棚,一些衣物在晾衣杆上吹著,帳篷周圍,羊毛成群在草地吃著草。
真可謂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垂髫孩童站在帳篷門口,呆呆望著從遠處而來密密麻麻的乾軍。
一名營級校尉停下摩托,來敲窗請示秦川:“國師,這些都是匈奴人,應該把他們殺了嗎?”
秦川看著那些被寒風吹得臉蛋紅紅的垂髫孩童,說道:“這些都是無辜平民,為何要殺?”
“可是……倘若不殺,這些人必會去報信,再說了,這些匈奴孩童長大成人後,也會成為殘忍嗜殺的匈奴騎兵,與其等其長大成人,倒不如早些斬草除根。”
這時,安定國老將軍也走了過來,抱拳道:“國師,末將以為,蔣校尉言之有理,如若等這些匈奴孩童長大成人,亦會成為我大乾的死敵,倒不如早些斬草除根的好。”
秦川搖了搖頭,道:“你們認為,我們殺得完匈奴人嗎?”
聞言,安定國和蔣校尉一愣。
秦川接著道:“匈奴人是殺不完的,南北匈奴加起來有大幾百萬人,在這數百萬平方公裏的疆域上,憑著我們這樣的武器裝備,是不可能將匈奴人殺完的,但是,我卻有辦法徹底征服匈奴人。”
聽到這話,安定國和蔣校尉頓時來了興致,將耳朵豎起,聚精會神繼續聽下去。
“征服一個龐大的種族,”秦川繼續說道:“不要指望用武力將其征服,武力隻是手段,可要達的目的是什麽?是大一統,是文字、度量衡、甚至思想的大一統,是所有事物的大一統。”
“殺光匈奴人?是做不到的,殺得越多,仇恨越大,仇恨越大,就越沒完沒了,冤冤相報,不知幾時能了……”
聽到這裏,安定國眼睛閃爍,似有所懂,“國師的意思是……同化他們?”
“對了!不愧是老將軍!”
秦川拍著大腿說道:“殺他們,是積蓄仇恨,反噬自身,等征服了匈奴,朝廷要給他們修路,給他們建房子,給匈奴人建漢學堂,讓匈奴人學漢字,說漢話,免費接一批優等生到京城去上學,封他們做官,讓他們衣錦還鄉,都知道我大乾的好,以後啊,人人都以成為漢民為榮,爭做漢民……這才是根本之法。”
蔣校尉也似有所悟,“國師高啊,這樣一來,匈奴人忘記了自己的文字語言,隻想當漢民,那也就是說……再也沒有什麽匈奴人了,匈奴人就被徹底同化了!”
“對,此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漫長,沒有個幾十年,是改變不了一個種族的,還有一點,對匈奴人的好,絕不能大於對漢民的好,如果那樣,漢民又不滿了。”
說到此處,秦川緩緩道:“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容易啊!”
安定國和蔣校尉互相看了一眼,沒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
“安將軍,你去下令,路過匈奴平民營帳,保持紀律,違反軍紀者斬!”
聽到秦川這句話,安定國一凜,抱拳沉喝:“是!”
安定國下令後,全軍整束,從容路過。
從帳篷裏走出來的匈奴平民,呆呆地看著大乾軍隊從容而過,既沒有殺人,也沒有搶走牛羊,眼珠裏都充滿了疑惑……
禦書房內,龍椅之上的女帝,瞥著長案上的一本冊子。
翻閱起冊子,看著歪歪扭扭的字跡,女帝不由得抿嘴笑了。
常侍宮女菀春將一碗混合著紅米、阿膠、枸杞、蜂蜜、紅棗、蓮子的粥,穩穩端在手上,“陛下,該喝粥了。”
這粥是按國師的法子調的,太醫們診斷,陛下得的是宮寒,對於國師此法,也是點頭認可。
這樣的粥吃了些日子,陛下的宮寒之症果然好了不少,看來國師此法,果然有用。
待女帝輕點螓首,菀春才用金勺將粥一勺一勺小心翼翼地喂進女帝嘴裏,而此時,女帝卻隻是專心注視著冊子裏的內容,鳳眸眨也不眨一下……
忽然,看到某處,女帝想笑,差點把口中的粥噴了出來!
菀春趕緊將粥放在長案上,用手絹將女帝的丹唇周邊擦了擦,然後,繼續用金勺喂粥。
吃了幾口,女帝擺了擺手。
菀春會意,將粥放到托盤,讓太監端下去了。
女帝將冊子給菀春看了兩眼,問她這字寫得怎麽樣。
菀春躬身道:“陛下,國師的字自然是極好的,自成一派,別具一格。”
“好個‘自成一派,別具一格’,”女帝笑得眼睛眯起,差點笑出眼淚:“要朕說,與其說是‘自成一派,別具一格’,倒不如說是‘龍飛鳳舞、鬼畫桃符’!”
“還是陛下形容得好,”菀春低聲道,“陛下有了國師,不僅是陛下的福氣,也是我大乾子民的福氣。”
女帝抬眸,若有所思,微怔之後,淡淡道:“菀春,你是後宮女官,掌管著後宮上千宮女,朕問你,宮女們對於國師,都如何看的呀?”
“陛下,奴婢不敢妄議。”
“說。”
女帝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是,”菀春低頭說道,“宮女們都說,國師一表人才,風流倜儻……”
“嗯?”
女帝忽然出聲,菀春停了下來。
“他哪裏一表人才、風流倜儻了?朕怎麽看不出來?”
“……”
菀春微微一怔,接著說道:“這些都是底下人說的……”
“說下去。”女帝淡淡道。
菀春接著道:“國師不僅有詩才,還有治國大才,既能安撫流民,又能平定倭寇,此次伐匈奴,定也能大勝而歸。宮女們都說,這樣的男子,世間少有,乃是人中龍鳳,若得以垂憐,願以死相報……”
女帝越聽,眉頭蹙得越緊。
“讓她們以後不許議論了!”
聽到女帝的話,菀春低頭應道:“是,陛下。”
女帝繼續看冊子,這上麵記載著秦川交代的幾件事情,其中包括將10艘龜船送去造船司改為龍船、42支火槍由宋濂送去兵器司仿造量產,以及朝廷下發文書正式承認女子營,以及廢除營妓製度。
這些她全部畫勾,打算明日朝會後,就讓人去監督辦理。
過了一會兒,她將秦川的冊子放下,又翻起了大臣們的奏章。
看著看著,她不由得蹙起了蛾眉,將幾本奏章甩到長案上,嗔怒道:“朕的婚事,還輪不到你們來七嘴八舌……”
……
茫茫草原,秦川坐在越野防彈車中,和摩托大軍一路向西。
忽然聽到前方來報,發現匈奴人的聚集部落。
秦川將越野防彈車提速,走到隊伍前麵,看見了前麵的景象。
隻見幾十座帳篷聚集在草原上,每座帳篷旁,都搭建了牛棚、羊棚,一些衣物在晾衣杆上吹著,帳篷周圍,羊毛成群在草地吃著草。
真可謂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垂髫孩童站在帳篷門口,呆呆望著從遠處而來密密麻麻的乾軍。
一名營級校尉停下摩托,來敲窗請示秦川:“國師,這些都是匈奴人,應該把他們殺了嗎?”
秦川看著那些被寒風吹得臉蛋紅紅的垂髫孩童,說道:“這些都是無辜平民,為何要殺?”
“可是……倘若不殺,這些人必會去報信,再說了,這些匈奴孩童長大成人後,也會成為殘忍嗜殺的匈奴騎兵,與其等其長大成人,倒不如早些斬草除根。”
這時,安定國老將軍也走了過來,抱拳道:“國師,末將以為,蔣校尉言之有理,如若等這些匈奴孩童長大成人,亦會成為我大乾的死敵,倒不如早些斬草除根的好。”
秦川搖了搖頭,道:“你們認為,我們殺得完匈奴人嗎?”
聞言,安定國和蔣校尉一愣。
秦川接著道:“匈奴人是殺不完的,南北匈奴加起來有大幾百萬人,在這數百萬平方公裏的疆域上,憑著我們這樣的武器裝備,是不可能將匈奴人殺完的,但是,我卻有辦法徹底征服匈奴人。”
聽到這話,安定國和蔣校尉頓時來了興致,將耳朵豎起,聚精會神繼續聽下去。
“征服一個龐大的種族,”秦川繼續說道:“不要指望用武力將其征服,武力隻是手段,可要達的目的是什麽?是大一統,是文字、度量衡、甚至思想的大一統,是所有事物的大一統。”
“殺光匈奴人?是做不到的,殺得越多,仇恨越大,仇恨越大,就越沒完沒了,冤冤相報,不知幾時能了……”
聽到這裏,安定國眼睛閃爍,似有所懂,“國師的意思是……同化他們?”
“對了!不愧是老將軍!”
秦川拍著大腿說道:“殺他們,是積蓄仇恨,反噬自身,等征服了匈奴,朝廷要給他們修路,給他們建房子,給匈奴人建漢學堂,讓匈奴人學漢字,說漢話,免費接一批優等生到京城去上學,封他們做官,讓他們衣錦還鄉,都知道我大乾的好,以後啊,人人都以成為漢民為榮,爭做漢民……這才是根本之法。”
蔣校尉也似有所悟,“國師高啊,這樣一來,匈奴人忘記了自己的文字語言,隻想當漢民,那也就是說……再也沒有什麽匈奴人了,匈奴人就被徹底同化了!”
“對,此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漫長,沒有個幾十年,是改變不了一個種族的,還有一點,對匈奴人的好,絕不能大於對漢民的好,如果那樣,漢民又不滿了。”
說到此處,秦川緩緩道:“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容易啊!”
安定國和蔣校尉互相看了一眼,沒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
“安將軍,你去下令,路過匈奴平民營帳,保持紀律,違反軍紀者斬!”
聽到秦川這句話,安定國一凜,抱拳沉喝:“是!”
安定國下令後,全軍整束,從容路過。
從帳篷裏走出來的匈奴平民,呆呆地看著大乾軍隊從容而過,既沒有殺人,也沒有搶走牛羊,眼珠裏都充滿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