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曲轅犁
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 作者:放下了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種的時節,李永生沒再進山,坐在酒坊門口等著鄉親來借種子,村正也在,他負責記錄,雖然是免費的,依然要記錄在冊。
一上午的時間,準備種冬小麥的各家各戶都領了種子,村正最後也尷尬的領了四十五斤。
李永生閑著沒事去了河邊的稻田,非常落後啊!用钁頭刨溝,灑進麥種再用木耙子摟上,效率很低,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犁子是什麽樣的,李永生迴身去了二伯家,隻有大雁姐一個人在家。
“大雁姐,二伯呢”?
“放牛去了,永生,你找我爹有事麽?有事我給喊迴來”。
“沒事,我看看耕地的犁子”。
李永生看到了,犁子和耙放在一起的,看著犁子有些別扭,和李永生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直上直下的,犁子也不是那種翻土的,倒像是撅溝子的,這樣耕地效率同樣很低啊!不知道就二伯買的這樣還是都這個樣子。
李永生決定去找一下鐵匠馮,還沒到晌午,走個來迴完全來得及。
迴家和母親打了個招唿,李永生叫上了大牛。
“永生哥,二伯不在,要拉著車麽”?
“不用,不是去買東西的,找那個鐵匠馮有點事”。
小白有些不樂意,走到哪裏都跟著李永生,好說歹說就是不留,李永生隻能祭出了大殺器,一個黃參果讓小白老老實實的趴在窩裏睡覺了。
過了新橋,出了村子的邊界,李永生發現別的村子也在種植小麥,這事鬧的有些大啊!不算人力,一畝地三十斤麥種,萬一打了水漂自己保證罵名一片。
到平安鄉的時候地裏還在忙活,看樣子不止一兩個村,曹元青可能讓整個鄉都種了冬小麥,李永生不知道的是,不止平安鄉,整個青原縣在縣令的號召支持下全都播種了冬小麥,種子由官府出,收了征三成的稅,賠了算縣衙的。
沒急著去鐵匠鋪,午飯還沒吃,李永生帶著大牛去了包子鋪,大肉包子要了十個,還讓掌櫃的去隔壁切了盤豬頭肉。
駕!籲籲籲!
“永生哥,是曹鄉正”。
李永生正啃著大包子,後麵響起了停馬的聲音,沒迴頭看,不過對麵的大牛抬頭看到了。
“永生兄弟,我老遠就看著像你”。
曹元青一身泥巴,馬身上也半身泥巴,看著桌子上的包子咽了下口水。
“曹大哥,快請坐,不介意的話一起吃點,掌櫃的,再來十個包子一盤肴肉”。
“好嘞!你稍等”。
曹元青有些不好意思,支吾了半天沒有落座,李永生算著應該是沒帶錢。
“曹大哥,怎麽和兄弟還見外上了,趕緊坐,我還有事問你”。
曹元青不客氣了,坐下拿著包子開吃,話說早上沒吃飯就去考察秋種,餓壞了,得監督著那些鄉民,有懶漢家庭根本就不想動彈,準備把三十斤小麥留著過年蒸饅頭的。
李永生沒著急,等曹元青一口氣啃了三個大包子,開始喝李永生給倒的野茶水了才開口詢問。
“大哥,我來的路上幾個村子都在種小麥,不擔心麽”?
“永生,縣尊怕你壓力大讓我對你保密,如今你親眼看到了,那也沒必要隱瞞了,不止是我們平安鄉,整個青原縣都種了,一家一畝地的種子,領了就必須翻地種上,縣尊本來拿我們鄉當試點的,京城傳來八百裏加急,所有種子由朝廷負責,收了征收三成,不收分文不取”。
李永生有些無語,上次自己和梁縣令的對話應該是讓嚴總管聽到了,肯定迴去告訴了皇帝,自己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如此上心。
“對了,兄弟,你剛才說在路上才發現別的村子種小麥,這次來不會就是為了問我這個吧”!
李永生覺得曹元青比鐵匠馮可能還要熟悉,把肴肉往曹元青跟前推了推。
“曹大哥,我今早無意間看了我二伯耕地的犁子,突然有個想法,你熟悉現在用的犁子麽?一共有幾種”?
曹元青兩眼瞬間亮了。
“一種,大家用的全都是一樣的,我從來沒見過第二種犁子,你看到的是不是也前麵一個角,兩邊向外擴的,不出意外應該是的,說說,有什麽想法”?
“曹大哥,先不說犁子,見過的犁轅都是直溜溜的麽?有沒有彎曲的”?
“彎曲?那成了什麽樣子,大哥還真沒見過,吃完了去我那裏,畫畫我看看”。
曹元青似乎等不及了,著急忙慌的塞了幾個大包子,肴肉也急頭白臉的塞進了嘴裏。
“走走走,兄弟,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李永生付過錢,要了草紙把剩下的五六個包子包起來塞進了大牛懷裏。
鄉公所到了,之前自己辦理房契來過幾次,曹元青辦公的地方非常寒酸,一間稻杆的泥坯屋子,一桌兩椅一個豎立的櫃子,地麵也是夯土。
曹元青示意兩人落座,翻了半天找了點茶葉還沒熱水。
“曹大哥,別忙活了,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我畫畫你看看,行的話我們找馮鐵匠打出來看看”。
曹元青立即找了紙筆,李永生趴在桌子上認真的勾勒,旁邊的曹元青越看越驚奇,一架全新的犁子,大梁彎曲成了奇怪的形狀,還有一個專門的犁子圖解,最後還畫了個袖珍的犁子,這麽小幹什麽用,用人力拉麽?
李永生指著素描和曹元青解釋。
“曹大哥,我看了幾次耕地的情況,我們現在用的犁子犁地的時候新土都是往兩邊翻,這樣犁下一道的時候無疑增加了牛的負擔,你想想看,如果犁出來的新土都是翻到一邊的,是不是會省力的多。
李永生指向了前麵奇怪的小輪子。
“另外你看這個地方,我們現在用的犁子沒有個支撐,隨著牛的走動忽高忽低,耕的地也深深淺淺,深了牛會被拽住了,淺了的話還得迴來返工,有這麽個小輪子支撐著,是不是就深淺如一顆,另外輪子上麵固定個粗鐵條,外麵加個調節扣,調節這個就可以調節犁子的深淺”。
李永生沒設計螺紋,設計了以現在的水平估計也整不出來,但在粗鐵條上設計了三個卡扣,旁邊的環圈稍微改變些形狀,抬起輪子就能升落。
“永生,我想做出來看看,如果真要如你所說,功在社稷啊!比水車和吊水裝置功勞還大,走,去找老馮,對了,你帶錢了麽?哥哥我~”。
一上午的時間,準備種冬小麥的各家各戶都領了種子,村正最後也尷尬的領了四十五斤。
李永生閑著沒事去了河邊的稻田,非常落後啊!用钁頭刨溝,灑進麥種再用木耙子摟上,效率很低,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犁子是什麽樣的,李永生迴身去了二伯家,隻有大雁姐一個人在家。
“大雁姐,二伯呢”?
“放牛去了,永生,你找我爹有事麽?有事我給喊迴來”。
“沒事,我看看耕地的犁子”。
李永生看到了,犁子和耙放在一起的,看著犁子有些別扭,和李永生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樣,直上直下的,犁子也不是那種翻土的,倒像是撅溝子的,這樣耕地效率同樣很低啊!不知道就二伯買的這樣還是都這個樣子。
李永生決定去找一下鐵匠馮,還沒到晌午,走個來迴完全來得及。
迴家和母親打了個招唿,李永生叫上了大牛。
“永生哥,二伯不在,要拉著車麽”?
“不用,不是去買東西的,找那個鐵匠馮有點事”。
小白有些不樂意,走到哪裏都跟著李永生,好說歹說就是不留,李永生隻能祭出了大殺器,一個黃參果讓小白老老實實的趴在窩裏睡覺了。
過了新橋,出了村子的邊界,李永生發現別的村子也在種植小麥,這事鬧的有些大啊!不算人力,一畝地三十斤麥種,萬一打了水漂自己保證罵名一片。
到平安鄉的時候地裏還在忙活,看樣子不止一兩個村,曹元青可能讓整個鄉都種了冬小麥,李永生不知道的是,不止平安鄉,整個青原縣在縣令的號召支持下全都播種了冬小麥,種子由官府出,收了征三成的稅,賠了算縣衙的。
沒急著去鐵匠鋪,午飯還沒吃,李永生帶著大牛去了包子鋪,大肉包子要了十個,還讓掌櫃的去隔壁切了盤豬頭肉。
駕!籲籲籲!
“永生哥,是曹鄉正”。
李永生正啃著大包子,後麵響起了停馬的聲音,沒迴頭看,不過對麵的大牛抬頭看到了。
“永生兄弟,我老遠就看著像你”。
曹元青一身泥巴,馬身上也半身泥巴,看著桌子上的包子咽了下口水。
“曹大哥,快請坐,不介意的話一起吃點,掌櫃的,再來十個包子一盤肴肉”。
“好嘞!你稍等”。
曹元青有些不好意思,支吾了半天沒有落座,李永生算著應該是沒帶錢。
“曹大哥,怎麽和兄弟還見外上了,趕緊坐,我還有事問你”。
曹元青不客氣了,坐下拿著包子開吃,話說早上沒吃飯就去考察秋種,餓壞了,得監督著那些鄉民,有懶漢家庭根本就不想動彈,準備把三十斤小麥留著過年蒸饅頭的。
李永生沒著急,等曹元青一口氣啃了三個大包子,開始喝李永生給倒的野茶水了才開口詢問。
“大哥,我來的路上幾個村子都在種小麥,不擔心麽”?
“永生,縣尊怕你壓力大讓我對你保密,如今你親眼看到了,那也沒必要隱瞞了,不止是我們平安鄉,整個青原縣都種了,一家一畝地的種子,領了就必須翻地種上,縣尊本來拿我們鄉當試點的,京城傳來八百裏加急,所有種子由朝廷負責,收了征收三成,不收分文不取”。
李永生有些無語,上次自己和梁縣令的對話應該是讓嚴總管聽到了,肯定迴去告訴了皇帝,自己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如此上心。
“對了,兄弟,你剛才說在路上才發現別的村子種小麥,這次來不會就是為了問我這個吧”!
李永生覺得曹元青比鐵匠馮可能還要熟悉,把肴肉往曹元青跟前推了推。
“曹大哥,我今早無意間看了我二伯耕地的犁子,突然有個想法,你熟悉現在用的犁子麽?一共有幾種”?
曹元青兩眼瞬間亮了。
“一種,大家用的全都是一樣的,我從來沒見過第二種犁子,你看到的是不是也前麵一個角,兩邊向外擴的,不出意外應該是的,說說,有什麽想法”?
“曹大哥,先不說犁子,見過的犁轅都是直溜溜的麽?有沒有彎曲的”?
“彎曲?那成了什麽樣子,大哥還真沒見過,吃完了去我那裏,畫畫我看看”。
曹元青似乎等不及了,著急忙慌的塞了幾個大包子,肴肉也急頭白臉的塞進了嘴裏。
“走走走,兄弟,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李永生付過錢,要了草紙把剩下的五六個包子包起來塞進了大牛懷裏。
鄉公所到了,之前自己辦理房契來過幾次,曹元青辦公的地方非常寒酸,一間稻杆的泥坯屋子,一桌兩椅一個豎立的櫃子,地麵也是夯土。
曹元青示意兩人落座,翻了半天找了點茶葉還沒熱水。
“曹大哥,別忙活了,我也不知道行不行,我畫畫你看看,行的話我們找馮鐵匠打出來看看”。
曹元青立即找了紙筆,李永生趴在桌子上認真的勾勒,旁邊的曹元青越看越驚奇,一架全新的犁子,大梁彎曲成了奇怪的形狀,還有一個專門的犁子圖解,最後還畫了個袖珍的犁子,這麽小幹什麽用,用人力拉麽?
李永生指著素描和曹元青解釋。
“曹大哥,我看了幾次耕地的情況,我們現在用的犁子犁地的時候新土都是往兩邊翻,這樣犁下一道的時候無疑增加了牛的負擔,你想想看,如果犁出來的新土都是翻到一邊的,是不是會省力的多。
李永生指向了前麵奇怪的小輪子。
“另外你看這個地方,我們現在用的犁子沒有個支撐,隨著牛的走動忽高忽低,耕的地也深深淺淺,深了牛會被拽住了,淺了的話還得迴來返工,有這麽個小輪子支撐著,是不是就深淺如一顆,另外輪子上麵固定個粗鐵條,外麵加個調節扣,調節這個就可以調節犁子的深淺”。
李永生沒設計螺紋,設計了以現在的水平估計也整不出來,但在粗鐵條上設計了三個卡扣,旁邊的環圈稍微改變些形狀,抬起輪子就能升落。
“永生,我想做出來看看,如果真要如你所說,功在社稷啊!比水車和吊水裝置功勞還大,走,去找老馮,對了,你帶錢了麽?哥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