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莫急,請細細聽臣說來。”
柳長卿努力的平複自己的情緒,放緩語氣。
“陛下,九皇子絕非紈絝,也絕非廢物,傳言都是真的,秘衛的調查也都是真的,九皇子以前在京城裝瘋賣傻,都是韜光養晦,因為陛下的不重視,其他皇子的排擠。
“九皇子很孝順,楊妃娘娘在涼州很好,九皇子每日都會請安!
“九皇子對涼州百姓很好,沒有橫征暴斂,壓榨盤剝,還給困難群眾分發糧食、土地、種子。
“九皇子知人善任,許多涼州官員都得到重用,涼州現在百廢待興……”
柳長卿一項一項的羅列,將涼州情況講給李天賜和一群大將聽。
“九皇子仁慈啊!”
“九皇子真是天縱之才,上馬能滅國,下馬能治國。”
“九皇子是我大齊的福星,如果讓九皇子歸國,帶領我大齊鐵騎,肯定能橫掃西域、漠北。”
一群武將聽柳長卿羅列李湛的優點,將李湛的英勇形象刻畫出來,對李湛的認同更高了,恨不得當場投效。
“柳相,父皇是問你,老九願不願意交出西夏,你莫答非所問。”
一旁的吳王李堅聽得火冒三丈。
柳長卿這一句又一句的誇讚李湛,隻差將李湛誇成“真龍天子”了。
“吳王殿下有所不知,涼州城現在是一片太平,無論是黨項人還是漢人,都非常的擁戴九皇子,把九皇子視為活菩薩,因為九皇子給他們分田分牧場……”
柳長卿也不惱怒,直接又轉身給李堅科普一番。
李堅氣得差點七竅生煙。
“夠了!”
李天賜看著柳長卿滔滔不絕,也覺得厭煩起來。
柳長卿都給李湛吹捧上天了。
剛開始他還覺得欣慰,畢竟那逆子到底是他的兒子。
但越聽越不對勁,那逆子在涼州做這些事,是在挖他的牆角啊?
涼州。西夏民心全歸了那逆子,那他這個皇帝算什麽?
就算收複西夏,那還不是那逆子的西夏?
“柳相,九皇子到底是什麽態度?”
“柳相,九皇子是否願意和平解決此事,主動獻出涼州、西夏?”
狄忠和嶽武兩位大元帥也忍不住出言打斷柳長卿,想要知道實情。
“你磨磨唧唧半天,無非是想告訴朕,那逆子不願意交出西夏,他想要跟朕作對,是不是?”
李天賜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柳長卿的心虛。
如果那逆子真的願意“痛改前非”,那現在就應該開城,令百姓提壺攜漿,迎接王師。
“不,陛下,九皇子沒有跟您作對的意思,但也沒有說要獻出西夏和涼州,隻是說如果陛下不攻打涼州,那他永遠都是大齊的唐王。”
柳長卿見火候已到,急忙正色道。
他這番話也沒有錯。
隻要大齊不攻打涼州,李湛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攻打大齊。
“這麽看來,那逆子還是想跟朕作對?”
李天賜算是聽明白了,柳長卿白跑一趟。
除了再次確認真是李湛攻下了西夏,確認李湛確實不是個廢物之外,毫無意義。
“陛下誤會了,九皇子從來就沒想過要跟陛下您作對,隻是陛下一直揪著他不放,大婚那晚發生的事,很有可能是栽贓。
“九皇子到底才十八歲,還是個少年,他語氣中對陛下充滿了怨氣,臣相信,隻要陛下展現父愛,定能讓九皇子痛改前非,迷途知返。”
柳長卿三寸不爛之舌,繼續忽悠。
“柳相,你說了這麽一大堆,到頭來,相當於什麽都沒說,看來你是白跑了一趟,老九是想做西北王。”
李堅在一旁冷笑道。
“吳王殿下,你這是在挑撥陛下跟九皇子的關係嗎?”柳長卿冷冷質問李堅。
然後轉身,又對李天賜道:“九皇子之所以還未交出西夏,那是因為承受不白之冤,怨氣很大,隻要陛下給九皇子平冤昭雪,再一勸說,九皇子必定感激涕零,痛改前非,打開涼州大門,迎接王師。”
“柳長卿,你大膽,居然搞包庇一個反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九目無父皇,目無大齊,攻占大齊城池,已經形同造反。”
李堅氣得一聲大喝。
“吳王殿下,請你注意措辭,不要亂扣帽子,九皇子又沒有稱王稱帝,怎麽就成了反賊?而涼州城,可是九皇子收複的,並不是攻占的。”
柳長卿對李堅容忍也已經到了極限。
這個李堅,真是不識時務。
還做夢相當太子?
楚王都監國了。
監國意味著什麽,難道不知道?
曆來隻有太子監國。
“都給朕,閉嘴!”
李天賜突然一聲冷喝。
柳長卿的話讓他猶豫了。
老九畢竟才十八歲。
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怎麽可能想做西北王?
西北那麽貧瘠,哪有繁華的汴京安逸?
隻要他這個皇帝放低一點點姿態,給出一點甜頭,老九肯定會服軟,肯定會乖乖獻出西夏的。
“你們怎麽看?”
李天賜目光掃向狄忠和嶽武兩位大將軍。
他想要聽聽大臣的意見。
狄忠和嶽武本來就不想跟李湛開戰,想要和平解決這件事,當然是建議李天賜去見李湛,父子和解。
狄忠擺了擺道,“陛下,九皇子終究年少,隻要陛下好好安撫,必能兵不血刃。”
嶽武也點了點頭說,“臣也是這麽認為的,隻要陛下寬恕九皇子,允許九皇子和楊妃歸朝,恢複名譽,九皇子又怎會貪戀西北之地?”
“父皇,兒臣反對,父皇乃是萬斤之軀,千萬不能以身犯險,要是老九有謀逆之心,父皇的安危……”
李堅急忙跳出來阻止。
李堅這次是真擔心李天賜的安危。
要是李天賜被李湛軟禁,或者殺死。
那大齊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而楚王在監國。
楚王距離皇位,近在咫尺啊!
“危言聳聽,吳王這是怎麽了?怎麽跟九皇子這麽過不去?難道你希望陛下與自己的兒子反目成仇,互成敵國嗎?”
柳長卿越看李堅越厭惡。
這家夥屢屢跳出來跟他作對啊!
要是李天賜不親自去勸說李湛,那他就得淪為替罪羔羊。
柳長卿努力的平複自己的情緒,放緩語氣。
“陛下,九皇子絕非紈絝,也絕非廢物,傳言都是真的,秘衛的調查也都是真的,九皇子以前在京城裝瘋賣傻,都是韜光養晦,因為陛下的不重視,其他皇子的排擠。
“九皇子很孝順,楊妃娘娘在涼州很好,九皇子每日都會請安!
“九皇子對涼州百姓很好,沒有橫征暴斂,壓榨盤剝,還給困難群眾分發糧食、土地、種子。
“九皇子知人善任,許多涼州官員都得到重用,涼州現在百廢待興……”
柳長卿一項一項的羅列,將涼州情況講給李天賜和一群大將聽。
“九皇子仁慈啊!”
“九皇子真是天縱之才,上馬能滅國,下馬能治國。”
“九皇子是我大齊的福星,如果讓九皇子歸國,帶領我大齊鐵騎,肯定能橫掃西域、漠北。”
一群武將聽柳長卿羅列李湛的優點,將李湛的英勇形象刻畫出來,對李湛的認同更高了,恨不得當場投效。
“柳相,父皇是問你,老九願不願意交出西夏,你莫答非所問。”
一旁的吳王李堅聽得火冒三丈。
柳長卿這一句又一句的誇讚李湛,隻差將李湛誇成“真龍天子”了。
“吳王殿下有所不知,涼州城現在是一片太平,無論是黨項人還是漢人,都非常的擁戴九皇子,把九皇子視為活菩薩,因為九皇子給他們分田分牧場……”
柳長卿也不惱怒,直接又轉身給李堅科普一番。
李堅氣得差點七竅生煙。
“夠了!”
李天賜看著柳長卿滔滔不絕,也覺得厭煩起來。
柳長卿都給李湛吹捧上天了。
剛開始他還覺得欣慰,畢竟那逆子到底是他的兒子。
但越聽越不對勁,那逆子在涼州做這些事,是在挖他的牆角啊?
涼州。西夏民心全歸了那逆子,那他這個皇帝算什麽?
就算收複西夏,那還不是那逆子的西夏?
“柳相,九皇子到底是什麽態度?”
“柳相,九皇子是否願意和平解決此事,主動獻出涼州、西夏?”
狄忠和嶽武兩位大元帥也忍不住出言打斷柳長卿,想要知道實情。
“你磨磨唧唧半天,無非是想告訴朕,那逆子不願意交出西夏,他想要跟朕作對,是不是?”
李天賜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柳長卿的心虛。
如果那逆子真的願意“痛改前非”,那現在就應該開城,令百姓提壺攜漿,迎接王師。
“不,陛下,九皇子沒有跟您作對的意思,但也沒有說要獻出西夏和涼州,隻是說如果陛下不攻打涼州,那他永遠都是大齊的唐王。”
柳長卿見火候已到,急忙正色道。
他這番話也沒有錯。
隻要大齊不攻打涼州,李湛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攻打大齊。
“這麽看來,那逆子還是想跟朕作對?”
李天賜算是聽明白了,柳長卿白跑一趟。
除了再次確認真是李湛攻下了西夏,確認李湛確實不是個廢物之外,毫無意義。
“陛下誤會了,九皇子從來就沒想過要跟陛下您作對,隻是陛下一直揪著他不放,大婚那晚發生的事,很有可能是栽贓。
“九皇子到底才十八歲,還是個少年,他語氣中對陛下充滿了怨氣,臣相信,隻要陛下展現父愛,定能讓九皇子痛改前非,迷途知返。”
柳長卿三寸不爛之舌,繼續忽悠。
“柳相,你說了這麽一大堆,到頭來,相當於什麽都沒說,看來你是白跑了一趟,老九是想做西北王。”
李堅在一旁冷笑道。
“吳王殿下,你這是在挑撥陛下跟九皇子的關係嗎?”柳長卿冷冷質問李堅。
然後轉身,又對李天賜道:“九皇子之所以還未交出西夏,那是因為承受不白之冤,怨氣很大,隻要陛下給九皇子平冤昭雪,再一勸說,九皇子必定感激涕零,痛改前非,打開涼州大門,迎接王師。”
“柳長卿,你大膽,居然搞包庇一個反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老九目無父皇,目無大齊,攻占大齊城池,已經形同造反。”
李堅氣得一聲大喝。
“吳王殿下,請你注意措辭,不要亂扣帽子,九皇子又沒有稱王稱帝,怎麽就成了反賊?而涼州城,可是九皇子收複的,並不是攻占的。”
柳長卿對李堅容忍也已經到了極限。
這個李堅,真是不識時務。
還做夢相當太子?
楚王都監國了。
監國意味著什麽,難道不知道?
曆來隻有太子監國。
“都給朕,閉嘴!”
李天賜突然一聲冷喝。
柳長卿的話讓他猶豫了。
老九畢竟才十八歲。
一個十八歲的少年,怎麽可能想做西北王?
西北那麽貧瘠,哪有繁華的汴京安逸?
隻要他這個皇帝放低一點點姿態,給出一點甜頭,老九肯定會服軟,肯定會乖乖獻出西夏的。
“你們怎麽看?”
李天賜目光掃向狄忠和嶽武兩位大將軍。
他想要聽聽大臣的意見。
狄忠和嶽武本來就不想跟李湛開戰,想要和平解決這件事,當然是建議李天賜去見李湛,父子和解。
狄忠擺了擺道,“陛下,九皇子終究年少,隻要陛下好好安撫,必能兵不血刃。”
嶽武也點了點頭說,“臣也是這麽認為的,隻要陛下寬恕九皇子,允許九皇子和楊妃歸朝,恢複名譽,九皇子又怎會貪戀西北之地?”
“父皇,兒臣反對,父皇乃是萬斤之軀,千萬不能以身犯險,要是老九有謀逆之心,父皇的安危……”
李堅急忙跳出來阻止。
李堅這次是真擔心李天賜的安危。
要是李天賜被李湛軟禁,或者殺死。
那大齊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而楚王在監國。
楚王距離皇位,近在咫尺啊!
“危言聳聽,吳王這是怎麽了?怎麽跟九皇子這麽過不去?難道你希望陛下與自己的兒子反目成仇,互成敵國嗎?”
柳長卿越看李堅越厭惡。
這家夥屢屢跳出來跟他作對啊!
要是李天賜不親自去勸說李湛,那他就得淪為替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