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老朱如何評價劉伯溫?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作者:我老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唿!”
半個時辰後,姚廣孝又一次平安的從皇宮裏走了出來。
臉上頗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
在他身後老太監陳錦還不忘提醒。
“道衍大師,別忘了七日後還要進宮,繼續為陛下解惑。”
姚廣孝聽到這句話,一張老臉上本就很多的皺紋瞬間就多了一倍。
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情願,但他還是轉過頭,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多謝公公提醒,老和尚記住了。”
“大師,如何?”
皇宮門口,朱棣親自到來,把老和尚接進馬車之中,滿臉忐忑的問道。
姚廣孝沉默片刻,還是笑道:“和之前商量的一樣,我把海貿的事情全盤說了,包括以這次秘密立儲製度為契機,組建船隊下西洋,至於陛下到底是如何想的,我就不知道了,隻能靜等陛下的抉擇了。”
“好,我明白了。”
“多謝大師。”
朱棣雖然沒有得到確定答案,但也隻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關於下西洋這件事,他和老和尚在北平高談闊論時就已經談論過很多次,也有了非常成熟的規劃和人手準備。
如果這次朱元璋真選定下西洋為秘密立儲製度考核內容的話,他敢保證自己做的準備必定是最充足,也是最有機會在這次皇位爭奪中勝出的。
但顯然,朱元璋到底會如何抉擇,說實話連他都心中沒底。
他從來都沒有看透過自己父親。
“殿下不必道謝,我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姚廣孝聞言,再次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臉上滿是苦笑。
沒人能體會他在麵見朱元璋時,所麵臨的壓力有多大。
雖然這幾次見麵,朱元璋都表現的和顏悅色,甚至對他頗為敬重,對於之前他蠱惑朱棣造反的事情也隻字不提。
但他卻能感受到朱元璋看他時,眼中時不時閃過的殺意。
他很清楚這幾次進宮,他其實一直都是在踩鋼絲,一步走錯,或者一句話說錯,或許他這會兒已經沒命了。
之所以直到現在他還沒死,隻是因為他現在還有用,對那位皇帝陛下有用,對大明有用。
這也是他每次被朱元璋召見,都會盡可能的展現自己的學識,展現自己隻是想要使得大明未來變得更偉大的赤誠之心。
他這不僅僅是為了幫朱棣,更多的也是為了幫他自己。
他不確定自己在朱元璋眼裏,什麽時候就會變成無用之人。
就像是那位號稱天下第一聰明人的劉伯溫一般,被朱元璋玩的團團轉還不自知,最後更是直接被玩死。
正是因為有劉伯溫這個例子在,姚廣孝看透了朱元璋這位大明開國皇帝,這才會選擇輔佐朱元璋諸子中最優秀的朱棣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不是朱元璋這個皇帝本人。
在朱元璋身邊做事,越是聰明人,壓力就越大。
他自認為是個聰明人,所以並不想承受這種壓力,更不想一個不留神被朱元璋玩死。
他寧願選擇輔佐朱棣,即便這樣想要施展自己抱負的難度將呈幾何倍增加。
本來半年前朱標這位太子去世,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真的有可能在朱元璋死後,輔佐朱棣成為大明新皇。
卻不想他這次陪著朱棣進京,竟然毫無預兆的進入了朱元璋的視野之中。
被朱元璋給重點關注了。
這一下,他不想為朱元璋所用都做不到了。
誰都知道自從朱標死後,老朱已經處在半瘋狀態,誰敢在這時候給老朱擺架子,裝清高,或者故意和他拉扯,那絕對會立刻沒命,沒有任何緩和餘地的。
“唉,忍一忍吧!”
“那位皇帝陛下已經六十多了,這幾年老和尚我盡可能的老實一點,莫要真被那位皇帝陛下當成了敵人,在臨死之前給帶走了。”
姚廣孝在心裏默默地嘀咕道。
“藍武,你覺得這位道衍大師是個什麽樣的人?”
暖閣之中,等姚廣孝離去之後,朱元璋起身活動了一下身子,笑嗬嗬的問道。
“呃!”
“如果從我前世得到的曆史資料來看,這位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能臣吧!”
“畢竟直到七百年後,這位的名聲依然很大,整個大明前期,他和劉伯溫應該是名聲最大的兩個文臣了,不過劉伯溫一直都是正麵形象,類似於張良,而姚廣孝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應該都屬於反麵教材,大家對他的印象一直也都是詭計多端。”
藍武想著自己前世對這兩人的印象,開口道。
“這倒是很有意思。”
朱元璋聞言頓時就笑了起來:“這位道衍大師的確很聰明,和劉伯溫一樣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
“但兩人的後世形象和咱對他們的一些看法倒是剛好相反,你想不想聽聽?”
藍武聞言不由也好奇起來。
他倒是真的很想知道,劉伯溫在朱元璋的眼中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這位道衍大師是一個能認清自己立場和位置的聰明人,按照你和咱說的永樂朝之事,他雖然沒有授封勳貴,但行事風格卻更像是一個勳貴,而劉伯溫則剛好相反,他雖然授封做了咱得伯爵,但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過勳貴,而是一直在以文臣自居。”
“他的確很聰明,也很有才華,但可惜他的聰明才智卻很少能用在正確的地方。”
藍武一愣,他沒想到朱元璋竟然會如此評價劉伯溫。
朱元璋繼續道:“你可能不知道,劉伯溫其實是前元的進士,還做過前元的官,而且他當年很年輕,很有名氣,在咱還是泥腿子,掙紮在溫飽線上的時候,人家就已經功成名就,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儒了。”
“你說說如此一位大儒,會看的上咱這樣泥腿子出身的反賊嗎?”
“更何況咱還推翻了那個賦予他進士身份的元朝。”
朱元璋笑嗬嗬的坐迴藍武對麵,臉上閃過一絲追憶:“但他沒想到,咱能這麽一步一步推翻了蒙元,甚至還能建國稱帝。”
“藍武,你應該能想象得到,當年他看著咱一步一步壯大勢力,一點點推翻元朝時,是何等複雜的心情。”
藍武代入劉伯溫的視角想了想,發現還真是如此。
一個本來見到他就要頂禮膜拜的泥腿子,現在卻成了自己要頂禮膜拜的人,任誰遭遇到這種事情,恐怕都不可能心態平和。
看藍武理解了,朱元璋不由繼續笑道:“咱其實一直都知道他心中是怎麽想的,隻是他的確很有能力,咱不想拆穿罷了,但咱在洪武三年封賞功臣的時候給了他一個誠意伯,食祿兩百石,咱就是想要用這個爵位問問他,對咱的大明是否有足夠的誠意。”
藍武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了聲。
老朱這家夥,在惡心人這一方麵,還真算是行家裏手啊!
半個時辰後,姚廣孝又一次平安的從皇宮裏走了出來。
臉上頗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
在他身後老太監陳錦還不忘提醒。
“道衍大師,別忘了七日後還要進宮,繼續為陛下解惑。”
姚廣孝聽到這句話,一張老臉上本就很多的皺紋瞬間就多了一倍。
雖然心中一萬個不情願,但他還是轉過頭,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多謝公公提醒,老和尚記住了。”
“大師,如何?”
皇宮門口,朱棣親自到來,把老和尚接進馬車之中,滿臉忐忑的問道。
姚廣孝沉默片刻,還是笑道:“和之前商量的一樣,我把海貿的事情全盤說了,包括以這次秘密立儲製度為契機,組建船隊下西洋,至於陛下到底是如何想的,我就不知道了,隻能靜等陛下的抉擇了。”
“好,我明白了。”
“多謝大師。”
朱棣雖然沒有得到確定答案,但也隻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關於下西洋這件事,他和老和尚在北平高談闊論時就已經談論過很多次,也有了非常成熟的規劃和人手準備。
如果這次朱元璋真選定下西洋為秘密立儲製度考核內容的話,他敢保證自己做的準備必定是最充足,也是最有機會在這次皇位爭奪中勝出的。
但顯然,朱元璋到底會如何抉擇,說實話連他都心中沒底。
他從來都沒有看透過自己父親。
“殿下不必道謝,我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姚廣孝聞言,再次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臉上滿是苦笑。
沒人能體會他在麵見朱元璋時,所麵臨的壓力有多大。
雖然這幾次見麵,朱元璋都表現的和顏悅色,甚至對他頗為敬重,對於之前他蠱惑朱棣造反的事情也隻字不提。
但他卻能感受到朱元璋看他時,眼中時不時閃過的殺意。
他很清楚這幾次進宮,他其實一直都是在踩鋼絲,一步走錯,或者一句話說錯,或許他這會兒已經沒命了。
之所以直到現在他還沒死,隻是因為他現在還有用,對那位皇帝陛下有用,對大明有用。
這也是他每次被朱元璋召見,都會盡可能的展現自己的學識,展現自己隻是想要使得大明未來變得更偉大的赤誠之心。
他這不僅僅是為了幫朱棣,更多的也是為了幫他自己。
他不確定自己在朱元璋眼裏,什麽時候就會變成無用之人。
就像是那位號稱天下第一聰明人的劉伯溫一般,被朱元璋玩的團團轉還不自知,最後更是直接被玩死。
正是因為有劉伯溫這個例子在,姚廣孝看透了朱元璋這位大明開國皇帝,這才會選擇輔佐朱元璋諸子中最優秀的朱棣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不是朱元璋這個皇帝本人。
在朱元璋身邊做事,越是聰明人,壓力就越大。
他自認為是個聰明人,所以並不想承受這種壓力,更不想一個不留神被朱元璋玩死。
他寧願選擇輔佐朱棣,即便這樣想要施展自己抱負的難度將呈幾何倍增加。
本來半年前朱標這位太子去世,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真的有可能在朱元璋死後,輔佐朱棣成為大明新皇。
卻不想他這次陪著朱棣進京,竟然毫無預兆的進入了朱元璋的視野之中。
被朱元璋給重點關注了。
這一下,他不想為朱元璋所用都做不到了。
誰都知道自從朱標死後,老朱已經處在半瘋狀態,誰敢在這時候給老朱擺架子,裝清高,或者故意和他拉扯,那絕對會立刻沒命,沒有任何緩和餘地的。
“唉,忍一忍吧!”
“那位皇帝陛下已經六十多了,這幾年老和尚我盡可能的老實一點,莫要真被那位皇帝陛下當成了敵人,在臨死之前給帶走了。”
姚廣孝在心裏默默地嘀咕道。
“藍武,你覺得這位道衍大師是個什麽樣的人?”
暖閣之中,等姚廣孝離去之後,朱元璋起身活動了一下身子,笑嗬嗬的問道。
“呃!”
“如果從我前世得到的曆史資料來看,這位應該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能臣吧!”
“畢竟直到七百年後,這位的名聲依然很大,整個大明前期,他和劉伯溫應該是名聲最大的兩個文臣了,不過劉伯溫一直都是正麵形象,類似於張良,而姚廣孝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應該都屬於反麵教材,大家對他的印象一直也都是詭計多端。”
藍武想著自己前世對這兩人的印象,開口道。
“這倒是很有意思。”
朱元璋聞言頓時就笑了起來:“這位道衍大師的確很聰明,和劉伯溫一樣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
“但兩人的後世形象和咱對他們的一些看法倒是剛好相反,你想不想聽聽?”
藍武聞言不由也好奇起來。
他倒是真的很想知道,劉伯溫在朱元璋的眼中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這位道衍大師是一個能認清自己立場和位置的聰明人,按照你和咱說的永樂朝之事,他雖然沒有授封勳貴,但行事風格卻更像是一個勳貴,而劉伯溫則剛好相反,他雖然授封做了咱得伯爵,但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過勳貴,而是一直在以文臣自居。”
“他的確很聰明,也很有才華,但可惜他的聰明才智卻很少能用在正確的地方。”
藍武一愣,他沒想到朱元璋竟然會如此評價劉伯溫。
朱元璋繼續道:“你可能不知道,劉伯溫其實是前元的進士,還做過前元的官,而且他當年很年輕,很有名氣,在咱還是泥腿子,掙紮在溫飽線上的時候,人家就已經功成名就,成為名滿天下的大儒了。”
“你說說如此一位大儒,會看的上咱這樣泥腿子出身的反賊嗎?”
“更何況咱還推翻了那個賦予他進士身份的元朝。”
朱元璋笑嗬嗬的坐迴藍武對麵,臉上閃過一絲追憶:“但他沒想到,咱能這麽一步一步推翻了蒙元,甚至還能建國稱帝。”
“藍武,你應該能想象得到,當年他看著咱一步一步壯大勢力,一點點推翻元朝時,是何等複雜的心情。”
藍武代入劉伯溫的視角想了想,發現還真是如此。
一個本來見到他就要頂禮膜拜的泥腿子,現在卻成了自己要頂禮膜拜的人,任誰遭遇到這種事情,恐怕都不可能心態平和。
看藍武理解了,朱元璋不由繼續笑道:“咱其實一直都知道他心中是怎麽想的,隻是他的確很有能力,咱不想拆穿罷了,但咱在洪武三年封賞功臣的時候給了他一個誠意伯,食祿兩百石,咱就是想要用這個爵位問問他,對咱的大明是否有足夠的誠意。”
藍武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了聲。
老朱這家夥,在惡心人這一方麵,還真算是行家裏手啊!