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皇帝的驚喜
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 作者:放下了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員外全身充滿了力量,幸虧自己和小永生練過,知道這拉犁的本領,別看大內侍衛高手如雲,比阿城厲害的多如牛毛,但他們會拉犁麽?能和皇帝拉犁,這可以出去吹一輩子了。
王員外不止犁子拉的勻稱,感覺後麵的犁子傾斜了後會立即往反方向用力,皇帝是不會扶犁的,不過還是維持著平衡犁出了一道道筆直的田攏。
稍一停歇,王員外立即翻起了泥土。
“陛下,你看,剛才那一壟如果撒上麥種,這次犁的時候正好蓋住了,起一溝蓋一溝,等一片地種完了,用個耙子輕輕的鏤一遍就可以了”。
小皇帝心中同樣興奮,皇家嫡係男丁都要學習農耕的,他雖然懂得不多,但已經看明白了這種小犁子的便利性。
“王胖子,不錯,朕非常欣慰,走,陪朕看看牛拉的犁子去”。
牛是普通的牛,是從皇莊裏牽過來的,已經耕了很大一塊地了,文武百官圍的密密麻麻,下了雨地麵濕潤的原因,王員外特意把輪子調到了最低,一塊塊黑黝黝的泥土翻上來,看著非常解壓。
牛終於累了,不動鞭子一步不走了。
“大司農,丈量耕過的土地,不得有誤”。
皇帝一聲令下,一群司農司的官員衝進了田地裏,沒過一會,大司農跑過來雙腿跪倒在田地裏。
“陛下,八分地,整整八分地啊,天降祥瑞啊”!
“狗屁祥瑞,陸卿家,別有點什麽好東西就開口閉口祥瑞,這是定海王帶來的,是製造水車和提水裝置的少年新的發明”。
“臣惶恐,陛下,可要重賞這個少年啊”!
“朕自有主張,擺駕太和殿,眾卿家去一起商議曲轅犁普及的事”。
禦花園很快安靜了,馮鐵匠解下了鎖頭,牛被侍衛牽走了,犁子和鎖頭等工具也有侍衛抱走了,沒過一會,原地隻剩下了沒人搭理的馮鐵匠和李管家還有阿城三人。
“李管家,這~”。
“老馮,別亂動,也別亂說話,等著王爺忙完了會帶我們出宮的”。
幾個人站在禦花園外麵的雨下,雨水冰涼,但心裏火熱,托了永生的福啊!在皇帝麵前表演了一番,迴平安鄉可以吹一輩子了。
“你們是平安鄉來的吧”?
幾人迴頭,阿城突然跪下了,李管家和馮鐵匠也沒敢猶豫。
“叩見太後,太後萬福金安”。
“你認識本宮?還沒迴答本宮的話呢”?
“姑姑,行了吧!人家剛耕完了地,一身泥水的”。
太後無奈的看了眼古靈精怪的侄女,對著跪著的三人揮了揮手。
“都起來吧,迴答哀家的問話”。
“姑姑,那個大個子是定海王的侍衛阿城,那個胖胖的是定海王的管家,那個是~”。
張靜怡想了半天還是沒什麽印象。
“那個誰,你是哪位”。
“迴貴人,小的平安鄉的鐵匠馮旗默,受李永生的委托打了曲轅犁,今天來是給萬歲爺演示曲轅犁的用法的”。
太後看樣子著急知道結果。
“怎麽樣?皇上滿意麽,那個誰,阿城是吧!你既然認識我,你來說”?
阿城又跪倒在地。
“迴貴人,皇上看樣子非常滿意,已經帶著群臣去商議曲轅犁的普及了”。
太後頷首。
“好,很好,哀家也很高興,小順子,帶他們去前偏殿更衣,等著皇上召見”。
小順子帶著三個全身泥水的走了,太後迴身指了下張靜怡的額頭。
“小丫頭片子,本宮說話的時候少插嘴,知不知道本宮要展現威嚴的”。
張靜怡一點不怕,笑嘻嘻的扶著太後。
“姑姑,這個李永生又是水車又是曲轅犁的,還給皇表哥貢獻了那黑玉止血藥,你老人家說說,我是不是也功勞挺大的啊”?
“你?你有什麽功勞,你別說李永生的技巧都是你傳授的,姑姑可不信”。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姑姑你看啊!李永生也十多歲了吧!之前一直默默無聞,我去定海王家裏玩,覺得無聊才被推薦見得李永生,我剛走李永生就發明了這個那個,還毫不吝嗇的獻給了皇家,你就說有沒有我的影響吧!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小氣的很,請我吃飯隻吃什麽叫花雞還有烤肉等亂七八糟的”。
太後被氣樂了,無理爭三分啊!不過說的也有鼻子有眼的。
“行,本宮承認你有些功勞,不過封賞的事本宮不能越權,你得找你皇表兄”。
皇宮太和殿,皇帝兩腳泥土的安排完了曲轅犁的普及,由司農司牽頭,戶部援助,各地方行政主官主抓,明年春耕之前,必須普及到各村之中,每百戶必配一架曲轅犁,有阻攔者和延誤或者不作為者,誅九族。
小皇帝雷厲風行,他知道這群官老爺的拖遝,要等他們上心搞完,估計普及也得三年以後了。
“嚴總管,帶王胖子沐浴更衣,晚上在雍和宮擺宴,朕要和王胖子好好喝一杯慶賀一番,對了,把靜怡那丫頭也叫上,另外王胖子帶來的那幾個人也安排好”。
出了太和殿,王員外激動的全身打擺子了,自己去年冬天隻是看中了條紅星魚,見李永生一家在集市上凍的哆哆嗦嗦發了次善心,沒想到迴報來的如此猛烈,擔山酒沒什麽可說的,隻是賺點金子而已,到了自己這個層次,金錢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了,水車的事讓皇帝對自己大加讚賞,今天給萬歲爺拉犁可是出盡了風頭,以後誰敢再叨叨自己的爵位,不用別人,萬歲爺可能就會賞他幾個大比兜子。
“王爺,恭喜啊!這次王爺可是立了大功了,真沒想到,那個永生小娃娃又給你們增光添彩了”。
“嚴總管,同喜同喜,都是為天家辦事,造福黎民百姓的事,我就是個跑腿的,實在是不敢貪功,有些功勞也是永生的事”。
嚴總管心中有些好笑,腿都有些哆嗦了啊!
李永生對千裏之外的事一無所知,煩透了這連綿的陰雨天了,渾身潮唿唿的,家裏是不能待了,山裏也去不成,隻能窩在幹燥的酒坊裏發呆,小白悠閑的啃著果子,皮皮歡歡在上躥下跳,不過被揍過之後很小心,遠離了易碎的壇壇罐罐。
王員外不止犁子拉的勻稱,感覺後麵的犁子傾斜了後會立即往反方向用力,皇帝是不會扶犁的,不過還是維持著平衡犁出了一道道筆直的田攏。
稍一停歇,王員外立即翻起了泥土。
“陛下,你看,剛才那一壟如果撒上麥種,這次犁的時候正好蓋住了,起一溝蓋一溝,等一片地種完了,用個耙子輕輕的鏤一遍就可以了”。
小皇帝心中同樣興奮,皇家嫡係男丁都要學習農耕的,他雖然懂得不多,但已經看明白了這種小犁子的便利性。
“王胖子,不錯,朕非常欣慰,走,陪朕看看牛拉的犁子去”。
牛是普通的牛,是從皇莊裏牽過來的,已經耕了很大一塊地了,文武百官圍的密密麻麻,下了雨地麵濕潤的原因,王員外特意把輪子調到了最低,一塊塊黑黝黝的泥土翻上來,看著非常解壓。
牛終於累了,不動鞭子一步不走了。
“大司農,丈量耕過的土地,不得有誤”。
皇帝一聲令下,一群司農司的官員衝進了田地裏,沒過一會,大司農跑過來雙腿跪倒在田地裏。
“陛下,八分地,整整八分地啊,天降祥瑞啊”!
“狗屁祥瑞,陸卿家,別有點什麽好東西就開口閉口祥瑞,這是定海王帶來的,是製造水車和提水裝置的少年新的發明”。
“臣惶恐,陛下,可要重賞這個少年啊”!
“朕自有主張,擺駕太和殿,眾卿家去一起商議曲轅犁普及的事”。
禦花園很快安靜了,馮鐵匠解下了鎖頭,牛被侍衛牽走了,犁子和鎖頭等工具也有侍衛抱走了,沒過一會,原地隻剩下了沒人搭理的馮鐵匠和李管家還有阿城三人。
“李管家,這~”。
“老馮,別亂動,也別亂說話,等著王爺忙完了會帶我們出宮的”。
幾個人站在禦花園外麵的雨下,雨水冰涼,但心裏火熱,托了永生的福啊!在皇帝麵前表演了一番,迴平安鄉可以吹一輩子了。
“你們是平安鄉來的吧”?
幾人迴頭,阿城突然跪下了,李管家和馮鐵匠也沒敢猶豫。
“叩見太後,太後萬福金安”。
“你認識本宮?還沒迴答本宮的話呢”?
“姑姑,行了吧!人家剛耕完了地,一身泥水的”。
太後無奈的看了眼古靈精怪的侄女,對著跪著的三人揮了揮手。
“都起來吧,迴答哀家的問話”。
“姑姑,那個大個子是定海王的侍衛阿城,那個胖胖的是定海王的管家,那個是~”。
張靜怡想了半天還是沒什麽印象。
“那個誰,你是哪位”。
“迴貴人,小的平安鄉的鐵匠馮旗默,受李永生的委托打了曲轅犁,今天來是給萬歲爺演示曲轅犁的用法的”。
太後看樣子著急知道結果。
“怎麽樣?皇上滿意麽,那個誰,阿城是吧!你既然認識我,你來說”?
阿城又跪倒在地。
“迴貴人,皇上看樣子非常滿意,已經帶著群臣去商議曲轅犁的普及了”。
太後頷首。
“好,很好,哀家也很高興,小順子,帶他們去前偏殿更衣,等著皇上召見”。
小順子帶著三個全身泥水的走了,太後迴身指了下張靜怡的額頭。
“小丫頭片子,本宮說話的時候少插嘴,知不知道本宮要展現威嚴的”。
張靜怡一點不怕,笑嘻嘻的扶著太後。
“姑姑,這個李永生又是水車又是曲轅犁的,還給皇表哥貢獻了那黑玉止血藥,你老人家說說,我是不是也功勞挺大的啊”?
“你?你有什麽功勞,你別說李永生的技巧都是你傳授的,姑姑可不信”。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姑姑你看啊!李永生也十多歲了吧!之前一直默默無聞,我去定海王家裏玩,覺得無聊才被推薦見得李永生,我剛走李永生就發明了這個那個,還毫不吝嗇的獻給了皇家,你就說有沒有我的影響吧!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小氣的很,請我吃飯隻吃什麽叫花雞還有烤肉等亂七八糟的”。
太後被氣樂了,無理爭三分啊!不過說的也有鼻子有眼的。
“行,本宮承認你有些功勞,不過封賞的事本宮不能越權,你得找你皇表兄”。
皇宮太和殿,皇帝兩腳泥土的安排完了曲轅犁的普及,由司農司牽頭,戶部援助,各地方行政主官主抓,明年春耕之前,必須普及到各村之中,每百戶必配一架曲轅犁,有阻攔者和延誤或者不作為者,誅九族。
小皇帝雷厲風行,他知道這群官老爺的拖遝,要等他們上心搞完,估計普及也得三年以後了。
“嚴總管,帶王胖子沐浴更衣,晚上在雍和宮擺宴,朕要和王胖子好好喝一杯慶賀一番,對了,把靜怡那丫頭也叫上,另外王胖子帶來的那幾個人也安排好”。
出了太和殿,王員外激動的全身打擺子了,自己去年冬天隻是看中了條紅星魚,見李永生一家在集市上凍的哆哆嗦嗦發了次善心,沒想到迴報來的如此猛烈,擔山酒沒什麽可說的,隻是賺點金子而已,到了自己這個層次,金錢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了,水車的事讓皇帝對自己大加讚賞,今天給萬歲爺拉犁可是出盡了風頭,以後誰敢再叨叨自己的爵位,不用別人,萬歲爺可能就會賞他幾個大比兜子。
“王爺,恭喜啊!這次王爺可是立了大功了,真沒想到,那個永生小娃娃又給你們增光添彩了”。
“嚴總管,同喜同喜,都是為天家辦事,造福黎民百姓的事,我就是個跑腿的,實在是不敢貪功,有些功勞也是永生的事”。
嚴總管心中有些好笑,腿都有些哆嗦了啊!
李永生對千裏之外的事一無所知,煩透了這連綿的陰雨天了,渾身潮唿唿的,家裏是不能待了,山裏也去不成,隻能窩在幹燥的酒坊裏發呆,小白悠閑的啃著果子,皮皮歡歡在上躥下跳,不過被揍過之後很小心,遠離了易碎的壇壇罐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