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衣新麵貌
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 作者:放下了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架子車不便宜,要一兩三錢銀子,沒想到友慶家還是富戶來著,不過這輛架子車比友慶家的看著壯一些大一些,輪子還包裹了類似於橡膠的膠皮。
“友慶哥,你家的架子車是多少錢買的”?
“我們家的沒有這麽多錢,車是爹找人打的,可能就花了買釘子的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算了,不問了,這車是能套牛馬的,李永生還記得強叔臨走說的話,下次要牽兩頭野牛來的,不知道是野牛狂暴不,要是溫順的就好了,能套上車拉貨。
一百斤糯米,一百斤小麥,二十斤豬肉,兩個泡糧食的缸,大牛和友慶哥拉著,李永生帶著三個姐妹推車,大牛的功夫不知道練得怎麽樣了,不過力氣明顯見長了,友慶累的氣喘籲籲了他還沒什麽變化,至於自己,除了飯量見長了力氣大了些沒有別的變化。
迴到家中,母親看著三匹布有些發呆,忘了有多久沒做衣服了,窮慣了,哪怕永生賺到了銀子也沒考慮過做新衣服的事。
母親動作很快,和二伯母還有嬸嬸給準備建房的工匠做了午飯便開始做工了,母親和二伯母的針線活都不錯,嬸嬸更是做衣服的高手,以前家裏沒地,經常靠著攬工縫衣服賺點貼補,給所有人量了身圍,縫製工作開始了。
大雁小雁見到小獸不想走了,和小舒一起照顧小獸陪著玩耍,不過大雁到底是十六歲的大姑娘了,玩了一會也加入了衣服的縫製,李永生和大牛把糧食泡上發酵。
院牆東麵已經開始施工了,各家各戶都有田地,有的人幹一天,有的人幹兩三天,友慶爹的任務就是把控全局,確定每天有足夠的人數,不耽誤活也不能窩工。
父親的二畝地翻好了,種地還得半個多月,迴來也加入了蓋房大軍。
第一批酒釀好了,母親和嬸嬸這次負責蒸餾,一百斤糯米和一百斤小麥,經過兩晚上的蒸餾,出了四十三斤搬山酒和四十一斤擔山酒,月底還能出一批,強叔那邊給三十斤,王員外那裏同樣是三十斤,這個月的夠了,下個月的提前早準備好,相信王員外那裏還會要加大購買量的。
春暖花開的季節,泥坯幹的更快了些,二伯母家的房子六天就蓋好了,穿著新衣服搬家,要強的二伯母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哭成了淚人。
李永生的青布衣服十分合體,穿著走到哪裏都會被人誇一聲俊後生,大牛徹底告別了用袖口蹭鼻涕的習慣,每次習慣性的抬起手來都會唿自己一個巴掌。
四月二十一日,李永生第一次下地,還有三兩天就要插秧了,二伯家的兩畝薄田還沒有翻,這次是三家一起動手,除了嬸嬸在南屋裏照顧著酒糧,小舒照顧小獸不能出家門,男女老少齊上陣了。
“永生,別下田了,新衣服弄上泥巴可惜了”。
李永生苦笑,別人都習慣了下地穿破衣服,自己像是來體驗生活。
老宅一家十多口也在翻地,因為老二家分家的事,除了讀書的大伯和做飯的奶奶沒有特殊了,一大家子整天雞飛狗跳,看著這邊翻地的兩家子是羨慕嫉妒恨,看著坐在田埂上看熱鬧的李永生目光複雜。
老三家和老二家之所以過的這麽滋潤,都是因為這個半大孩子和王員外扯上了關係,大伯母滿臉憎恨,大伯現在不敢去王員外家了,家丁看到了就拿棒子打。
中午飯吃的幹糧,為了節省腳程,大部分莊稼人都會在地裏吃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李永生這邊是油餅臘肉加雞蛋,管飽,老宅那塊地裏吃的是黑麵團子配小蔥,小五叔仗著痞賴性子想過來混點吃的,被李永生一個眼神秒殺了,他也不明白當初揍著玩的熊孩子怎麽眼裏就有了殺氣。
李永生沒挨到天黑,吃過午飯犯困了,沒有外人,打了個招唿準備迴家休息,沒人覺得不應該,現在李永生就是三家的衣食父母,別說偷懶迴去睡覺,就是在地裏打滾玩鬧別人也得誇一句滾的好,滾的秒,滾的呱呱叫。
嬸嬸依然泡在酒坊裏,酒坊被收拾的幹幹淨淨,隻有濃鬱的酒香,妹妹摟著兩隻小獸睡覺了,李永生把妹妹滾到炕裏麵,兩隻小獸扔到角落裏,沒一會就陷入了沉睡,炕有些熱了,主要是天氣越開越暖和了,是時候去東屋睡覺了啊!
一覺醒來天黑了,母親已經做好了晚飯,薺菜炒雞蛋,和薺菜肉的餃子,看樣子翻地的時候挖了很多啊!
一個冬天隻有大白菜吃,一個早春也幾乎沒怎麽吃蔬菜,李永生一口氣幹了兩盤餃子。
四月二十八日,地種完了,大牛家沒有地,李永生家和二伯家每家二畝薄田,二伯家插的秧,李永生家種的高粱。
快到交易日了,李永生給大雁小雁派了任務,滿村子收雞蛋,一文錢兩個不退,別人家收雞蛋都是為了孵小雞的,都寫了名字,孵不出來玩退錢的,李永生這裏不退錢,自然更受歡迎,兩個丫頭一天時間收了二百多個。
李永生和大牛已經送完酒離開了員外家,提前給過錢的,交貨就行,王員外又沒在家,李管家把之前送酒的兩個酒壇子給裝在了車子上,同時把上次王員外準備送的漁具交給了李永生。
“永生,員外爺臨走交待了,酒可以多釀一些,哪怕每種來一千斤我們也能吃得下,錢還是一百文一斤,虧不了你”。
“還請伯伯轉告員外爺,下個月最少給送五十斤,每種二十五斤”。
“好好,不過質量要保證,老爺和故友都吹過牛的”。
送完酒後依然是老三樣,糯米,小麥和大肉包子,大牛生啃了兩個開始拉車,現在感覺拉兩百斤糧食一點也不累了。
李永生盤算著牛的事,糧食種完了,二伯一家沒了事情,總不能等著自己救急,如果強叔的牛不靠譜,那就去集市買一頭,讓二伯趕著牛車做個公交牛車,一個來迴一文錢應該有做的吧!順便經常給自家帶些糯米小麥啥的。
至於大雁小雁,李永生不準備讓她們參與酒坊,教給她們釣魚的技術,釣了魚讓二伯每天順路到集市頭上賣了,不說大富大貴,衣食無憂是沒問題的。
“友慶哥,你家的架子車是多少錢買的”?
“我們家的沒有這麽多錢,車是爹找人打的,可能就花了買釘子的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算了,不問了,這車是能套牛馬的,李永生還記得強叔臨走說的話,下次要牽兩頭野牛來的,不知道是野牛狂暴不,要是溫順的就好了,能套上車拉貨。
一百斤糯米,一百斤小麥,二十斤豬肉,兩個泡糧食的缸,大牛和友慶哥拉著,李永生帶著三個姐妹推車,大牛的功夫不知道練得怎麽樣了,不過力氣明顯見長了,友慶累的氣喘籲籲了他還沒什麽變化,至於自己,除了飯量見長了力氣大了些沒有別的變化。
迴到家中,母親看著三匹布有些發呆,忘了有多久沒做衣服了,窮慣了,哪怕永生賺到了銀子也沒考慮過做新衣服的事。
母親動作很快,和二伯母還有嬸嬸給準備建房的工匠做了午飯便開始做工了,母親和二伯母的針線活都不錯,嬸嬸更是做衣服的高手,以前家裏沒地,經常靠著攬工縫衣服賺點貼補,給所有人量了身圍,縫製工作開始了。
大雁小雁見到小獸不想走了,和小舒一起照顧小獸陪著玩耍,不過大雁到底是十六歲的大姑娘了,玩了一會也加入了衣服的縫製,李永生和大牛把糧食泡上發酵。
院牆東麵已經開始施工了,各家各戶都有田地,有的人幹一天,有的人幹兩三天,友慶爹的任務就是把控全局,確定每天有足夠的人數,不耽誤活也不能窩工。
父親的二畝地翻好了,種地還得半個多月,迴來也加入了蓋房大軍。
第一批酒釀好了,母親和嬸嬸這次負責蒸餾,一百斤糯米和一百斤小麥,經過兩晚上的蒸餾,出了四十三斤搬山酒和四十一斤擔山酒,月底還能出一批,強叔那邊給三十斤,王員外那裏同樣是三十斤,這個月的夠了,下個月的提前早準備好,相信王員外那裏還會要加大購買量的。
春暖花開的季節,泥坯幹的更快了些,二伯母家的房子六天就蓋好了,穿著新衣服搬家,要強的二伯母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哭成了淚人。
李永生的青布衣服十分合體,穿著走到哪裏都會被人誇一聲俊後生,大牛徹底告別了用袖口蹭鼻涕的習慣,每次習慣性的抬起手來都會唿自己一個巴掌。
四月二十一日,李永生第一次下地,還有三兩天就要插秧了,二伯家的兩畝薄田還沒有翻,這次是三家一起動手,除了嬸嬸在南屋裏照顧著酒糧,小舒照顧小獸不能出家門,男女老少齊上陣了。
“永生,別下田了,新衣服弄上泥巴可惜了”。
李永生苦笑,別人都習慣了下地穿破衣服,自己像是來體驗生活。
老宅一家十多口也在翻地,因為老二家分家的事,除了讀書的大伯和做飯的奶奶沒有特殊了,一大家子整天雞飛狗跳,看著這邊翻地的兩家子是羨慕嫉妒恨,看著坐在田埂上看熱鬧的李永生目光複雜。
老三家和老二家之所以過的這麽滋潤,都是因為這個半大孩子和王員外扯上了關係,大伯母滿臉憎恨,大伯現在不敢去王員外家了,家丁看到了就拿棒子打。
中午飯吃的幹糧,為了節省腳程,大部分莊稼人都會在地裏吃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李永生這邊是油餅臘肉加雞蛋,管飽,老宅那塊地裏吃的是黑麵團子配小蔥,小五叔仗著痞賴性子想過來混點吃的,被李永生一個眼神秒殺了,他也不明白當初揍著玩的熊孩子怎麽眼裏就有了殺氣。
李永生沒挨到天黑,吃過午飯犯困了,沒有外人,打了個招唿準備迴家休息,沒人覺得不應該,現在李永生就是三家的衣食父母,別說偷懶迴去睡覺,就是在地裏打滾玩鬧別人也得誇一句滾的好,滾的秒,滾的呱呱叫。
嬸嬸依然泡在酒坊裏,酒坊被收拾的幹幹淨淨,隻有濃鬱的酒香,妹妹摟著兩隻小獸睡覺了,李永生把妹妹滾到炕裏麵,兩隻小獸扔到角落裏,沒一會就陷入了沉睡,炕有些熱了,主要是天氣越開越暖和了,是時候去東屋睡覺了啊!
一覺醒來天黑了,母親已經做好了晚飯,薺菜炒雞蛋,和薺菜肉的餃子,看樣子翻地的時候挖了很多啊!
一個冬天隻有大白菜吃,一個早春也幾乎沒怎麽吃蔬菜,李永生一口氣幹了兩盤餃子。
四月二十八日,地種完了,大牛家沒有地,李永生家和二伯家每家二畝薄田,二伯家插的秧,李永生家種的高粱。
快到交易日了,李永生給大雁小雁派了任務,滿村子收雞蛋,一文錢兩個不退,別人家收雞蛋都是為了孵小雞的,都寫了名字,孵不出來玩退錢的,李永生這裏不退錢,自然更受歡迎,兩個丫頭一天時間收了二百多個。
李永生和大牛已經送完酒離開了員外家,提前給過錢的,交貨就行,王員外又沒在家,李管家把之前送酒的兩個酒壇子給裝在了車子上,同時把上次王員外準備送的漁具交給了李永生。
“永生,員外爺臨走交待了,酒可以多釀一些,哪怕每種來一千斤我們也能吃得下,錢還是一百文一斤,虧不了你”。
“還請伯伯轉告員外爺,下個月最少給送五十斤,每種二十五斤”。
“好好,不過質量要保證,老爺和故友都吹過牛的”。
送完酒後依然是老三樣,糯米,小麥和大肉包子,大牛生啃了兩個開始拉車,現在感覺拉兩百斤糧食一點也不累了。
李永生盤算著牛的事,糧食種完了,二伯一家沒了事情,總不能等著自己救急,如果強叔的牛不靠譜,那就去集市買一頭,讓二伯趕著牛車做個公交牛車,一個來迴一文錢應該有做的吧!順便經常給自家帶些糯米小麥啥的。
至於大雁小雁,李永生不準備讓她們參與酒坊,教給她們釣魚的技術,釣了魚讓二伯每天順路到集市頭上賣了,不說大富大貴,衣食無憂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