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自行車,日行二百裏
古代返現係統,我有無限物資 作者:貓君睡大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州府,江臨縣。
縣衙簽押房內,知縣李齊和縣丞吳信忠一起看著上麵下發來的詔令,兩人目瞪口呆了好一陣……
吳信忠率先開口,打破了這久久的沉默,道:“大老爺,這詔令上明言有敢貪墨物資者,夷滅三族,這……是不是太狠了點啊?”
“非也,非也!”
李齊搖了搖頭,捋須道:“燕王殿下和陛下開創了兩個史無前例。”
“其一,我泱泱神州,四千餘年來,從未有帝王及有司,敢於直接給全國百姓發錢物,從來都是損不足而補有餘,從百姓手中拿走錢物,每當朝代更迭,則以死千萬人來維持這種‘損不足以補有餘’,從來不惜人命,底層百姓,從來命如草芥,燕王殿下和陛下,敢於這樣做,實乃史無前例,萬民之福也!”
“其二,我泱泱神州,四千餘年來,從來沒有因為貪墨一點百姓東西就殺官的律法,從之前的貪墨種子夷滅三族,到今日的貪墨物資夷滅三族,可見燕王殿下和陛下的赤誠愛民之心,以及對貪汙腐敗的憎恨之心!”
說完這些話,他就吩咐吳信忠趕緊將皇詔拿出去張貼。
“誒!”
吳信忠點了點頭,拿著皇詔走出大堂,出了縣衙大門,將皇詔張貼在公告牆上。
不到短短一刻鍾。
公告牆前,就已經人擠人,比肩接踵。
圍觀的百姓,識字的、不識字的,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朝廷又要發東西了?”
“可不是嘛,前一陣發的種子,我家種的土豆、紅薯,長勢可好了!今年看來不用挨餓了!”
“老兄,幫我看看,這次發什麽?”
“哦,寫的是發米、肉、油,還有什麽自、行、車……”
“自行車是什麽車?”
“不知道啊,沒聽說過。”
……
穆大壯剛從官道那邊收工,他穿著布衣麻褲,渾身滋滋冒汗,過來找衙役領工錢。
“老穆頭!今日鋪路辛苦了,這是你的工錢,一共一百文,拿好!”
衙役將一串銅板,遞給了穆大壯,又說道:“瀝青鋪路的活兒到今日就竣工了,明兒就別再來了,要是再有啥活,看公告就成。”
穆大壯滿臉欣喜地接過銅錢,塞進了腰間錢袋子裏,跟衙役點頭哈腰道:“李爺,多謝您的照顧!”
誰知這話卻差點惹惱衙役李三,隻見李三瞪了他一眼:“老穆頭,這話可不興瞎說啊,我老李照顧你什麽呀,那都是咱們李大老爺秉公執法,體恤百姓,要說照顧,是李大老爺照顧了全縣!”
“是是是,小人說錯話了!”
穆大壯忙說道。
李三卻是忽然一笑,“你老穆頭,幹了這兩個多月,錢掙不少了吧?”
穆大壯忙說道,“沒有,沒有的事……”
李三卻是一番擠眉弄眼,湊近了跟他悄悄說道:“晚上翠鳳酒樓……玩兩把……可願來?”
穆大壯一聽到這是要他去賭博,頓時就把頭搖得像破浪鼓,道:“我才不去呢,我還要留著錢娶媳婦呢!”
見他拒絕,李三就笑話他,“你呀,太老實本分了,如今的女子,可不喜歡你這樣的喲,這錢像你這樣掙,得掙到啥時候呀……”
穆大壯並沒有被說動,而是朝李三拱了拱手,然後走下了縣衙門口的台階,往旁邊公告欄看去。
他認識一些字,但有些字不認識,就問旁邊讀書多的人,終於搞明白了這詔令寫的是什麽。
“每人發兩百斤大米,二十斤肉,二十斤油,這麽多!?”
“還有什麽自行車?”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迴頭問李三,“李爺,這些東西什麽時候發呀?”
李三鼻孔裏冒出一聲輕哼,“這事我哪知道,你去問李大老爺啊……”
穆大壯“哦”了一聲,慢慢地離開了大坪……
過了兩日,物資從州府運到了縣衙門口大坪上。
有了新鋪好的瀝青路,各省、府衙門,皆配備了燕王殿下研發的神奇“大貨車”,以手腳靈活、頭腦清醒、耳聰目明之胥吏,驅使大貨車,故而以極快的速度,將物資運送到了縣裏。
由於各鄉裏之間,還未修通直道,也沒有鋪瀝青路,這些物資,就必須由老百姓自己到縣裏來領迴家去。
穆大壯這天起得很早,趕到縣裏時,還沒到晌午呢。
但著實令他沒想到,就算他來得這麽早,大坪上幾乎還是站滿了人。
天氣熱,眾人都汗流浹背,但是一想到能領到這麽多物資,一個個反而更加熱情似火。
“娘,我餓……”
一位垂髫兒童,在一名婦人懷中喊餓。
婦人摸了摸他的腦袋,安慰道:“兒啊,再忍忍,一會兒迴家娘就給你煮肉吃……”
“娘,真的有肉吃嗎?”
“那,看到了嗎?還是臘肉哩,可香哩!”
“……”
等到了正午時分,知縣李齊拿著一個白色的擴音器,站在縣衙門口平台上喊話:
“各位鄉親,請有序排好隊,不要起哄,不要推搡,馬上就給大家發放物資!吳縣丞,你過來!”
聽到喊話,吳信忠忙走了過來,一臉恭敬地站在知縣麵前。
“大老爺,您有何吩咐?”
李齊繼續用擴音器講道:“讓吳縣丞給大夥兒展示一下,這自行車是如何駕馭的。”
“是,大老爺!”
吳信忠仿佛很有這方麵的天賦,當自行車被送到縣裏時,不用上麵所派之人教,不到一刻鍾,他就自行掌握了騎自行車的精髓。
當著眾人的麵,吳信忠騎著自行車繞了兩圈,然後接過李知縣的手裏的擴音器,跟大家講解騎自行車的注意事項。
首先就是要穿褲子騎,穿裙可不行,聽到這個,眾人哄堂大笑。
不過大家幹農活,都是穿習慣了褲子,所以這並不算什麽要求。
其次是需要掌握平衡,雙腿一直踩腳蹬,才不會摔下來。
然而,畢竟騎自行車是個雜技活兒,即使吳縣丞教得很仔細,當場學會騎的,也是十不足一。
不過,即使是十不足一,整個江臨縣一下子多了幾千上萬名會騎自行車的人,也可謂是驚天動地,蔚為壯觀!
有宗族老者撰寫縣誌,這樣記載道:
“朝廷所製雙輪小車,長三尺餘,可坐二人,不需推挽,能自行。”
“行時,以手挽軸旁曲拐,則複行如初,隨住隨挽,日足行二百裏。”
縣衙簽押房內,知縣李齊和縣丞吳信忠一起看著上麵下發來的詔令,兩人目瞪口呆了好一陣……
吳信忠率先開口,打破了這久久的沉默,道:“大老爺,這詔令上明言有敢貪墨物資者,夷滅三族,這……是不是太狠了點啊?”
“非也,非也!”
李齊搖了搖頭,捋須道:“燕王殿下和陛下開創了兩個史無前例。”
“其一,我泱泱神州,四千餘年來,從未有帝王及有司,敢於直接給全國百姓發錢物,從來都是損不足而補有餘,從百姓手中拿走錢物,每當朝代更迭,則以死千萬人來維持這種‘損不足以補有餘’,從來不惜人命,底層百姓,從來命如草芥,燕王殿下和陛下,敢於這樣做,實乃史無前例,萬民之福也!”
“其二,我泱泱神州,四千餘年來,從來沒有因為貪墨一點百姓東西就殺官的律法,從之前的貪墨種子夷滅三族,到今日的貪墨物資夷滅三族,可見燕王殿下和陛下的赤誠愛民之心,以及對貪汙腐敗的憎恨之心!”
說完這些話,他就吩咐吳信忠趕緊將皇詔拿出去張貼。
“誒!”
吳信忠點了點頭,拿著皇詔走出大堂,出了縣衙大門,將皇詔張貼在公告牆上。
不到短短一刻鍾。
公告牆前,就已經人擠人,比肩接踵。
圍觀的百姓,識字的、不識字的,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朝廷又要發東西了?”
“可不是嘛,前一陣發的種子,我家種的土豆、紅薯,長勢可好了!今年看來不用挨餓了!”
“老兄,幫我看看,這次發什麽?”
“哦,寫的是發米、肉、油,還有什麽自、行、車……”
“自行車是什麽車?”
“不知道啊,沒聽說過。”
……
穆大壯剛從官道那邊收工,他穿著布衣麻褲,渾身滋滋冒汗,過來找衙役領工錢。
“老穆頭!今日鋪路辛苦了,這是你的工錢,一共一百文,拿好!”
衙役將一串銅板,遞給了穆大壯,又說道:“瀝青鋪路的活兒到今日就竣工了,明兒就別再來了,要是再有啥活,看公告就成。”
穆大壯滿臉欣喜地接過銅錢,塞進了腰間錢袋子裏,跟衙役點頭哈腰道:“李爺,多謝您的照顧!”
誰知這話卻差點惹惱衙役李三,隻見李三瞪了他一眼:“老穆頭,這話可不興瞎說啊,我老李照顧你什麽呀,那都是咱們李大老爺秉公執法,體恤百姓,要說照顧,是李大老爺照顧了全縣!”
“是是是,小人說錯話了!”
穆大壯忙說道。
李三卻是忽然一笑,“你老穆頭,幹了這兩個多月,錢掙不少了吧?”
穆大壯忙說道,“沒有,沒有的事……”
李三卻是一番擠眉弄眼,湊近了跟他悄悄說道:“晚上翠鳳酒樓……玩兩把……可願來?”
穆大壯一聽到這是要他去賭博,頓時就把頭搖得像破浪鼓,道:“我才不去呢,我還要留著錢娶媳婦呢!”
見他拒絕,李三就笑話他,“你呀,太老實本分了,如今的女子,可不喜歡你這樣的喲,這錢像你這樣掙,得掙到啥時候呀……”
穆大壯並沒有被說動,而是朝李三拱了拱手,然後走下了縣衙門口的台階,往旁邊公告欄看去。
他認識一些字,但有些字不認識,就問旁邊讀書多的人,終於搞明白了這詔令寫的是什麽。
“每人發兩百斤大米,二十斤肉,二十斤油,這麽多!?”
“還有什麽自行車?”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迴頭問李三,“李爺,這些東西什麽時候發呀?”
李三鼻孔裏冒出一聲輕哼,“這事我哪知道,你去問李大老爺啊……”
穆大壯“哦”了一聲,慢慢地離開了大坪……
過了兩日,物資從州府運到了縣衙門口大坪上。
有了新鋪好的瀝青路,各省、府衙門,皆配備了燕王殿下研發的神奇“大貨車”,以手腳靈活、頭腦清醒、耳聰目明之胥吏,驅使大貨車,故而以極快的速度,將物資運送到了縣裏。
由於各鄉裏之間,還未修通直道,也沒有鋪瀝青路,這些物資,就必須由老百姓自己到縣裏來領迴家去。
穆大壯這天起得很早,趕到縣裏時,還沒到晌午呢。
但著實令他沒想到,就算他來得這麽早,大坪上幾乎還是站滿了人。
天氣熱,眾人都汗流浹背,但是一想到能領到這麽多物資,一個個反而更加熱情似火。
“娘,我餓……”
一位垂髫兒童,在一名婦人懷中喊餓。
婦人摸了摸他的腦袋,安慰道:“兒啊,再忍忍,一會兒迴家娘就給你煮肉吃……”
“娘,真的有肉吃嗎?”
“那,看到了嗎?還是臘肉哩,可香哩!”
“……”
等到了正午時分,知縣李齊拿著一個白色的擴音器,站在縣衙門口平台上喊話:
“各位鄉親,請有序排好隊,不要起哄,不要推搡,馬上就給大家發放物資!吳縣丞,你過來!”
聽到喊話,吳信忠忙走了過來,一臉恭敬地站在知縣麵前。
“大老爺,您有何吩咐?”
李齊繼續用擴音器講道:“讓吳縣丞給大夥兒展示一下,這自行車是如何駕馭的。”
“是,大老爺!”
吳信忠仿佛很有這方麵的天賦,當自行車被送到縣裏時,不用上麵所派之人教,不到一刻鍾,他就自行掌握了騎自行車的精髓。
當著眾人的麵,吳信忠騎著自行車繞了兩圈,然後接過李知縣的手裏的擴音器,跟大家講解騎自行車的注意事項。
首先就是要穿褲子騎,穿裙可不行,聽到這個,眾人哄堂大笑。
不過大家幹農活,都是穿習慣了褲子,所以這並不算什麽要求。
其次是需要掌握平衡,雙腿一直踩腳蹬,才不會摔下來。
然而,畢竟騎自行車是個雜技活兒,即使吳縣丞教得很仔細,當場學會騎的,也是十不足一。
不過,即使是十不足一,整個江臨縣一下子多了幾千上萬名會騎自行車的人,也可謂是驚天動地,蔚為壯觀!
有宗族老者撰寫縣誌,這樣記載道:
“朝廷所製雙輪小車,長三尺餘,可坐二人,不需推挽,能自行。”
“行時,以手挽軸旁曲拐,則複行如初,隨住隨挽,日足行二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