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滿載而歸
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 作者:放下了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牛累壞了,坐在掃把上喘著粗氣,李永生用鑿子鑿冰,剛鑿出了圓形,二舅搶過了鑿子和錘子。
“小生,把這一塊冰麵鑿開就行了對麽”?
李永生這才想起來,二舅可是會石匠手藝的,外婆村裏哪家蓋房子都會找他幫忙,雖然沒有工錢,但一天三頓飽飯的啊!
果然專業就是靠譜,錘子碰撞鑿子的聲音叮當脆響,沒過一會就噗的一聲鑿透了。
“二舅,快閃開”。
李永生用抄網棍子頂開了圓形冰塊,眼睛緊緊的盯著水洞,在三個舅舅好奇驚訝的目光中,抄網突然伸了進去,左右前後迴旋抄動,出來的時候甩出了兩條大魚。
抄了十多次,甩出了八條魚,都是大家夥,最小的也有將近二斤,不過都是青皮魚。
“永生,真行啊!這太神奇了吧”!
“大舅,二舅三舅,帶上吧!天不早了,早點迴去”。
“永生,我們拿兩條就夠了,剩下的你帶迴去,過了年開市了再賣”。
李永生甩著抄網上的冰渣。
“大舅,我有這個手藝不愁吃魚賣魚的,都帶迴去,給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們都嚐嚐鮮”。
推讓了半天,舅舅隻帶走了六條魚,給李永生和張大牛各留了兩條最大的。
看著舅舅上了河堤走遠了,李永生拿起了抄網。
“大牛,一人一條,迴家”。
扛著條大魚迴家,母親看著有些驚訝。
“生兒,是不是撈多了舅舅帶不了了”?
“沒太多,今天的比較大,一共八條,舅舅怎麽也不全拿,給我和大牛留了兩條大的”。
父母對兒子的表現非常滿意,嶽丈家窮上那個樣子了嘴裏省肚子裏挪前來送米,自家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窮,永生給的的迴禮恰到好處,兩個大人在孩子陪舅舅走了後可是聊了半天的,沒有什麽不舍,都很欣慰。
“永生,明天就過年了,我們還迴祖宅拜年麽”?
“娘,你是怎麽想的,他們家現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我們一家四口了吧!大過年的去給他們添堵”?
母親看了眼父親,果然,孩子不會讓去的,確實,去了也是添堵,兩家既然如同水火了,沒必要再去找不自在。
中午的菜還有剩餘,不是菜做多了,是三個舅舅都沒舍得大吃特吃,窮人走親戚,點到為止,有多少吃多少那是二流子才做的事,各家都心裏清楚,孩子們都還等著收拾殘局呢。
一鍋幹飯還剩了幾碗,加上些殘羹冷炙,晚飯省的做了,不過炕還是要燒的,不燒晚上睡覺能凍死。
“他娘,別燒熱水了,吃完飯把大腸煮一下吧!骨頭也都一鍋煮了,給孩子喝碗湯拉拉饞”。
還剩下一斤半左右的大腸,除了三斤大骨頭,還有一根友慶爹送的肋骨,放在鍋裏一起煮了,滿滿的一鍋水,最後能留下三分之一,隻要冷成了冷子,熬白菜的時候放上一勺,那鮮香不亞於大肥肉片子。
李永生兄妹倆趴在炕頭上看著下麵的熱氣蒸騰,有條件的鍋灶和炕頭都用影背牆隔起來的,像他們家這種,熱氣直接能撲到被褥,也虧的土炕散熱,不然肯定陰冷潮濕。
大火一個小時,小火又一個小時,小舒已經盹的磕頭了,但仍然堅持著等著喝肉湯。
母親掀開了鍋,熱氣蒸騰中帶著極致的濃香,小舒瞬間清醒了,一人一碗湯和一塊手指長的肥腸,母親把一根排骨也撈出來了。
“永生,沒多少肉,和妹妹啃了吧”!
肉湯很香,香到小舒覺得裏麵放了點肥腸都有些浪費,兄妹倆一頓狂煊,肋骨啃的比狗還要幹淨,妹妹正在掉牙,李永生把肋骨梢也仔細的嚼了一遍。
“永生,再喝一碗?我給放點骨頭肉”。
“不喝了,過過癮就行了,你和爹也喝一碗吧!這麽一大鍋,夠吃的了”。
母親還沒說話,父親從架子上拿下了兩個碗。
“喝一碗,托了孩子的福,唉,在老宅子裏也沒喝過肉湯啊”!
沒分家的時候,老宅子過年手頭寬裕些的時候也會弄兩斤骨頭,不過肉湯隻有爺爺奶奶和大伯一家的份,可能最嬌慣的小五叔也有機會喝一碗,至於李永生一家,也就是熬白菜的時候放上半勺,能體會一點肉湯的香味。
“他爹,等出了正月開始化凍了我們就去開荒,兩畝薄田收不了多少東西,不能光指望孩子,開春化凍了也沒法撈魚了”。
“娘,不用擔心的,沒法撈魚可以釣啊!不行就買網子網”。
聞著漸漸清淡的肉香入眠,李永生睡的很踏實,一覺醒來大年三十了,父親點了狼煙,母親熬了一鍋大白菜,幾塊肥腸和豬血點綴在裏麵,看著油花花的,讓人食欲大增。
李永生正在和母親商議年後探親的事,以往母親迴娘家的禮物都是老宅子出的,要麽是一斤米粉,要麽是一斤白麵,各妯娌家都一樣,不過今年不一樣了。
“永生,不是娘不舍得,過了年我們家半年多沒什麽收成,留著兩塊銀子心裏安穩些”。
“娘,外公家裏就你一個探親的,往年我們是沒什麽辦法,今年我們日子好些了,沒理由不幫一下,娘你放心,過了年家裏的錢隻會越來越多的”。
“那行,不過要和你爹說一下,得爭取他的同意”。
“什麽我的同意啊”?
父親哈著熱氣進來了,外麵又冷了些。
“他爹,永生說過了年迴外公家多買些禮物,銅板沒有了,再花就得花銀子了”。
“應該的,自打有了永生,他外公一家都是省著肚子幫襯我們,他們一大家子就十多畝地,肯定也不寬裕,不過不用急,初三再迴吧!初二你幾個舅媽肯定要迴娘家走親的,也不用急著買東西,就我們村那個雜貨店,估計也破不開銀子,你外公村子大,村子的雜貨店頂個鄉裏的鋪子,貨物也齊全些,到那裏再買就是”。
大年夜了,母親做了一桌子豐盛的年夜飯,沒有爆竹炮仗啥的,村子裏除了孩子的歡鬧聲幾乎沒什麽動靜,可惜啊!開完了,要是能做些煙花爆竹,不過可能以百姓的狀況也消費不起。
“小生,把這一塊冰麵鑿開就行了對麽”?
李永生這才想起來,二舅可是會石匠手藝的,外婆村裏哪家蓋房子都會找他幫忙,雖然沒有工錢,但一天三頓飽飯的啊!
果然專業就是靠譜,錘子碰撞鑿子的聲音叮當脆響,沒過一會就噗的一聲鑿透了。
“二舅,快閃開”。
李永生用抄網棍子頂開了圓形冰塊,眼睛緊緊的盯著水洞,在三個舅舅好奇驚訝的目光中,抄網突然伸了進去,左右前後迴旋抄動,出來的時候甩出了兩條大魚。
抄了十多次,甩出了八條魚,都是大家夥,最小的也有將近二斤,不過都是青皮魚。
“永生,真行啊!這太神奇了吧”!
“大舅,二舅三舅,帶上吧!天不早了,早點迴去”。
“永生,我們拿兩條就夠了,剩下的你帶迴去,過了年開市了再賣”。
李永生甩著抄網上的冰渣。
“大舅,我有這個手藝不愁吃魚賣魚的,都帶迴去,給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們都嚐嚐鮮”。
推讓了半天,舅舅隻帶走了六條魚,給李永生和張大牛各留了兩條最大的。
看著舅舅上了河堤走遠了,李永生拿起了抄網。
“大牛,一人一條,迴家”。
扛著條大魚迴家,母親看著有些驚訝。
“生兒,是不是撈多了舅舅帶不了了”?
“沒太多,今天的比較大,一共八條,舅舅怎麽也不全拿,給我和大牛留了兩條大的”。
父母對兒子的表現非常滿意,嶽丈家窮上那個樣子了嘴裏省肚子裏挪前來送米,自家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窮,永生給的的迴禮恰到好處,兩個大人在孩子陪舅舅走了後可是聊了半天的,沒有什麽不舍,都很欣慰。
“永生,明天就過年了,我們還迴祖宅拜年麽”?
“娘,你是怎麽想的,他們家現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我們一家四口了吧!大過年的去給他們添堵”?
母親看了眼父親,果然,孩子不會讓去的,確實,去了也是添堵,兩家既然如同水火了,沒必要再去找不自在。
中午的菜還有剩餘,不是菜做多了,是三個舅舅都沒舍得大吃特吃,窮人走親戚,點到為止,有多少吃多少那是二流子才做的事,各家都心裏清楚,孩子們都還等著收拾殘局呢。
一鍋幹飯還剩了幾碗,加上些殘羹冷炙,晚飯省的做了,不過炕還是要燒的,不燒晚上睡覺能凍死。
“他娘,別燒熱水了,吃完飯把大腸煮一下吧!骨頭也都一鍋煮了,給孩子喝碗湯拉拉饞”。
還剩下一斤半左右的大腸,除了三斤大骨頭,還有一根友慶爹送的肋骨,放在鍋裏一起煮了,滿滿的一鍋水,最後能留下三分之一,隻要冷成了冷子,熬白菜的時候放上一勺,那鮮香不亞於大肥肉片子。
李永生兄妹倆趴在炕頭上看著下麵的熱氣蒸騰,有條件的鍋灶和炕頭都用影背牆隔起來的,像他們家這種,熱氣直接能撲到被褥,也虧的土炕散熱,不然肯定陰冷潮濕。
大火一個小時,小火又一個小時,小舒已經盹的磕頭了,但仍然堅持著等著喝肉湯。
母親掀開了鍋,熱氣蒸騰中帶著極致的濃香,小舒瞬間清醒了,一人一碗湯和一塊手指長的肥腸,母親把一根排骨也撈出來了。
“永生,沒多少肉,和妹妹啃了吧”!
肉湯很香,香到小舒覺得裏麵放了點肥腸都有些浪費,兄妹倆一頓狂煊,肋骨啃的比狗還要幹淨,妹妹正在掉牙,李永生把肋骨梢也仔細的嚼了一遍。
“永生,再喝一碗?我給放點骨頭肉”。
“不喝了,過過癮就行了,你和爹也喝一碗吧!這麽一大鍋,夠吃的了”。
母親還沒說話,父親從架子上拿下了兩個碗。
“喝一碗,托了孩子的福,唉,在老宅子裏也沒喝過肉湯啊”!
沒分家的時候,老宅子過年手頭寬裕些的時候也會弄兩斤骨頭,不過肉湯隻有爺爺奶奶和大伯一家的份,可能最嬌慣的小五叔也有機會喝一碗,至於李永生一家,也就是熬白菜的時候放上半勺,能體會一點肉湯的香味。
“他爹,等出了正月開始化凍了我們就去開荒,兩畝薄田收不了多少東西,不能光指望孩子,開春化凍了也沒法撈魚了”。
“娘,不用擔心的,沒法撈魚可以釣啊!不行就買網子網”。
聞著漸漸清淡的肉香入眠,李永生睡的很踏實,一覺醒來大年三十了,父親點了狼煙,母親熬了一鍋大白菜,幾塊肥腸和豬血點綴在裏麵,看著油花花的,讓人食欲大增。
李永生正在和母親商議年後探親的事,以往母親迴娘家的禮物都是老宅子出的,要麽是一斤米粉,要麽是一斤白麵,各妯娌家都一樣,不過今年不一樣了。
“永生,不是娘不舍得,過了年我們家半年多沒什麽收成,留著兩塊銀子心裏安穩些”。
“娘,外公家裏就你一個探親的,往年我們是沒什麽辦法,今年我們日子好些了,沒理由不幫一下,娘你放心,過了年家裏的錢隻會越來越多的”。
“那行,不過要和你爹說一下,得爭取他的同意”。
“什麽我的同意啊”?
父親哈著熱氣進來了,外麵又冷了些。
“他爹,永生說過了年迴外公家多買些禮物,銅板沒有了,再花就得花銀子了”。
“應該的,自打有了永生,他外公一家都是省著肚子幫襯我們,他們一大家子就十多畝地,肯定也不寬裕,不過不用急,初三再迴吧!初二你幾個舅媽肯定要迴娘家走親的,也不用急著買東西,就我們村那個雜貨店,估計也破不開銀子,你外公村子大,村子的雜貨店頂個鄉裏的鋪子,貨物也齊全些,到那裏再買就是”。
大年夜了,母親做了一桌子豐盛的年夜飯,沒有爆竹炮仗啥的,村子裏除了孩子的歡鬧聲幾乎沒什麽動靜,可惜啊!開完了,要是能做些煙花爆竹,不過可能以百姓的狀況也消費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