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受寵的郡主
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 作者:放下了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舌抿了口烈酒,閉著眼睛品味了一番。
“侯爺,不用擔心,他們來都是為了感激你的,不止是定北王一家,皇上同樣龍顏大悅,聽說太後還專門為了這個好消息去燒香拜佛”。
“無舌總管,郡主這是有多受寵啊”!
“這麽說吧!皇家兩代的公主加起來有四十六,沒有一個能比得了郡主,在京都可以得罪王公大臣,也可以得罪皇子皇女,甚至可以得罪萬歲爺,萬歲爺開明的很,一般不會因為誰得罪了隨便降罪,但要是得罪了郡主,哪怕他爹是朝堂公卿也絕沒活路,不用萬歲爺和太後動手,他爹就會把腿打斷了交給萬歲爺,是死是活不會過問”。
李永生暴寒,無知者無畏啊!自己得罪的可不輕快,大美妞啥的叫了不少。
一頓飯的時間,無舌總管和李永生詳細介紹了郡主的情況,超出了李永生的想象,父親和三個哥哥是北部防線的定海神針,最疼她的姑姑是太後,皇上比她大幾歲,從小就疼愛這個表妹。
李永生緊咬著後槽牙,這要是誰娶了還不平步青雲啊!不過風險也大,萬一得罪了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不想那個,越漂亮的越不靠譜,自己的理想還是曠野高山。
糧食領完了,村子逐漸平靜了下來,閑人多了,胡伯伯和村正商議,給各家各戶排了輪值,有好處要均勻分配,看守糧倉是個輕快活,各家男人五天輪值一次,都可以賺點糧食貼補家用。
三天時間過去了,張靜怡感覺身體比剛下雪的日子好了很多,經年累月的受罪,她對身體的變化非常清晰,除了一天三頓飯和下午的麻將還有晚上的故事,其餘時間都在練習長生訣,看著李永生的目光發生了一些變化,李永生沒注意,不過熟悉郡主的無舌和杏兒都有所察覺。
第四天下午,天氣突變,西北方向突然陰了上來,還沒天黑,天空中撒起了紛飛的雪花。
一夜之間,大地高山一片雪白,雪後初晴,氣溫急劇下降,祥雲河的灣子裏開始結冰了,主幹道因為西北風的吹拂和流水的原因還沒冰封。
梁山台來了,趕在了祥雲河冰封之前,張靜怡是不出來了,驟降的氣溫讓她很不自在,小白也一反常態,趴在爐子跟前啃著果子,頭不抬眼不睜。
李永生到的時候曹元青已經安排完了,男人和半大孩子卸貨,女人在家給船工準備午飯。
李永生感覺梁山台蒼老了一點,也可能是疲憊的原因。
“友慶,糧庫現在不用照看,迴家讓伯母炒兩個小菜,再去找大牛拿壇子高粱酒,我和縣尊小酌一杯”。
友慶樂嗬嗬的跑了,李永生看向一臉疲憊的梁山台。
“縣尊,那邊的小屋都是剛蓋的,方便守衛晚上取暖,走,進去暖暖身子,一會我們喝一杯”。
“侯爺,不用盯著點麽?二十萬斤糧食啊”!
“老梁,我得說道說道你了啊!你也知道是二十萬斤糧食,一袋子一袋子的看著搬完麽?我都感覺你老了幾歲了,不用這麽拚,糧食丟不了的,要適當放權,走,進屋,來迴穿梭了三次了,不著急走,陪本侯好好喝一杯”。
李永生推著梁山台進了屋子,屋子不大,兩張床和一張桌子占據了大半空間,門口生著爐子,木柴成了紅炭頭,李永生加了些柴禾,關上門擋住了寒風。
“縣尊,這次總共拉來了多少糧食”?
“縣倉那裏存了三十五萬斤,這裏運來了二十萬斤,開荒的糧食都獎勵出去了,兩個倉庫總盈餘約七十萬斤,銀票剩下了九千一百兩,給你還是”?
“糧食差不多夠了,看這個情況祥雲河很快會冰封,最多再走一趟,下次估計得馬拉爬犁了,銀票你拿著就好,商隊來來迴迴不容易,獎勵豐厚一些,不用扣扣索索的為本侯爺省,冬季來臨,排查那些寒舍危房,該補的補該挪的挪,勿要造成凍斃的悲劇”。
“侯爺大德,山台五體投地,侯爺,祥雲河的走向是東北西南,越往下遊越暖,再運一次沒什麽問題,這次還是全部要糧麽”?
“馬上天寒地凍了,可以多進點肉食雜貨,慢慢的往外放,百姓平價銷售,對一些孤寡老人照顧些,起碼過年的時候要吃上頓肉餃子,不著急,冰封之後就不運糧了,下次迴來我給你個章程,各鄉成立平價雜貨鋪,物資由商隊供應”。
友慶來了,端著四個硬菜,大牛跟在後麵提著一籃子熱饅頭和一壇子高粱酒,見了永生哥嘿嘿的笑了兩聲,放下酒去參加搬運了。
“來,縣尊勞苦功高,永生敬你一杯”。
梁山台急忙端起酒杯。
“侯爺,一口一個縣尊,老梁不自在啊!剛才外麵那一聲老梁聽的我心裏暖暖的,要不還是喊老梁吧”!
李永生舉著酒杯笑的溫和。
“老梁,勞苦功高,滿飲此杯”。
一杯酒下肚,梁山台咂巴了幾下嘴唇。
“侯爺,好酒,這要是讓商隊帶出去,一斤可賣百文”。
“你太小看那些有錢的酒鬼了,我的出價就是百文,定海王負責銷售,賣的可是一兩金子”。
“一兩金子一斤”?
“就這還供不應求”。
老梁顯然有些想法,猶豫了好久終歸歎了口氣。
“怎麽,覺得酒貴了些”?
“何止是貴了些啊!一兩金子,十貫銅錢,兩千斤糧食,夠一家四口省著吃三年了”。
“所以說呢,本侯是在劫富濟貧,金子放在富戶手裏和石頭沒啥區別,一斤酒換出來,賺的銀錢最後還是進了百姓的肚子,王員外雖然賺的大頭,但捐銀捐糧也從不含糊,對了,不說這些沒用的,這次你就不要去了,迴縣城趕緊弄石碑的事,要大氣,要莊嚴,一切花費本侯負責,本侯不能言而無信”。
見梁山台猶豫了片刻才點頭,李永生知道他還是心係糧食。
“別猶豫,怎麽隆重怎麽來,多少捐錢捐物的”?
“六十七家,最低是紋銀百兩,最多的是定海王,黃金五千兩”。
“不管多少,等石碑豎起來後全都邀約參加,本侯會親自設宴款待”。
“侯爺,不用擔心,他們來都是為了感激你的,不止是定北王一家,皇上同樣龍顏大悅,聽說太後還專門為了這個好消息去燒香拜佛”。
“無舌總管,郡主這是有多受寵啊”!
“這麽說吧!皇家兩代的公主加起來有四十六,沒有一個能比得了郡主,在京都可以得罪王公大臣,也可以得罪皇子皇女,甚至可以得罪萬歲爺,萬歲爺開明的很,一般不會因為誰得罪了隨便降罪,但要是得罪了郡主,哪怕他爹是朝堂公卿也絕沒活路,不用萬歲爺和太後動手,他爹就會把腿打斷了交給萬歲爺,是死是活不會過問”。
李永生暴寒,無知者無畏啊!自己得罪的可不輕快,大美妞啥的叫了不少。
一頓飯的時間,無舌總管和李永生詳細介紹了郡主的情況,超出了李永生的想象,父親和三個哥哥是北部防線的定海神針,最疼她的姑姑是太後,皇上比她大幾歲,從小就疼愛這個表妹。
李永生緊咬著後槽牙,這要是誰娶了還不平步青雲啊!不過風險也大,萬一得罪了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不想那個,越漂亮的越不靠譜,自己的理想還是曠野高山。
糧食領完了,村子逐漸平靜了下來,閑人多了,胡伯伯和村正商議,給各家各戶排了輪值,有好處要均勻分配,看守糧倉是個輕快活,各家男人五天輪值一次,都可以賺點糧食貼補家用。
三天時間過去了,張靜怡感覺身體比剛下雪的日子好了很多,經年累月的受罪,她對身體的變化非常清晰,除了一天三頓飯和下午的麻將還有晚上的故事,其餘時間都在練習長生訣,看著李永生的目光發生了一些變化,李永生沒注意,不過熟悉郡主的無舌和杏兒都有所察覺。
第四天下午,天氣突變,西北方向突然陰了上來,還沒天黑,天空中撒起了紛飛的雪花。
一夜之間,大地高山一片雪白,雪後初晴,氣溫急劇下降,祥雲河的灣子裏開始結冰了,主幹道因為西北風的吹拂和流水的原因還沒冰封。
梁山台來了,趕在了祥雲河冰封之前,張靜怡是不出來了,驟降的氣溫讓她很不自在,小白也一反常態,趴在爐子跟前啃著果子,頭不抬眼不睜。
李永生到的時候曹元青已經安排完了,男人和半大孩子卸貨,女人在家給船工準備午飯。
李永生感覺梁山台蒼老了一點,也可能是疲憊的原因。
“友慶,糧庫現在不用照看,迴家讓伯母炒兩個小菜,再去找大牛拿壇子高粱酒,我和縣尊小酌一杯”。
友慶樂嗬嗬的跑了,李永生看向一臉疲憊的梁山台。
“縣尊,那邊的小屋都是剛蓋的,方便守衛晚上取暖,走,進去暖暖身子,一會我們喝一杯”。
“侯爺,不用盯著點麽?二十萬斤糧食啊”!
“老梁,我得說道說道你了啊!你也知道是二十萬斤糧食,一袋子一袋子的看著搬完麽?我都感覺你老了幾歲了,不用這麽拚,糧食丟不了的,要適當放權,走,進屋,來迴穿梭了三次了,不著急走,陪本侯好好喝一杯”。
李永生推著梁山台進了屋子,屋子不大,兩張床和一張桌子占據了大半空間,門口生著爐子,木柴成了紅炭頭,李永生加了些柴禾,關上門擋住了寒風。
“縣尊,這次總共拉來了多少糧食”?
“縣倉那裏存了三十五萬斤,這裏運來了二十萬斤,開荒的糧食都獎勵出去了,兩個倉庫總盈餘約七十萬斤,銀票剩下了九千一百兩,給你還是”?
“糧食差不多夠了,看這個情況祥雲河很快會冰封,最多再走一趟,下次估計得馬拉爬犁了,銀票你拿著就好,商隊來來迴迴不容易,獎勵豐厚一些,不用扣扣索索的為本侯爺省,冬季來臨,排查那些寒舍危房,該補的補該挪的挪,勿要造成凍斃的悲劇”。
“侯爺大德,山台五體投地,侯爺,祥雲河的走向是東北西南,越往下遊越暖,再運一次沒什麽問題,這次還是全部要糧麽”?
“馬上天寒地凍了,可以多進點肉食雜貨,慢慢的往外放,百姓平價銷售,對一些孤寡老人照顧些,起碼過年的時候要吃上頓肉餃子,不著急,冰封之後就不運糧了,下次迴來我給你個章程,各鄉成立平價雜貨鋪,物資由商隊供應”。
友慶來了,端著四個硬菜,大牛跟在後麵提著一籃子熱饅頭和一壇子高粱酒,見了永生哥嘿嘿的笑了兩聲,放下酒去參加搬運了。
“來,縣尊勞苦功高,永生敬你一杯”。
梁山台急忙端起酒杯。
“侯爺,一口一個縣尊,老梁不自在啊!剛才外麵那一聲老梁聽的我心裏暖暖的,要不還是喊老梁吧”!
李永生舉著酒杯笑的溫和。
“老梁,勞苦功高,滿飲此杯”。
一杯酒下肚,梁山台咂巴了幾下嘴唇。
“侯爺,好酒,這要是讓商隊帶出去,一斤可賣百文”。
“你太小看那些有錢的酒鬼了,我的出價就是百文,定海王負責銷售,賣的可是一兩金子”。
“一兩金子一斤”?
“就這還供不應求”。
老梁顯然有些想法,猶豫了好久終歸歎了口氣。
“怎麽,覺得酒貴了些”?
“何止是貴了些啊!一兩金子,十貫銅錢,兩千斤糧食,夠一家四口省著吃三年了”。
“所以說呢,本侯是在劫富濟貧,金子放在富戶手裏和石頭沒啥區別,一斤酒換出來,賺的銀錢最後還是進了百姓的肚子,王員外雖然賺的大頭,但捐銀捐糧也從不含糊,對了,不說這些沒用的,這次你就不要去了,迴縣城趕緊弄石碑的事,要大氣,要莊嚴,一切花費本侯負責,本侯不能言而無信”。
見梁山台猶豫了片刻才點頭,李永生知道他還是心係糧食。
“別猶豫,怎麽隆重怎麽來,多少捐錢捐物的”?
“六十七家,最低是紋銀百兩,最多的是定海王,黃金五千兩”。
“不管多少,等石碑豎起來後全都邀約參加,本侯會親自設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